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2005模拟试题安全事故案例分析模拟试题

作者:佚名 2009-04-05 08:51 来源:本站原创

一.一起氨泄漏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2004年6月15日11时40分左右,该化工厂合成车间加氨阀填料压盖破裂,有少量的液氨滴漏。维修工徐某
遵照车间指令,对加氨阀门进行填料更换。徐某没敢大意,首先找来操作工,关闭了加氨阀门前后两道
阀门;并牵来一根水管浇在阀门填料上,稀释和吸收氨味,消除氨液释放出的氨雾;又从厂安全室借来
一套防化服和一套过滤式防防毒面具,佩戴整齐后即投入阀门检修。当他卸掉阀门压盖时,阀门填料跟
着冲了出来,瞬间一股液氨猛然喷出,并释放出大片氨雾,包围了整个检修作业点,临近的甲醇岗位和
铜洗岗位也笼罩在浓烈的氨味中,情况十分紧急危险。临近岗位的操作人员和安全环保部的安全员发现
险情后,纷纷从各处提前消防、防护器材赶来。有的接通了消防水带打开了消火栓,大量喷水压制和稀
释氨雾;有时穿上防化服,戴好防毒面具,冲进氨雾中协助险处理。闻讯后赶到的厂领导协助车间指挥
,生产调度抓紧指挥操作人员减量调整生产负荷,关闭远距离的相关阀门,停止系统加氨,事故很快得
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并快速更换了阀门填料,堵住了漏点。一起因严重氨泄漏而即将发生的中毒、
着火、有可能爆炸的重特大事故避免了。

事故原因
1.合成车间在检修处理加氨阀填料漏点过程中,未制订周密完整的检修方案,未制订和认真落实必要的
安全措施,维修工盲目地接受任务,不加思考地就投入检修。

2.合成车间领导在获知加氨阀门填料泄漏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向生产、设备、安全环保部门按
程序汇报,自作主张,草率行事,擅自处理。
3.当加氨阀门填料冲出有大量氨液泄漏时,合成车间组织不力,指挥不统一,手忙脚乱,延误了事故处
置的最佳有效时间。
4.加氨阀门前后备用阀关不死内漏,合成车间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思想上麻痹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严
重不足。人员组织不力,只指派一名维修工去处理; 物质准备不充分,现场现找、现领阀门;检修作业
未做到“7个对待”中的“无压当有压、无液当有液、无险当有险”对待。

预防措施
1.安全环保部责成合成车间把此次加氨泄漏事故编印成事故案例,供全厂各车间、岗位学习,开展事故
案教育,并展开为期1周的事故大讨论,要求人人谈认识,人人写体会,签字登记在案。
2.责成合成车间将此次氨泄漏事故,编制氨泄漏事故处置救援预案,组织全员性的化学事故处置救援抢
险抢修模拟演练,要求不漏一人地学会氨泄漏抢险抢修处置方法,把“预防为主”真正落到实处。
3.合成车间由分管工艺副主任负责组织4大班操作工和全体维修工,进行氨、氢、一氧化碳、甲醇、甲烷
、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以及事故处置方法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由车间安全员负
责组织一次全员性的消防、防化、防护器材的使用知识培训,在合成车间内形成一道预防化学事故和防
消事故的牢固大堤。

