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沟煤矿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4
第二章 通讯 5
笫三章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6
第四章 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成员的职责 8
第五章《计划》(应急救援)的一般规定 12
第六章 矿井火灾的预防与处理计划 18
第九章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41
第十章 水灾的预防和处理计划 49
第十一章 机电运输事故预防和处理计划 59
第三节 辅助运输事故 66
第十二章 井下爆破事故预防与处理 69
第十三章 矿井突然停电事故处理计划 77
第十五章 灾害预防与处理物资储备 83
第一章 总则
一、编制的目的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防止和减少矿井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矿井安全形势的稳定好转,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保护财产不受损失。在一旦发生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燃烧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透水和顶板等事故时,人员能迅速脱险,并能有效地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有效地抢救遇险人员,对事故进行及时处理,从而进快恢复矿井生产。特编制《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或称《矿井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计划》。
二、矿井主要灾害
1、矿井火灾(电器设备及供电线路短路、井下放炮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火灾等);
2、瓦斯、煤尘燃烧爆炸;
3、煤与瓦斯突出;
4、透水或淹井;
5、冒顶。
三、《计划》的组成
1、保证井下从业人员的安全脱险;
四、《计划》要求
该《计划》下发到矿属各科室和采、掘、机、运、通等队、班。要求各科室、班队安全第一责任者组织从业人员认真学习讨论,弄懂熟知措施和要点,矿井所属班队每月由班队长重新宣讲贯彻学习一次,遇到有灾害发生时立即按本《计划》行动。本《计划》每季度末由矿井技术负责人(或矿总工程师)根据采掘生产部署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对《计划》进行修改和制定补充措施,并报煤炭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每年组织一次矿井救灾演习。
第二章 通讯
通讯组要做好日常的通讯工作,保证通讯系统在完好状态下运行。灾害事故发生时,通讯组长紧急召集通讯组全体人员集合,在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积极做好抢险救灾中的通讯工作。根据救灾要求,通讯组要迅速在指定地点增设临时电话,并保证电话畅通完好,当临时电话遭到破坏时,必须迅速采取其他联络方式。为能迅速将事故发生地点以及事故情况传达到矿救灾指挥部有关人员,矿调度室(矿井值班室)值班员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下列顺序通知。
救灾指挥部通知顺序
矿 调 度 室序号职 务姓 名电 话
1总经理钱富延
2矿长杨智飞
3安全副矿长蒋小书
4生产副矿长田稳书
5总工程师朱轩志
6救护队长
7生产技术部部长朱发荣
8生产技术部总工冉隆均
笫三章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应急救援指挥部
1、矿常设救灾总指挥部:矿调度室(或矿值班室)
2、指挥部成员:
总指挥:总经理(钱富延)、矿长(杨智飞)
副总指挥:生产副矿长(田稳书)、安全副矿长兼救护队队长(蒋小书)、机电副矿长(李因学),总工程师(朱轩志)。
成员:宁显尧、张云昆、尹启宁、王兆林、李军、殷彦鹏、濮进位、杜开文、方程
3、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专业组:
(一)抢险救灾组
组长:救护队队长(蒋小书)
成员::张生任、贺坚强、贺建敏、许正为、施林伟、田文成、王小士、田光应、李正权、陈金书、王达、陈会全、田连顺、杨忠培、张向全、左小高、贺勇坤、蒋小稳、田大庆、贺有良、田光荣、田小文、张浩、田红维、贺跃白、张坤、田路长、张利方、张加稳。
(二)物资供应组
组长:宁显尧
成员:朱岗林、刘蓝应
(三)治安组
组长:张云昆
成员:陈东平、张茶金、尹文雄
(四)总务组
组长:尹启宁
成员:刘月兰、姚朝辉、朱瑾
(五)参谋组
组长:朱轩志
成员:王兆林、李军、殷彦鹏、濮进位、杜开文、方程
二、矿调度室值班员与指挥部的关系
指挥部正副总指挥到达矿调度室(矿值班室)之前,一切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由矿调度室(矿值班室)值班员代行指挥,当正副总指挥(其中一名)到达后,矿调度室(矿值班室)值班员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灾情详细情况,同时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由总指挥负责。指挥部其他人员按职责和正、副总指挥的指示对事故进行抢险救灾。
第四章 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成员的职责
一、总指挥的职责
总指挥的职责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指挥组成员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及处理灾害事故的作战计划。
(一)掌握全部灾情,应先请矿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生产副矿长和救护队长一起,制订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方案,决策救灾计划方案,指挥抢险救灾的关键性行动。
(二)迅速调动有关人员做好灾区抢救和辅助工作,调动材料、设备抢险救灾。
(三)检查救护队和有关单位执行任务情况。
(四)听取灾区人员汇报和副总指挥的意见,根据灾情变化制定补充措施和作战方案。
(五)事故处理结束后,宣布解除战令,恢复矿井生产。
二、副总指挥的职责
在总指挥的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方案,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需的职工在指定地点待命,调集救灾所需设备材料,严格入井人员登记制度。
(一)掌握灾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作战方案,为总指挥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听取灾区人员汇报和救灾指挥部其他成员的意见,根据灾情动态,制定补充措施和作战方案。
(三)如总指挥不在矿,由副总指挥代行其职责(按副总指挥名单中的先后顺序代理)。
三、矿山救护队长的职责
(一)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方案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二)在救灾过程中,如灾区情况发生变化,与所拟定的作战方案不相符时,为了顺利的完成任务,救护队有权根据灾区具体情况,变更作战方案中某些不符合的细节,并果断采取有利于事故处理的措施,同时,应迅速将修改作战方案及措施的细节情况报告总指挥。
(三)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救护队长处理问题要果断及时,当救护队长的意见与总指挥的意见不同时,在不违背《矿山救护工作条例》情况下,按总指挥的意见执行,救护队长可保留自己的意见。
(四)如果与协议外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时,成立矿山救护队联合作战部,负责组织和协调各救护队的战斗行动。
(五)战前负责检查救护队员的装备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救灾要求,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队员执行《战斗条例》和身体情况 。
四、安全科长的职责
(一)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
(二)掌握矿井灾情,做好灾害记录,向正、副总指挥提出补充和修改救灾措施建议。
(三)监督检查救灾方案及救灾措施的执行情况。
(四)有权制止和取消不按救灾方案进行的任何工作。
(五)事故消除后,参与事故调查组有关人员到现场对灾情作全面调查,并详细记录。
(六)事故处理完毕后,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进行全面检查,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后,提出恢复生产报告,批准后方可同意恢复生产。
五、采掘技术人员的职责
(一)听取灾区人员汇报,做好灾情记录,分析灾情变化情况,向正、副总指挥提出补充和修改救灾措施的建议。
(二)负责检查矿井采掘方面的救灾措施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不安全情况立即提出措施处理。
(三)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的采掘工程图及其他资料。
(四)事故处理后,协助总指挥提出恢复矿井生产的报告。
六、通风技术人员的职责
(一)按照总指挥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监视主扇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设施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二)听取灾区人员汇报,掌握矿井通风系统状况及瓦斯变化动态情况,分析灾情变化,向正、副总指挥提出补充和修改救灾措施及方案的建议。
(三)检查矿井通风瓦斯方面的救灾措施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不安全情况立即提出措施处理。
(四)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了解有关通风系统破坏情况,并向正、副总指挥汇报。按总指挥命令负责组织矿井通风系统的恢复。
(五)为抢险救灾提供准确的矿井通风系统图。
(六)事故处理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通风系统及瓦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同意恢复生产。
七、机电技术人员的职责
1、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负责改变主扇风机的工作方法,并保证其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组织抢修机电设备,完成其他有关任务。
2、掌握灾情,向总指挥汇报,并提出补充和修改救灾措施的建议。
3、检查并记录各单位有关机电运输方面救灾措施的执行情况。保证救灾器材及时到达救灾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4、协助总指挥调配和平衡机电运输设备、物资及机电专业人员参加救灾抢险工作。
5、负责组织机电专业人员到现场调查情况,向总指挥汇报,按总指挥命令恢复部份供电。
6、事故处理结束后,负责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检查供电系统,为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八、地测技术人员的职责
1、及时收集灾情资料,分析灾情变化情况,提供水文地质及测量资料,向救灾指挥部提出有效的救灾措施。
2、及时提供有关图纸资料,判定灾情地点。
3、事故处理结束后,收集、整理有关灾区水文地质资料。
九、物资组长的职责
(一)负责组织救灾和恢复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供应工作,并根据总指挥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
(二)组织物资供应有关人员在指定地点待命,时刻准备执行任务。
十、治保组长的职责
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第五章《计划》(应急救援)的一般规定
一、发现灾情和灾情汇报
当井下职工发现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突出事故预兆或已造成灾害、电气火灾、胶带摩擦着火等事故时,立即逆风流方向就近寻找电话,向井口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报告人姓名、班队、发生灾害的地点及性质、危险区域遇险人员等情况。汇报时要求语言简练、清楚准确,不误战机。
当井下职工发现有透水预兆时,必须往高处撤退,就近寻找电话向井口调度室汇报灾情。当井下职工发现有冒顶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抢救遇险人员,同时派人立即向井口调度室汇报灾情。
当井下职工发现有灾害事故时(瓦斯煤尘燃烧、爆炸,火灾)必须逆风流边跑边喊,如:“××地点瓦斯燃烧了!××地点着火了!”给邻近地点工作人员报警,并就近寻找电话向井口调度室汇报灾情,若电话附近处于安全地带,应有专人留守在电话旁,以便与井上(地面)保持联系。
当两人以上发现灾害事故时,发现者或灾区遇险人员严禁单独行动,必须逆风流方向撤退并发出声、光信号,通知邻近受威胁区域人员迅速撤退,路过有电话处,要向井口调度室(矿井值班室)汇报灾情和行动情况。
二、处理灾害的一般规定
(一)矿总指挥部全体成员在获悉井下发生灾害事故后,必须立即跑步(在井口除外)到矿调度室(或矿井值班室)报到。
(二)事故发生时的行动原则。在场人员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把事故情况摸清(包括事故的性质、地点、危害程度),能处理,就地取材,及时处理,若不能应尽快避灾。
1、当放炮或电器等引起火灾,当火势不大,估计可能扑灭,则应果断处理,电器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砂子等灭火,灾情严重时应及时向矿井值班室汇报。
2、机电硐室发生火灾,用砂子、干粉灭火器扑灭,如不熄灭,立即报告矿井值班室要求停电,关闭硐室防火门,等救护队处理。
3、瓦斯煤尘事故,受灾区域的电工负责切断本区域的电源,井下若来不及停电,矿井值班室立即通知地面配电室切断井下或灾区电源,主要通风机房在事故时不准停电。
4、灾区或受灾害影响区域的班队长,负责带领人员撤退到安全地点,清点人数,并带从业人员进行力所能及的抢救和自救,同时尽快向矿井值班室汇报灾情,通知可能波及区域的人员撤离危险区。
5、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未能及时扑灭灾害,或因发现太晚,错过时机无法抢救时,要有组织地迅速按避灾线路撤离灾区,撤出人员一定要逆风流而行,按最短的线路跑到新鲜风流巷道再撤出地面。
(三)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所有能通往井下的各个井口必须设置岗哨,除救灾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随意入井。
(四)关于井下火灾处理措施
1、若采掘工作面中因放炮、电器、胶带摩擦等引起火灾,由值班电工或配电工切断其动力电源,现场人员用直接灭火法(灭火器、砂子、矸石等)灭火,立即向井口调度室汇报,并且必须保持正常通风、组织灾区受威胁的人员沿避灾路线撤出,灾情严重时还要采取措施防止灾情扩大。
2、井下机电峒室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切断该峒室的电源,用砂子、干粉灭火器直接灭火,同时立即报告井口调度室,并撤出灾区或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3、井下某处发生火灾时,该区域必须立即切断动力电源,局扇必须保持正常运转,不得随便停开,不得破坏原通风系统,以免造成瓦斯聚积,引起瓦斯事故。
