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工实操综合复习题库
安全检查工实操综合复习题库
[注:(A)为答辨(B)为实操]
一、设备操作
1、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之前的准备工作(B)
检查药品性能
检查水分吸收管中的氯化钙(或硅胶)和外接的二氧化碳吸收管中的钠石灰是否变色,若变色则失效,应打开吸收管更换新药剂,新药剂的颗粒直径要在2~5 mm之间,不可过大或过小。因为颗粒过大不能充分吸收通过气体中的水分或二氧化碳;颗粒过小又容易堵塞甚至其粉末被吸人气室内。颗粒直径不符合要求会影响测定的精度。
检查气路系统
首先检查吸气球是否漏气:用手捏扁吸气球,另一手掐住胶管,然后放松气球,若气球不胀起,则表明不漏气。其次,检查仪器是否漏气:将吸气胶皮管同检定器吸气孔连接,堵住进气孔,捏扁吸气球,松手后球不胀起为好;最后,检查气路是否畅通,即放开进气孔,捏放吸气球,以气球瘪起自如为好。
检查光路系统
按下光源电门,由目镜观察,并旋转目镜筒,调整到分划板清晰为止。再看干涉条纹是否清晰,如不清晰,可取下光源盖,拧松灯泡后盖,调整灯泡后端小柄,同时观察目镜内条纹,直到条纹清晰为止。然后,拧紧灯泡后盖,装好仪器。
清洗瓦斯室
在地面或井下新鲜空气中,手捏气球5~10次。
对零
按下微读数电门,旋转微调螺旋,观看微读数观察窗,使微读数盘的零位刻度与指标线重合。旋下主调螺旋盖,再按下光源电门,调动主调螺旋,同时观看目镜,在干涉条纹中选定一条黑基线与分划板的零位相重合,并记住这条黑基线,然后,一边观看目镜一边盖好主调螺旋盖。
2、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瓦斯浓度(B)
l.调零
在待测地点附近的进风巷道中,捏放气球数次,然后检查微读数盘的零位刻度与指标是否重合,选定的黑基线与分划板的零位是否重合。若有移动,则按“对零”操作方法进行调整,使光谱处在零位状态。
2.测定
将连接在二氧化碳吸收管进气口的胶皮管伸向待测位置。然后捏放气球5~10次,将待测气体吸入瓦斯室。
3.读数
按下光源电门,由目镜中观察黑基线的位置。如其恰与某整数刻度重合,读出该处刻度数值,即为瓦斯浓度,如图7—3(a)所示;如果黑基线位于两个整数之间,如图7—3(b)所示,则应顺时针转动微调螺旋3,使黑基线退到较小的整数位置上,如图7—3(c)所示。
然后,从微读数盘上读出小数位,整数与小数相加就是测定出的瓦斯浓度。例如,若从整数位读出的数值为1,微读数为0.52,则测定的瓦斯浓度为l.52%。
3、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B)
用光学瓦斯检定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时,要首先在靠近巷道底板200 mm处测出瓦斯浓度,然后去掉二氧化碳吸收管,再测定出瓦斯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浓度,后者减去前者,再乘以0.955的校正系数(由于二氧化碳的折射率与瓦斯折射率相差不大,一般测定时,也可不校正),即为所要测定的二氧化碳浓度。
4.掘进工作中重大事故隐患內容是什么? (A)
(1) 无作业规程或套用作业规程;工作面现场条件发生变化时,未及时制定措施,或措施不落实。
(2) 无临时支护或临时支护不合格;工作面空顶作业;前探支架移设不及时,接顶不牢固;工作面连续4 m内支护不合格仍继续掘进。
(3)锚杆巷道不使用专用工具操作;锚杆松动,锚固力达不到规定数值;使用失效锚杆;对喷体不做厚度及强度检查或无记录。
(4)架棚巷道前10 m无防倒棚措施。
(5)下山掘进时,下山上口无防止跑车装置,中间无超速捕车器,掘进面上方无挡车门,提升不使用车尾绳。
(6)掘进巷道贯通,或透老空、老巷时不预先通知;不采取防冒顶、防水害、防有害气体、防爆破伤人、防风流紊乱等措施或现场措施不落实,无专人指挥。
(7)三岔门、四岔门抬棚的加固未做到全部棚腿联锁牢固,金属抬棚下腿未用混凝土固定,插梁未使用卡子;木棚未用扒钉固定;锚喷巷道未使用加长的全锚式锚杆支护。
(9)巷道失修严重;影响通风、运输、供电、排水和行人安全;擅自撤除支架柱梁、背板或拉杆,挪作他用。
(10)掘进维修地点出现断梁、折腿、空帮、空顶、缺扣木、劲木、楔子或用扣木代替刹杆以及卡子不符合规程规定。
(11)拆除旧支架或顶板冒顶时无人监护和专人指挥,回撤支架时未做到由里向外回撤。
(12)维修拆换棚完工后,帮顶没有封严、刹牢或帮顶有活石。
5、采煤工作面支护的安全隐患是什么? (A)
(1)综采工作面液压泵站压力不足30 MPa,机采工作面液压泵站压力不足l8 MPa。
(2)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连续2根小于50 kN,或全部支柱初撑力合格率小于80%,
(3)采煤工作面配备柱梁数量不足,缺柱、梁各20根以上。
(4)使用失效柱、梁或使用超过使用期的支柱,不同类型或不同性能的支柱混用。
(5)底板松软而支柱不穿铁鞋,造成支柱钻底大于l00 mm。
(6)切顶排特殊支护数量、质量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顶板来压或悬顶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未加强支护或未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措施;输送机头尾不按规定使用特殊支护。