4.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发动全厂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查找身边事故隐患苗头,力争对事故隐患早
发现早整改,及时处理,从源头上堵塞住事故隐患漏洞,为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应当吸取的教训
此次加氨阀填料泄漏事故,开始时思想重视不够,继而处置不当,充分暴露出该车间安全管理“小安则
懈”的思想严重。领导工作作风浮漂,查改隐患不主动、不细致。全局观念不强,发现隐患不汇报,自
行其事,自作主张。通过此次事故可以看出,安全无小事。整改隐患要从人的思想上抓起,管事要先管
人,管人要先管好思想,首先铲除人思想上的不安全因素,麻痹、侥幸、冒险、蛮干的违章行为才能得
以彻底根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
二、某乡办煤矿
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
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
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
井下煤尘积存。×年×月×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
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时
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
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米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
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
元(时值)。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答:
1、直接原因:
⑴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⑵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⑶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
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
间接原因:
⑴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
施等)还在生产;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
⑵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②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③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④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2、⑴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
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⑶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83条及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
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⑷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3条,对该矿进行处理。
4、措施建议
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
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⑷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三、×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
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
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
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最
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
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
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
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
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
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
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 试提出防范措施。
答:
1、直接原因
⑴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⑵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间接原因
⑴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⑵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
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⑶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
或措施。
2、⑴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
⑵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2、85条,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
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⑵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
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⑶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⑷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 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四、×年×月×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伤4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
余万元(时价)。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
个库房。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出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
,下面堆放了2米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
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
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楼下4个门,2个被封死,1个用铁栅栏
与厂房隔开,只有1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0.8米宽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
杆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
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
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一楼工人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
二、三楼约300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
房。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
1、该厂雇佣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
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人撤离,自顾逃生;
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
患,以 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
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治小组送钱说情。
试根据上述材料,
1、 分析火灾的直接原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得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处理建议;
3、 提出整改措施。
答:1、直接原因及主要原因: 直接原因是库房电线短路引燃易燃物而蔓延成灾。一楼裁床车间内设
置库房,用可燃物(木板)隔开;加之厂房平时没有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工人 自救能力差,是火灾迅速
蔓延扩大的主要原因。该厂违反消防安全一系列规定(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使得发生火灾时,
工人无法迅速撤离,是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得主要原因。
间接原因⑴该厂没有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在不符合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平时缺乏安全管理及安
全教育;采用不正当方法取得消防整改合格证;发生火灾时厂长自行逃离;……是根本原因。
⑵镇政府没有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在消防整治小组发出“火险整改通知书”后,不但没有督促该厂
整改,还支持其向有关方面人员行贿。
⑶市消防部门派出的整治小组,在检查该厂火险中,虽然发了“火险整改通知书”,但督促整改不力。
在尚存大量火灾隐患的情况下,整治小组个别成员收受该厂贿赂,发给整改合格证。
1、处理意见
⑴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1、82条和《消防法》有关规定,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⑶根据国务院302号令《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镇政府正职负责人和有关主管人
员的法律责任;
⑷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78条和《消防法》有关规定,追究消防部门整治小组有关荣誉的法律责任

3、⑴教育镇政府和企业负责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履行各
自的安全责任。
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消防主管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工厂的安全生产和防火情况进行有
效监督检查;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时,不予进行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⑶工厂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在开工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从
事生产。
⑷工厂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素
质。

五、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县虹桥发生特大塌坍事故,导致40人死亡,14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631万元。事故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处理,即:纂江县县长、县委书记张开科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判处无期徒刑,县委副书记林世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分。
  
请问:我国安全事故行政责任处罚的法规有哪些?安全事故刑事责任处罚的的法律是什么?刑事处罚的最
高力度是多少?
答案提要:1)行政责任处罚的法规主要有《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特大安全事故的行政
责任追究规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
2)刑事责任处罚的法律主要是《刑法》。
3)安全事故罪的刑事处罚最高力度一般是3~7年。

六、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吨)氢氧化钠(固碱),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
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深入水中并顺
水流入地沟。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
  
请问:如果你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当检查到这一现场,你要重点检查什么?
答案提要:1)是否制定了这种危及情况下的应急预案
2)仓库保管员报告后,主管领导是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救;
3)在应急抢救的同时,是否及时向上级领导机关(主管上级、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管理部门、公安、环境
保护、质检等部门)报告。

七、某小区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原因调查与损失计算。

1 工程概况 xx小区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为8000万元。由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
设,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室内外装饰、外脚手架及升降机拆除等工程施工由xx建筑安装工程有
限公司分包。该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开工,2001年12月31日主体工程完工,2002年9月2日装饰工程完
工,2002年9月9日开始拆除外脚手架及施工升降机(外用电梯)。

2 设备情况

施工升降机是xx机械工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以下简称升降机),该升降机经技术鉴
定后,于2001年7月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办法的特种设备制造安全许可证,价值300万元。根据升降机安
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该升降机的拆卸程序为:
(1)将吊笼提升到高处,停放在顶部向下数第三排的横杆上,并用脚手架钢管固定。
(2)拆除曳引机和对重笼围栏。
(3)拆卸对重箱。
(4)拆卸曳引钢丝绳、吊笼、安全钢丝绳及安全绳坠重。
(5)切断主电源,拆除电控箱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等。
(6)拆卸中间滑轮,对重滑轮和上下滑轮。
(7)卸天梁、顶横梁、横杆、斜杆、吊笼导轨和对重导轨,立角钢附墙装置、井架门。
(8)拆卸曳引机。
该升降机吊笼防坠装置共有4种:即悬停系统、防坠安全器、应急防坠和防松、断绳保护装置。而这
4种安全防护装置最终都将通过安全钢丝绳发挥作用。/