(五)瓦斯燃烧、爆炸事故处理措施
1、井下发生瓦斯燃烧或爆炸事故时,由灾区区域值班配电工(或电工)负责切断通往灾区地点的动力电源。
2、井下发生瓦斯燃烧时,必须组织现场人员就地灭火,并及时向井口调度室汇报,救灾指挥部立即组织力量灭火,并撤出无关人员。
3、当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燃烧事故时不得停运局扇,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转,并维护好有关通风设施,防治瓦斯聚积,引起瓦斯爆炸。
4、当井下瓦斯燃烧火势猛时或发生瓦斯爆炸时,受灾区域值班队长、班组长及安全员、瓦检员必须组织人员沿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及时清点人数,组织职工进行力所能及的自救,并及时向井口调度室汇报。
5、灾害发生时撤退人员一定要逆风流而行,按最短路线撤到新鲜风流巷道中的安全地点。
(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处理措施
1、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和抢救遇险人员,及时向井口调度室汇报。
2、切断通向灾区电源。
3、对充满瓦斯的主要巷道应加强通风,并迅速将高浓度瓦斯直接引入回风巷中排出地面。
4、迅速恢复正常通风和清理突出的煤(岩)、排放高浓度瓦斯的井口附近,必须严禁烟火和切断电源,严禁人员通行。
(七)冒顶事故的处理措施
1、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截的人数和位置,在控制冒顶区顶板后,立即组织抢救被埋压、关堵的人员,并及时向井口调度室汇报。
2、积极恢复冒顶区的通风,如果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对被埋压、堵截的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3、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必须由外向里进行,加强支护防止二次冒顶,必要时,可开掘通向遇险人员的专用巷道。
4、遇有大块岩石威胁遇险人员时,可使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岩石,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落岩石的堆放状态。
(八)井下透水(或淹井)事故处理措施
1、必须立即沿救灾路线撤出灾区人员并报告调度室。
2、针对具体情况进行阻水(关闭防水闸门)。
3、保护排水设备不被淹没、当水和泥沙威胁到泵房的安全时,在下部水平人员撤出后,将水和泥沙引入下部水平巷道。
4、有瓦斯从灾区区域涌出时,必须排除瓦斯,防止瓦斯积聚造成其它灾害事故。
5、在处理透水事故时,必须防止二次透水。
(九)事故的处理措施
要进行灾害互保自救,不能及时脱险人员一般应就近佩用自救器或到有压风管路的巷道内就地用木材、风筒等设置风洞,打开压风管路供给空气,在井下撤往有压风管路的独头巷道时,沿路必须挂毛巾、衣服等标记,敲打管路以便救护人员尽早发现和及时营救。
当井下人员距离瓦斯爆炸较近无法及时撤出,爆炸冲击波和火焰很快传来时,就面向巷道底板卧倒并使用自救器,在无自救器时,口含湿毛巾护着面部、口鼻卧于水中,在爆炸冲击波来时要呼气,停止吸气,避免有毒有害气体侵入体内和烧伤。
三、灾害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对职工、管理人员进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煤矿安全法规》的教育,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在建立各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认真贯彻井下电器安全技术管理和采掘安全技术管理等有关规定。各级管理人员要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努力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使安全管理模式适应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要定期召开安全办公会议和生产调度会,讨论和分析安全生产问题,制定措施,整改落实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二)队班要坚持每周一次的安全、生产调度会和安全活动日制度。完善群众性安全网员、青安岗员、家属协管员管理制度,实行全员齐抓共管。坚持“三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事故隐患不消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的原则,及时处理作业现场隐患,认真搞好安全生产。同时配备必要数量的专职和兼职安全员,通过安全活动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坚持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每月组织一次全矿性的安全大检查,分管矿领导旬检、班队日检制度,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限期整改。
(四)专职安全员要坚持井下三班检查和重点隐患区域的重点检查。要坚持井下交接班制度,瓦斯检查员、值班电工都必须现场交接班。各级领导必须支持安全人员的工作,对职工指出的安全生产问题予以认真研究和做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五)做好救灾物资的准备与保管工作和区域安全工程设施的完善工作。根据本矿的生产情况,设置矿井救灾非常仓库,即井下井底车场附近设置救灾非常仓库,以便井下发生火灾或瓦斯、煤尘、透水、冒顶等事故时抢险救灾急用,救灾物资由矿物资供应负责人组织,设专人负责保管,矿安全部门负责监督检查。以便发生灾害时,听候总指挥调用。
第六章 矿井火灾的预防与处理计划
第一节 外因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1. 外因火灾隐患分析
外因火灾是由于外来热源引起的。根据大沟煤矿井下生产现状,结合其它煤矿已发生的火灾事故,重大火灾隐患主要有:
1.1电、气焊
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重型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的使用,井下使用电气焊频次急剧增加,频次增加无疑加大了引发外引火灾的几率。电气焊使用地点(遍布矿井各作业点)的扩大,从客观上扩大了火灾发生的区域。所以电焊、气割引发火灾是大沟煤矿防止外因火灾的重中之重。
1.2胶带机、电缆引发火灾
井下下山掘进工作面运煤方式均为胶带机运输。胶带机着火后在燃烧初期产生HCI气体,达到100ppm,立即对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超过400C还生成大量的CO。矿井采用660V电压等级入井直接到工作面使用,但电压等级的提高无疑增加了供电安全管理的难度。大巷、
进风巷均敷设有大量电缆。所以胶带机、电缆一旦着火,进而引发煤炭燃烧,有害气体沿进风流扩散极可能造成事故范围扩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1.3机电设备引发电气火灾
矿井机械化程度高,机电设备多,分布范围广,电压等级高,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剧增。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电网过流。机电硐室内机电设备多,且位于主要进风巷,引发火灾极易造成事故扩大。
1.4电缆火灾
由于大沟煤矿机械多,电缆多,分布范围广,电压等级高,引发火灾可能性增大,电缆分布于矿井各个地点,引发火灾容易造成事故扩大。
2. 外因火灾的预防
针对上述主要外因火灾隐患,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2.1井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必须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施工前由瓦检员检测作业地点附近的CH4浓度,并在施工地点洒水,准备好灭火器、沙箱及做好其他电焊前准备工作,尤其是施焊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h,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2.2胶带输送机必须装设防滑保护、堆煤保护、防跑偏装置、温度、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共六种防灭火保护。强化这些保护的定期检查和日常巡查,确保可靠运行。
2.3矿井供电线路必须符合《规程》规定。井下配电电网必须设置并正确计算和选择短路、过负荷和断相保护装置。加强日常维护检查和巡回检查,定期进行预防性电气试验,确保灵敏可靠。
2.4井下各主要机电硐室必须装设防火铁门。机电硐室及机头机尾、设备集中点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2.5井下使用油的运输,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包括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等的存放,都必须装在盖严的铁桶内。使用后剩余的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2.6井下电缆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吊挂。
2.7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矿井每季度应对井上下消防管路系统、防火门、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1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8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2.9保证矿井消防材料库材料储备
材料工具非因处理事故不得使用,因处理事故所消耗的必须及时补齐。防火材料、器材和设施必须严格管理,保证需要时能发挥作用。矿每季度由矿长组织矿山救护队、安监部门、通风部门、机电部门分别对井上、下消防系统、消防材料库和消防器材的设置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出人意料,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必须从思想上予以足够的重视,决不能心存侥幸,坐失良机。
3.1当井下任何人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立即报告矿调度室。
3.2矿调度室在接到井下火灾报告,必须询问火灾的地点、燃烧物类型、范围等情况。立即按照综合预案“应急响应程序”通知矿长、值班领导及有关人员,并在矿领导到达前实施紧急应变措施,首先通知切断灾区电源和通知矿辅助救护队。
3.3矿长根据现场汇报火情状况命令切断灾区电源并通知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的人员撤离。
3.4无论火情大小,必须立即向公司汇报,由公司启动相应应急预案。
3.5立即成立抢救指挥部,由指挥部讨论尽快制定出救灾方案。
3.6救护队到后,按照救灾方案布置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火情、扑灭火灾。
3.7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3.8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 处理火灾的基本原则
4.1控制烟雾的蔓延,防止火灾扩大。
4.2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防止因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
4.3有利于人员撤退和保护救护人员安全。
4.4创造有利的灭火途径。
5. 火灾处理
发生火灾时风流调度对灭火救灾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沟煤矿一共有2个进风井口,如果主副井筒发生火灾,影响最大,最严重。这里将以主副井筒发生火灾为例,说明应急方法及处理措施。
5.1进风井口火灾处理
假设一:主斜井井口200米内发生火灾(普通可燃物着火)
影响范围:1840运输巷、1840集中运输大巷及120901掘进工作面、C13运输上山、111301工作面、1925水平回风巷、风井。
处理方法:启动应急预案。切断各工作点电源,尽可能在火灾初期把火灭掉,避免造成火灾范围扩大,再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在火势难以控制,影响的范围比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可由矿总工下令启动矿井反风,启动反风后必须严格控制井口,疏散附近人员,严禁无关人员靠近。
避灾路线:主井井底车场→1840集中运输巷车场→1840集中运输大巷→副井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假设二:副斜井发生火灾
影响范围:副斜井井底、1840集中运输大巷、C9煤运输上山、120901工作面、1925水平回风巷、C13运输上山、111301工作面、总回风巷、风井。
处理方法:启动应急预案。切断井下各工作点的电源。打开1925水平副井风井联巷处闭锁风门,通过风流短路将有害气体直接引入回风井,将有害气体排出地面,防止有害气体蔓延矿井其它地点,避免造成火灾范围扩大,再采取措施进行灭火。在火灾发生后应立即疏散井口附近人员,并布置警戒线,严禁任何无关人员靠近。
避灾路线:1.副井井底车场→1840集中运输大巷→1840集中运输巷车场→主井车场→主斜井→地面。
5.2电缆着火火灾处理
由于大沟煤矿井下机械化程度高,电缆多,电缆电压高,电缆着火可能性较大,下面以假设1840集中运输大巷电缆着火,说明应急方法及处理措施。
影响范围:1840集中运输大巷,C9回风上山,120901掘进工作面,1925水平回风巷,总回风巷。
处理方法:发现电缆着火后,立即停电,汇报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启动应急预案,同时现场跟班干部应尽快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灭火。如果火势不断扩大,现场灭火的人员已经无法控制火情的情况下为避免造成人员伤亡,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同时向指挥中心汇报火情及撤离等情况,由指挥中心再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避灾路线:1840集中运输大巷→1840C9运输巷→副井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5.3采煤工作面火灾处理
假设一:111301工作面开切眼发生火灾
影响范围:111301工作面回风巷、C13煤运输上山、C13煤绕道、1925水平回风巷、1925水平车场、总回风巷、风井。
处理方法:启动应急预案。切断各工作点电源,尽可能在火灾初期把火灭掉,避免造成火灾范围扩大,再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避灾路线:111301工作面运输巷→C13运输上山→一采区运输石门→1840集中运输大巷→副井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假设二:120901工作面开切眼发生火灾
影响范围:120901工作面回风巷、C9煤回风上山、C13煤绕道、1925水平回风巷、1925水平车场、总回风巷、风井。
处理方法:启动应急预案。切断各工作点电源,尽可能在火灾初期把火灭掉,避免造成火灾范围扩大,再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避灾路线:120901工作面运输巷→C9回风上山→二采区C9煤车场→二采区运输巷→1840集中运输大巷→副井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采煤工作面根据着火点位置的不同,采取的措施如下:
