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调度专业常用名字术语和科技名词大全汇编
1、煤炭科技概论
化石燃料-又称“化石能源”。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可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沉积矿产。包括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
固体可燃矿产-曾称“固体可燃有机岩”。呈固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油页岩、石煤、地沥青等。
煤[炭]-古代植物遗体经成煤作用后转变成的固体可燃矿产。
无烟煤—煤化程度高的煤。其挥发分低、密度大燃点高、无粘结性、燃烧时多不冒烟。
烟煤—煤化程度低于无烟煤而高于褐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
硬煤—欧洲对烟煤、无烟煤的统称。指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不低于24MJ/kg,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不小于0.6%的煤。
褐煤—煤化程度低的煤,其外观多呈褐色,光泽暗淡,含有较高的内在水分和不同数量的腐植酸。
石煤—主要由菌藻类植物遗体在早古生代的浅海、湖、海湾环境下经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转变成的低热值、一高煤化程度的固体可燃矿产。含大量矿物质,以外观似黑色岩石而得名。
矸石—又称“废石”;曾称“矸子”、“洗矸”。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岩石统称。包括混入煤中的岩石、巷道掘进排出的岩石、采空区中垮落的岩石、工作面冒落的岩石以及选煤过程中排出的碳质岩等。
煤田—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面积一般由几十到几百平方公里。
矿区—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一部分。
矿田—煤田内划归一个矿山开采的部分。地下开采的矿田又称“井田”;露天开采的矿田又称“露天矿田”。
矿[山]--(1)广义:批有完整独立的生产系统,经营管理上相对独立的矿产品生产单位。(2)狭义:指矿井或露天采场。
煤矿—生产煤炭的矿山。
地下矿—又称“井工矿”。地下开采的矿山。
露天矿—露天开采的矿山。
矿井—组成地下矿完整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和地面构筑物的总称。
煤田地质勘探—又称“煤炭资源地质勘探”,寻找和查明煤炭资源的地质工作。即找煤、普查、详查、精查等地质勘探工作。
矿山测量[学]—以测量手段建立矿山空间几何信息体系,用以指导矿山工程实施,监督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处理开采沉陷等问题的学科。
矿山建设—井巷或肃离的基建施工、矿场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三类工程的总称。
采煤—煤炭生产的全部过程和工作。
回采—从采煤工作面采出煤炭的工序。
地下开采—又称“井工开采”通过开掘井巷采出煤炭或其它矿产品的工作。
露天开采—直接从地表揭露并采出煤炭或其它矿产品的工作。
采矿系统工程—根据采矿工作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以系统论和现代数学方法研究和解决采矿工程综合优化问题的采矿工程学科分支。
矿床模型—用数字、字母、符号、图形描述矿床赋存特征、性质及其分布的一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机程序。
采矿系统优化模型—用数字、字母、符号描述某种采矿系统的目标、约束、结构和决策变量,以及它们这关系的一组数学表达式、图表或一组程序。
煤矿机械—主要用于煤矿的采掘、支护、选煤等生产过程的矿山机械。
矿山运输[学]—研究矿区内各种运输方式(包括输送机输送,车辆运输、重力运输、水力运输等)的学科。
矿山提升[学]—曾称“矿山卷扬”。研究矿山中各种提升方式(包括机械、水力提升,立井斜井提升等)的学科。
矿山电气工程—简称“矿山电工”。研究在矿山条件下,电气工程应用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矿井通风[学]—研究矿井中大气成分、风流运动规律及向矿井输送新鲜空气,以改善矿内气候与环境条件等问题的学科。
煤矿安全—又称“矿山安全”。研究煤矿中瓦斯、矿尘、水、火、电、围岩等因素的危害和灾害,及其监测、处理和防治技术的学科。
煤炭环境保护—研究煤炭开采、储运、加工利用等过程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监测、评价和防治活动的学科。
煤炭加工—为提高煤质或煤炭利用价值以获得适合不同需要的商品煤或煤制品,应用各种[机械、物理、化学等]方法对原煤进行的处理工作。
煤炭综合利用—对煤炭深加工得到多种产品以提高煤炭利用价值,或对低热值煤、矸石、煤层或围岩中伴生或共生的矿物或元素、煤层气以至粉煤灰等进行的回收、提取和加工利用的工作。
选煤—曾称“洗煤”。将采出的煤经人工和机械处理除去非煤物质,并按需要分成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过程。分“干法选煤”和湿法选煤“两种。
煤化学—研究煤的成因、组成、结构、性质、分类和反应及其相互关系,并阐明煤作为燃料和原料利用中的有关化学问题的学科。
煤转化—煤通过热加工或化学加工获得热能或化学制品的过程。
煤炭地下气化—将地下煤炭通过热化学反应在原地转化为可燃气体的技术。
洁净煤技术—煤炭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技术。
标准煤—又称“煤当量“。能源的统一计量单位。凡能产生89:8;<=低位热量的任何能源均可折算为标准煤。
商品煤—曾称“销煤“。规格、质量符合一定要求,进入讪场的煤炭。
动力煤--适用于锅炉燃烧,产生热力的煤。
冶金煤—适用于冶金工业的煤,主要是炼焦用煤。
2、煤田地质与勘探
一、成煤作用
泥炭—又称“泥煤“。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经泥炭化作用形成的一种松散富含水分的有机质聚积物。
腐泥—水生低等植物和浮游生物遗体,在湖沼、泻湖、海湾等环境中沉积,经腐泥化作用形成富含水分和沥青质的有机软泥。
成煤物质—形成煤的原始物质。包括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及浮游生物。
煤精—又称“煤玉“。黑色致密、韧性大,可雕刻抛光成工艺品的一种腐植腐泥煤。
天然焦—普称“自然焦“。煤受岩浆侵入,在高温的烘烤和岩浆中液、挥发气体等的影响下,受热干熘而成的焦炭。
二、煤岩
煤岩成分—腐植煤中宏观可识别的基本组成单元。即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
镜煤—光泽最强、均一、性脆、常具有内生裂隙的煤岩成分。在煤层中呈厚几毫米到几厘米的凸镜状或条带状。
亮煤—光泽较强,具有纹理的煤岩成分。在煤层中以较厚分层出现。
暗煤—光泽暗淡、致密、坚硬的煤岩成分。可含大量矿物质。在煤层中以较厚分层出现。
丝炭—又称“丝煤”。外观象木炭,具丝绢光泽和纤维结构,色黑、性脆的煤岩成分。在煤层中多呈厚几毫米的扁平体断续出现。
光亮煤—光泽最强的宏观煤岩类型。结构近于均一,条带不明显,主要由镜煤和亮煤组成。
半亮煤—光泽次强的宏观煤岩类型。由光泽亮暗不同的煤岩成分交替成明显的条带状结构,主要由亮煤组成。
半暗煤—光泽交暗的宏观煤岩类型。具条带状结构,比较坚硬。主要由暗煤、亮煤组成。
暗淡煤—光泽最暗的宏观煤岩类型。质地坚硬、韧性大、相对密度大、含大量矿物质、层理不明显。主要由暗煤组成。
煤结构—各种煤岩成分的形态、大小及相互数量变化等的统称。常见有均一状、线理状、条带状、凸镜状等结构。
煤构造—各种煤岩成分之间及与煤中夹石之间的空间分布特点和相互关系。
煤裂隙—煤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因受自然界各种应力作用所形成的裂开现象。
三、煤层与含煤岩系
煤层—沉积岩系中赋存的层状煤体。
煤层厚度—煤层顶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
最低可采厚度—当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开采的最小煤层厚度。主要取决于煤层产状、煤质、开采方法和当地对煤需要程度。
有益厚度—顶底板之间所有煤分层厚度的总和,不包括夹石层的厚度。
煤层结构—指煤层中夹矸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不含夹矸或夹矸很少的煤层称“简单结构煤层”。含夹矸较多的煤层称“复杂结构煤层”。
可采煤层—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可采厚度的煤层。
煤层形态—煤层在空间的展布特征。根据煤层在剖面上的连续程度,可分层状、似层状、不规则状、马尾状等煤层形态。
煤层形变—地壳运动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
煤层分叉—单一煤层在空间分裂成为若干煤层的现象。
煤层尖灭—煤层在空间变薄以至消失的现象。
煤核—煤层中保存有植物化石的结核。
夹矸—又称“夹石层”。夹在煤层中的沉积岩层。
根土岩—又称“底粘土”。富含植物根部化石的煤层底板岩石。
煤层冲刷—煤层形成过程中成后,因河流、海浪或冰川等的剥蚀,局部或全部被破坏的现象。
煤沉积模式—用沉积模式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含煤岩系、煤层在空间的组合、变化特征,重塑聚煤古地理。如河流、三角洲、障壁-泻湖等沉积模式。
含煤岩系—简称“煤系”。含有煤层,并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
近海型含煤岩系—又称“海陆交替相煤系”。煤盆地长期处于海岸线附近的环境下形成的含煤岩系。由陆相、过渡相和浅海相沉积物组成。
内陆型含煤岩系—又称“陆相煤系”。煤盆地在内陆环境下形成的含煤岩系。全部由陆相沉积物组成。
浅海型含煤岩系—煤盆地经常处于浅海环境下形成的含煤岩系。主要由浅海相碳酸盐岩、泥质岩组成,层只在短暂的海退期形成。
含煤岩系成因标志—反映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形成条件的特征。包括岩石的岩性成分、结构、层理以及所含化石,岩层接触关系等。
含煤岩系沉积相—反映含煤岩系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可通过含煤岩系成因标志来识别。
含煤岩系旋回结构—含煤岩系剖面中,一套有共生关系的岩性或岩相的有规律组合。
含煤岩系古地理—又称“聚煤环境”、“聚煤古地理”。含煤岩系形成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沉积环境、地貌景观。
含煤岩系沉积体系—含煤岩系中有成因联系的一套沉积相的规律组合。如河流沉积体系等。
含煤岩系共生矿产—含煤岩系中除煤层以外利用的矿产及煤中的有用微量元素。如:油页岩、铝士矿、高岭岩、耐火粘土、膨润土、黄铁矿、铁矿、煤成气,及锗、铀等。
煤成气—含煤岩系中有机质在成煤过程中所生成的天然气。其成分以甲烷为主。
煤层气—又称“煤层瓦斯”。基本上未运移出煤层(生气层),以吸附、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煤成气。
四、煤田
聚煤区—地质历史中有聚煤作用的广大地区。其中煤田、含煤区的形成条件具有一定的共性。
含煤区—聚煤区内受同一大地构造条件控制的广大含煤地区。含煤区内可包括若干个煤田。
煤产地—煤田受后受后期大地构造变动的影响而分隔开的一些单独的含煤岩系分布区,或面积和储量都较小的煤田。
暴露煤田—又称“半暴露煤田”。含煤岩系出露情况尚好,能大致了解其分布范围,或根据其基底的露头,可以圈出部分边界的煤田。