(7)工作面支护不适应工作面的地质条件;支护强度低,整体性差,顶底板移近量大,出现台阶下沉。
(8)煤壁留有伞檐、悬矸危岩,不及时敲帮问顶处理;人员进人巷道空顶空帮,不做临时支护。
6. 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处理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放顶线以外的支架是否放倒撤净,信号柱要砍口,控顶距离要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2)戗柱、戗棚、挡矸帘是否符合规程规定。
(3)悬顶距离超过规程规定的最大值顶板仍不冒落时,是否进行强制放顶。
(4)回柱绞车和滑轮安装是否牢固,大绳钩头、绳套、信号和保护装置等是否完好齐全。
(5)人员是否进入采空区回料,人员的退路是否畅通无阻。
(6)支柱是否整齐,迎山有力;采煤机割煤后是否及时支护;遇有片帮危险时,应及时支设贴帮柱。
7.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移架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检查移架前是否整理好架前推移空间,清除架间杂物和顶梁上冒落的坚硬岩块。
(2)检查倾斜煤层中的移架顺序是否坚持由下而上。
(3)检查移架操作时,是否保持支架中心距相等和移架步距相等;是否追机作业,滞后采煤机后滚筒4~8架;移架工是否站在架箱内,是否面向煤壁操作;升架是否有足够初撑力,与顶板接触是否严密。
(4)检查移架前支架是否前后窜动,频繁升降。
(5)检查移架区内是否有人工作、停留或穿越。
(6)检查移架是否一次移好,有无随意升降支架现象;架间空隙是否背严,有无漏矸或采空区矸石窜入支架底部。
(7)移架完成后,操作把手是否打到“零”位,并关闭截止阀。
8.矿井运输巷道断面及安全间隙的检查内容是什么? (A)
(1)主要运输巷道的净高,自轨面起不低于2 m;
(2)上下山和平巷的净高是不低于2 m,在煤层内净高不低于1.8 m。
(3)运输巷道的一侧,自道渣面起1.6 m高度内,是否有0.8 m以上的人行道;管道是否挂在1.8 m以上的巷道上部。
(4)运输巷道不符合规定时,每隔40 m设置一个躲避硐室;躲避硐室宽不小于1.2 m,深不小于0.7m,高不小于1.8m。
(5)人车站人行道宽度是否不小于1 m。
(6)双轨运输巷道中,两列对开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 m;采区装载点与车场摘挂钩地点的距离不小于0.7 m。
(7)凸线段巷道的人行道和双轨中心线按规定要求加宽。
(8)通过车辆的风门, 其风门的高和宽与车体的安全间隙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9. 采煤机械操作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工作面不直。
(2)采煤机未装置能停开工作面输送机的闭锁装置或装置失效,而在输送机停开时采煤机运转。
(3)采煤机更换截齿或距滚筒上下3 m以内有人工作时,未切断电源并打开离合器。
(4)用刮板输送机或带式输送机运送物料而无安全措施。
(5)推移转载机时绳道内有人通过,或不设专人站岗。
10.采区通风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①采区通风系统是否健全,是否采用分区通风,采区串联、采掘串联是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②采煤工作面通风形式和风速是否符合有关要求,风量能否满足排放瓦斯和煤尘的要求。
③采区尤其是采空区的漏风情况。
④采区通风是否稳定可靠。
二、维护与保养
1、瓦斯管理安全检查的重点是什么? (A)
①工作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是否超限。
②瓦斯超限时是否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采取了措施。
③是否存在瓦斯积聚。
④瓦斯监测传感器的设置、报警、断电浓度及控制断电范围的设定是否符合规定。
⑤瓦斯检查是否按规定执行。
2、瓦斯监测系统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甲烷等传感器数量要满足生产要求,甲烷传感器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 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 mm;风速、压差、温度、一氧化碳传感器是否悬挂在能正确反映该点测值的地点。
(2)井下主机或分站要安设在便于人员观察、调试、检验,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或硐室之中;是否加垫支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 mm或悬挂在巷道之中。
(3)井下监测设备之间是否使用不延燃电缆连接,每隔l00 m是否有长度为l00 mm的黄色标志。
(4)声、光报警器是否悬挂在经常有人工作,便于观察的地点。
(5) 设备备用量是否不小于20%,并配有零配件和维修校正用的仪表。