5.4.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应从进风侧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灭火。
5.4.2从进风顺槽口至回撤通道口着火,先将回撤通道风门打开进行短路,将有害气体直接引入工作面回风排出地面,避免火灾范围扩大,再采取直接灭火等措施灭火。
5.4.3如果工作面从回撤通道以里着火(不含上、下隅角附近及采空区),当火源的下风侧有遇险人员尚未撤出或不能确认人员是否遇难时,必须保持正常通风,以防火灾由富氧燃烧转化为富燃料燃烧,从而给撤退人员带来更大的威胁。采取直接灭火时,也不得减小风量,以防止水煤气爆炸和火烟逆退。
5.4.4工作面回风巷着火时,灭火时应防止相邻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积聚造成危害。
5.4.5对于采空区附近的火源,尤其是上、下隅角的燃烧,不能迅速扑灭时,极易引发瓦斯爆炸。必须果断封闭火区。在封闭火区时,应首先建造防爆墙,然后在防爆墙掩护下建筑永久密闭。
5.4巷道火灾处理
5.4.1独头巷道火灾处理要点
独头巷道火灾处理,局部通风机管理是关键。救护队员到达现场后,应保持巷道的通风原状,原来的通风状态,即风机停止运转的不要开启,风机开启的不要停止,进行侦察再采取措施。
火灾处理的处理原则是:
1)当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应在通风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灭火。灭火后,必须仔细清查阴燃火点,防止复燃引起爆炸。
2)有爆炸危险的着火巷道,在不需要救人时,不能冒险进入;已经通风的盲巷中瓦斯依然增长较快时,不得入内灭火。要在远离火区的安全地点封闭。
3)如果相邻采空区的掘进巷道发生火灾,要密切关注联巷或局部冒顶与采空区沟通,直接灭火时要更加慎重,应防止灭火过程中防止瓦斯爆炸或火灾烧到邻近区域。
4)根据巷道火灾位置不同,救护队应严格执行《矿山救护规程》有关规定。
5.4.2全风压倾斜巷道火灾处理要点
1)上行通风巷道发生火灾时,应防止相邻的并联巷道风流发生逆转,为保持旁路风流的稳定,可在发火巷的进风侧加大风阻,用以减少着火带的供氧量并控制火势。
2)下行通风巷道发生火灾时,应防止发火风流发生逆转,为保持发火巷道的风流稳定,可在旁路巷道增阻。
5.4.3火区封闭
当井下火灾范围较大,无法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火区措施。
1)防火墙的封闭顺序:多条巷道需要进行封闭时,应先封闭支巷,后封闭主巷。封闭时应优先采用进、回风巷的风墙同时封闭。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也可采取先封闭进风侧,后封闭回风侧,一般不采用先封闭回风侧。
2)在建造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火区防火墙时,应采取控风手段,尽量保持风量不变;注入氮气;检测进风、回风侧瓦斯浓度、氧气浓度、温度等。密闭完工后迅速撤至安全地点。
6. 灾变现场人员应急要点
6.1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汇报,并迅速通知附近工作的人员。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判明事故性质、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情况的同时,立即投入抢救,同时迅速向矿调度室报告。
6.2抢救时,应及时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6.3如果火势不大,应根据现场条件,就应组织力量将火直接扑灭。如果火灾范围大或火势猛,则应撤出。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
6.4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又受到威胁的可能,或是其他地区发生火灾,当接到撤退命令时,立即安全撤退。撤退时,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首先戴好自救器,有组织地沿避灾路线撤退。
第二节 内因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1. 内因火灾隐患分析
我矿煤层为烟煤,根据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大沟煤矿煤炭自燃倾向鉴定报告,我矿煤层自燃倾向性均为容易自燃。所以发生内因火灾的可能性极大。但根据采掘实践,回采期间采空区自燃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防止煤层自燃的重点是已封闭的采空区、封闭不好的盲巷、通风较差的巷道浮煤、局部冒顶区域等。
2. 内因火灾预兆
2.1人员的直接感觉
视觉:巷道内温度增加,出现雾气、烟雾,或在巷道壁上挂有平行水珠。
气味感觉:巷道内出现煤油味、气油味、松节油或焦油味,此时煤炭氧化已到后期阶段。如果出现芳香族的碳氧化合物气味(煤油味),则肯定发生煤炭自燃。如果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燃已经达到严重程度。
温度感觉:煤温、水温、空气温度升高。
疲劳感觉:产生的有害气体使人出现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等疲倦不适的感觉。
2.2已封闭采空区CO浓度持续增高并呈数量级变化,CO2相对增大,O2浓度相对降低,且采空区气体发现C2H4,即可判定采空区自燃。
3. 内因火灾预防措施
3.1矿井应开展火灾的早期预测预报工作。每周至少对采空区防火墙、废弃巷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回风巷以及其它可能发热地点的气体成分、密闭内外压差、气温、水温以及漏风情况等观测预报1次,并建立火灾预测预报管理台账。
3.2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回采工作面回采时应尽可能少留顶煤。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的浮煤要及时清理干净,不得将工作面浮煤留至采空区。采煤工作面在回采结束后,必须在30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3.3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采用在进风隅角设置挡风帘,减少向采空区漏风。
3.4由于大沟煤矿煤层埋藏浅,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每月组织一次地表漏风检查,发现地表有裂隙,组织地表回填,防止地面漏风。
3.5已经报废或无用的井巷应及时封闭,巷道浮煤应及时清理。
4. 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4.1由井下巷道内煤炭自燃引发的火灾按外因火灾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执行。
4.2采空区自燃火灾具有时间上的延展性,一般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由大沟煤矿依照综合应急预案响应程序启动本专项预案进行处理。
5. 内因火灾的处理
5.1采空区着火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注粉煤灰、注氮、注水、辅以均压等综合方法进行灭火。
5.2井下巷道内煤炭自燃引发的火灾按外因火灾灭火方法进行处理。
第七章 瓦斯事故预防与处理计划
1.瓦斯事故隐患分析
1.1瓦斯
通过钻孔煤芯取样分析测定,我矿煤层沼气含量为其甲烷含量在0~6.86m3/t,在2011年瓦斯鉴定为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8.28m3/t,绝对瓦斯涌出量3.327m3/min,属高瓦斯矿井。
2.瓦斯事故预防措施
2.1防治瓦斯积聚
2.1.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保证工作面的供风量
1)根据采掘接续变化及时调整优化通风系统,力求通风网络简单。
2)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应实现独立通风。消除不符合《规程》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风速满足规定。
3)掘进工作面和留尾巷道局部通风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
4)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工作面,无论工作或交接班都不准停风。因检修或其它原因造成局部通风机停运时,瓦斯检查员或现场生产班组负责人应立即将人员撤至全风压新鲜风流中,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并向矿调度室和通风部门汇报。
5)单巷掘进,硐室深度不允许超过6m,以防形成盲巷;超过6米的独头巷道严格按盲巷管理。
6)临时停工地点不准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停风区域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必须制订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长期停风的独头巷道,必须及时进行封闭。
2.1.2及时处理积聚瓦斯
1)加强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管理。
2)恢复通风前,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开启局部通风机的条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严禁“一风吹”;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订安全排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3)加强盲巷和冒落空洞的瓦斯管理,采用封闭隔绝、充填等方法及时处理积存的瓦斯。
4)瓦斯排入回风时,在排瓦斯巷道出口必须设置栅栏、悬挂警戒牌等,必须保证稀释后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限。
2.1.3加强瓦斯检查和监测
1)矿设通风巡回瓦斯检查员,负责井下瓦斯巡回检查,定点瓦斯检查员负责本工作范围内的瓦斯检查。定点瓦斯检查员对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每班至少检查3次。巡回瓦斯检查员对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流每班至少检查3次,对回风巷的机电硐室也应纳入检查范围,根据实际情况每班进行检查瓦斯。巡回瓦斯检查员每班班中向通风队值班室汇报一次,执行汇报请示制度。严格瓦斯检查员井下交接班制度,炮掘工作面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瓦斯检查原始记录、瓦斯牌板和瓦斯日报表“三对口”制度,严禁脱岗、空班、漏检和假检。
2)完善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定期维护、维修,对各局部通风地点及其回风、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矿井总回风的瓦斯浓度进行24小时集中连续监测,超限报警。严格按照AQ1029标准装备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安设位置符合要求。安全监控设备必须能切断被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各种传感器及便携式仪器必须按规定进行调校,保证正常工作。
3)矿长、矿技术负责人、采掘队长、通风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流动电钳工、流动抽水工、瓦斯检查工、安全监测工入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氧气、一氧化碳检测仪,随时检查各地点瓦斯等气体浓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矿总工程师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通风队队长每天审阅模拟量日报表、瓦斯日报,并每天报矿总工程师、矿长审批,发现瓦斯有升高趋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2.2防止火源产生
引起瓦斯爆炸的点火源很多,主要分为四类,即明火火焰、炽热表面和炽热气体、机械摩擦和撞击火花和电火花。
1)严禁携带烟火入井、使用灯泡取暖、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井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必须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20m范围以内,禁止有明火。
2)入井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运电器设备。井下供电要做到 “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3)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每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摩擦高温点。避免截割坚硬岩石。
4)采空区抽放瓦斯时,随时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温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5)加强爆破管理,爆破作业必须遵守《规程》有关规定。
2.3防止瓦斯事故扩大的措施
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各采掘面实行独立通风;在巷道中设置辅助隔爆设施,主要通风巷道应设置主要隔爆设施,一旦发生瓦斯爆炸时能有效阻隔爆炸蔓延,防止其继续传播发展,减少危害。按照要求水泵房,皮带机头等地点均放置了隔离式自救器箱,
大箱子放置20个自救器,小箱子放置2个自救器,全矿固定地点共放置自救器60台。每季度通风队巡回人员对所有自救器进行气密性检查及称重检查,不合格的立即进行替换。
3.应急响应及紧急救灾措施
当爆炸事故发生后,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是救灾工作的重心。
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矿长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
3.1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爆炸地点几起事故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损坏情况)。
4)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CO浓度集流向)。
5)是否发生了火灾。
6)主要通风机工作状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是否有变化)。
3.2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
2)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
3)能否诱发火灾。
4)可能的影响范围。
3.3下达命令
1)安全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3)向公司报告并召请救护队。
4)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5)保证主要通风机运转。派机电和通风人员职守风机房。
6)保证人员辅助运输运转,满足运输要求。
7)核查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8)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不知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火情、扑灭火灾。