隐伏煤田—又称“掩盖煤田”。含煤岩系出露情况极差,大部或全部被掩盖,地面地质测量难于确定其边界的煤田。
含煤性—含煤岩系中含煤程度。即煤层层数、煤层厚度及其稳定性,煤质和可采情况。
含煤系数—宽层总厚度占含煤岩系总厚度的百分比。
含煤密度—单位面积(每平方公里)内的煤炭资源量。
富煤带—煤田或煤产地内煤层相对富集的地带。标明煤层厚度。
富煤中心—富煤带内煤层总厚度最大的地区。
同沉积构造—沉积岩系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同沉积背斜、向斜和断裂。
赋煤构造—有利保存含煤岩系的各种构造部位。如向斜、地堑、逆掩断层下盘等。
五、煤田地质勘探
煤田预测—通过对聚煤规律和赋煤条件的研究,预测可能存在的含煤地区,并估算区内煤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找煤指出远景的工作。
找煤—又称“初步普查”。为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地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所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
煤层露头—煤层出露地表的部分。
煤层风化带—煤层受风化作用后,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明显变化的地带。
煤层氧化带—煤层受风化作用后,煤的化学工艺性质发生变化,物理性质变化不大的地带。
[煤田]勘探类型—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性对勘探区划分的类型。
简单构造—含煤岩系产状变化不大、断层稀少、没有或很少受岩浆锓入影响的地质构造。
中等构造—含煤岩系产状有一定变化、断层较发育、局部受岩浆侵入的地质构造。
复杂构造—含煤岩系产状变化很大、断层发育、受岩浆侵入影响严重的地质构造。
极复杂构造—含煤岩系产状变化极大、断层极发育、受岩浆侵入严重破坏的地质构造。
煤层稳定性—宽层形态、厚度、结构和可采性的变化程度。
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煤层结构简单或较简单,全区可采或基本全区可采的煤层。
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且煤层结构复杂或极复杂的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煤层厚度变化极大,呈透镜状、鸡窝状,一般不连续,很难找出规律,可采块段分布零星的煤层。
煤层对比—根据煤层本身的特征和含煤岩系中各种对比标志,找出各见煤点间煤层的层位对应关系的工作。
煤心煤样—从钻孔煤心中采取的煤样。
筛分浮沉煤样—又称“可选性试验煤样”。为进行煤的筛分试验和浮沉试验而采取的煤样。
瓦斯煤样—为测定煤层中的瓦斯成分和含量而采集的煤样。
地质编录—把地质勘探和煤矿开采过程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用文字、图表等形式系统客观地反映出来的工作。
煤炭资源量—可开发利用或具有潜在价值的煤炭埋藏量。
煤炭储量—经煤田地质勘探查明的煤炭资源量。
能利用储量—曾称“平衡表内储量”。在当前煤矿开采技术经济条件下,可利用的煤炭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曾称“平衡表外储量”。由于煤层厚度小、灰分高、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等原因,目前开采有轲难,暂时不能利用的储量。
储量级别—区分和衡量储量精度的等级标准。我国煤炭储量,按精度依次为8、9、……四级。
A级储量--在精查阶段,通过较密的勘探工程控制,含煤性、煤层产状等均已查明,勘探程度高的煤炭储量。
B级储量—在详查和精查阶段,通过系统的勘探工程控制,含煤性、煤层产状等已基本查明,勘探程度较高的煤炭储量。
C级储量—在普查、详查和精查阶段,通过稀疏的勘探工程控制,含煤性、煤层产状等已初步查明,有一定勘探程度的煤炭储量。
D级储量—在找煤、普查、详查阶段,通过地质图和少量的勘探工程控制,对含煤性、煤层产状等有初步了解的煤炭储量。
六、煤矿地质
煤矿地质—从煤矿基本建设开始,直到开采结束为止期间的全部地质工作。指矿井地质或露天矿地质。
矿建地质—从煤矿基本建设准备开始,直到建成投产过程中的地质工作。
生产地质—从煤矿移交生产,直到开采结束过程中的地质工作。
矿井地质条件—影响井巷开拓、煤层开采及安全生产的各种地质条件。
矿井地质条件类型—根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性和开采技术条件划分的矿井类型。
煤矿地质勘探—从煤矿建设开始,到开采结束期间所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
煤矿补充勘探—煤矿新水平或新开拓区设计之前,按设计要求进行的补充性的勘探工作。
生产勘探—采区范围内,为查明影响生产的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勘探工作。
煤矿工程勘探—根据煤矿生产建设中专项工程的要求而进行的勘探工作。
井筒检查孔—新井开凿前,为核实井筒剖面资料,编制施工设计方案,在井筒附近追加施工的钻孔。
井巷工程地质—研究井巷、硐室、采场的岩体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的地质工作。
瓦斯地质—研究煤层瓦斯的成分、形成、赋存、运移与瓦斯突出条件及其预测等内容的地质工作。
煤炭自燃—煤与空气接触氧化生热达燃点时,自行着火的现象。
七、矿床水文地质
矿井水文地质—研究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水处治方法的地质工作。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水质和水量及其形成的地质条件总称。
矿区供水水源勘探—根据矿区的供水需要,寻找和查明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其它有关条件的勘探工作。
水文地质勘探—为查明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及其有关的各种地质条件进行的勘探工作。
老窑水—积存于废弃矿井、采空区或巷道中的地下水。
孔隙充水矿床—以孔隙含水层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床。
裂隙充水矿床—以裂隙含水层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床。
喀斯特充水矿床—又称“岩溶充水矿床”。以喀斯特含水层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床。
矿井充水—矿井开采时各种来源的水,通过各种方式流入矿井的现象。
直接充水含水层—直接向矿井或矿坑充水的含水层。
间接充水含水层—补给直接充水含水层,再向矿井充水的含水层。
充水水源—矿井水的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及老窑水等。
充水通道—地下水流入矿井的通道。如导水断层、岩层孔隙、裂隙、溶隙、溶洞、陷落柱等。
矿井涌水量—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
矿井最大涌水量—矿井开采期间,正常情况下矿井涌水量的高峰值。主要与人为条件和降雨量有关。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涌水量、水害情况和防治水难易程度区分的类型。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
矿井探水—采掘前用超前钻孔来查明周围水体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工作。
放水试验—在井下打钻,使含水层自行泄水,降低地下水水位,以获得有关参数、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的试验。
防水煤柱—在井下受水害威胁的地带,为防止水突然涌入而保留一定宽度或厚度暂不采动的煤柱。
疏干降压—用人工排水措施,降低含水层的水位或水压,减少巷道的涌水量,防止井下突水的作业。
矿井排水—矿井内敷设排水沟或排水管,把矿井水汇集流入水仓,再排到地面的作业。
水文物探—应用物探手段解决水文地质问题。主要采用电法勘探、地震勘探、水文测井、遥感技术等物探方法。
水文地质钻探—应用钻探手段解决水文地质问题。水文地质钻孔除用于直接获取水文地质资料外,还用于水文地质试验和测井等工作。
矿区水文地质图—反映矿区地下含水层分布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地质图。
八、煤田钻探
煤田钻探—为探明煤炭资源及地质情况或为其它目的所进行的钻孔工程。
岩石可钻性—岩石被碎岩工具钻碎的难易程度。
钻探设备—钻孔施工所使用的地面设备总称。包括钻探机、动力机、泥浆泵、钻塔等。
钻孔—根据地质或工程要求钻成的柱状圆孔。
定向孔—又称“定向斜孔”。利用钻孔自然弯曲规律或采用人工造斜工具,使其轴线沿设计的空间轨迹延伸的钻孔。
多孔底定向孔—又称“定向分枝孔”。在主孔中有若干分枝孔的定向孔。
封孔—又称“钻孔封闭”。为防止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钻孔与煤层串通,终孔后对钻孔进行的止水封填作业。
钻进—钻头钻入地层或其它介质形成钻孔的过程。
取心钻进—又称“岩心钻进”。以采取圆柱状岩矿心为目的的钻进方法与过程。
不取心钻进—又称“无岩心钻进”。破碎全部孔底岩石的钻进方法与过程。
冲击钻进—借助钻具重量,在一定的冲程高度内,周期性地冲击孔底以破碎岩石的钻进。
回转钻进—利用回转钻机或孔底动力机具转动钻头破碎孔底岩石的钻进方法。
冲风回转钻进—用冲击器产生的冲击功与回转钻进相结合的钻进。
硬合金钻进—用硬合金钻头碎岩的钻进。
金刚石钻进—利用金刚石钻头碎岩的钻进。
钻粒钻进—钻头拖动孔底钻粒破碎岩石的钻进。
绳索取心钻进—利用绳索打捞器,以不提钻方式经钻杆内孔取出、投入岩心容纳管的钻进技术。
反循环钻进—携带岩屑的冲洗介质由钻杆内孔返回地面的钻进技术。
反循环连续取心钻进—利用冲洗介质反扦环,连续将岩心或岩屑经钻杆内孔输出地表的钻进技术。
空气泡沫钻进—用由气体、液体和少量发泡剂组成的气液混合泡沫流体作为冲洗介质的钻进技术。
钻孔冲洗液—钻探过程中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质。主要功能是冷却钻头、排出岩屑、保护孔壁等。按介质的成分不同可分为“清水钻孔冲洗液”、“泥浆钻孔冲洗液”、“泡沫钻孔冲洗液”等。
岩心—取心钻头钻出的圆柱形岩矿样品。
岩心采取率—由钻孔中采取出的岩心长度与相应实际钻探进尺的百分比。
煤心采取器—又称“取煤器”、“取煤管”。煤田钻探钻进过程中,专门用于采取煤心的一种特殊器具。
煤心采取率—采取的煤心长度与钻进煤层厚度的百分比(长度采取率),或采取的煤心重量与钻进煤层应有的煤心重量的百分比(重量采取率)。
3.矿山测量
一、矿山工程测量
矿山工程测量—煤矿在地质勘探、设计、建设和生产各阶段所进行的测量、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的总称。
矿区控制测量—建立矿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测量工作。
近井点—曾称“定向基点”。为进行工业场地施工测量及联系测量在井口附近设立的控制点。
联系测量—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工作。
立井定向—通过立井的平面联系测量。
几何定向—在立井内悬挂锤线进行的定向测量。包括一井定向和两井定向。
定向连接点—立井定向时,与投点锤线进行连接测量的测点。
投点—用锤线或激光束将地面点的位置通过立井传递至定向水平的测量工序。包括“稳定投点”、摆动投点“和”激光投点”。
定向连接测量—在地面上确定锤线的坐标并同时在井下由锤线坐标确定测量基点的坐标所进行的平面测量工作。
瞄直法—将足向连接点设置在两锤线的延长线上的定向连接测量方法。
连接三角形法—以连接点和井筒内两锤线构成三角形进行一井定向的连接测量方法。
