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周建民---全国煤矿优秀矿长周建民采访记
师者---周建民
白晓光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周建民作为“全国优秀矿长、全国优秀企业文化管理师、山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获得者,在执政山东龙口矿业集团梁家煤矿的四年时间里,以其卓越的管理,善于谋势求和,使梁家煤矿有了美好的今天和灿烂的明天。正如他在企业文化管理专著《谋势求和》一书中所说,所谓管理,正如“上善若水”的管理文化,重要的是借鉴、弘扬“上善若水”的特质精神,融会贯通,创新发展,形成独特的管理文化,以此启迪员工心智,凝聚员工心力,引领员工行为,创新管理成果,追求卓越绩效。也正为如此,在龙口矿区,人们把周建民称为“师者”,在他的管理内涵上,每一个都会学到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管理方法。
自胜者才是强者
仁者爱山,智者爱水,与师者同行,你会感受到周建民管理的魅力。周建民爱山,是因为山的伟岸;爱水,是因为水的内涵。周建民认为:“上善若水”的管理文化,是借鉴水的柔韧性,开拓一种思路——实施问题求源;借鉴水的灵活性,实施一种方法——推行放大管理;借鉴水的渗透性,建立一种体系——保障无缝衔接;借鉴水的融通性,营造一种氛围——实现全员参与;借鉴水的透明性,树立一种形象——实行矿务公开;借鉴水的升华性,追求一种境界——创造卓越绩效。梁家煤矿能有今日的创新能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是周建民不断追求与众不同的必然结果。
在周建民的企业文化管理学专著《谋势求和》一书,体现了他通过文化管理的实施,有力地增强了凝聚力,强化了执行力,提升了创造力,发展了经济力,员工素质、团队战斗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整体攀升。使梁家煤矿创造了龙矿集团的五个第一,即:生产规模第一,经济效益第一,品牌影响力第一,技术创新实力第一,员工得实惠第一。
作为矿长、党委书记的周建民,他在管理中倡导全矿员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他把员工当亲人,员工把他当师者、兄弟,因而,在梁家煤矿形成了独特的和谐文化,也正是这种和谐文化的产生,使梁家煤矿10项指标创历史(或同期)最好水平,在管理中,周建民倡导并实施了“五个立足”:
一是立足主线突出、路径清晰。始终围绕“构筑和谐、安全发展”工作主线和“安全高效、稳产高效、优质高效”目标愿景,突出安全管理、生产正规组织、重点工程接续、机电‘零事故’追求、可变成本控制五项重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安全稳定、生产正规、杜绝浪费、提升品质、提高效益的管理效果。
二是立足理念培育、文化引领。通过理念培育将矿井“和谐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导入、渗透、作用于每一名员工、每一项工作、每一道流程;通过文化引领,确立信心,传递责任,打造了全员健康向上、共知共守的价值观。
三是立足管理辐射、融合统一。持续推进“走动揭示式”管理,将管理压力自上而下辐射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把管理层的思考力、思考点变成了执行层工作的着力点,有效的传递了责任,形成了上下一致、融合统一的管理目标和价值追求。
四是立足班组增效、岗位增值。抓住了班组这一企业管理最基层、最现场、最直接、最有效的管理层面,将班组作为实施精细管理、实现精益生产的着力点,以“4+1”精细管理模式为载体,始终坚持“九零”目标追求,将“五精”管理落实于、推进于、作用于具体的管控、操作过程,实现了岗位价值增值。
五是立足信息支撑、流程优化。在周建民的管理理念引导下,矿里依托于“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考核办公室”和“精细化走动式安全管理考核办公室”两个办公室以及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作用,对矿井安全、质量、产量、进尺、费用、资效、投入、产出等要素进行优化控制、实时显示和量化考核,实现了各项经营管理要素配置的精益化。
企业家首先是道德家。
一个管理者以德服人是最重要的。企业家只有做人恒于正派、做事恒于诚信、良心恒于践行,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所以,企业家首先是道德家,这也是周建民管理创新的基础。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而梁家煤矿能够成功,也正是周建民的“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理念所成就。因为他是从团委书记、宣传部副部长、党委书记出身,在煤矿在这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他能够得心应手,靠的就是与人为善、谦虚好学,与人为师。
在周建民的领导下,梁家矿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着力实施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倡导科技节能、科技减排。该矿资源综合利用采区回采率达到煤炭行业标准要求,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为