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准备送医院抢救伤员。
4.瓦斯灾变处理要点
为了有利于救人和保证救护队员本身安全,避免瓦斯连续爆炸,及时恢复通风系统、查明引起爆炸的真实火源是救灾工作中的技术关键。制定救灾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发生二次事故特别是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制定防治二次爆炸的措施。
4.1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矿兼职救护队可先应从进风侧进入,专业救护大队到矿后,应分别从进、回风两侧同时进入。
4.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恢复独头通风时,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4.3扑灭火灾。在灾区一旦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直接灭火未奏效,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死亡,应先行封闭,控制火势,然后灭火。
4.4合理选择待机地点。待机小队主要任务是做好急救人的工作。
4.5对因瓦斯爆炸引起火灾,可参照外因火灾处理方法进行灭火。
5.灾变现场人员应急要点
5.1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伏卧底板或水沟内。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眼,尽可能用衣物等盖严身体身体裸露部位。
5.2在爆炸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5.3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戴好,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寻找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去,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5.4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设法进入避难硐室,或在顶板坚固、支护完整、无有害气体,有水源或水源较劲的地方构筑临时避难所暂避,等待救援。
第八章 煤尘事故预防与处理计划
1.煤尘事故隐患分析
大沟煤矿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主要产尘点为采、掘工作面、胶带机运输巷、转载点等。
煤尘爆炸主要有两种形式,即纯煤尘爆炸和有瓦斯参与的煤尘爆炸。绝大部分煤尘爆炸是由瓦斯爆炸引发的。
2.煤尘事故预防措施
2.1防止煤尘沉积和飞扬
1)合理配风,在满足最小风速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排尘风速,防止煤尘积聚或飞扬。
2) 防尘洒水管路到位、系统完善,运输大巷每500m设1组水幕,采掘面按规定安设净化喷雾,保证水幕雾化良好,能够全断面封闭。
3) 工作面上下顺槽必须安设消尘管路,保证供水量、水压满足生产及防尘需求。
4) 喷雾设施前加装过滤装置,保证水质不致出现堵塞喷咀的现象。采掘队设专人负责喷雾的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发现雾化效果不好,及时检查供水软管、过滤器、喷咀等部件是否出现堵塞现象,并及时进行维修、更换。转载点进行封闭,下风侧设喷雾,减少煤尘的产生。
5) 按照综合防尘管理规定各队定期冲洗所负责巷道的积尘。主要进、回风井筒、大巷、主要进、回风巷道每月至少清扫、冲洗一次积尘,采煤工作面每班冲洗一次。回风巷每周至少清扫冲洗一次,积尘程度严重时,每三天冲洗一次,掘进巷道每旬至少清扫冲洗一次。粉尘污染程度严重,造成风筒、电缆、机电设备、皮带管架等积尘较大时,应安排每周至少清扫冲洗一次。
2.2防止火源产生
引起煤尘爆炸的点火源很多,主要分为四类,即明火火焰、炽热表面和炽热气体、机械摩擦和撞击火花和电火花。
1)严禁携带烟火入井、使用灯泡取暖、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井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必须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20m范围以内,禁止有明火。
2)入井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运电器设备。井下供电要做到 “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3)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置。每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摩擦高温点。避免截割坚硬岩石。为了防止产生摩擦冲击火花,综采机、连采机不得割顶割底。
4)采空区抽放瓦斯时,随时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和气体温度等有关参数的变化,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5)加强爆破管理,爆破作业必须遵守《规程》有关规定。
2.3防止煤尘事故扩大的措施
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各采掘面实行独立通风;在巷道中设置辅助隔爆设施,主要通风巷道应设置主要隔爆设施,一旦发生煤尘爆炸时能有效阻隔爆炸蔓延,防止其继续传播发展,减少危害。按照要求,采掘工作面,水泵房,皮带机头,变电所等地点均放置了隔离式自救器箱,大箱子放置20个自救器,小箱子放置2个自救器,全矿固定地点共放置自救器60台。每季度通风队巡回人员对所有自救器进行气密性检查及称重检查,不合格的立即进行替换。
3.应急响应及紧急救灾措施
当爆炸事故发生后,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是救灾工作的重心
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矿长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
3.1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爆炸地点几起事故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损坏情况)。
4)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CO浓度集流向)。
5)是否发生了火灾。
6)主要通风机工作状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是否有变化)。
3.2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
2)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
3)能否诱发火灾。
4)可能的影响范围。
3.3下达命令
1)安全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3)向公司报告并召请救护队。
4)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5)保证主要通风机运转。派机电和通风人员职守风机房。
6)保证人员辅助运输运转,满足运输要求。
7)核查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8)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不知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火情、扑灭火灾。
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煤尘灾变处理要点
为了有利于救人和保证救护队员本身安全,避免瓦斯连续爆炸,及时恢复通风系统、查明引起爆炸的真实火源是救灾工作中的技术关键。制定救灾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发生二次事故特别是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制定防治二次爆炸的措施。
1)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矿兼职救护队可先应从进风侧进入,专业救护大队到矿后,应分别从进、回风两侧同时进入。
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恢复独头通风时,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3)扑灭火灾。在灾区一旦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直接灭火未奏效,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死亡,应先行封闭,控制火势,然后灭火。
4)合理选择待机地点。待机小队主要任务是做好进急救人的工作。
5)对因煤尘爆炸引起火灾,可参照外因火灾处理方法进行灭火。
5、灾变现场人员应急要点
1)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伏卧底板或水沟内。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眼,尽可能用衣物等盖严身体身体裸露部位。
2)在爆炸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
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3)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代号,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寻找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去,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4)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设法进入避难硐室,或在顶板坚固、支护完整、无有害气体,有水源或水源较劲的地方构筑临时避难所暂避,等待救援。
第九章 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1. 顶板事故隐患分析
构造带自身围岩强度低、采掘面遇到的较小构造在精查报告和补勘资料不能提供及时性预测、 过构造带时支护不及时,顶帮暴露时间长、支护参数不合理、工人违章漏支或少支、开采地质条件多变 ,造成矿压显现相差较大,掌握规律不够等造成掘进和回采过程中顶板冒落。冒顶灾害事故多发生在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失修巷道等地点。在地质构造复杂顶板管理困难地区,如断层带、冲刷带、裂隙发育带附近是顶板事故易发生地点。
2.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2.1冒顶预兆
2.1.1掘进面冒顶预兆
工作面压力增加,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顶板破碎、掉渣由少到多,由稀到密,顶板裂隙由小到大,煤壁变形、变酥,片帮增多,有淋水的顶板淋水量增加。
2.1.2采煤工作面冒顶预兆
工作面压力增加,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顶板破碎、掉渣由少到多,由稀到密,顶板裂隙由小到大,煤壁变形、变酥,片帮增多,有淋水的顶板淋水量增加,工作面大量支柱安全阀同时间卸液,采空区大面积跨落等。
2.2 顶板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动态和定期检查掘进面锚杆、锚索支护施工质量。
2)井下作业人员对其工作范围内的顶帮围岩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3)跟班矿长、跟班瓦检员、安监员每班对现场顶板情况进行检查。
4)对采煤工作面初采、末采期间两顺槽超前支护段和受二次采动影响的保留顺槽的巷道顶底板移近量进行监测。
2.3 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2.3.1掘进面预防顶板事故措施
(1)保证巷道工程质量,严禁掘进巷道出现超欠挖现象。
(2)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对顶板进行管理。顶锚杆扭距、锚固力达到要求。锚杆支护要及时,失效锚杆及时补打,防止支护失效或巷道无支护而造成冒顶事故。
(3)严禁超循环、空顶作业。
(4)当掘进面遇到破碎或层理裂隙较为发育的顶板时,必须及时停止掘进,查清原因和范围、制订专项措施后方可施工。
(5)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加强煤帮管理,片帮煤及时处理,片帮严重地段补打护帮锚杆。处理顶板活矸及片帮必须用长柄工具处理,同时旁边有人观察顶板、煤帮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撤到安全地点。
(6)工作面人员要随时注意顶板的情况,发现有冒顶征兆时,及时发出警报,撤出人员。
(7)巷道交岔点处应缓慢掘进,加强顶板观察和临时支护,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2.3.2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1)采煤工作面正常推采期间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①采面设备保证完好,运行可靠,泵站压力达到18MP。支柱初撑力必须达到100bar以上。
②推采时保证顶、底板平,不出现台阶,保证支柱铁梁接顶良好
③铰接顶梁端距不应大于200mm。
④在顶板比较破碎的情况下,网芭要辅设严密,及时支护顶板,固帮和防片帮煤伤人
⑤上下两巷的超前支护必须及时有效,不得有空支、漏支现象。
(2)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期间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①矿内要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和矿压观察组。
②工作面初次放顶前,矿压组在工作面设矿压观察点,实行现场连续观察,收集并整理数据,获得初次来压步距,指导初次放顶工作。
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的单体支柱初撑力,单体数量、超前支护距离及活柱行程满足规程要求。
(3)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①加强地质调查,掌握详细的地质资料,班前会通报详细情况及应对措施。
② 工作面遇到破碎顶板时,应采用“平推硬过”、“加密支柱”法,使顶板得到及时支护,防止漏顶。
③工作面遇到冲刷带煤层变薄,有时无直接顶,推采时,密切观测采空区冒落充填情况,结合周期来压步距对顶板进行管理。应编制专项措施及时处理顶板,防止出现大面积悬顶的现象。
④派专人负责定期对两顺槽顶板进行观察,尤其是距断层20米范围内,应加强对回风顺槽的观察,因受采动影响,断层可能沿其断面发生位移,造成顶板跨落,因此必要时加强回顺超前支护长度,或进行架棚支护。
(4)采煤工作面末采期间顶板事故预防措施
①矿内要成立末采贯通领导小组,根据末采期顶板易垮易冒的特点制定专项措施,并贯彻到位,保证贯通质量。
②末采期间,特别距回撤通道30m时,在工作面设矿压观察点,实行现场连续观察,对上下出口、两顺槽及工作面煤帮连续检查,并及时向矿末采贯通领导小组汇报周期来压情况,以指导工作面顶板管理。
③ 对回撤通道内所有垛式支架、单体及保护绳全面检查 ,保证垛式支架或单体不泄液;并根据顶板压力情况及时对两顺槽超前25m范围及回撤辅巷加强支护。
④贯通期间要有专人观察顶板、梁端距、片帮、护帮板打开、支架接顶等情况,若发现与措施不一致或有新情况时,及时调整达到标准。