陀螺[经纬仪]定向—用陀螺经纬仪确定定向边方位角的测量。
逆转点法—用陀螺经纬仪跟踪摆动的指标线,读取到达两逆转点时度盘上读数的陀螺定向方法。
中天法—固定陀螺经纬仪照准部,观测指标线经过分划板零线的时间及最大摆幅值的陀螺定向方法。
井下测量—又称“矿井测量”。为指导和监督煤炭资源开发,在井下的特殊条件下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建立井下平面控制系统的测量。包括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测量。
光电测距导线—用光电测距仪测量边长的导线。
顶板测点—设置在巷道顶板或巷道永久支护顶部的测点。
点下对中—在顶板测点下对中经纬仪或照准装置。
采区测量—为采区的施工和测图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采区联系测量—通过竖直或急倾斜巷道把方向、坐标和高程引测到采区内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矿井工程碎部测量—为绘制大比例尺巷道和硐室图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采煤工作面测量—为填绘采煤工作面动态图和计算产量、损失量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露天矿测量—为指导和监督露天矿的剥离与采矿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包括控制测量、爆破工作测量、采场验收测量、线路测量、排土场测量和边帮稳定性监测等。
采场验收测量—为测量采、剥工作面位置,验收采、剥工作面规格和计算采剥量而定期进行的测量工作。
边帮稳定性监测—为判断边帮稳定性、研究边帮移动和滑动规律而进行的观测工作。
立井中心标定—按设计位置将立井中心标定于实地。
立井十字中线标定—按设计位置及方向将立井十字中线标定于实地。
立井施工测量—为保证立井竖直度和断面按设计要求施工的测量工作。包括:普通凿井法施工测量和特殊凿井法(冻结法、钻井法、沉井法、注浆法等)施工测量。
井筒延深测量—保证延深立井中心与原有立井中心一致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冻结凿井法施工测量—包括冻结孔位置标定,冻结孔测深及测斜,绘制各水平冻结孔偏距图和冻结壁交圈图等。
钻井凿井法施工测量—包括井斜、井径测量,预制、悬浮下沉井壁测量。
沉井凿井法施工测量—包括用井壁水平点高程测量法测定井壁的竖直度、确定偏斜方向和偏斜率等。
注浆凿井法施工测量—包括地面及工作面注浆孔位置标定、钻孔测斜和注浆效果检测等。
巷道中线标定—将巷道中线的设计方向标定于实地。
巷道坡度线标定—在巷道侧帮距底板一定高度标定巷道的设计坡度。
激光指向—用激光指向仪器给定巷道掘进方向和坡度。
巷道验收测量—丈量巷道进度、检查巷道规格的测量工作。
贯通测量—保证巷道的两个或多个对向或同向工作面按设计要求贯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矿田区域地形图—反映矿田范围内地貌及地物的平面图。
井田区域地形图—反映井田范围内地貌及地物的平面图。
矿场平面图—反映工业场地内生产系统、生活设施和地貌的平面图。
井底车场平面图—反映井底车场巷道、硐室的位置和运输、排水系统的平面图。
采掘工程平面图--反映采掘工程、地质和测量信息的综合性图纸。
井上下对照图—反映地面的地物、地貌与井下采掘工程之间对照关系的综合性图纸。
采剥工程断面图—为计算储量、采剥量和检查台阶技术规格而测绘的采场断面图。
采剥工程综合平面图—反映露天矿所有台阶采剥工程、地质和测量信息的综合性平面图。
二、开采沉陷及防治
开采沉陷—又称“矿山岩层及地表移动”。地下采矿引起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的现象和过程。
垮落带—曾称“冒落带”。由采矿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并向采空区垮落的岩层带。
断裂带—曾称“裂隙带”。垮落带上方的岩层产生断裂或裂缝,但仍保持其原有层状的岩层带。
变曲带—断裂带上方的岩层产生弯曲下沉的岩层带。
岩层移动—因采矿引起采空区附近及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和过程。
地表移动—因采矿引起的岩层移动波及到地表,使地表产生移动、变形和破坏的现象和过程。
地表移动观测站—为获取采矿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在地表设置的测点或装置所构成的观测系统。
地表移动盆地—又称“地表下沉盆地”。由采矿引起的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的范围。
移动盆地主断面—通过移动盆地内最大下沉点沿煤层倾向或走向的竖直断面。
临界变形值—曾称“允许变形值”,“危险变形值”。受保护的建(构)筑物不需修理能保持正常使用所允许的地表最大变形值。
边界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的边界点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移动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地表最外的临界变形点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裂缝角—在充分或接近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地表最大的一条裂缝和采空区边界点连线与水平线在煤壁一侧的夹角。
充分采动角—在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主断面上,盆地平底边缘点和采空区边界的连线与煤层底板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最大下沉角—在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在移动盆地倾向主断面上,采空区中点和地表最大下沉点在基岩面上投影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
超前影响角—在工作面前方开始移动的地表点和工作面位置连线与水平线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最大下沉速度角—地表最大下沉速度点与工作面位置的连线与水平线在采空区一侧的夹角。
影响传播角—在移动盆地倾向主断面上,按拐点偏移距求得的计算开采边界和地表下沉曲线拐点的连线与水平线在下山方向的夹角。
拐点偏移距—自下沉曲线拐点按影响传播角作直线与煤层相交,该交点与采空区边界沿煤层方向的距离。
主要影响半径—在充分采动条件下,自主断面下沉曲线拐点到最大下沉点的距离或由此拐点到移动盆地边界点的距离。
主要影响角正切—开采深度与主要影响半径之比。
充分采动—又称“临界9超界开采(1′,.,1&*94#7+′1′,.,1&*+5. ′&1.,〃$)。地表最大下沉值不再随采区尺寸增大而增加的开采状态。
下沉系数—在充分采动条件下,开采近水平煤层时地表最大下沉值与开采厚度之比。
水平移动系数—在充分采动条件下,开采近水平煤层时地表最大水平移动值与地表最大下沉值之比。
采动系数—衡量在走向和倾向上地表能否达到充分采动程度的系数。在地层和采深一定的条件下,主要决定于采空区尺寸。
围护带—设计保护煤柱时,在受护对象的外侧增加的一定宽度的安全带。
抗变形建筑物—采取专门的结构措施从而能抵抗开采沉破坏的建筑物。
刚性结构措施—增加建筑物刚度以抵抗开采沉陷引起损害的结构措施。
柔性结构措施—使建筑物能适应开采沉陷引起地基变形的结构措施。
滑动层—为减少地表水平变形引起的建筑物上部的附加应力,在基础圈梁与基础之间铺设的摩擦系数小的垫层。
缓冲沟—曾称“补偿沟”。为减轻地表水平变形对建筑物的损害,在建筑物基础周围或一侧开挖的槽沟。
导水断裂带—曾称“导水裂隙带”。能使水流向采空区的断裂带和垮落带的总称。
防水煤岩柱—为确保水体下安全采煤而设计的煤层开采上限至水体底部的煤、岩体。
井筒煤柱开采—采取专门的技术、安全措施,在维持井筒功能的前提下开采井筒煤柱。
三、矿体几何及矿产资源保护
储量管理—测定和统计矿产储量动态及开采损失量,以指导、监督合理地开采矿产资源的工作。
[矿井]三量—矿井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的总称,是反映矿井生产准备状况的宏观指标。
开拓煤量—通向采区的全部开拓巷道均已掘完,并可开始掘进采区准备巷道时所构成的可采煤量。
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开采前所必需掘好的巷道全部完成时所构成的可采储量。
回采煤量—在准备煤量范围内,开采前必需掘好的巷道全部完成时所构成的可采储量。
动用储量—实际动用的工业储量。是某一时期内采出量和损失量之和。包括“矿井动用储量”和“工作面动用储量”。
设计损失—全称“设计损失储量”。开采设计允许损失的储量。
实际损失储量—开采中实际发生的损失储量。包括“矿井实际损失储量”、“采区实际损失储量”和“工作面实际损失储量”。
采出率—又称“回采率”;曾称“回收率”、“采收率”。采出煤量占动用储量的百分率。
4.矿井设计
一、井巷工程设计
矿井建设—井巷施工、矿山地面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三类工程的总称。
井巷工程—为进行采矿,在地下开凿各类通道和硐室的工程。
矿山地面建筑工程—建设矿山地面各种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工程。
矿场建筑工程—建设矿井工业场地内各种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工程。
安装工程—安装矿山各种机电设备、设施的工程。
立井—又称“竖井”。服务于地下开采,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竖直通道。
斜井—服务于地下开采,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倾斜通道。
平硐—服务于地下开采,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通道。
主平硐—主要用于运输矿产品的平硐。
隧道—在地层中开凿的两端有地面出入口的水平通道。
井筒—泛指立井和斜井,也包括暗井。通常由井颈、井身和井窝组成。
井口—井筒和平硐的地面出入口。
井颈—井口以下井壁加厚、加强的一段井筒。
井身—井颈以下到井底车场水平或提运装置的下端水平的一段井筒。
井窝—井身以下的一段井筒。
主井—主要用于提运矿产品的井筒。
副井—主要用于提运人员、矸石、器材、设备和进风的井筒。
箕斗井—装备箕斗的井筒。
罐笼井—装备罐笼的立井。
混合井—同时装备箕斗和罐笼的立井。
风井—主要用于通风的井筒。
矸石井—主要用于提运矸石的井筒。
马头门—井底车场巷道与立井井筒连接、断面逐渐加大的过渡段。
井底车场—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
环行式井底车场—矿车列车作环状运行的井底车场。
折返式井底车场—矿车列车在同一条巷道的两条或两条以上轨道折返运行的井底车场。
硐室—为某种专门用途在井下开凿和建造的断面较大或长度较短的空间构筑物。
井底煤仓—井底车场内用于贮存煤炭的垂直或倾斜硐室。用于贮存矿石或矸石的分别称为“井底矿仓”或“井底矸石仓”。
翻车机硐室—井底(或采区)车场内装有将矿车中的煤炭、矿石或矸石自动装入提升箕斗的装载设备的硐室。
主排水泵硐室—又称“中央水泵房”。通常设置在井底车场内,为全矿井服务、装有主排水设备的硐室。
水仓—用以贮存井下涌水的一组巷道。
吸水井—位于主排水泵硐室一侧、与水仓相通,供水泵吸水的小井。
配水巷—连接各吸水井的巷道。
井下充电室—用于电机车蓄电池充电的硐室。
井下主变电硐室—通常设置在井底车场内,服务于全矿井,装有变、配电设备的硐室。
井下[机车]修理间—维修电机车的硐室。
井下调度室—位于井底车场内,供值班、调度人员工作的硐室。
[井下]等候室—位于井底车场内副井附近,供人员升井、候车暂时休息用的的硐室。