⑵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及91条和《消防法》有关规定,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3 事故经过

9月9日下午2时30分左右,机修组负责人王一带领王二、王三、王四进入施工现场,对升降机进行降层拆
卸工作(从十七层降至十五层),王一在一楼看护,其余3人到升降机顶进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于
防止吊笼坠落的安全钢丝绳。3时30分,在执行上述拆卸程序4的时候,曳引机卷筒钢丝绳突然在卷筒处
断裂,吊笼坠落至十五层撞到垫设的两根钢管,垫设在十五层上的两根钢管由于无法承受吊笼的冲击而
弯曲,与吊笼一起坠落至楼底,吊笼内三人经医院抢救无效,先后死亡。三人在医院的抢救费5万元,每
人抚恤金10万元,公司停工一个月,损失300万元,升降机修复费用100万元。
问题:1 请确定这次事故的事故类别。
2 请确定这次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
3 请确定这次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
4 请计算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和直接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1、高处坠物
2、起因物:曳引机卷筒钢丝绳(或起重机械);致害物:吊笼(或其中机械)。
3、不安全状态:钢丝绳有缺陷(或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不安全行为:违规先拆除了安全
钢丝绳(或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损失工作日:18000日;直接经济损失:135万元。

八、某年某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人死亡。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矿井需要总风量
4700m2/min,总入风量5089m2/ min,总排风量5172m2/min。该矿2000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
事故地点位于-水平某采区左翼已贯通等移交的准备采煤工作面。事故调查组确认这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
责任事故,其中事故的原因是:
1、事故直接原因: 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回风上山通风设施不可靠,严重漏风,导致工作面处于微
风状态,造成瓦斯积聚;作业人员违章实验放炮器打火引起瓦斯爆炸。(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2、事故间接原因(为什么会有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1)安全管理松散,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两掘进工作面贯通后,矿各级领导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对巷道贯通和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实施现场指挥。风门没有专人管理,致使风门打开,风流短路,
造成准备采煤工作面微风,导致瓦斯积聚。
(2)瓦斯检查制度不健全,瓦斯检测员漏岗、漏检。没有制定瓦斯检测员交接制度,没有按规定检查瓦
斯、漏检、假检。在没有对工作面进行瓦斯检查情况下,违章指挥工人进入工作面作业。
(3)违规作业。贯通后的通风系统构筑物未按设计规定材质要求安设木质调风门,而是设挡风帘,漏风
严重,造成准备工作面风量不足。
(4)“一通三防”管理工作混乱。瓦斯检测员未经矿务局培训就上岗作业;瓦斯日报无人检查和查看,
记录混乱;通风调度水平低下,不能协调指挥生产。
(5)技术管理不到位。巷道贯通和通风系统调整计划安全措施等,矿总工程师未按规程规定组织有关
人员进行审批,导致作业规程编制内容不全,无针对性安全措施和明确的责任制,无法指挥生产。
(6)安全投入不足。全矿共有9个作业地点,仅有14台便携式报警仪使用,全矿无瓦斯报警矿灯,二道
防线不健全。
(7)采煤工作面接续紧张,导致只注意进尺,不注意安全,无规程作业,违章指挥现象经常发生。
问题:
1、请回答这次事故调查组如何组成和伤亡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
2、请阐述这次瓦斯爆炸发生的条件和预防的主要技术方法。
3、请根据事故调查组分析的事故原因,为该矿拟订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答案:
1、由省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煤炭、公安、监察、工会及相关专家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 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
(2) 收集有关物证和事故材料;
(3) 对事故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4) 对现场进行必要拍摄或照相,绘制事故图;
(5)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6) 对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
(7) 编写事故调查报告;
2、瓦斯爆炸发生的条件及预防的主要技术方法
引起瓦斯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定浓度的瓦斯; 一定温度的引火源;足够的氧。
预防瓦斯爆炸的主要技术方法: 防止瓦斯积聚; 杜绝井下火源和危险性火花; 采取隔、抑爆技术措施

3、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
(1)该采区左翼工作面要立即停产整顿,对通风系统进行调整,待系统稳定后,组织测风员和瓦斯检测
员进行风量测定和瓦斯浓度测定,风量和瓦斯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后,方可移交生产。
(2)加强瓦斯管理,健全瓦斯管理制度
(3)要加强重点瓦斯工作面管理工作。
(4)要加强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鉴定工作。
(5)要增加矿井安全投入,健全瓦斯检测的“二道防线”,确保安全生产。
(6)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7)加强矿井通风技术力量。
(8)合理组织生产,杜绝违章指挥现象。