3. 顶板事故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当顶板事故发生后,必须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次生灾害是救灾工作的重心。
获悉井下发生顶板事故后,总指挥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
3.1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冒顶事故发生地点及影响范围。
2)人员伤亡情况。
3)冒顶地点通风情况。
3.2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冒顶事故的严重程度。
2)是否会再次发生冒顶。
3.3下达命令
1)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2)向公司报告并召请救护队。
3)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4)保证人员辅助运输,满足运输要求。
5)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准备送医院抢救伤员。
4.顶板事故的处理
4.1基本原则
1)首先应直接与遇险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探测仪等),确定遇险位置和人数。
2)保证冒顶地点的通风,保证环境氧气浓度。
3)遇险人员被堵时,应利用水管、打钻孔等方法输送新鲜空气、风、饮料和食物。
4)如有再次冒顶危险时,首先应加强自保,做好有准备的安全退路。
5)冒落区工作时,应派人观测周围顶板变化、瓦斯变化情况。
6)处理冒落矸石时,应小心使用工具,以免伤害遇险人员。
4.2事故现场处理
1)对于顶板事故,现场跟班队长有第一时间处置权。
2)根据现场情况,判断顶板事故发生的地点、灾情、原因、影响区域进行现场处置。如无第二次大面积顶板动力现象时,立即组织对受困人员进行施救,防止事故扩大。
3)发生严重的顶板事故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所在单位值班报告事故灾情。
4)现场救援遇险人员必须在首先保证巷道通风、后路畅通、现场顶帮维护好的情况下方可施救,施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进行顶板观察和监护。
5)当出现大面积来压、通风不良、诱发瓦斯爆炸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到安全地点,并立刻汇报情况,等待矿应急救援指挥的进一步处置命令。
6)对现场受伤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开展救助工作。
(1)被救出的人员身上有外伤时,将其抬到安全地点,脱掉或剪开衣服,先止血,缠上绷带。
(2)如果被救出的人受伤较重或有骨折,只要情况允许,要按骨折伤员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先包扎固定,然后正确搬运送医院治疗。
(3)如果救出的人员已失去知觉,或停止了呼吸但时间不长,可将其放平躺下,解开衣服和腰带,撬开嘴,取净嘴里、鼻孔中的煤粉,用毛巾拉出舌头,进行氧气供氧或人工呼吸。
7)若人员被困冒顶区里面无法脱身时,带班队长或班长首先组织现场人员撤退到顶板相对完整地段,稳定现场人员情绪,然后清点现场人员个数,确定是否有人或有几个人被冒落的煤矸埋住,同时利用一切可能手段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情况。若条件允许,现场人员要在带班队长或老工人的带领下组织自救;若现场条件恶劣,无法组织自救时,要选择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地点等待救援,同时有人不断发出求救信号。
8)使用压风机通过供水管向被困区域提供新鲜风流;若无直通被困区域的水管或水管损坏无法供风时,考虑由地面直接打钻孔向人员被困区域供风、水和食物等,为组织抢救争取时间。
9)通风系统恢复后,指挥部根据现场顶板冒落情况,制订加强支护措施并实施,防止冒顶事故进一步扩大。
10)抢救时,应认真观察冒落地点的顶板、两帮情况,如发现顶板、两帮有再次冒落危险时,要采取措施,由外向里逐步处理浮矸、浮煤,打好临时支柱,维护并清理好安全退路,防止抢救人员时再次冒落伤人。上述工作必须由跟班干部现场统一指挥。
11)抢救被煤、矸埋住的人员,首先是先清理出人员的头部和胸部,清理口鼻污物,恢复遇险人员的呼吸条件。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小心地把遇险者身上的煤、矸搬开,把他救出来。如果矸石块大,无法搬开,可用撬杠、千斤顶等工具将大块矸石抬起来用木柱撑牢,再将人员救出(注意不可用镐刨或用铁锤砸打)。
12)矿调度室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矿领导及有关单位,做好事故抢救工作,并派救护车在井口待命,以做好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抢救的准备工作。
4.2 注意事项
4.2.1冒顶范围不大时
1) 如有遇险人员被大块矸石压住,可用液压千斤顶等工具把大块岩石支起后,再将遇险人员救出,切记生拉硬拽。
2)清理堵塞物时,要防止伤害遇险人员。在接近遇险人员附近时严禁用镐刨、锤砸等方法破煤(岩)块扒人。要首先清理遇险人员的口鼻堵塞物,畅通呼吸系统。
3)抢险救援期间不得停井下压风,以供灾区人员呼吸。
4)要注意给被救出的遇险人员保暖,要迅速转运至安全地点进行创伤检查。要及时在现场开展输氧和人工呼吸、止血、包扎等急救处理,危重伤员要尽快送到医院急救。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要用矿灯照射眼睛,饮食要由现场医护人员决定。
4.2.1冒顶范围较大时
当发现冒顶范围较大时,采用简单掏槽或撞楔法无法救援时,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和采掘设备,用最短的距离和最快的方法开掘巷道,以最快到达冒顶被困人员处为原则。注意:开掘巷道时,必须支护、通风到位,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5. 假想1131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的处理
5.1 当1131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后,跟班矿长要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冒顶事故发生原因、影响区域后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当工作面无第二次大面积顶板动力现象时,立即组织对受困人员进行施救,防止事故扩大。
5.2 大沟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在接到井下111301采煤工作面冒顶事故通知后,首先派通风及安监人员直接与工作面遇险人员联络,确定遇险具体位置和人数。并保证冒顶地点的通风,保证环境氧气浓度。
5.3 冒顶范围不大时
1) 如刮板输送机被大块矸石压死时,可在矸石上放炮打眼,对矸石进行破碎,使输送机正常运转。
2)安排工人清理架间矸石、浮煤
5.4 冒顶范围较大时
当发现冒顶范围较大时,出现支架倾斜和倒架现象,根据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用木垛架棚子,制造临时顶板,并在临时顶板内灌注罗克休和马丽散等高分子材料,然后运行生产设备,快速通过冒顶区域。
第十章 水灾的预防和处理计划
1. 井下水灾隐患分析
1.1井下水害类型:
根据煤矿井下水灾事故的特点结合我矿具体情况,井下水灾分为以下几类:地表水水害、老空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
1.2 事故危害:
井下水灾事故轻则恶化掘进、采面生产条件、设备损坏;重则导致人员伤亡,甚至淹井。
1.3 事故原因分析
1.3.1 水情水害预测预报不及时,定位、定量不准确,防水意识淡薄。
1.3.2 掘进或回采过程中未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
1.4 水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
水灾事故易发生的场所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掘工作面,采空区溃水影响区域。
2. 井下水灾预防措施
2.1 水灾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定期收集、整理本矿的水文地质资料并上图。
2)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3)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由通风安全科负责每旬观测一次并进行预测分析。
4)地测组每月编制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预报,审批后下发各区队。
5)各采掘队跟班矿长负责每班对各自分管区域内的涌水及排水情况进行监测监控。
6)机电队负责每天记录矿井总的排水量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排水量有急增现象时,立即查明原因,同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7)通风队负责每周对井下所有的永久密闭进行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2.2井下突水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由于水的渗入,使得煤层变得潮湿、暗淡。如果挖去表面一层,里面仍如此,说明附近有积水。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挂红”,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淋水加大,如落雨状)、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说明水源很近,若出现清净水,说明水源远)、有臭味、打钻时发觉钻孔底松软或钻孔有水流出等突水预兆。
上述征兆,并不是每次突水前都会全部出现,有时可能发现一个或几个,极个别情况甚至不出现。因此,必须密切注意,认真分析。
2.3 井下
水灾预防措施
防治矿井水害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地测组要有完善的矿井的水文地质资料,编制中长期防治水害规划和年度防止水害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地表移动塌陷观测点,测出本矿的地表移动规律。
1)防治井下水害的主要措施
(1)老窑水的防治
地测组负责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特别是二盘区周边采空区, 完善井上、下对照图, 标出其准确位置、范围、存在时间、积水情况等,分析、制订防治老窑透水方案并执行。
(2)矿井采空区积水和老巷积水的防治
地测站填图要及时准确,不能漏填。当掘进面接近采空区和老巷道时要先探后掘。采煤面回采时,对生产有威胁,要打钻把水疏干。掘进面需要掘透老巷道时,一定要先把老巷道水排干,才能掘透老巷道。
(3)钻孔水防治
查明所有井田范围内的钻孔平面位置和封孔质量。如果钻透富水层,封孔质量不好,为确保安全,需要重新封孔,或者留煤柱保护钻孔。
(4)断层、裂隙水的防治
查阅地质报告或水文地质报告,较大断层如果含水丰富,留设防水煤柱;断层位置不清,可用井下钻探的办法,探清断层位置及断层面透水情况。如果断层含水丰富与奥陶纪灰岩连同、含水砂岩连同,断层面水大,不易疏干。留设保护煤柱。井下用钻探法探断层时,事先做好排水措施和留设排水基地。
(5)砂岩水的防治
沙 、砾岩位于煤层的顶、底板,属于富水层。当顶板有厚状砂岩时,在工作面推进前,要用钻机探水,疏干。
(6)冲积层水的防治
冲积层水俗称地表浅水,由于小煤窑乱采滥挖,对大矿造成影响。及时发现,及时汇报,采取必要的措施。
(8)保证矿井排水系统可靠
一、重点部位故障源的分析
我矿现有主排水泵房有1个,为主斜井井底主泵房,共3台水泵,其中1台运行,2台备用。辅助水仓三个,分别为副斜井井底水仓、副井1925水平辅助水水仓和1925联络巷辅助水仓。
对于主斜井井底水仓泵房排水系统出现事故应急措施
主排水泵房主要承担整个矿井涌水;水仓总容量为160 m3;该泵房设三台离心泵,二趟DN300排水管直接到地面)。
a.设备出现故障:及时启动备用水泵,组织相关人员对损坏设备进行修复及更换。
b.供电系统故障:现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当任一回路出现故障时,采取应急供电措施,暂利用一回路提供电源,组织相关人员对损坏线路进行修复。
c.管路出现故障:管路为DN300*2经主井筒到地面排到污水处理站,当1路管路出现漏水无法正常排水时,用另1路管路进行排水,同时组织人员对损坏管路进行修复。
二、加强预防性检修
1.排水管路、排水设备、供电设备实行包机人周点检制度,要求包机人严格按照点检表的点检内容进行检修维护。岗位人员每班进行运行监护。
2.为防止管路或设备损坏,应准备好材料备件及工具。
3.在管路出现损坏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在处理损坏管路前,应立即关闭上级闸阀,通知相关单位停止沿线排水水泵。组织检修人员带好备用物品到达现场进行管路的恢复处理工作。如果损坏的管路无法用备品更换处理则应通知机修厂进行加工,机修厂应优先立即组织人员加工。
4.检修工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无法处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5、要求泵房运行人员及时将水仓内积水清排。
6、要及时安排对水仓内的煤泥进行清理,保证水仓有正常储水空间。
2)水源的判断方法
(1)老空水的特点是积水时间长,水量补给较差,一般属于“死水”。有以下特征:
①用手指附水搓动,有滑润的感觉;
②用鼻闻有腐臭味,有时夹杂着臭鸡蛋气味;
③用舌尝可感到水发腥,有臭味;
④仔细观察,会发现水的透明度较低,水中有腐朽物悬浮或沉淀。
(2)断层水一般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水无涩味而发甜,如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
(3)含水层水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水量充足。水中无涩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
(4)地表水一旦涌入地下,其水量大,破坏力强。水中混有大量的泥沙,有时还夹带许多动植物或其他杂物。一般情况下,水中无其他异味。
3. 井下水灾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当水灾事故发生后,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次级和伴生事故是救灾工作的重心。
获悉井下发生水灾事故后,矿长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
(一)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水灾地点及其事故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
(二)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
2.水灾灾情的严重程度。
3.可能的影响范围。
(三)下达命令
1.安全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3.向公司报告并召请救护队。
4.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5.保证人员辅助运输,满足运输要求。
6.核查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数。
7.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 处理水灾的基本原则
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2.首先应直接与遇险人员联络(呼叫、敲打、使用探测仪等),确定遇险位置和人数。
3保证水灾事故地点的通风,保证环境氧气浓度.