爆炸材料库—曾称“火药库”。经主管部门批准,按专门规定设计建造的,用以存放炸药、雷管等爆炸材料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包括“地面爆炸材料库”和“地下爆炸材料库”。
腰泵房—凿井时,在井身侧帮开凿的、用作中间转水站的硐室。
巷道—服务于地下开采,在岩体或矿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的水平或倾斜通道。
水平巷道—简称“斜巷”。有明显坡度的巷道。
岩石巷道—简称“岩巷”。在掘进断面中,岩石面积占全部或绝大部分(一般大于4/5)的巷道。
煤巷—在掘进断面中,煤层面积占全部或绝大部分(一般大于4/5)的巷道。
煤-岩巷—又称“半煤岩巷”。在掘进断面中,岩石或煤所占面积介于岩巷和煤巷之间的巷道。
人行道—矿井中专供行人的巷道;或斜井、巷道一侧专供行人的通道。
交岔点—巷道的交叉或分岔处。
井筒安全道—由井筒经井通达地面的人行通道。
管子道—专门用于安装排水管路的通道。通常指由主排水泵硐室至副井井筒敷设排水管的一段通道。
暖风道—在寒冷地区,专为井下输送暖风用的由井口空气加热室到井的一段通道。
检修道—在装有带式输送机的斜井井筒或巷道中,为检修设备铺有钢轨的那一部分通道。
单项工程—能单独立项,建成后能独立形成生产能力或规模的建设工程。
单位工程—在单项工程中,能相对独立的建设工程。
矿井施工准备期—矿井建设从办妥土地征购、施工人员进场开始到一个井筒正式开工之日止的全部时间。
矿井中巷过渡期—从井筒施工结束,转入井底车场平巷施工,到完成提升、排水、通风、运输、供电等设施改装的全部时间。
建井期—又称“施工期”。矿井建设从井筒正式开工之日到交付生产的全部时间。其中包括完成设计规定的投产前应完成的井下、地面和有关配套工程,并经过试运转、试生产的时间。
矿井建设总工期—矿井施工准备期与建井期之和。
矿井建设关键线路—又称“主要矛盾线”。决定矿井建设最短总工期的、只能按顺序施工的线路。该线路上的各单位工程统称“关键工程”。
二、井巷掘进
井巷掘进—进行井巷开挖及临时支护的作业。
井巷施工—进行井巷掘进、永久支护和配套工程施工的作业。
一次成井—掘进、永久支护和井筒装备三种作业平行交叉施工,一次完成的井筒施工方法。
一次成巷—掘进、永久支护和水沟掘砌作业,在一定距离内,相互配合、前后衔接、最大限度地同时施工,一次完成的巷道施工方法。
凿井—井筒掘进及永久支护等作业的总称。
井巷工作面—井巷掘进及支护的作业场所。
普通凿井法—在稳定的或含水较少的地层中采用钻眼爆破或其他常规手段凿井的方法。
钻眼爆破法—简称“钻爆法”。用打眼、装药、爆破的工艺进行采掘的方法。
超前井—超前于井筒掘进工作面的集水小井。
板桩法—在不稳定地层中,先在井巷周边密集地打入板桩,而后再掘进、支护的井巷施工方法。
撞楔法—在不稳定地层或破碎带掘进或修复巷道时,先从巷道工作面支架的顶梁与棚腿的外侧成排地打入带有尖端的木板、型钢或钢轨,而后在其掩护下施工的方法。
掩护筒法—又称“盾构法”。在不稳定地层中先顶入金属筒体,后在其掩护下进行井巷施工的方法。
全断面掘进法—井巷整个掘进断面一次同时开挖的方法。
导硐掘进法—巷道或硐室施工时,先以小断面超前掘进,而后再扩大到设计断面的方法。
台阶工作面掘进法—巷道或硐室掘进工作面呈台阶状推进的方法。有“正台阶工作面掘进法”和“倒台阶工作面掘进法”之分。
宽工作面掘进法—在煤-岩巷道掘进中,挖掘煤层的宽度大于巷道设计宽度并将宽出部分用矸石充填的掘进方法。
独头掘进—在很长的巷道内的单工作面掘进。
单工作面掘进—一个掘进班组仅在一条巷道内的一个工作面从事所有工序的掘进作业。
多工作面掘进—又称“多头掘进”。一个掘进班组于同一时间在几个邻近工作面分别从事不同工序的掘进作业。
贯通[掘进]—井巷掘进中,采用一个或两个工作面按预定方向与预定井巷或硐室接通的作业。
短路贯通—主、副井井筒施工到井底车场水平后,为尽快给提升、通风、排水等设施的改装创造条件,在主、副井之间用最短巷道连通的作业。
净断面—井巷有效使用的横断面。
掘进断面—曾称“毛断面”。井巷掘进时开挖的符合设计要求的横断面。
特殊凿井法—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非钻爆法的特殊工艺的凿井方法。
冻结法凿井法—用制冷技术暂时冻结加固井筒周围不稳定地层并隔绝地下水后再进行凿井的特殊施工方法。
长短管冻结—俗称“长短腿冻结”;曾称“差异冻结”。根据井筒不同深度地层的不同情况和对冻结壁强度、厚度的不同要求,采用长、短冻结器间隔布置进行冻结的方法。
局部冻结—只对井巷的某一含水层或不稳定地段进行冻结的方法。
分段冻结—又称“分期冻结”。将一个井筒所要冻结的深度分为数段,自上而下依次冻结的方法。
冻结器—安放在冻结孔内,由冻结管、供液管、回液管等组成的带底锥的金属管用于冷媒剂与地层进行热交换。
冻结孔—安设冻结器的钻孔。
冻结壁—曾称“冻土墙”。用制冷技术在井筒周围地层中形成的有一定厚度、深度和强度的封闭冻结圈。
冻结期—为形成和维护冻结壁,连续向冻结器中输送冷媒剂的时间。包括冻结壁形成期和冻结壁维持期。
冻结壁形成期—曾称“积极冻结期”。从开始冻结至达到冻结壁的设计要求的时间。
冻结壁维持期—曾称“消极冻结期”。冻结壁形成后,为维持其设计要求,继续向冻结器输送冷媒剂的时间。
冻结壁交圈—各相邻冻结孔的冻结圆柱逐步扩大,相互连接,开始形成封闭的冻结壁的现象。
冻结压力—又称“冻涨力”。因介质冻结、体积膨胀而作用于井帮或井壁上的压力。
配液圈—用于向各冻结器的供液管输送冷媒剂的环形干管。
注浆—通过钻孔向有含水裂隙、空洞或不稳定的地层注入水泥浆或其他浆液,以堵水或加固地层的施工技术。
注浆孔—向地层注入浆液的钻孔。
注浆凿井法—注浆后再凿井的施工方法。
地面预注浆—按设计要求在井巷掘进工作面进行的注浆。
[壁]后注浆—井巷支护后,按设计要求向壁后进行的注浆。
单液注浆—采用一种浆液和一套输浆系统进行的注浆。
双液注浆—采用两种浆液和两套输浆系统输浆,经混合器混合后进行的注浆。
多液注浆—采用多种浆液时称为“多液注浆”。
上行式注浆—在多含水层或厚含水层中采用地面预注浆时,钻孔一次至全深,自下而上分层或分段依次进行的注浆。
下行式注浆—在多含水层或厚含水层中采用地面预注浆时,钻孔与注浆自上而下分层或分段交替进行的注浆。
混合式注浆—在多含水层中采用地面预注浆时,如渗透系数相差悬殊,先自上而下对渗透系数较大的岩层注浆,后自下而上对渗透系数较小的岩层进行的注浆。
混合器—双液注浆时,使两种浆液混合的装置。
止浆塞—采用地面预注浆时,暂留在含水层上方或前方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压强)并防止向掘进工作面漏浆、跑浆的岩柱。
止浆垫—井筒工作面预注浆时,预先在含水层上方构筑的,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压强)并防止向掘进工作面漏浆、跑浆的混凝土构筑物。
止浆墙—在巷道中需要注浆的地段,预先构筑的能够承受最大注浆压力(压强)并防止向巷道中漏浆、跑浆的混凝土构筑物。
注浆压力—注浆时克服浆液流动阴力并使浆液扩散一定范围所需的压力(压强)。
注浆终压[力]—注浆结束时注浆孔口的压力(压强)。
注浆段高—在厚含水层中将整个含水层划分为若干段依次注浆时,每段的注浆高度。
钻井[凿井]法—用钻井机钻凿立井井筒的方法。
钻井机进给力—俗称“钻压”。钻井机钻头刀具给予钻井井底的垂直力。
泥浆护壁—采用钻井法时,利用井内泥浆的静压力(压强)平衡地压与水压,并使泥浆渗入围岩形成泥皮,以维护井帮的方法。
洗井—采用钻井法时,使用连续流动介质将破碎下来的岩土碎屑从井底清除出井的作业。
泥浆净化—为了重复使用返回地面后的洗井泥浆,将其中所携带的岩土碎屑分离出去的作业。
井壁筒—在地面预制用作井壁的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圆筒。
漂浮下沉—采用钻井法时,钻进结束后,在充满泥浆的井筒中,将预制的锅底形井壁底和井壁筒连接,克服泥浆的浮力,使其缓慢地下沉(相应地接长井壁筒),沉入井底的作业。
固井—井壁筒沉到井底找正操平后,通过管路向井壁筒外侧与井帮之间的环形空间注入相对密度大于泥浆的胶凝状浆液,将泥浆自下而上地置换出来并固结井壁筒的作业。
沉井—由刃脚和井壁筒组成的结构物。
[沉井]刃—采用沉井凿井法时,为减少下沉的正面阴力,安设在沉井下端的刃状结构物。
沉井[凿井]法—在不稳定的表土层中,利用沉井自重或加压,采取各种减阻措施,边下沉边掘进,并相应接长井壁的凿井方法。
震动沉井[法]—在震动力的作用下,使沉井周围封流态化,以减少下沉阻力的沉井法。
淹水沉井[法]—在沉井内灌满水,使沉井内外水、土压力(压强)平衡,以防止涌沙冒泥事故的沉井法。
壁后触变泥浆沉井法—简称“触变泥浆沉井”。只在沉井外围灌注触变泥浆以减少下沉侧面阻力的沉井法。
压气沉井法—又称“压气沉箱法”。在沉井下部构筑无底腔室,并充入压缩空气,以杜绝下沉时涌沙冒泥的沉井法。
多级沉井[法]—为减少侧面阻力面积,把沉井分为若干段,逐段缩小直径,依次下沉的沉井法。
套井—又称“护井”。采用沉井法时,在井口外围预先做成的直径略大于沉井并具有一定深度的一段构筑物。
压气排碴—采用沉井凿井法时,利用空气吸泥机将沉井工作面的岩土排至地面的作业。
帷幕凿井法—在不稳定的表土层中,沿井筒周围钻凿槽孔,灌注混凝土形成封闭的圆形保护墙后,在其保护下,再进行凿井的方法。
槽孔—采用帷幕凿井法时,将钻凿好的相邻钻孔相互贯通,形成环形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槽沟。
凿井井架—凿井专用的井口大型立体结构物。
天轮平台—位于井架上端专为安设各种天轮用的框架结构平台。
卸矸台—曾称“翻矸台”。开凿立井时,专为吊桶卸矸,在井口上方设置的结构物。
封口盘—又称“锁口盘”。为保障凿井作业安全并进行井筒测量等作业,在封口盘下方一定距离设置的,固定于井壁的盘状结构物。
吊盘—又称“工作盘”。服务于立井井筒掘进、永久支护、安装等作业,悬吊于井筒中可以升降的双层或多层盘状结构物。
稳绳盘—悬吊在立井井筒掘进工作面上方,主要用作固定和拉紧稳绳的盘状结构物。
滑架—立井凿井时,悬吊于井筒工作面上方,供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升井的金属梯。
吊桶—立井施工时,用以运出矸石,升降人员和器材桶形提升容器。
稳绳—立井施工时,悬吊在井筒中专门用作吊桶升降导向的钢丝绳。
井口棚—与凿井井架联合构成的井口临时建筑物。
稳车棚—凿井期间,在井口附近专为凿井绞车修建的临时建筑物。
冷冻站—采用冻结凿井法时,集中安设制冷设施的场所。
矸石山—集中排放和处置矸石形成的堆积物。
装岩—将矸石装入提升容器和运输设备的作业。
爬道—为便于后卸式铲斗装载机紧跟巷道掘进工作面装岩,扣在轨道上可以向前移动的一副槽形轨道。
临时短道—当巷道掘进进尺不足以铺设一节标准钢轨时,为接长轨道而临时采用的一组短轨。
浮放道岔—供巷道掘进时调车用的,安放在原有轨道上可以移动的道岔。
调车器—用以横向调车的可以移动的设施。
调车盘—双轨巷道掘进工作面,紧跟装载机或转载机之后而设置的盘状调车设施。
[斜井]吊桥—为斜井井筒与平巷连通而设置的,能灵活适应多水平提升的桥式过车设施。
井筒装备—在立井井筒中安装的罐道梁、罐道、井梁、梯子间和各种管、线等设施。
罐道—提升容器在立井井筒中上下运行时的导向装置。包括“木罐道”,“钢轨罐道”,“中空型钢罐道”,“钢丝绳罐道”等。
吊架—曾称“吊罐”。在立井井筒已安好罐道梁时,专门用作罐道安装和人员升降的框架结构物。
罐[道]梁—为固定刚性罐道,沿立井井筒纵向每隔一定距离安设的横梁。
井梁—立井井筒中不安装罐道的横梁。
基准梁—立井井筒第一层或每隔一定距离经过专门校正的、作为安装其下各层罐道梁基准的横梁。
管子间—井筒中专门敷设管道的格间。
梯子间—井筒中设有梯子用作安全通路的四周封闭的隔间。
延深间—立井井筒中专为后期井筒延深而预留的格间。
井筒延深—将原生产井筒加深到新生产水平的工程。
下向井筒延深法—俗称“自上而下井筒延深法”。由原生产水平向下延深原生产井筒的方法。
上向井筒延深法—俗称“自下而上井筒延深法”。由新生产水平向上凿通原生产井筒的方法。
反向凿井—俗称“打反井”。由下向上掘凿井筒。
吊罐—又称“吊笼”。反向凿井时,在上水平用绞车通过钻孔悬吊于立井井筒中,用于掘进作业的笼形结构物。
爬罐—反向凿井时,用于掘进作业的、可沿安装于立井井筒一侧的导轨上下爬行的、装有驱动装置和安全伞的笼形结构物。
保护岩柱—在井筒延深段的顶部,为保护井筒延深作业安全而暂留的一段岩柱。
护顶盘—为防止延深井筒保护岩柱的松动冒落,紧贴其下设置的承重结构物。
人工保护盘—为保障井筒延深作业安全,在原生产井筒的井窝内构筑的、阻挡附落物的临时结构物。
三、井巷支护
支架—为维护围岩稳定和保障工作安全采用的杆件结构物或整体式构筑物。
木支架—用木材做成的杆件式支架。
金属支架—用金属材料做成的杆件式支架。