为最大限度的回收资源,梁家煤矿通过优化设计,加强岩移观测、含水性能、减少断层煤柱等项目进行研究,使采区回收率达到了80.6%,超过煤炭行业标准。加大对收旧利废力度,该矿对使用过的钢梁、锚杆、钢丝绳、料石、皮带等物品实行定量回收和再利用,建立了回收和修旧使用档案,并纳入使用单位承包考核,原材料回收率达到80%以上,回收物品再利用率达到了90%,节约资金1354 万元。该矿加大投入,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和环境污染治理。认真落实节能减排项目,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作为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促进生产工艺的优化,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09年该矿共安排节能减排项目计划12项,目前已完成了付井压风系统技术改造、井下集中Φ
周建民爱学习,学习现代知识,管理知识,尤其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思想学习的比较深刻,他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他知道这样的道理,没有创新精神的人永远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修养、气质、为人处事的方式、思维的模式等,深层次讲是每个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信仰等,包括人生意义、价值、目标等,这些可称为个人文化;每个企业也有不同的发展历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做事风格等,深层次讲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过程。
管理的目的在于将细节落实到位
周建民作为一个学者,有独特的思维,他觉得:在经济危机下的企业竞争,比的不再是你做对多少事情,而是你少做了多少错事。经济发生结构性改变时,过去的经验并不能为你提供解决现在所面临的问题的办法。好比说,你要从五楼下到一楼,过去有一个楼梯,你可以走楼梯下来,现在楼梯被拿掉了,怎么办?这时你就要大胆创新,看是直接跳下来好,还是找根绳子爬下来好。创新,就是创造新的思维,要跟别人不一样,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靠着这样的思维,梁家煤矿创出了许多个管理上的第一。在综放撤面的数月里,消灭了所有事故,在全省煤炭系统也是不多见的。全矿的机电事故率降到了历史最低,也是靠的管理创新而实现的。
“学而有思、思而有悟、悟而有道”。这是周建民从事领导工作多年来的悟道,也是激励他与他的团队不断学习进取的座右铭。通过学习深造,他获得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究生学位,高智能的学习平台,为他工作的融会贯通、驾驭大局,实现卓越境界目标又搭建了更高的阶梯。
“行成于思,毁于随。”善于读书,勤于思考是周建民突出特点,也形成了他丰富管理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总结管理经验的良性循环机制。他常说,“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句话非常富有诗意,也极具针对性。作为一个“经济人”,企业家追逐利润、讲求回报固然无可厚非,但其行为一定要遵守最起码的社会道德。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企业家会经常面临巨大财富和名利的诱惑,要使企业合乎道义地既赚取财富又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家必须学会抵制诱惑,首先成为道德家。
周建民善于从一般的话题中找出管理的新思维。他说,“广深高速 ”的思维。我非常喜欢“广深高速”这条高速公路的名字,因为它寓意深刻。要拥有创新的思维,前提就是“广度、深度、高度、速度”要够。企业家除了肩负创造利润的使命外,还应担当社会责任,以强烈的责任感抵抗各种诱惑。精明而有远见的企业经营者将提升企业的“道德指数”放在第一位,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树立道德为先的经营方针。为此,企业领导要深入学习思考,学会摆正三种关系:一要摆正与企业的关系,树立企业长远发展的责任意识。在决策上做到民主和科学,避免短期行为和通过非法手段谋取暴利,要规范企业行为,严格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企业赚得正当、稳定而长远的利润。二要摆正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要认识到企业越大,受众面就越大,耗费资源就越多,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艰巨,必须保证生产方式上符合环保要求,在行为方式上要符合社会公德。三要摆正与员工的关系,树立保护与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要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劳动保障,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搞好培训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个人的价值,不能不顾员工的死活,榨取带血的钱财。“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是许多大企业的宗旨,一些知名企业之所以多少年来一直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因为他们将道德放在了首位。