(6)是否每隔7天就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对甲烷传感器、甲烷检测仪、甲烷报警矿灯等进行一次调校,其他传感器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调校
3.综采工作面的现场安全检查重点內容是什么? (A)
综采工作面在采煤机、液压支架的安全使用,以及上下安全出口的安全,工作面冒顶片帮等方面最容易出现问题。防止瓦斯、煤尘事故也是安全检查的重点。
4.矿井通风管理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检查矿井是否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系统示意图、通风网络图和避灾线路图。
(2)检查矿井通风图件是否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重点检查风流方向、用风点风量、通风设施位置等,主要图件要求每季绘制,按月补充和修改。
(3)检查矿井是否具备局部通风管理牌板、通风设施管理牌板、通风仪表管理牌板;牌板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采用井上下对照的方法进行检查。
(4)查阅通风管理制度及其执行记录。
(5)检查通风记录、报表,采用井上下对照的方法进行。
(6)检查通风测定报告,主要检查报告中的测定时间和数据的可靠性;矿井至少每l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采掘工作面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
(7)按有关规定检查通风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
(8)按有关标准检查测风使用的仪器、仪表的准确性。
5、刮板输送机维修的安全注意事项(A)
(1)检修时,工作面不准回棚和移架。
(2)接链、上刮板时,必须闭锁刮板输送机和采煤机,支护好顶帮,并设专人监护,严禁非工作人员操作。
(3)维修人员进入综采工作面煤壁时,应由班长统一指挥,闭锁输送机,打好背帮板和背帮柱,并设专人监护确保安全。
(4)吊溜槽时应选用完好的大链,连接可靠,首先要加固支护,然后用道木等物把溜槽支平稳,再处理问题。
6、液压支架维修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有哪些?(A)
(1)检修前,应对工作区的煤壁及安全出口两帮进行敲帮问顶,发现问题及时维护,并将支架防片帮板全部升出,接好煤帮,确保安全方可作业。
(2)检修中,不得随意停泵,不得用乳化液冲洗框架。
(3)拆管前要关闭支架供液管路系统的截止阀,并手动操作阀把,将系统内高压油释放,防止高压油喷出及高压管弹起伤人。
(4)维修U形卡时,防止框架挤伤手脚。
(5)更换立柱或千斤顶油管时,要先卸压后拆管;打销时,要注意更换件的倾倒和甩动,以防伤人。
(6)处理总管路故障时,要停止泵站,不允许带压作业。
7.风筒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检查是否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
(2)风筒是否环环吊挂,做到“两靠一直(靠帮,靠顶,平直)”。
(3)末节风筒距工作面的距离,在岩巷是否不大于l0m,在煤巷是否不大于5 m。
(4)风筒分叉处有无三通,拐弯是否平缓。
(5)风筒间接头是否不漏风,风筒有无破口。
三、故障的判断与排除
1.电缆连接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要使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不得有明接头、“鸡爪子”、“羊尾巴”
(2)电缆芯线要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同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3)不同型号电缆(如纸绝缘电缆同橡胶电缆或塑料电缆)之间连接,要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
(4)同型号电缆之间直接连接时,要符合规定。
(5)电缆应整体进入电缆引入装置,并用防止电缆拔脱装置压紧。
(6)高压油浸纸绝缘电缆相互连接用的电缆接线盒中,应灌注绝缘充填物。
(7)橡套电缆直接连接时,要按规定采用硫化热补或同硫化热补有同等效能的冷补工艺进行连接,不应有冷接头。
2 .井下需要装设局部接地极有哪些地点?(A)
每个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每个单独设置的高压电气设备;每个低压配电点;无低压配电点时,采煤工作面的机巷、回风巷和掘进巷道内;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每个接线盒;
3.局部接地极设置要求是什么? (A)
局部接地极要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他就近的潮湿处;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 m2、厚度不小于3mm 的钢板或具有相同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平放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应用直径不小于35 mm2、长度不小于l.5 m的钢管制成,管上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眼,并垂直全部埋入地下;