砖石支架—用砖或石材砌筑的支架。
混凝土支架—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或浇注的钢筋混凝土砌筑的支架。
混合支架—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做成的支架。
可缩性支架—又称“柔性支架”。使用可缩性材料或(和)结构,在地压作用下能够适当收缩而不失去支承能力的支架。
刚性支架—不使用可缩性材料或结构的、在地压作用下变形或位移很小的支架。
完全支架—四周封闭的支架。
不完全支架—四周不完全封闭的支架。
梯形支架—呈梯形的完全或不完全支架。
矩形支架—呈矩形的完全或不完全支架。
拱形支架—顶部结构呈拱形的完全或不完全支架。
马蹄形支架—呈马蹄形的完全或不完全支架。
圆形支架—整体呈圆形的完全支架。
椭圆形支架—整体呈椭圆形的完全支架。
顶梁支架—谷称“无腿棚子”。巷道或硐室两帮稳定不需支撑,仅用顶梁支承顶板的支架。
顶梁—俗称“棚梁”。在杆件式支架组成中位于顶部的主要承载构件。
立柱—俗称“棚腿”。在杆件式支架或液压支架中,立于底板、底梁或底座上,用于支撑顶梁的构件或部件(如液压缸)。
背板—安设在支架(井圈)外围,使地压均匀传递给支架并防止碎石掉落的构件。
撑杆—增加杆件式支架之间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的构件。
拱碹—简称“拱”、“碹”。用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构筑的整体式弧形支架。
三心拱—顶部由三段圆弧构成的拱碹。
半圆拱—顶部呈马蹄形的拱碹。
圆拱—又称“圆碹”。整体呈圆形拱碹。
底拱—又称“反拱”;曾称“仰拱”。在巷道底板设置的、连接两侧墙体或岩体的、拱矢向下的拱碹。
碹岔—巷道交岔处的拱碹。
穿尖碹岔—曾称“象鼻子碹”。拱高不变的碹岔。
牛鼻子碹岔—拱高随交岔处跨度加大而增高的碹岔。
砌碹—曾称“发碹”。构筑拱碹的作业。
碹胎—砌碹时,用以支撑模板的骨架。
井圈—立井掘进时,用以支撑背板维护围岩稳定的组装式圈形金属骨架。
井框—矩形立井井筒中,用以维护围岩稳定的杆件式木质框形支架。
基础井框—支承或悬吊井框的基座框。
井壁—在井筒围岩表面构筑的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整体构筑物。
复合井壁—分层施工构筑的,或用两种以上建筑材料构筑的井壁。
丘宾筒—用钢、铁或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带有凸缘和加强肋的弧形板块组装的筒形支架。
壁座—为支撑向上砌筑段井壁和悬挂向下掘进段临时支架,在井筒围岩中开凿井构筑的混凝土或钢盘混凝土基座。
梁窝—为安装各种梁,在井壁或巷壁中开凿或预留的洞穴。
支护—锚杆、支架及其安设作业或构筑作业。
井巷支护—泛指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支护。
临时支护—在永久支护前,为暂时维护围岩稳定和保障工作面安全而进行的支护。
永久支护—在井巷服务年限内,为维护围岩稳定而进行的支护。
超前支护—在松软或破碎带,为了防止岩石冒落,超前于掘进工作面进行的支护。
联合支护—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支架共同维护围岩稳定的支护。
锚杆—锚固岩体、维护围岩稳定的杆状结构物。
锚杆支护—单独采用锚杆的支护。
喷浆支护—利用压缩空气将水泥砂浆喷射到岩体表面的支护。
锚网支护—锚杆加金属网的支护。
锚喷网支护—海盗合使用锚网和喷混凝土或喷浆的支护。
新奥法—全称“奥地利隧道新施工法”。奥地利人6789-+%/c%:根据本国多年隧道施工经验总结出的一种施工法。特点是采用光面爆破;以锚喷作一次支护,必要时加钢拱支架;根据围岩地压及变形实测数据,再合理进行二次支护;对软岩强调封底。
干喷[法]—利用压缩空气将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干拌合料输送到喷射机喷头处再加水混合的喷射方法。
潮喷[法]—利用压缩空气将具有一定湿度的骨料和水泥拌合物输送到喷射机喷头处再加水混合的喷射方法。
湿喷[法]—将拌制好的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利用喷射机喷射的方法。
四、爆破
爆炸材料—又称“爆炸物品”;曾称“爆破材料”。炸药与起爆材料的总称。
炸药—在一定能量作用下,无需外界供氧时,能够发生快速化学反应,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产物的物质。单一化合物的炸药称“单质炸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炸药称“混合炸药”。
岩石炸药—用于地面以及无瓦斯和(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爆破岩石的混合炸药。
露天炸药—只适用于地面或露天矿爆破作业的炸药。
煤矿许用炸药—曾称“煤矿炸药”、“安全炸药”。经主管部门批准,符合国家安全规程规定、允许在有瓦斯和(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工作面或工作地点使用的炸药。
硝酸铵类炸药—曾称“硝安炸药”、“硝铵炸药”。以硝酸铵为主、加有可燃剂或再加敏化剂(硝化甘油除外),可用雷管起爆的混合炸药。
硝化甘油类炸药—硝化甘油被可燃剂和(或)氧化剂等吸收后组成的混合炸药。
胶质炸药—曾称“胶质代那买特”。以硝酸盐和胶化的硝化甘油或胶化的爆炸油(硝化甘油和硝化乙二醇的混合物)为主要组分的胶状硝化甘油类炸药。
铵梯炸药—曾称“硝铵炸药”、“硝铵炸药”。以梯恩梯为敏化剂的碳酸铵类炸药。
铵油炸药—又称“铵油爆破剂”。由碳酸铵、燃料油[和木粉等]组成的碳酸铵类炸药。
含水炸药—以氧化剂水溶液和可燃剂为基本成分的,含水量一般为<=-?=>的混合炸药。
浆状炸药—由可燃剂和(或)敏化剂分散在以碳酸铵为主的氧化剂的水溶液中,经稠化、交联而制成的凝胶状含水炸药。
乳化炸药—通过乳化剂的作用,使以硅酸盐为主的氧化剂水溶液微滳均匀地分散在含有气泡或多孔性物质的油相连续介质中而形成的油包水型膏状含水炸药。
被筒炸药—以煤矿许用炸药为药芯,外包以消焰剂做的被筒而制成的安全度较芯药更高的煤矿许用炸药。
离子交换[型]炸药—含有离子交换盐对(硝酸钠或碳酸钾和氯化铵)和硝化甘油的煤矿许用炸药。
起爆药—在较小外界能量作用下,可急速由爆燃转爆轰的炸药。
猛炸药—曾称“高级炸药”、“烈性炸药”。在较大外界能量作用下才能起爆,利用爆轰释放出来的能量对周围介质做功的炸药。
黑火药—曾称“黑药”。由碳酸钾、硫黄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
敏化剂—又称“敏感剂”。用以提高混合炸药起爆感度的物质。
消焰剂—曾称“阻化剂”。能缩短炸药爆炸时产生的火焰长度及持续时间,降低炸药的爆温,并能对可燃气体或煤尘的氧化反应起负催化作用的物质。爆炸—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
爆轰—曾称“爆炸”、“爆震”。戠轰波在炸药中自行传播的现象。其反应区向未反应物质中推进速度大于未反应物质中的声速。
爆轰波—曾称“爆炸波”。伴有快速化学反应的冲击波。
冲击波—曾称“击波”、“激震波”、“激波”。使介质状态参数突跃、并以超声速传播的压力波。
爆燃—炸药迅速燃烧的现象,其反应区向未反应物质中推进速度小于未反应物质中的声速。
爆速—爆轰波在炸药中传播的速度。
爆炸压[力]—炸药爆炸时生成的热气体所产生的压力(压强)。
爆轰压[力]—简称“爆压”。在9-;假设的模型中,炸药爆轰时爆轰波在化学反应区末端面的压力(压强)。
炸药作功能力—又称“威力”;曾称“爆力”。炸药爆炸产物对周围介质所作的总功。
感度—爆炸材料在外界能量作用下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根据外界作用不同,可分为“热感度”、“火焰感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起爆感度”(又称“爆轰感度”)、“冲击波感度”、“静电火花感度”、“静电感度”和“射频感度”等。
猛度—炸药爆轰时粉碎与其接触介质的能力。
氧平衡—炸药含氧量与炸药中所含可燃元素完全氧化所需氧量之间的相差程度。多余时称“正氧平衡”,不足时称“负氧平衡”,相等时称“零氧平衡”。
药卷密度—药卷单位体积所含炸药的质量。
临界直径—在一定的装药密度条件下,爆轰能稳定传播的最小装药直径。
殉爆—炸药(主爆药)爆轰时引起与其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炸药(受爆药)爆轰的现象。
殉爆距离—曾称“殉爆度”。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发生殉爆的概率为7889的最大距离。
殉爆安全距离—主爆药与受爆药之间发生殉爆的概率为7889的最小距离。
聚能效应—曾称“空穴效应”、“锥孔效应”、“空心装药效应”。在一端有空穴的炸药装药爆轰时,爆轰产物在空穴的轴线方向上汇聚,并在这个方向上增强破坏作用的现象。
间隙效应—曾称“管道效应”、“沟槽效应”。当炮眼直径与药卷(包)直径之间的间隙值在一定范围内时,造成长柱状装药传爆中断的现象。
起爆材料—装有一定量炸药的、可用预定的外界能激发而产生的效应完成起爆功能的元件和小型装置。
雷管—由外界能激发,并可靠地引起其后的起爆材料或猛炸药爆轰的起爆材料。
火雷管—曾称“火管”。用火焰激发的雷管。
电雷管—曾称“电管”。以电能激发的雷管。激发后瞬时爆炸的称“瞬发电雷管”,隔一定时间称“延期电雷管”;按延期间隔时间不同,分“秒延期电雷管”、“毫秒延期电雷管”;具有抗静电性能的称“抗静电电雷管”。
煤矿许用电雷管—经主管部门批准,允许在有瓦斯和(或)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使用的电雷管。
导爆管雷管—由导爆管的冲击波冲能激发的雷管。
磁电雷管—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能激发的雷管。
最大不发火电流—电雷管达到规定的不发火概率所能施加的最大电流。
最小发火电流—曾称“最小准爆电流”、“最低准爆电流”。电雷管达到规定的发火概率所需施加的最小电流。
电雷管的安全电流—曾称“最大安全电流”、“最高安全电流”。在电雷管的最大不发火电流和要求的设计精度下,保证电雷管在规定时间内不发火的恒定直流电流。
脚线—电雷管传导电流的绝缘导线。
导火索—曾称“导火线”。以黑火药为药芯,外覆包覆层和防潮层(或外覆塑料管),能连续匀速传递火焰的索类起爆材料。
导爆索—以猛炸药为药芯,外覆包覆层和防潮层(或外覆塑料管),能传递爆轰波的索类起爆材料。
导爆管—又称“塑料导爆管”;曾称“诺内尔管”。内壁附着猛炸药、以低速传递爆轰波的塑料细管。
[毫秒]继爆管—又称“延期继爆管”。与导爆索配合使用的毫秒延期传爆元件。
电爆网路—给成组的电雷管输送起爆电能的网路。通常由起爆电源、爆破母线、连接线和电雷管脚线连接组成。连接的方式有串联、并联、混联等。
发爆器—又称“起爆器”;曾称“放炮器”。供给电爆网路上的电雷管起爆电能的器具。
发爆能力—曾称“放炮能力”。发爆器能够一次起爆的电雷管数。
爆破母线—曾称“放破母线”。连接(或通过在连接线连接)电雷管脚线与起爆电源的导线。
炮眼—在爆破介质中外凿的用以装药爆破的孔眼。在露天爆破中通称“炮孔”。
掏槽眼—在工作面上首先爆破以造成第二个自由面的一组炮眼。
周边眼—在井巷工作面为控制掘进断面周边而钻凿的炮眼。
辅助眼—曾称“扩槽眼”。在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钻凿的炮眼。
顶眼—在采掘工作面顶部钻凿的炮眼。
底眼—在采掘工作面底部钻凿的炮眼。
帮眼—在巷道掘进工作面两帮钻凿的炮眼。
直眼掏槽—曾称“平行空眼掏槽”。掏槽眼均垂直于掘进工作面,彼此间距较小,并有不装药空眼的掏槽方式。
斜眼掏槽—掏槽眼与采掘工作面斜交的掏槽方式。
混合掏槽—立井掘进工作面,掏槽眼呈6-7圈同心圆布置,内浅外深,由内向外顺序起爆的掏槽方式。
炮眼密集系数—曾称“临近系数”。炮眼间距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
炮眼间距—简称“眼距”。同排或同圈炮眼中心之间的距离。
[炮眼]排距—炮眼排与排间的距离。炮眼圈与圈间的距离称为“[炮眼]间距”。
炮眼深度—由炮眼底至工作面的垂直距离。
超钻深度—又称“超深”、“超钻”。台阶爆破时,炮孔深度超过坡底线水平的距离。