今天的梁家煤矿,在矿长、党委书记周建民的带领下,在去年提出对员工“七个关爱”的基础上,今年又继续突出了三个方面,以实际行动关爱员工,保护员工积极性:一是要求工资分配一定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阳光。分配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利益驱动发挥好奖励的激励作用。二是继续坚持“三不、一控制、一提倡”做法,班前会要提前做好沟通、“备课”,尽量缩短会议时间,做到两头的会压一压、中间的事紧一紧,使员工的休息时间多一些。三是要合理安排员工井下吃饭时间。员工长期在井下吃饭,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员工身体健康。
周建民常说:过去,我常说成功的三部曲是“策略、决心、方法”。最近我加了“责任”和“权利”两项,改成了成功的五部曲——“责任、权利、策略、决心、方法”。要想放而不乱,制度设计与治理机制也很重要,但中国人的管理智慧却以为,只有制度是不够的,领导者的诚意是不可或缺的。领导者个人的诚意会感动别人,会变成组织文化,会形成组织愿景,“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才能聚群成事。
我以为中庸之道是管理者的两项修炼,一是“放”,二是“诚”。
《中庸》开宗明义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者理也,理来自于天命,任天理而行就是道,这正是道法自然的思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的七情六欲未发之时就无所偏倚,谓之中,是道之本,人情发出去时又不离天理,谓之和,是道之用,能把中和推于极致,则天地万物各安其份,生生不息。
周建民体会到:一流的领导要懂得用人,能用经营一方的大将,放之千里之外,也能打下一片天下。二流的领导善于用人才,组成坚实的团队,攻城略地,无往不利。好的经理人则善于使用规章、流程、命令系统以组织人员,可以有一个如军队般严谨的组织。但很不幸,却有个别领导,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功,或掌握了一点权力,就开始养一些小人一样的人渣,以攻击打击他人为乐,这样的人,是长久不了的。中庸的天道观下,治理天下要作的是九经:“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换言之,领导人以至诚之心开始,可以让天下之人和谐,最后使天地万物各安其份,生生不息。
“ 空怀心态”才能成就今日之辉煌
周建民认为,企业管理要上台阶,解决的办法叫 “空杯心态”。何谓 “空杯心态”?古时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去拜访一个老禅师,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他不解地问: “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大师说: “是啊,既然已满了,干嘛还倒呢?”禅师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企业家做学生,空杯倒不必,但参加培训之前,自己倒掉一些自以为成功的东西,留出一些空间,那是完全必要的。
周建民是一个眼界宽阔的人,也是一个敢于向市场挑战的人,更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具有专业知识,又有管理能力,他善于在实践中提升管理水平, 他提出,要在控制投入“控”上出台效益。该矿提出向精细管理、精益生产要效益,对安全、质量、产量、进尺、费用、绩效、投入产出优化配置进行优化控制、实时显示和量化考核。通过日考核、周调度、月分析,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提升了管理品质。同时,该矿对成本管理实行流程化控制,通过超前预算锁定成本目标,有效降低了成本费用。质量管理“提”效益。该矿围绕煤质管理“反弹琵琶,流程倒置”,通过“超前预测、数据指导、源头控制、过程优化、合理配煤”等手段进行“粗粮细做”,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油页岩生产及现场条件变化对煤质的影响。修旧利废“收”效益。该矿通过开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盘活存量、变废为宝”活动,对升井废旧物料做到100%回收。三季度共回收复用U型卡子3658个、风筒275节、回弹料288车、废料石343车、旧锚梁1895架。 节约挖潜“挤”效益。该矿制定了《强化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工作规划》,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全矿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同比大幅下降。