4.遇险人员被困时,应利用水管、打钻孔等方法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和食物。
5.如有伴生事故发生危险时,首先应加强自保,做好有准备的安全退路。
6.水灾区工作时,应派人观测周围顶板变化、淋水情况、瓦斯变化情况等。
5. 井下水灾的处理
1)自身安全防护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在现场及附近地点的人员应首先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
(1)在突水迅猛、水流急速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应立即避开出水口和泄水流,躲避到硐室内、拐弯巷道或其他安全地点。如情况紧急来不急转移躲避时,可抓劳顶梁、立柱或其他固体物体,防止被涌水打倒和冲走。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的地点的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佩好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分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甲。
2)迅速汇报
透水事故发生后,现场及附近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应利用一切可能手段及时向下部水平和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通知撤离。
3)积极妥善地组织现场抢救
(1)突水初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在现场领导和老工人的组织带领下,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迅速进行抢救工作。如突水地点周围岩石坚硬、涌水量不大,可组织力量,就地取材,加固工作面,尽快堵住出水点。
(2)在水源情况不明、涌水迅猛、顶帮松散的情况下,决不可强行封堵出水口,以免引起工作面大面积突水,造成人员伤亡,扩大灾情。
(3)对于受伤的人员,应迅速抢救搬运到安全地点,立即进行急救处理。
(4)必须注意: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后,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在不戴防护器具的情况下冒险进入灾区。
4)现场组织撤离
如因涌水来势迅猛,现场无法抢救,或者将危机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起来,沿着规定的避灾路线和安全通道,撤退到上部水平或地面。
5)在行动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撤离前,应设法将撤退的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告知指挥部。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迅速撤往突水地点以上的水平,尽量避免进入突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3)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其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主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滚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4)如因突水后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指示牌,迷失了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5)在撤退沿途和所有经过的巷道岔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
(6)撤退巷道如果较窄,人员需要单个通过时,应保持好秩序,不要慌乱和争抢。行动中,手要抓牢,脚要蹬稳,切实注意自己安全和他人安全。
(7)撤退中,如因冒顶或积水造成巷道堵塞,可寻找其他安全通道撤出。在唯一的出口堵塞无法撤退时,应自组织好灾区避灾,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严禁盲目潜水等冒险行为。
附:水灾事故发生后的避灾路线
111301采煤工作面:
111301采煤工作面→111301工作面回风巷→C13回风上山→1925水平回风巷→风井(或副井)→地面。
120901工作面:
120901工作面→120901工作面回风巷→1925水平回风巷→风井(或副井)→地面。
6)避灾自救
(1)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的避难硐室或快速建造临时避难硐室。必要时,可以设置挡墙或防护板,防止涌水、煤矸和有害气体倾入。
(2)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面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进行营救。
第十一章 机电运输事故预防和处理计划
第一节 机电事故
1. 机电事故隐患分析
矿井机电事故是煤矿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它不仅造成人员及设备的伤害, 还可能成为煤矿煤尘、瓦斯爆炸的一个诱因,使采区乃至整个矿井受到严重破坏。
1.1 煤矿生产中发生机电事故的原因
1)设备陈旧老化,使用淘汰设备容易发生机电事故。
2)设备选型不合理,设备选型上的缺陷以及与矿地质条件、运输能力等方面不相匹配, 容易发生机电事故。
3)设备检修不到位,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 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我矿机电设备分布的点多面广, 再加上设备陈旧, 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 如果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易发生机电事故。
(4)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配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没有统一标准,配件在细节上存在差异, 这也给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来了一定影响,容易发生机电事故。
2 机电事故预防措施
2.1 选用质量可靠的井下电气设备厂家的产品,到矿后严格试验制度,检查防爆完好性能完好性,合格再发放入井证再容许入井;
2.2 严格按照《煤炭安全规程》要求进行设备选型和供电设计;
2.3 每年对所有使用开关的保护插件进行完好测试,不合格立即更换;
2.4 机电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严禁工种互换或其他人代替。
2.5 加强日常防爆设备检查要求,每月进行“三率”对各单位考核。
3 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3.1 现场工作人员有第一时间处置权,切断电源、控制电器火灾火情,立即关停运行现场的相关机电设备;
3.2 电气事故,立即切断其供电电源;
3.3 事故地点如有人员伤亡,跟班矿长、班长负责组织人员就地进行急救,同时根据现场情况抬运伤病人员立即升井。
3.4 事故现场在对人员进行急救的同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现场情况。
3.5 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安排车辆接受伤人员升井、组织地面急救人员井口待命。同时通知机电组、区队相关人员。
3.6 机电相关人员负责事故设备配件以及服务工程师的协调联系,区队负责联系相关设备包机人准备处理事故相关工器具。
3.7 事故现场跟班矿长、班长负责组织现场人员现场处理,待支援人员到来后配合支援人员共同处理。
3.8 如机电运输事故扩大引发火灾,停风等事故时,按照处理火灾,停风等相应预案、以及相应现场处理措施处理。
4 机电事故的处理
4.1 机电事故中的电气事故必须先停电再用干粉式灭火器进行灭火。
4.2 要注意给被救出的遇险人员保暖,要迅速转运至安全地点进行创伤检查。要及时在现场开展输氧和人工呼吸、至血、包扎等急救处理,危重伤员要尽快送到医院急救。饮食要由现场医护人员决定。
第二节 主运输事故
1 主运输事故隐患分析
1.1 绞车提升安全隐患
1)斜井跑车造成事故,跑车原因有断绳、连接装置失效、人员疏忽不遵守操作规程。
2)斜井矿车跳道造成事故,跳车原因有轨道质量差、矿车装载不合规范。
3)操作不当造成提升事故,原因有司机操作技术不熟练、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不遵守操作规程等。
1.2 运输机运输安全隐患
1)运输系统进入铁器类尖锐物件在转载部位卡住,托辊掉出形成尖锐棱角等情况将皮带纵向撕裂;
2)带面张力不够或过负荷运行等因素导致驱动滚筒与带面打滑产生相对摩擦,导致摩擦部位发热冒烟,最后皮带着火损坏、滚筒胶面摩光损坏;
3)运输机接头质量不过关,在运行期间胶带接头处横向断裂,由于涨紧及运行速度原因将大面积带倒皮带架,给恢复带来困难导致长时间不能正常生产;
4)皮带跑偏与皮带架摩擦起火,导致着火及瓦斯事故;
5)相关保护包括速度、跑偏、纵撕、烟雾保护超温洒水装置、闭锁机构被甩或不完好,导致系统不能自动停车使事故扩大和蔓延。
2 运输事故预防措施
2.1主提升绞车运输事故预防措施
1)按《规程》规定,装设保险装置。
2)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规程》规定。
3)提升时必须遵守《规程》第370条规定。
4)必须严格“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必须要行人,要经过信号工、把钩工同意,并停止行车;对通过人员必须清点人数,确定无人时才可发开车信号。
5)提升钢丝绳和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严禁超载提升。
6)绞车安全保护装置、制动系统灵敏可靠,提升系统做到“三固定”(司机固定、把钩工固定、信号工固定),信号系统声光齐全。
7)运输队定期对斜井轨道进行检查检修,及时及时排除危险因素。
8)各岗位人员严格执行本岗位责任制。
9)司机上班前必须休息好,严禁喝酒上岗。
10)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随时注意信号和警铃。
11)发现问题及时停车处理。
12)绞车所提的车与车连接销和保险绳必须固定、连接好。一定要做到牢固可靠。如发现有不安全隐患严禁放车或提车。每次放车或提车前必须有专人检查。连接合格、装载合格后方可放车或提车。
13)斜井“一坡三挡”装置必须灵敏可靠。
2.2运输机运输事故预防措施
1)运输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本工种操作规程,严禁工种互换或其他人代替。
2)胶带输送机过人处要安设过桥,供人员行走。禁止任何人跨越、钻皮带,以及在皮带上行走或站立,严禁乘坐皮带或溜子。
3)严禁胶带输送机运送材料和设备。
4)皮带的各种保护要齐全。
5)皮带机头并定期清理。
6)人员在倾斜巷道中作业时,作业地点上坡需设防护栏,防止煤块等滚落伤人。
7)胶带入库前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发用。
8)胶带入库后,应妥善保管,应分类放置,对不合格的胶带有权拒绝发放和使用。防止带面变质,胶带包装不能损坏,不得敞开存放,更不允许露天堆放。
9)新的胶带应按照计划进行领用,不能全部使用新的带面,要搭配旧的带面。
10)在运行过程中,托辊不能有损坏和缺托辊现象,给皮带造成划伤。
11)皮带机的各种保护要齐全完好,定期要进行检查,杜绝皮带打滑、跑偏等不正常现象。
12)皮带机在延伸和缩短时带面的卡子要打好,不能脱扣和打不符合规定的卡子。
13)设备运转期间,司机不得睡觉,不得脱离工作岗位。
14)地锚必须牢固可靠。
15)所有紧固件齐全可靠,且紧固到位。
16)所有润滑点保证都在润滑周期内进行润滑,确保轴承等转动机构的良好运行。
17)液力联轴器必须采用难燃液,防爆片、易熔塞必须合格齐全。
18)运转部件必须转动灵活,清扫器完好。
19)所有运行胶带接头卡子进行编号由保机人负责此头的完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护补充,保证各接头牢固可靠。
20)上下托辊必须完好、齐全,转动灵活,安装牢固。
21)张紧装置必须完好。
22)信号必须保持通畅,启动、停止按钮动作灵活可靠。
23)纵撕、跑偏、堆煤、烟雾等各类保护齐全、完好。
24)机头、机尾浮煤及时清理,皮带下无障碍物。
25)检修时必须停机,按下闭锁,切断电源,在没有接到维修人员的通知前不得开机。
26)主斜井胶带运输机设置皮带抓捕装置,保证在出现断带的情况下及时将皮带头抓住,防止大面积带倒皮带架。
3 主运输事故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1)现场工作人员有第一时间处置权,当发现皮带上有人或人员卷进皮带立即按动闭锁紧急停车。
2)皮带摩擦着火立即按动闭锁紧急停车
3)事故地点如有人员伤亡,跟班矿长、班长负责组织人员就地进行急救,同时根据现场情况抬运伤病人员立即升井。
4)事故现场在对人员进行急救的同时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现场情况。
5)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安排车辆接受伤人员升井、组织地面急救人员井口待命。同时通知机电科、区队相关人员。
6)机电相关人员负责事故设备配件以及服务工程师的协调联系,区队负责联系相关设备包机人准备处理事故相关工器具。
7)事故现场跟班矿长、班长负责组织现场人员现场处理,待支援人员到来后配合支援人员共同处理。
8)如运输事故扩大引发火灾,停风等事故时,按照处理火灾,停风等相应预案、以及相应现场处理措施处理。
4 主运输事故的处理
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防止事故扩大和诱发其他次生事故优先。
第三节 辅助运输事故
1 辅助运输事故隐患分析