炮眼长度—沿炮眼轴线由眼底至眼口的长度。
最小抵抗线—从装药重心到自由面的最短距离。
坡顶—台阶上外行炮孔中心至坡顶线的距离。
装药—装在炮眼或待爆硐室内,包括起爆药卷的炸药。
起爆—激发炸药使其爆炸的过程。
起爆药卷—曾称“炮头”、“引药”。用以起爆其它猛炸药或爆破剂,装有雷管或导爆索的药卷或药包。
集中装药—一般指长度与直径之比小于.1的装药
柱状装药—又称“圆柱装药”;曾称“长条装药”。一般指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1的装药。
装药结构—炸药在炮眼中装填的状态。连续密接的称“连续装药(!*.0,(!〃#¥%&)”,分成数段的称“间隔装药”;装药直径基本等于炮眼直径的称“耦合装药”。
装药不耦合装药系数—炮眼直径与装药直径的比值。
装药长度系数—曾称“装药系数”。装药长度与炮眼长度的比值。
装药体积系数—曾称“装药密度系数”。装药体积与装药段炮眼体积的比值。
装药密度—装药段单位炮眼体积的装药量。
装药量—装入炮眼或待爆硐室内的炸药质量。
单位炸药消耗量—爆破单位体积岩石或煤消耗的炸药质量。
炮泥—堵塞炮眼的惰性材料。用塑料薄膜袋充水做成的炮泥称“水炮泥”。
爆破—用炸药破碎物体的作业。
爆破漏斗—装药在介质内爆破后于自由面处形成的漏斗形爆坑。
爆破漏斗半径—爆破漏斗锥底圆的半径。
爆破作用的指数—爆破漏斗半径与最小抵抗线的比值。
全断面一次爆破—井巷整个工作面上一个掘进循环的全部炮眼的装药一次起爆的爆破方法。
缓冲爆破—炮孔间距较小,采用不耦合装药或间隔装药,用以维护边坡稳定的控制爆破。
光面爆破—曾称“周边爆破”、“轮廓爆破”、“修边爆破”。爆破后岩体轮廓面成形规整,围岩稳定,无明显炮震裂缝的控制爆破。
预裂爆破—在爆破岩体的轮廓线上的炮眼采用不耦合装药并先于其它炮眼爆破,形成连通裂缝的控制爆破。
药壶爆破—在炮眼底部先少量装药爆破成壶状,再装药爆破的方法。
台阶爆破—曾称“梯段爆破”、“阶段爆破”。在露天采场台阶上进行爆破的方法。
裸露爆破—曾称“放糊炮”、“放明炮”、“放贴炮”。在岩体表面上直接贴敷炸药或再盖上泥土进行爆破的方法。
水封爆破—以水炮泥填塞炮眼用以降低粉尘的爆破方法。
延期爆破—曾称“迟发爆破”。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起爆各炮眼或各排、各圈炮眼的爆破方法。
毫秒爆破—曾称“微差爆破”。相邻炮眼或药包群之间的起爆时间间隔以毫秒计的延期爆破。
控制爆破—对爆破介质的破坏方向、范围、程度和爆破有害效应进行严格控制的爆破技术。
松动爆破—爆破时岩体只碎裂不飞散的爆破方法。
硐室爆破—将大量装药装入专用硐室或专用巷道内进行爆破的方法。
压碴爆破—曾称“留碴爆破”。在露天采场台阶坡面上留有上次的爆堆情况下进行爆破的方法。
定向抛掷爆破—能将大量岩土按预定方向抛掷到要求位置,并堆积成一定形状的爆破技术。
正向起爆—起爆药包位于柱状装药的里端,靠近或在炮眼底,雷管底部朝向炮眼口的起爆方法。
反向起爆—起爆药包位于柱状装药的里端,靠近或在炮眼底,雷管底部朝向炮眼口的起爆方法。
残眼—又称“残孔”,谷称“炮窝子”。爆破后残留的一段炮眼。
炮眼利用率—又称“炮眼利用系数”。工作面一次爆破的循环进度与炮眼平均深度的比值。
炮眼爆破率—单位炮眼长度所爆破的矿岩量。在露天爆破中通称“炮孔爆破率”。
自由面—曾称“临空面”。被爆介质与空气的接触面。
拒爆—俗称“瞎炮”、“哑炮”、“盲炮”。起爆后,爆炸材料未发生爆炸的现象。
熄爆—又称“不完全爆炸”;曾称“半爆”。爆轰波不能沿炸药继续传播而中止的现象。
早爆—爆炸材料比预定起爆时间提前爆炸的现象。
迟爆—爆炸材料比预定起爆时间滞后爆炸的现象。
欠挖—爆破后,井巷断面周界小于设计尺寸的现象。
超挖—爆破后,井巷断面周界大于设计尺寸的现象。
底盘抵抗线—台阶上,外排炮孔轴线至坡底线的水平距离。
爆堆—爆破后形成的岩石松散堆积体。
根底—爆破后,台阶底部残留的未炸掉的岩体。
伞檐—爆破后,台阶顶部残留的未炸掉的岩体。后冲—曾称“后冲作用”。爆破后,台阶后壁上部岩体新形成的裂缝现象。
5.煤矿开采
一、矿区开发和煤矿设计
矿区规模—矿区均衡生产时期的生产能力。
矿区开发可行性研究—对矿区开发的必要性、主要技术原则方案及其技术经济合理性进行全面论证和综合评价的研究。
矿区总体设计—对矿区建设规模、矿田划分,矿山生产能力和建设顺序,辅助和附属企业的建设以及外部协作条件等进行的全面设计。
矿区地面总体布置—对矿区内企业工业场地、设施和居民生活区布局进行的全面规划。
井田境界—又称“井田边界”。矿井开采的边界。
井田尺寸—按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矿井类型。一般分大型、中型、小型矿井三种。
露天矿规模—按露天矿设计年生产能力大小划分的露天矿类型。一般分大型、中型、小型露天矿三种。
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m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m以下的煤层。
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3.5m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3.5-10m的煤层。
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m以上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厚度10m以上的煤层。
近水平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以下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以以下的煤层。
缓[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8-2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5-10°的煤层。
中斜煤层—又称“倾斜煤层”。地下开采时倾角25-45°的煤层;露天开采时倾角倾角10-45°的煤层。
急[倾]斜煤层—地下或露天开采时倾角45°以上的煤层。
近距离煤层—煤层群层间距离较小,开采时相互有较大影响的煤层。
矿井可行性研究—对拟建矿井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科学论证和具体分析的研究。
露天矿可行性研究—对拟建露天矿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科学论证和具体分析的研究。
矿井设计—对拟建矿井的开拓、开采等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环节、配套设施和安全措施等进行的全面设计。
露天矿设计—对拟建露天矿的开拓、开采等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环节、配套设施和安全措施等进行的全面设计。
矿井初步设计—在矿井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为选择和确定拟建矿井重大技术决策的初步方案和所需设备,以及为编制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总概算等进行的设计。
露天矿初步设计—在露天矿可行性研究基础上,为选择和确定拟建露天矿重大技术决策的初步方案和所需设备,以及为编制露天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总概算等进行的设计。
矿井施工设计—为矿井施工提供施工图纸、预算和有关说明书所作的设计,包括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露天矿施工设计—为露天矿施工提供施工图纸、预算和有关说明书所作的设计,包括露天矿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矿井设计储量—矿井精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能利用储量减少设计计算的断层、防水、井田境界等煤柱后剩余的储量。
露天矿设计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地面建筑物、井下主要巷道等保护煤柱后乘以采区采出率所行到的储量。
露天矿可采储量—露天矿设计储量乘以采出率所行到的储量。
矿井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储量减去工业场地、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井下主要巷道等保护煤柱后乘以采区采出率所得到的储量。
露天矿可采储量—露天矿设计储量乘以采出率所得到的储量。
储量备用系数—为保证矿山有可靠服务年限而在计算时对储量采取的富裕系数。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设计中规定的露天矿在单位时间(年或日)内采出煤炭或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煤层产出能力—曾称“煤层生产能力”。煤层单位面积内的煤炭数量。
矿井服务年限—按矿井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矿井开采年限。
露天矿服务年限—按露天矿可采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并考虑储量备用系数计算出的露天矿开采年限。
矿井开拓设计—为选择矿井开拓方案及确定有关参数而进行的设计。
露天矿开拓设计—为选择矿井开拓方案及确定有关参数而进行的设计。
采区设计—为选择露天矿开拓方案及确定有关参数而进行的设计。
二、井田开拓和采区准备
[井田]开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
立井开拓—主、副井均为立井的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主、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
平硐开拓—用主平硐的开拓方式。
斜井开拓—主、副井均为斜井的开拓方式。
平硐开拓—用主平硐的开拓方式。
综合开拓—采用方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方式。
分区域开拓—大型井田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开采区域、并共用主井的开拓方式。
阶段—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阶段垂高—又称“阶段高度”。阶段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阶段斜长—阶段上部边界至下部边界沿煤层倾斜方向的长度。
[开采]水平—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所在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辅助水平—在开采水平内,因生产需要而增设有运输大巷的水平位置及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开采水平垂高—又称“水平高度”。开采水平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矿井延深—为接替生产而进行的下一开采水平的井巷布置及开掘工程。
采区准备—采区(盘区、带区)内主要巷道的掘进和设备安装工作。
采区—阶段或开采水平内沿走向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块段。近水平煤层采区又称“盘区”;倾斜长壁分带开采的采区又称“带区”。
分段—曾称“小阶段”、“亚阶段”、“分阶段”。在阶段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分带—在带区内沿走向划分的开采块段。
前进式开采—(1)自井筒或主平硐附近向井田边界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的开采顺序;(2)采煤工作面背向采区运煤上山(运输大巷)方向推进的开采顺序。