低压机电硐室的辅助接地母线,电气设备外壳同接地母线(包括辅助接地母线)的连接,电缆接线盒两头的铠装、铅皮的连接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25 mm2的铜线或截面积不小于50 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 mm、截面积不小于50 mm2的扁钢;低于或等予127 V的电气设备的接地导线、连接导线应采用断面不小于6 mm2的裸铜线。
4.井下什么地点必须装设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A)
① 高瓦斯矿井所有有瓦斯的掘进工作面。
② 瓦斯突出矿井的所有掘进工作面。
③ 低瓦斯矿井中的高瓦斯掘进工作面。
④ 其他存在瓦斯积聚并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场所。
5、带式输送机在使用中火灾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措是什么?(A)
事故原因:
(1)使用非阻燃输送带或不合格的阻燃带。
(2)带式输送机超载压住输送带或由于输送带严重跑偏以及托辊不转等原因使输送带打滑,驱动滚筒与输送带长时间摩擦而生热引起火灾。
(3)液力耦合器使用不合格的易熔塞或可燃性介质,将可能引起火灾。
(4)高速转动的机械、输送带长时间与煤粉、矸石、木块、电缆、管线等摩擦起火。
预防措施:
(1)使用合格的阻燃输送带。
(2)加强带式输送机的维护与保养,防止出现输送带打滑现象,并能及时处理。
(3)液力耦合器的使用必须符合要求。
(4)巷道内要有充分照明,应保持整洁、无杂物、无浮煤、无淤泥积水。要设消防水泵,每隔50 m设一水阀门,并配备消防水管和足够的灭火器材。
(5)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装设各种保护装置。
四、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1. 工作面爆破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是否按作业规程规定布孔、钻孔。
(2)是否按规定装药量和装药方法装药,装药前是否清除炮眼内的煤粉。
(3)是否按规定使用炮泥封孔,不装空心炮,并使用水炮泥。
(4)是否坚持一组装药一次起爆、“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5)雷管、炸药是否分开存放,并且上锁。
(6)哑炮是否按规程规定处理。
(7)雷管、炸药是否账物相符,领退有记录,并有签字。
2. 对探水线的安全检查內容是什么? (A)
(1)对本矿井采掘工作造成的老空、老巷、硐室等积水区,其边界位置准确、水文地质条件清楚、水压不超过0.98 MPa时,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在煤层中不得小于30 m,在岩层中不得小于20 m。
(2)对本矿井的积水区,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时,探水线至推断的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 m。
(3)对有图纸资料的老空区,探水线至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 m;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老空区,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4)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线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60 m。
(5)石门揭开含水层前,其探水线至含水层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20 m。
3. 综采工作面安全出口的安全检查的內容是什么? (A)
(1)检查是否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了超前支护;安全出口20 m范围内支架是否完整、无缺失,并有超前支护;巷道高度是否不低于1.8 m。
(2)检查是否按作业规程的规定采取支架防滑防倒措施,倾角超过15°时,排头支架是否安装防倒千斤顶,并经常保持拉紧状态;倾角大的工作面下部端头需架设木垛,以支撑第一架支架,防止下滑。
4、 什么叫“一炮三检制’’? (A)
“一炮三检制”是指: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爆破工、班组长和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由瓦斯检查员检查风流中瓦斯,当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不准装药和爆破;爆破后瓦斯浓度达到l%时必须立即处理,并不准用电钻打眼。这是一项加强爆破管理,防止瓦斯漏检,避免在瓦斯超限条件下爆破的主要措施。
