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越中实现“零”的追求——记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唐口煤业公司通防队安全监测班班长王以峰
今年43岁的王以峰,“国”字脸上架着一副轻度近视镜,透着一份稳重和成熟。笔者问及刚刚被集团公司评为首席技师的事,他却一脸的平静,言谈中娓娓道出了自己在安全监测工作中对“零”的追求。
从“零”开始
2004年12月,36岁的王以峰调入唐口煤业公司通防队,成为一名安全检测工。初次接触瓦斯检测传感器等测量工具,让他有些无所适从。可是,既然干上了这份工作,就得干出个样来,王以峰对自己说。于是,他主动拜师学艺,潜心学习瓦斯监测设备的使用与维修技巧。上班他跟着老师学习瓦斯探头、一氧化碳探头等相关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下班后他就靠在维修工房,拿着废弃的检测探头和设备零部件,对着图纸说明书进行“解剖”。他还自费购买了瓦斯监控及设备维修方面的书籍,睡觉前也要坚持读几页,直到跟白天拆解设备的情形对上号才休息。就这样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到半年时间,他就熟练掌握了全部安全检测设备的使用、维修技术。
2005年夏天,地面调度室还没有对井下瓦斯、通风全时监测,王以峰和老师宋训军带着2名学徒工,每天步行对井下5个掘进迎头和4条主要大巷所有瓦斯探头和断电仪等仪器仪表进行观测和维护。他发现,由于多家承建队伍一起施工,使用的线缆不统一,甚至线缆接头颜色也不对,给线路查询和维护造成极大困难。经报请公司领导同意,他们对井下所有安全检测线路、器材进行了统一撤换,采用统一规格的线缆、接线盒、检测探头,并绘制出了准确的线路布置图,为今后维修检查留下了宝贵资料。
向“零”进军
经过多年的磨练,王以峰赢得了区队领导和职工的信赖。2008年6月,他被推选为安全检测班班长,这让他更加体会到了责任的重要。“作为一名瓦斯检测工,只有做到瓦斯零报警才是最高荣誉。”他为自己定立了新的目标。
“王班,北轨330采区的瓦斯监测传感器显示负值!”2009年的一个早班,监测室里传来警报,王以峰立即赶到现场。通过对所有瓦斯断电仪以及各路电源进行检查,并没发现故障。经过分析研究,王以峰初步断定可能是系统问题。于是他马上升井来到监测室,在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后,发现系统确实存在问题。而接下来的系统升级改造,又对王以峰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先前对系统接触较少,一些相关参数根本不了解,于是王以峰便利用休班时间,自费去厂家进行专门学习。经过不懈努力和钻研,终于将DJ4G-2000瓦斯监测系统升级为KJ76N瓦斯监测系统,使原先系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在此基础上,王以峰又对监测供电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由单电源监测升级为双电源监测,即使监测分站断电,瓦斯监测传感器照样工作,大大提高了井下安全系数。
2009年,王以峰先后被集团公司和唐口煤业公司评为技术创新能手和先进工作者。
协力“归零”
作为一名安全监测班班长,王以峰深知,单靠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把整个矿井安全监测工作做好,只有让整个班组乃至整个区队的监测人员都变成骨干,才能确保“瓦斯零报警”的目标实现。获奖后的王以峰埋头在首席技师工作室,做起了传业授徒的文章。
安全监测班是一支年轻队伍,全班15人中有13名青工。为了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王以峰每天都组织班组成员进行技术练兵,让每名青工自己动手查线路、接线头、修仪表。班后会上,他让所有班组成员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讲出来,逐一进行解答并组织小组讨论,从理论到实践强化训练。他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创新成果结合安全监测业务知识编成一套小手册,供班组成员学习。他经常组织青工对损坏的瓦斯监测传感器和瓦斯断电仪进行修理,并定期开展技术比武。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他从自己的技师和班长补贴里拿出一部分购买小奖品,对表现优异的班组成员进行奖励,让青工尽快地成长成才。王以峰先后带过10余名见习大学生,其中的3名已经走上了区队主管技术员岗位。
如今,安全监测班已成为通防队一支技术力量过硬的“尖刀班”,平均每年瓦斯零报警记录346天。在王以峰的带领下,安全监测班先后被国资委团委、团市委评为“信得过班组”和“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