后退式开采—(1)自井筒或主平硐附近向井田边界方向依次开采各采区的开采顺序;(2)采煤工作面向采区运煤上山(运输大巷)方向推进的开采顺序。
往复式开采—前一采煤工作面推进到终采线位置后,相邻的后续采煤工作面按相反方向推进的开采方式。
上行式开采—分段、区段、分层或煤层由下向上的开采顺序。
下行式开采—分段、区段、分层或煤层由上向下的开采顺序。
开拓巷道—为井田开拓而开掘的基本巷道。如井底车场、运输大巷、总回风巷、主石门等。
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而掘进的主要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等。
回采巷道—又称“采煤巷道”。形成采煤工作面及为其服务的巷道。如开切眼、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等。
暗井—不直接通达地面的立井或斜井。
溜井—用于自重运输的井筒。
石门—与煤层走向正交(垂直)或斜交的岩石水平巷道。
采区石门—为采区服务的石门。
主石门—连接井底车场和大巷的石门。
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
运输大巷—为整个开采水平或阶段运输服务的水平巷道。
单煤层大巷—为一个煤层服务的大巷。
集中大巷—为多个煤层服务的大巷。
总回风巷—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服务的回风巷道。
上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上,为本水平或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下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下,为本水平或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
主要上山—为开采水平或辅助水平服务的上山。
主要下山—为开采水平或辅助水平服务的下山。
采区上山—为一个采区服务的上山。
采区下山—为一个采区服务的下山。
分段平巷—在分段上、下边界掘进的平巷。
区段平巷—在区段上、下边界掘进的平巷。
分层巷道—厚煤层分层开采时,为一个分层服务的区段巷道或分带巷道。
区段集中平巷—为一个区段的几个煤层或几个分层服务的平巷。
分带斜巷—在分带两侧边界掘进的倾斜巷道。
分带集中斜巷—为一个分带的几个煤层或几个分层服务的倾斜巷道。
采区车场—采区上山或下山与区段平巷或大巷连接的一组巷道和硐室。
煤门—厚煤层内正交(垂直)或斜交走向掘进的水平巷道。
联络巷—曾称“横贯”。联络两条巷道的短巷。
掘进率—井田一定范围或一定时间内,掘进巷道的总长度与采出总煤量之比。
煤柱—煤矿开采中为某一目的保留不采或暂时不采的煤体。如“工业场地煤柱”、“井田边界煤柱”、“断层煤柱”、“护巷煤柱”等。
三、采煤方法
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回采]工作面—又称“采煤工作面”、“采场”。进行采煤作业的场所。
采煤工艺—又称“回采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长壁工作面—长度一般在50及以上的采煤工作面。
短壁工作面—长度一般在50以下的采煤工作面。
双工作面—同一煤层或分层内同时生产并共用工作面运输巷的两个相邻长壁工作面。
对拉工作面—两工作面相向运煤的双工作面。
煤壁—直接进行采掘的煤层暴露面。
采高—曾称“采厚”。采煤工作面煤层被直接采出的厚度。
开切眼—曾称“切割眼”。沿采煤工作面始采线掘进,以供安装采煤设备的巷道。
工作面端头—长壁工作面两端与巷道衔接的地段。
切口—曾称“缺口”、“壁龛”、“机窝”。长壁工作面内,为安放输送机机头、机尾的传动部,或因采煤机械无法采到而在煤壁内超前开出的空间。一般在工作面两端。
始采线—采煤工作面开始采煤的边界。
采空区—曾称“老塘”。采煤后废弃的空间。
工作面运输巷—曾称“运输顺槽”、“下顺槽”。主要用于运煤的区段平巷或分带斜巷。
工作面回风巷—曾称“回风顺槽”、“上顺槽”。主要用于回风的区段平巷或分带斜巷。
破煤—又称“落煤”。用人工、机械、爆破、水力等方式将煤从煤壁分离下来的作业。
爆破采煤工艺—又称“炮采”。在长壁工作面用爆破方法破煤和装煤、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
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普采”。用木杠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简称“综采”。在长壁工作面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
掏槽—用机械、水力或爆破等方法从采掘工作面煤壁或岩壁先掏出部分煤或岩石以增加自由面的工序。
爆破装煤—用爆破的方法将煤炭抛入输送机内的装煤方法。
循环—采掘工作面周而复始地完成一整套工序的过程。
循环进度—曾称“循环进尺”。采掘工作面完成一个循环向前推进的距离。
旋转式推进—采煤工作面边采边旋转一定角度的推进方式。
跨采—采煤工作面跨在或跨越上山、石门、大巷等巷道的采煤方式。
整层开采—一次采出煤层全厚的开采方式。
分层开采—厚煤层划分为中等厚度的若干分层,再依次开采各分层的开采方式。
走向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倾斜长壁采煤法—长壁工作面沿倾斜推进的采煤方法。
倾斜分层采煤法—厚煤层沿倾斜面划分分层的采煤方法。
短壁采煤法—采用短壁工作面的采煤方法。
煤房—直接采出煤炭的长条形房状空间。
房柱式采煤法—每隔一定距离开采煤房,在煤房之间保留煤柱以支撑顶板的方法。
掩护支架采煤法—在急倾斜煤层中,沿走向布置采煤工作面,用掩护支架将采空区和工作空间隔开、向俯斜推进的采煤方法。
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中,沿伪倾斜布置采煤工作面,用柔性掩护支架将采空区和工作空间隔开,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倒台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中,布置成下部超前的台阶形的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正台阶采煤法—又称“斜台阶采煤法”。在急斜煤层中,沿伪倾斜方向布置成上部超前的台阶形工作面,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水平分层采煤法—急斜厚煤层沿水平面划分分层的采煤方法。
斜切分层采煤法—急斜厚煤层沿与水平面成?角的斜面划分分层的采煤方法。
仓储采煤法—急斜煤层中将采落的煤暂留于已采空间中,待仓房内的煤体采完后,再依次放出存煤的采煤方法。
伪斜长壁采煤法—在急斜煤层中布置俯伪斜长壁工作面,用密集支柱隔开已采空间,并沿走向推进的采煤方法。
长壁放顶煤采煤法—开采?度以上缓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
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在急斜煤层中,按一定高度分成若干个分段。在分段内先采出底部工作面的煤,随即放出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
放煤步距—用放顶煤采煤法时,沿工作面推进方向前后两次放煤的间距。
放煤顺序—放顶煤时,各放煤口放煤方式和次序。
放采比—用放顶煤采煤法时,上部放顶煤高度与下部工作面采高之比。
自重充填—曾称“自溜充填”。利用自重将充填材料送入采空区的充填方法。
机械充填—利用机械将充填材料抛入采空区的充填方法。
风力充填—利用压缩空气通过管道把充填材料送入采空区的充填方法。
水力充填—曾称“水砂充填”。利用水力通过管道把充填材料送入采空区的充填方法。
注砂井—用贮存充填材料的砂仓和进行水砂混合的注砂室组成的充填设施。
充填步距—沿工作面推进方向一次充填采空区的距离。
充填能力—充填系统单位时间内能输送的充填材料的体积。
充采比—每采出1t煤所需充填材料的方方米数。
充填倍线—充填管路总长度与充填管路入口至出口的高差之比。
充填沉缩率—充填体经过一定时间压缩后,其沉缩的高度与原充填高度之比。
四、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
矿山压力—简称“矿压”,又称“地压”;曾称“山岩压力”、“围岩压力”。存在于采掘空间围岩内的力。
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围岩或支护物呈现的各种力学现象。
原岩—未受采掘影响的天然岩体。
原岩应力—曾称“原始应力”、“天然应力”。天然存在于原岩内的应力。
采动应力—又称“再生应力”;曾称“次生应力”。受采掘影响在岩体内重新分布后形成的应力。
应力增高区—曾称“集中应力区”、“应力增高带”。岩体内采动应力高于原岩应力的区域。
应力降低区—曾称“卸压区”、“应力降低带”。岩体内采动应力低于原岩应力的区域。
叠加应力—受两个以上采掘工作面影响而形成的合成应力。
自重应力—岩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应力。
构造应力—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
支承压力—由于采掘空间原被采物承受的载荷转移到周围支承体上而形成的压力。
前支承压力—曾称“临时支承压力”、“移动性支承压力”。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的支承压力。
后支承压力—采煤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形成的支承压力。
侧支承压力—曾称“残余支承压力”、“固定性支承压力”。采空区或巷道一侧或两侧的支承压力。
松动压力—围岩中松散或脱落岩块自重对支护物产生的压力。
变形压力—围岩变形、位移、膨胀对支护物产生的压力。顶板—赋存在煤层之上的邻近岩层。
底板—赋存在煤层之下的邻近岩层。
伪顶—位于煤层之上随采随落的极不稳定岩层,其厚度一般在0.5以下。?
直接顶—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移架或回柱后能自行垮落的岩层。
基本顶—又称“老顶”。位于直接顶或煤层之上,通常厚度及岩石强度较大、难于垮落的岩层。
顶板稳定性—未经人工支护的悬露顶板在某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冒落的能力。
坚硬岩层—强度高、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强、自稳能力强的岩层。
松软岩层—粘结力差、强度低、易风化、有时膨胀、自稳能力差的岩层。
破碎顶板—岩层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强度差、自稳能力胝的顶板。
人工顶板—曾称“人工假顶”。分层开采时为阻挡上分层垮落矸石进入工作空间而铺设的隔离层。
再生顶板—分层开采时上分层垮落矸石自然固结或人工胶结形成的下分层开采的顶板。
上覆岩层—煤层或采掘空间之上的岩层。
离层—采掘空间上方相邻岩层沿层理面产生分离的现象。
自然平衡拱—曾称“冒落拱”、“压力拱”。采掘空间上方岩层破坏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拱形结构。
原生裂隙—岩体生成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裂隙。
构造裂隙—岩体生成后受地质构造作用而形成的裂隙。
采动裂隙—岩体受采掘影响而形成的裂隙。
岩石软化系数—岩石水饱和试件与干燥(或自然含水)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的比值。
普氏系数—全称“普罗托季亚科诺夫系数“;曾称”岩石硬度系数“。区分岩石坚固程度的系数,其值等于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Mpa)除以10.