九、请你分析引起小李这些病症的原因。小李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在冷冻库当工人,工作很积极,经常长
时间坚持在冷冻库内工作,但几个月后经常出现肌痛和腰痛等病症。
答题思路:温度低于人体舒适温度的环境称为低温环境。18℃以下的温度即可视为低温,但对人的工作
效率有不利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10℃以下。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中心体温低于35℃时,即处于过冷状态
。低温对人体的影响表现为:一是引起局部冻伤,与人在低温环境中暴露时间长短有关;二是产生全身
性影响。人体在低温环境暴露时间不长时,能依*温度调节系统,使人体深部温度保持稳定。但暴露时间
较长时,中心体温逐渐降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低温症状:出现呼吸和心率加快,颤抖等,接着出现头
痛等不适反应。当中心体温降到30~33℃时,肌肉由颤抖变为僵直,失去产热的作用,将会发生死亡。
长期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劳动(如冷冻库工人)易引起肌痛、肌炎、神经痛、神经炎、腰痛和风湿性疾患
等。
十、请你分析原因。一天小周随检查团进行露天安全检查,当天太阳很大,小刘由于走得急,忘了带遮
阳用具,刚开始小刘还感觉良好,但过一段时间后就感到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最后竟晕倒
在地。

答题思路:作业环境气温较高时,人员就感到烦闷,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正常作业。温度超过舒适温度
的环境称为高温环境。29℃以上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可认为是高温。人的中心体温在37℃以上
就感到热。高温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温烫伤、烧伤,人体皮肤温度达41~44℃时即感到痛,超过
45℃即可迅速引起皮肤组织损伤;二是全身性高温反应,当局部体温达38℃时,便产生不舒适反应。全
身性高温的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视觉障碍(眼花)、癫病样抽搐等。温度过
高还会引起虚脱、肢体僵直、大小便失禁、晕厥、烧伤、昏迷、直至死亡。人体耐高温能力比耐低温能
力差,当人体深部体温降至27℃时,还可抢救存活,而当深部体温达42℃时,则往往引起死亡。
高温作业中所引起的急性病(中暑)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日射病和热痉挛。
日射病是由于头部受强烈的太阳辐射线(主要是红外线)的直接作用,大量热辐射被头部皮肤及头颅骨
吸收,从而使颅内温度升高所致,多发生于夏季露天作业人员。主要症伏为急剧发生头痛、头晕、眼花
、恶心、呕吐、烦燥不安,重者可能有惊厥、昏迷。

十一、广西合浦县恒大石膏矿 “5.18”冒顶事故2001年5月18日凌晨3时30分,广西合浦县恒大石膏矿发
生重大冒顶事故,造成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56万元。  
一、矿井基本情况:  恒大石膏矿是由广西来宾县莆田石膏矿投资兴建但实为陈宇棠个人投资拥有的
一家集体企业,位于合浦县星岛湖乡大岭头石膏矿区北段,建设规模为30万吨/年,投资3000万元,于
1994年11月19日开工建设。
该矿区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受断层和软岩以及地下含水层影响。矿区内一条大的断裂破碎带经过矿区东
北部,数条次级断裂分布于矿区中部。矿层受多条断裂带切割,距上覆含水层最近距离为10米。矿层顶
板为钙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均具有强烈的吸水软化特点。
矿井原计划采用竖井加斜井开拓方式,在施工井筒时需使用冷冻法穿过含水层。由于投资太大,加上石
膏矿价格大跌,矿方在建成了竖井后没有继续施工斜井。因此该矿实际采用中央单一竖井两翼多水平开
拓方式。水平之间采用下山联系。由于只有1个竖井,矿井未能形成正规通风系统,仅利用局扇通过风筒
沿竖井将井下污风排出地面。采矿方法为前进式房柱法。发生冒顶范围为北翼采空区。
该矿于1996年1月施工竖井,1997年4月建成竖井并经过单项工程验收后转入巷道施工。1998年4月该矿转
入正式生产,1998-2000年分别生产石膏矿7万吨、8万吨和9万吨。该矿曾于1999年9月1日至2001年4月21
日发生过4次冒顶事故,造成5人死亡。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