1)司机安全意识淡薄,未按照井下行车驾驶要求进行行进,超速行驶;
2)载人车辆未设置顶棚,人员的身体部位可以探出车外;
3)车辆与巷道作业人员相遇时未做到“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4)车辆装载整件重物未进行有效捆绑,在下破踩制动情况下,重物划向驾驶室挤伤驾驶员;
5)井下司机从业人员的频繁调换,给安全埋下隐患;
6)巷道移动作业人员不能主动有效的避让行进车辆;
7)以上因素造成驾车司机、乘车人员和巷道作业人员伤害,造成车辆及车载设备损坏。
2 辅助运输事故预防措施
1)车辆入井,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严格执行入井检查、登记制度,并实行上岗挂牌。运送危险品(氧气、乙炔气、火工品)及其它物料时,严禁超宽超高。
2)每月对车辆制动系统进行检修,并经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每次入井前对车辆进行点检,内容包括刹车、灯、喇叭、档位、雨刷等装置任何一项不正常或防爆部分失去防爆性能时,严禁入井,维修合格后才能使用。
3)矿井使用防爆柴油机车必须配备8KG及以上的灭火器。
4)防爆柴油机车在井下行驶严禁超速,强超硬会和强行挤占路面。
5)乘坐防爆柴油机车人员禁止扒车、跳车和抢上抢下,升井人员到等车点等车升井,上下人必须停车熄火挂挡。
6)严禁酒后和疲劳作业及开带病开车。
7)不准超速行驶,严禁空档高速滑行,尽量避免急刹车。
8)在狭窄场所中行驶应注意四周的安全,有人通过必须做到行人不行车,转向前鸣笛示警,转向时不得碰撞它物。
9)所有使用车辆必须标明最大载荷和最多容许乘坐人员数量,严禁超载。
10)车辆每次都起步必须鸣笛示警,警示人员。
11)严格禁止人货混装,装拉设备必须严实捆绑。
12)车辆装载大型部件入井必须编写措施,矿相关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入井。
3 辅助运输事故应急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1)当辅助运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特大损毁时,矿应急救援总指挥则立即下达命令,决定相应的急救方案。
2)车辆人员紧急处理
(1)对现场受伤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方法开展救助工作。
①被救出的人员身上有外伤时,将其抬到安全地点,脱掉或剪开衣服,先止血,缠上绷带。
②如果被救出的人受伤较重或有骨折,只要情况允许,要按骨折伤员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先包扎固定,然后正确搬运送医院治疗。
③如果救出的人员已失去知觉,或停止了呼吸但时间不长,可将其放平躺下,解开衣服和腰带,撬开嘴,取净嘴里、鼻孔中的煤粉,用毛巾拉出舌头,进行氧气供氧或人工呼吸。
2)将出事车辆拖拽到联巷内保证道路畅通,或者直接将车辆拖拽到地面。
3)矿调度室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矿领导及有关单位,做好事故抢救工作,并派救护车在井口待命,以做好尽快将伤员送到医院抢救的准备工作。
4 辅助运输事故的处理
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优先。
2)防止事故扩大和诱发其他次生事故优先。
3)根据事故成因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十二章 井下爆破事故预防与处理
1. 爆破事故隐患分析
1.1 井下运输过程中,因交通事故、颠簸碰撞、汽车发动机线路电气火花、违章操作等原因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
1.2 井下使用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违章操作、遇有明火、电气设备的失爆或杂散电流等原因引起燃烧或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1.3 在运输、使用过程中,雷管炸药被盗、被抢,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危害,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
1.4 因井下火灾等原因引发的雷管炸药爆炸事故。
2. 预防措施
2.1 雷管炸药领取、运输、退还
1)严格执行爆炸材料发放、领退和电雷管编号制度制度,爆破材料发放领退见爆破材料管理流程。放炮员在井口领用雷管炸药时必须清点数量,雷管将脚线拧结形成短路,在三联单上签字。
2)雷管、炸药必须分装、分运,严禁同时装运雷管、炸药。运送雷管、炸药的过程中严禁中途逗留。
3)雷管、炸药必须由爆破工亲自领用、押送,到达工作地点后,雷管必须由爆破工亲自携带,放入雷管箱,上锁。炸药应由爆破工或在爆破工监护下由其他人员搬运放入炸药大箱内。
4)雷管、炸药必须装在耐压和抗冲撞、防震、防静电的非金属容器内,严禁将雷管和炸药装在同一容器内或装在衣袋内。
5)交接班、人员上下井的高峰时间内严禁运送爆破材料。
6)严禁用刮板运输机、带式输送机等运输爆破材料。
7)当班剩余的爆炸材料必须由当班班(组)长签字,升井后退回爆炸材料库,严禁交给下班使用和乱丢乱放,做到领取、消耗、退回三对口,防止爆炸材料丢失。
2.2 井下爆破
1)井下爆破工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方准持证上岗。
2)爆破工的雷管是专人专号,不得转借,必须是当班领用,用不完的当班升井退库。
3)爆破器钥匙要由爆破员随身携带,爆破母线是爆破专用线,母线严禁有破口或明线头,母线长度大于撤人距离,严禁爆破母线、连接线和电雷管脚线与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以及采掘机械等导体相接触。
4)每放一次炮,雷管炸药的消耗量由当班班(队)长、放炮员、瓦检员核实在三联单上签字,做到领取、消耗、退回三对口。
5)在顶板完好、支架支护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炸药箱附近地点进行装配引药,禁止坐在炸药箱上装配引药;从成束的电雷管中抽取单个电雷管,不得手拉脚线硬拽管体,也不得手拉管体硬拽脚线;应将成束的电雷管脚线顺好,拉住前端脚线将管体抽出。抽出后的单个电雷管的脚线末端要扭结。
6)装配引药时,必须防止电雷管受震动或冲击以及折断电雷管脚线和损坏脚线绝缘层;用木或竹制的炮针在药卷顶端中心扎略大于雷管直径的孔眼,然后将电雷管插入孔眼,并将脚线在药卷上套一个扣。剩余脚线应全部缠绕在药卷上,同时将脚线末端扭结。
7)装药时,先将煤粉掏干净,再进行装药,装药要一手拉脚线,一手拿木制或竹制炮棍将药卷轻轻推入眼底,用力要均匀,使药卷紧密相接然后装填炮泥。
8)装填炮泥时,先紧靠药卷填上 30-40 毫米的炮泥,然后装填水炮泥一至数个,在水炮泥的外端再填塞炮泥,装填水炮泥不要用力过大,以防压破,一手拉脚线,一手拿炮棍推填炮泥,轻轻用力捣实。
9)爆破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 “三人连锁”制度,严禁使用反向起爆方式进行放炮,严禁无炮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爆破,严禁放糊炮,禁止使用块状材料或可燃性材料做封泥。
10)爆破必须严格执行撤人警戒制度,爆破撤人距离:煤巷直线距离不得小于75米;岩巷、半煤岩巷不得小于150米,并有掩体;若距工作面75m以内有拐弯时,人员撤进拐弯内10m以上,但撤人总距离不小于50m。
11)爆破前,人员全部撤到警戒线以外,班组长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道上担任警戒。警戒线外必须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等标志。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可下达起爆命令。
12)爆破后,待炮烟吹散,爆破工、瓦斯检查工和班组长必须首先巡视爆破地点,检查通风、瓦斯、煤尘、顶板、支架、瞎炮、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处理完毕后,方可解除警戒,警戒人员由布置警戒的班组长亲自撤回后,方可恢复工作面生产。
13)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发爆器把手或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使用瞬发电雷管至少等5min,使用延期电雷管至少等15min,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
14)处理拒爆、残爆时,必须在班组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规程》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
15)装药的炮眼必须当班放炮完毕。在特殊情况下,当班班组长和爆破工必须向下一班班长和爆破工在现场交接班。
16)处理瞎炮时,必须在距瞎炮眼 0.3 米处打出的平行炮眼中重新装药爆破,眼深要超过瞎炮孔深度;打眼时应在瞎炮眼外端口插入炮棍做为导向标志。严禁用镐刨或从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引药,或从引药中拉出电雷管。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用打眼的方法向外掏药。在瞎炮未处理完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
18)销毁雷管时,剪雷管小线要一根一根剪,工作人员穿抗静电衣,清点数量,设警界线,严格按《雷管销毁办法》进行销毁。
3. 应急响应及紧急救灾措施
当爆炸事故发生后,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是救灾工作的重心。抢救的同时瓦检员、放炮员、跟班队(班)长或现场人员利用工作面的固定电话先向矿调度室汇报;如果发生事故使工作地点的电话与矿调度室中断,立即离开事故地点就近寻找有电话的地方再向矿调度室汇报;如果井下与地面通讯中断,则派专人采用一切可利用手段快速向地面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并在安全地点接受矿调度室安排。因爆炸影响撤离受阻,要集中休息,保持精力;利用人员定位系统呼救功能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矿调度室要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并立即向矿当日值班长、矿长、安监处、生产部门汇报事故发生的情况。
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矿长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
3.1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爆炸地点及其事故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损坏情况)。
4)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CO浓度集流向)。
5)是否发生了火灾。
6)主要通风机工作状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是否有变化)。
3.2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
2)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
3)能否诱发火灾。
4)可能的影响范围。
3.3下达命令
1)安全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3)向公司报告并召请救护队。
4)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5)保证主要通风机运转。派机电和通风人员职守风机房。
6)保证人员辅助运输运转,满足运输要求。
7)核查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8)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不知救护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火情、扑灭火灾。
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 爆破材料爆炸事故处理要点
为了有利于救人和保证救护队员本身安全,避免爆破材料连续爆炸,及时恢复通风系统、查明引起爆炸的真实火源是救灾工作中的技术关键。制定救灾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发生二次事故特别是发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制定防治二次爆炸的措施。
4.1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兼职救护队可先应从进风侧进入,专职救护大队到矿后,应分别从进、回风两侧同时进入。
4.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恢复独头通风时,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4.3扑灭火灾。在灾区一旦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直接灭火未奏效,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死亡,应先行封闭,控制火势,然后灭火。
4.4合理选择待机地点。待机小队主要任务是做好进急救人的工作。
4.5对因爆破材料爆炸引起火灾,可参照外因火灾处理方法进行灭火。
5. 灾变现场人员应急要点
5.1井下一旦发生雷管、炸药爆炸,工作地点的人员和受影响区域的人员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伏卧底板或水沟内。头部要尽量低、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眼,尽可能用衣物等盖严身体裸露部位。在跟班矿领导、瓦检员、安监员协同队领导、班组长迅速组织工作面人员停止工作、切断电源,人员全部撤出到主要进风巷道中,并汇报矿调度室,听从指挥.