在空杯理论方面,要建立做事的 “原罪感”———这就是著名的投资大亨索罗斯所说的名言: “我容易犯错”。这句话指出了一个我们不太愿意承认的事实,即:人其实是很渺小的。困难中的自信是一种美德 ,而成功后的自信,多半是一种狂妄。面对成功,有效的办法是告诉自己: “我会犯错” ———错误是创造的动力之源,我们要有勇气改正错误。而永远的错误只可以解决,不可以消灭,这就要求我们体谅自己的错误。既有勇气改正错误,又坦然承认错误、体谅错误,那就是一个企业家的成熟标志了。在此基础上,还要立即行动,用实践来检验真理。今天的企业领导在做事的时候,大环境已经非常好了,在这种非常好的制度环境下,关键不再是论对错,而是谈得失。如果你的是对的,那就要用结果来证明你的对,也就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勤奋而不致富,比懒惰的人不致富对社会的伤害更大,因为做了一个坏榜样。同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能够把公司做强做大,比那些只赚钱不想做公司的人,对员工的伤害更大。所以,少论对错,多谈行动,多谈行动后的得失,这对企业领导摆脱 “信念顽固症”,或者 “过度自信现象 ”,一定会很有帮助的。
管理者要当思想者
周建民提出,要全面经营企业,要做好人、做好事,要人人都有效益观念,要按照“五化”管理的要求,人人当家理财、人人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在人才培养方面,“尚贤唯才,才尽其用”。就是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最大限度地挖掘各类人才的自身的潜能,使其施展才华,这是企业发展之本。
“知识改变命运”从一种口号演变成人人心中的真理,只花了很短的时间。知识可以掌控个人命运,而企业的成败更是如此。在如今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作为创造财富的重要一员,企业领导不仅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更要有足以对抗各种复杂情形的经营谋略。这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来源于不断的学习和充电,这也是周建民管理至上的体会和经验。企业要发展,如何发现并抓住机遇。这种发现和抓住,不仅仅是运气的多少,更在于时机的掌握、眼光的精准和谋略的高深。毫无疑问,后三者取决于周建民的智慧。
周建民坚信未来的竞争,不是看谁现在有多大,而是看谁对市场领悟得更快,谁学习得更快。他是个勤于思考的人,他对本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关注,生发出属于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在这些真知灼见的思想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位充满睿智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企业领导人。
周建民说:“不论管理者有多大权力,管多少人、管多大的事,都应该有容人之心、有与大家和睦相处之道,做成人之美、与人为善、宽厚善良、谦虚好学、从善如流的谦谦君子。这是带来成功的法宝之一。
2009年,梁家煤矿商品煤合格率达到100%;实现销售收入、利润等各项指标均创出了建矿十七年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梁家煤矿4208综放工作面面长
周建民增强了员工的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着手,通过一系列措施大大提高了煤矿的执行力。他组织建立理性管理思维,提升了管理能力和基层的领导力。
一个企业的成功模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谁能够领导自身的领导力,谁就能占领先机;谁能够通过决策力、文化力和执行力的持续改进,谁就能不断领导自身的领导力。
在龙矿采访,周建民说的最多是改革、发展,讲的最多是创新,提的最多的做强、做大.在他的心中,创新发展是他永远的追求,做强做大是他的心中的理想,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周建民不懈的努力方向,铸造“龙矿精品”是周建民管理的最高境界!
周建民倡导,要形成了六种气势:志气、正气、勇气、才气、士气、朝气:要形成追求一流的效率、一流的效益、一流的信誉、一流的人品、一流的水平、一流的生活的浓厚氛围。他常说,企业的发展永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我们透过前面一串串凝聚梁煤人尤其是周建民心血的、闪耀着光芒的数字,去探究他们成功的奥秘时,不难发现,其中企业家的作用至关重要,在龙矿这块激情燃烧的热土上,周建民以其果敢和超前的经营之道,书写着梁煤的辉煌,周建民的管理之道告诉我们,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这种素质就是,有眼光、有胆量、有组织能力,周建民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