5、什么是“三人连锁爆破制”? (A)
“三人连锁爆破制”是指:爆破前,爆破工在检查连线无误后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班组长接到警戒牌后,在检查顶板、支架、上下出口、风量等无问题,清点人员无误后下达爆破命令,并将自己携带的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爆破地点附近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在l%以下,煤尘符合规定时,将自己携带的爆破牌交给爆破工;爆破工发出爆破口哨进行爆破。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6、采煤机工作面的质量要求有哪些?(A)
采煤工作面的质量应做到“三平一直”。“三平一直,是指顶板平、底板平、煤壁平、煤壁直。三平一直的关键是把煤壁采直、采齐。否则,如果煤壁采不直,输送机和支架就不能移直;煤壁采不齐,在移架和推移输送机之前,就要增加人工清理煤壁的工作量。
7、掘进机由哪几部分组成?(A)
主要由工作机构、回转机构、装运机构、行走机构、液压系统、冷却喷雾系统和电气系统等七部分。
8.滚筒式采煤机的组成部分有哪些?(A)
滚筒式采煤机的组成部分有电动机、截割部、牵引部、辅助装置四个部分。
五、自救、
1、过滤式自救器的佩戴 (B)
过滤式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如图7-1所示。
(1)掀开保护罩。
(2)用拇指掀起红色开启扳手,拉断封印条,扔掉封口带。
(3)去掉上外壳,抓住头带取出滤毒罐,丢掉下外壳。
(4)拉起鼻夹,将口具放入嘴内,使口具片完全含在嘴唇与牙齿之间,牙齿咬住牙垫,紧闭嘴唇。
(5)两手拉开鼻夹,夹在鼻子的两侧,开始用嘴呼吸。
(6)取下矿灯帽,戴好头带,戴上矿灯帽,开始撤出灾区。
六、互救与创伤急救
1、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吹气法如何进行?(B)
口对口(鼻)吹气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操作前,先要使伤员仰卧,救护者在其头的一侧,一手托起伤员下颌,并尽量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将其鼻孔捏住,以免吹气时,从鼻孔漏气;自己深吸一口气,紧对伤员的口将气吹人,促使伤员吸气,如图7—3所示。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伤员呼气。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每分钟应吹气l4~16次。注意吹气时切勿过猛、过短,也不宜过长,以占一次呼吸周期的l/3为宜。当患者有严重的下颌和嘴唇外伤、牙关紧闭、下颌骨折等,难以做到口对口不漏气时,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上使其头部后仰,用另一只手抬起患者的下颌并使口闭合。抢救者作深呼吸,用嘴唇包绕封住患者鼻孔,再向鼻孔吹气,然后抢救者口部移开,让患者被动地将气呼出,如此反复。
(1)止血带的使用方法:①在伤口可近心端上方先加垫。②急救者左手拿止血带,上端留5寸(1寸=3.33 cm),紧贴加垫处。③右手拿止血带长端,拉紧环绕伤肢伤口近心端上方两周,然后将止血带交左手中、食指夹紧。④左手中、食指夹止血带,顺着肢体下拉成环。⑤将上端一头插入环中拉紧固定,如图7—9所示。⑥在上肢应扎在上臂的上1/3处;在下肢应扎在大腿的中下1/3处.
(2)使用止血带时的注意事项:①扎止血带前,应先将伤肢抬高,防止肢体远端因淤血而增加失血量。②扎止血带时要有衬垫,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以免损伤皮下神经。③前臂和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因其均有两根平行的骨干。骨问可通血流,所以止血效果差。但在肢体离断后的残端可使用止血带,止血带要尽量扎在靠近残端处。④禁止扎在上臂的中段,以免压伤桡神经,引起腕下垂。⑤止血带的压力要适中,既达到阻断血流又不损伤周围组织。⑥止血带止血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 h,太长可导致肢体坏死;太短会使出血、休克进一步恶化。因此,使用止血带的伤员必须配有明显标志,并准确记录开始扎止血带的时间,每0.5~1.0 h缓慢放松一次止血带,放松时间为1~3 min。此时,可抬高伤肢压迫局部止血,在扎止血带时应在稍高的平面上绑扎,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绑扎。使用止血带以不超过2 h为宜,应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救治。
3、前臂及手部骨折的固定方法 (B)
该方法是用衬好的两块夹板或代用物,分别置放在患侧前臂及手的掌侧及背侧,以布带绑好,再以毛巾或布条将前臂吊于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