5.2在爆炸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5.3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代号,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寻找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风流中去,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5.4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设法进入避难硐室,或在顶板坚固、支护完整、无有害气体,有水源或水源较劲的地方构筑临时避难所暂避,等待救援。
6. 处理雷管炸药爆炸事故措施
6.1 抢救遇险人员,恢复通风,清理堵塞物和扑灭因爆炸引起的火灾。
先救人,特别是重伤人员,同时千方百计地帮助伤员,最后再将死亡人员运出。抢救中要做到有巷必查,应在查过的巷道做好标记,防止漏查。密切监视灾区有害气体浓度变化,认真检查有无残留雷管、炸药,发现雷管、炸药后,在无爆炸危险时,先将残留的雷管炸药转运到安全区,清除堵塞物,寻找堵塞区内人员。
6.2爆炸事故引起的火灾或在抢救遇险人员有明火存在,救人的同时应按照外因火灾进行灭火,并派专人检查是否有残留雷管炸药,防止二次爆炸。在灭火时,严防将火烟引向爆炸源或爆炸器材附近,如不易扑灭应先控制火势,在无引爆危险的情况下抢救遇险人员。
6.3进入灾区时,要有专人检查各种有害气体、温度及通风设施破坏情况,如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且仍在迅速上升时,应立即退出灾区,灾区无人或确认人员已经牺牲时,必须先恢复通风,再进行处理。
6.4救灾中,侦察小队穿过支护破坏地区要采取临时支护,保证退路安全。通过支护不好的地点时,队员要一个一个地顺序通过,并监视顶板动态。
第十三章 矿井突然停电事故处理计划
一.矿井突然停电事故隐患分析
全矿井突然停电会使主要通风机停转,造成井下瓦斯积聚、超限,一旦遇到火花,可能引起瓦斯爆炸;排水设备不能运转,时间长了,可能造成淹井事故;
二、汇报程序
矿井出现停电或供用电事故时,应由第一知情者立即将停电(事故)线路、停电范围、停电(事故)原因等相关的情况详细汇报矿调度室,由矿调度室向分管领导和值班领导汇报,必要时向大河煤炭分局、上级供电管理部门和总公司汇报。
三、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和分析
(一)、重点部位、关键设备
1、地面重点部位:通风机房;井口变电所;办公楼;锅炉房。
2、井下重点部位:主水泵房、工作面、掘进面供电点。
1、对于主通风机、主排水泵的停电应急措施
由于这些设备是一类用电设备,这类设备都采用不同电源双回路、单母线分段的供电方式,并有备用设备,所以,当这类设备出现停电现象时,由调度员下令,由通风机房的当班运行工直接切换电源到另一回路或启用另一台备用设备。及时安排机电队检修工查明停电原因,排除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恢复该线路的正常供电,带电备用。
2.停电停风预防措施
生产矿井和供电处要定期检查可能导致全矿井停电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确定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矿机电科定期对供电线路、入井线路及开关设备进行检查。
1)每月对回风井两台主要通风机进行切换,保证运转风机出现故障时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动投入运行。
2) 保证主通风机双回路供电的可靠性,机电科应加强供电系统的日常巡检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风机连续正常运转。
3) 按计划对风机整体和部件进行检查,做好维护检修工作。
4) 机电科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主要通风机,改变通风机叶片角度,必须经矿通风部门和总工程师批准。
5) 通风、机电部门每季度应至少检查一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6) 主要通风机司机负责监护主要通风机运转状态,每小时记录一次运行参数,发现异常,立即报告,严禁主要通风机“带病”运行。
7)加强供电系统管理,杜绝主要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主要通风机因检修等原因需停电、停风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8)主要通风机安设设备开停、负压传感器,实时监测风机运行状态;主要通风机司机每隔一小时对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参数记录一次,并对所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3.停电停风响应及紧急处置措施
井下一旦发生停风,受停风区域影响的地点在跟班矿领导、瓦检员、安监员协同队领导、班组长迅速组织工作面人员停止工作、切断电源,人员全部撤出到主要进风巷道中,并汇报矿矿调度室,听从指挥。矿调度室立即将情况汇报矿领导和相关业务部门。矿长获悉停电事故发生后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停电原因、停电时间长短,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
3. 1风井两台主要通风机同时突然停风
1)主要通风机司机应立即将详细情况汇报矿调度室和机电队;井下各区域安监员、瓦检员及作业地点施工负责人要迅速组织所有人员撤退到主要进风巷内有电话的地方,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并在电话处待命。撤退时在巷道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防止人员进入。
2)井下各队零散作业人员感觉停风征兆时,就近撤到进风大巷,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撤离情况。
3)通风队在主要通风机停风2小时期间利用监测系统随时监测井下气体的变化。
4)在井下运行的各类机车必须就地停车熄火。
5)矿调度室要及时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问明停电原因及具体恢复送电时间,如果无法掌握准确停电时间时,总指挥根据情况决定井下作业人员是否全部撤离至井上,并在各井口设置警戒,严禁任何人入井。
6)如果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时间在10分钟内,矿调度室通知井下人员在主要进风大巷内等待恢复送电、送风,并安排瓦斯检查人员随时检查作业地点瓦斯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7)主要通风机停电停风时间较长时,通知主要通风机司机打开回风井口安全出口风门,充分利用自然风压形成通风系统。
4.矿井停电处理及主扇恢复通风措施
4.1停电后,矿机电部门及时查找原因,如果是矿内原因应及时处理,如果是供电处原因造成,及时启动发电机进行供电。
4.2若停电是由自然因素所造成,停电事故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送电,可能造成矿井瓦斯积聚、涌水量增大、人员被困井下以及可能出现其它重大危险,或有可能因停电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及时启动发电机进行发电,优先保障矿井的排水、通风等保安电源。
4.3主要通风机停风后恢复措施
1)主要通风机在10分钟内恢复送电时,矿调度室根据各地点瓦斯检查人员的汇报情况确定是否启动风机,恢复送电、送风。
2)各地点瓦斯浓度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以下时,矿调度室通知主要通风机控制人员立即启动风机恢复通风。
3)如果存在瓦斯浓度超限情况时,首先采取排放措施进行瓦斯排放,直到瓦斯浓度降到规定以下时,方可通知恢复送电、送风。
4)主要通风机停电超过10分钟后恢复送电时,由瓦检员对主要通风机附近20m范围内、进出风井井口、井下主要进回风大巷等主要地点进行瓦斯检查,确定不超限后,方可通知送电,启动风机。
5)通风系统正常后,主要通风机出口处的瓦斯浓度小于0.75%时,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方可入井检查通风瓦斯情况,经瓦斯检查人员检查证实井下所有大巷内瓦斯浓度不大于0.75%时,通风人员、电工方准入井。
6)工作面恢复送电和生产前,由瓦斯检查人员进行全区域性的检查,只有在证实所有地点瓦斯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通知送电,恢复生产。
7)局扇在恢复通风前,由瓦检员分别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和停风区域内的瓦斯,只有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瓦斯浓度低于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扇,当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符合《规程》第一百二十九条开启局扇的条件时,方可人工开启局扇,恢复正常通风;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由通风部门采取安全措施后负责就地排放,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恢复巷道内的供电、恢复生产,撤除警戒。
第十四章 假设地点的灾害事例
为了防患于未然,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按一定路线撤退和按预定方案进行抢救,做好预防为主,防救结合。根据矿井年度采掘接替计划所布置的采掘工作面,假设主要可能发生了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顶板灾害事故的采掘地点,提出假设灾情事例,使井下从业人员在灾害来临时心中有数,做到忙而不乱,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救灾工作。
假设111301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
㈠、信号发布
当井下职工发现111301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必须逆风流边跑边喊,如:“ 111301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给邻近地点工作人员报警,并就近寻找电话向矿调度室(或矿值班室)汇报灾情。
㈡、停电顺序
灾害发生后,当班值班电工立即切断工作面全部电源,然后通知切断采区电源,矿井值班室根据灾情是否切断井下全部电源。
㈢紧急处理措施
灾害发生后,当班队班长带领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事故地点,采取合理方法抢救受伤人员,同时通知受灾害威胁地点人员撤出并清点人员。
救护队到达事故地点紧急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奋力抢救伤员。
㈣人员撤退路线
111301采煤工作面→111301机巷→C13运输上山→一采区运输石门→1840运输大巷巷→主井井底车场→主斜井→地面
111301采煤工作面→111301机巷→C13运输上山→一采区运输石门→1840运输大巷→副井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㈤救护队进入路线
救护队进入路线与人员撤退路线相反。
总之,遇到瓦斯(煤尘)爆炸、火灾事故时,受灾人员应逆风流撤退,回风巷工作人员如无法由工作面从机巷逆风流退出,可立即跑出到上山后逆风流退出。
遇到水灾事故时,受灾人员应由灾区向较高标高的巷道撤离灾区。
遇到顶板事故时,受灾人员尽量避开危险区。
第十五章 灾害预防与处理物资储备
一、矿井灾害预防处理设置专用库房进行储备救灾物资。该库与“雨季三防”应急物资库共用,由通风安全科和供销部定期对其检查,随用随补,保证物资齐全。
二、物资储备清单
序号物资名称数量序号物资名称数量
1氧气呼吸器18台17锄头/十字镐各18把
2备用氧气瓶18个18麻袋200条
3呼吸器校验仪2台19麻绳1卷
4压缩氧自救器1台20细砂2方
5自动苏生器1台21坑木100根
6一氧化碳检定器1台22雨衣18套
7瓦斯检定器2台23风泵2台
8氧气检定器1台24毛巾20条
9防爆工具18套25安全帽20顶
10担架1副26矿灯20盏
11矿工斧10把27手套20双
12刀锯10把28灯带20条
13电工工具10套
14氢氧化钙0.2吨
15战斗服20套
16胶靴20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