岩石粘聚力—曾称“岩石粘结力“、”岩石内聚力“。岩石内部相邻矿物颗粒表面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岩石内摩擦角—岩石破坏极限平衡时剪切面上的正应力和内摩擦力形成的合力与该正应力形成的夹角。
岩层控制—为控制由采掘工程引起的围岩及岩层变形、移动和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工作面]顶板控制—曾称“顶板管理“。采煤工作面工作空间支护和采空区处理工作的总称。
垮落法—使采空区悬露顶板垮落后充填采空区的岩层控制方法。
充填法—用充填材料充填采空区的岩层控制方法。
缓慢下沉法—在采空区后方利用顶板下沉和底板隆起的特性任其自然合拢的岩层控制方法。
煤柱支撑法—在采空区中留适当宽度煤柱以支撑顶板的岩层控制方法。
回柱—从将要废弃空间中撤出支柱(架)的工序。
放顶—通过移架或回柱缩小工作空间宽度使采空区悬露顶板及时垮落的工序。
初次放顶—采煤工作面从开切眼开始向前推进一定距离后,通过人为措施使直接顶第一次垮落的工序。
无特种柱放顶—曾称“无密集柱放顶”、“无排柱放顶”。在工作空间与采空区交界线上不专为放顶架设任何特种支柱的放顶方法。
强制放顶—采空区中顶板难以自行垮落时采用爆破等方法强近顶板垮落的方法。
放顶距—曾称“放顶步距”。想念再次放顶的间隔距离。
端面距—曾称“梁端距”。采煤工作面支架顶梁前端至煤壁之间的距离。
无支柱距—工作面中靠近煤壁第一排支柱与煤壁之间的距离。
冒顶—又称“顶板冒落”。采掘工作空间内或井下其它工作地点顶板岩石发生坠落的事故。
顶板破碎度—端面距范围内冒落高度超过0.2或0.3的顶板面积与其总面积之比。
顶板单位破碎度—又称“顶板破碎指数”。折算成端面距为?时的顶板破碎度。
局部冒顶—采掘工作空间或井下其它工作地点局部范围内顶板岩石坠落造成的顶板事故。
区域性切冒—又称“大面积塌冒”;曾称“大面积来压”。采空区内大面积悬露的坚硬顶板在短时间内突然塌落而造成的大型顶板事故。
压垮型冒顶—因工作面内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推垮型冒顶—因水平推力作用使工作面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端面冒顶—端面距范围内顶板岩石坠落造成的事故。
漏顶—长壁工作面局部范围内顶板岩石呈碎块或碎屑状冒落,形成空穴的冒顶事故。
片帮—矿山压力作用下煤帮(壁)或岩帮(壁)发生塌落的现象。
顶板垮落—曾称“顶板冒落”、“顶板陷落”、“顶板塌落”。回柱或移架后采空区内顶板自然垮落的现象。
顶板垮落角—曾称“顶板冒落角”。顶板垮落后其断裂面与顶板层面之间朝采空区方向形成的夹角。
不规则垮落带—曾称“不规则冒落带”。采空区内顶板岩层垮落后岩块呈杂乱堆积的岩层带。
规则垮落带—曾称“规则冒落带”。不规则垮落带上部顶板岩层垮落后岩块堆积排列较整齐的岩层带。
岩石碎胀系数—岩体破碎后与破碎前体积的比值。
垮采比—采用垮落法时采空区内垮落带高度与工作面采高之比。
顶板压力—顶板给支架的作用力。
初次来压—基本顶初次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
周期来压—基本顶周期破断在采煤工作面引起的矿压显现。
动载系数—又称“顶板来压强度系数”。基本顶来压期间工作面支架上的载荷平均值与未来压时平均值之比。
顶底板移近量—顶板下沉量与底板鼓起量之和。
顶底板移近率—顶底板移近量占移近前原高度的百分率。
顶板回弹—上覆坚硬岩层断裂时顶板瞬时上升的现象。
顶板台阶下沉—坚硬顶板破断成岩块后由煤壁至采空区方向呈台阶状向下错动的现象。
顶板弱化—曾称“顶板软化”。通过注水或化学等方法使坚硬顶板岩体强度减弱的现象。
煤岩固化—通过注浆等手段增强煤体或岩体的自稳能力的技术措施。
底鼓—由于矿山压力作用或水的影响,底板发生隆起的现象。
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曾称“矿山冲击”。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
矿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煤岩体中突然在瞬间发生伴有巨响和冲击波的震动但不发生煤岩抛出的弹性变形能释放现象。
恒阻支柱—受载达工作阻力后,压缩量增加支撑力基本保持恒定的可缩性支柱。
增阻支柱—受载达工作阻力后,压缩量增加支撑力基本保持恒定的可缩性支柱。
摩擦支柱—利用摩擦力产生支撑力的可缩性支柱。
单体液压支柱—利用液体压力产生工作阻力并实现升柱和卸载的单要可缩性支柱。
迎山角—在有一定倾角的煤层中安设支柱时,支柱与顶底板法线形成的3-5度的向上偏角。
特种支柱—为控制顶板而架设的不同一般的支护物。
放顶[支]柱—用垮落法时在工作面与采空区交界线上专为放顶而安设的特种支柱。
墩柱—以液压力动力实现升降、前移等运动的重型放顶柱。
支垛—在顶底板之间垒砌成垛状的支承式构筑物。
十字顶梁—在纵向和横向均可实现铰接连接的十字形金属顶梁。
滑移顶梁支架—顶梁与支柱组合在一起,以液压力动力,前后顶梁互为导向而前移的支架。
柔性掩护支架—顶梁与支柱组合在一起,以液压为动力,前后顶梁互为导向而前移的支架。
气囊支架—又称“气垛支架”。由几个充入压缩空气的橡胶软包摞起组成的,用来支撑顶底板和隔离采空区的支护构筑物。
支柱密度—曾称“支护密度”。单位面积顶板下的支柱根数。
初撑力—支架或支柱支设时施于顶板的力。
[额定]工作阻力—曾称“屈服力”、“屈服载荷”、“让压阴力”。液压支架(柱)正常工作时,对顶板能产生的最大支撑力。
有效支撑能力—支柱或支架在工作面的实际支撑能力。
支护强度—支架对单位面积顶板提供的工作阻力。
支护刚度—支护物产生单位压缩量所需要的力。
支撑效率—支架承受的载荷占其工作阻力的百分率。
支架可缩量—支架的最大结构高度与最小结构高度之差。
循环平均阻力—曾称“时间加权平均工作阻力”。一个采煤循环内工作面支架阻力的时间加权平均值。
抗压入强度—煤岩体抵抗压入能力的指标。通常以一定端面积的压模用静力压入底板煤岩体时的极限强度表示,用来反映底板煤岩体的松软程度。
底板载荷集度—曾称“底板比压”。支架底座对单位面积底板上所造成的压力。
围岩稳定性—曾称“围岩自撑能力”。围岩靠自身强度保持平衡的能力。
动压巷道—受采动影响或其它动力影响的巷道。
巷道断面缩小率—巷道变形缩小后的断面积占其原断面积的百分率。
无煤柱护巷—采区内不留巷旁煤柱的巷道保护方法。
沿空巷道—沿采空区边缘布置的巷道。
沿空掘巷—完全沿采空区边缘或仅留很窄煤柱掘进巷道。
锚梁网支护—金属或塑料网、板梁和锚杆三种构件联合使用的围岩支护方法。
巷旁支护—沿空留巷时,在巷道靠采空区一侧架设各种支护物的护巷方法。
巷旁充填—沿空留巷时,在巷道靠采空区一侧进行充填形成条带的护巷方法。
矸石带—将掘进或采空区垮落的矸石垒砌在巷道殊途同归或两侧用以保护巷道的带状构筑物。
架后充填—又称“壁后充填”。为使巷道支护受力均匀用充填材料填塞支护物与围岩之间空隙的作业。
挑顶—在巷道中挑落部分顶板岩石的作业。
挖底—曾称“卧底”、“起底”。在巷道中挖去部分底板岩石的作业。
五、特殊开采
“三下”采煤—在保障建筑物正常使用条件下,采用专门的技术和安全措施开采建筑物下的煤层。
铁路下采煤—在保障铁路运输条件下,采用专门的技术和安全措施开采铁路下的煤层。
水体下采煤—在保障安全条件下,采用专门的技术和安全措施开采湖泊、河流、水库、泶等水体或富含水冲积层下面的煤层。
承压含水层上采煤—采用专门的技术和安全措施开采邻近承压含水层上的煤层。
安全水头—不致引起隔水底板突水的最大承压水头。
带压开采—采用专门的技术和安全措施在石灰岩喀斯特含水层安全水头范围内开采其上的邻近煤层。
部分开采—为减少地表和岩层移动,在煤层内采用采一部分留一部分的条带式或房式等采煤法的开采方式。
协调开采—采用多个邻近采煤工作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保持一定关系,以部分抵消地表拉伸和压缩变形的开采方式。
全柱开采—在建筑物下的煤柱全长(宽)内,用一个或多个工作面组成的回采线同时推进的开采方式。
限厚开采—为减缓采动对地表变形的影响,限制每次采高或总采厚的开采方式。
离层带注浆充填—为减少采动对地表影响,通过钻孔向煤层上覆岩层离层裂隙中注浆的方法。
6、矿山机械工程
一、采煤机械
采煤机械—用于采煤工作面,具有截煤、破煤、碎煤及装煤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机械。
截煤机—用于煤层掏槽的采煤机械。
刨煤机—以刨头为工作机构的采煤机械。
采煤机—以旋转工作机构破煤,并将其装入输送机或其它运输设备的采煤机械。
滚筒采煤机—曾称“却盘纳采煤机”。以钻为主要工作机构的采煤机。
连续采煤机—又称“掘襄机”。用正面切工作机构采煤或掘进的机械。
骑槽式采煤机—曾称“骑溜式采煤机”。机身骑或跨于工作面输送机槽上方或侧面工作的采煤机。
爬底板采煤机—曾称“额面式采煤机”。机身偏置于输送机煤壁侧,沿底板工作的采煤机。
普通机械化采煤机组—简称“普采机组”;曾称“机组”。采煤工作面的采煤、运煤等相对独立的机械和单体支护设备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在工艺过程中协调工作的采煤设备。
综合机械化采煤机组—简称“综采机组”。采煤工作面的采煤、运煤、支护等相对独立的机械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在工艺过程中协调工作,并在运动上又相互关联的采煤设备。
采煤联动机—采煤工作面中协调地完成采煤、运煤、支护等工艺,运动上相互关联,而结构又成为一体的采煤设备。
机面高度—自采煤工作面底板至采煤机机身上表面的高度。
过煤高度—采煤机与配套输送机中板间的空间高度。
截割高度—又称“切割高度”;曾称“截高”、“采高”。采掘机械截割机构工作时在底板以上形成的空间高度。
下切深度—曾称“卧底深度”。采掘机械截割机构下切至工作面底板以下的深度。
截深—采掘机械工作机构每次切入煤体或岩体内的深度。
调高—采煤机截割高度的调整。
调斜—又称“调向”。采煤机侧向倾斜角度的调整。
工作机构—采掘机械上直接实现截割、破碎等主要功能的部件。
截盘—采掘机械上支承截链运行的导向架体。
截链—采掘机械上装有截齿的闭合铰接链条。
[截割]滚筒—外围装有截齿或其他破煤工具的筒形工作机构。
螺旋滚筒—具有螺旋装载叶片的截割滚筒。
钻削头—曾称“截冠”。端部装截齿以钻削方式工作的同心环形截割工作机构。
截齿—曾称“刀齿”。采掘机械切割煤和岩石的刀具,包括“扁截齿”、“锥形截齿”;“径向截齿”、“切向截齿”等。
截线—截齿齿尖的运动轨迹。
截距—相邻截线间的距离。
截齿配置—采掘机械工作机构上截齿的选择和布置。
截槽—又称“截缝”。截盘工作时在煤层内掏出的缝状深槽。
截割速度—截齿齿尖运动的线速度。
切削深度—又称“切屑厚度”。截齿工作时,切入煤体或岩体内的深度。
截割阻抗—曾称“截割阻力”、“抗截强度”。标准截齿按规定方法截割煤体或岩体时,单位切削深度的抗力。
截割比能耗—切割单位体积煤或岩石所消耗的能量。
磨砺性系数—曾称“磨损性系数”、“磨蚀性系数”。煤或岩石磨损刀具或其它物体能力的一种指标。
截割部—曾称“截煤部”。采掘机械工作机构及其传动或驱动装置和附履带装置的总称。
摇臂—装设并传动或驱动截割滚筒,靠臂身摆幅调整采煤机截割滚筒位置高低的部件。
行走部—又称“牵引部”。采掘机械行走或牵引机构及其传动或驱动装置和附属装置的总称。
行走驱动装置—采掘机械行走部的调速、传动机构。
牵引力—驱动采煤机行走的力。
牵引速度—又称“行走速度”。采煤机的行进速度。
内牵引—行走驱动力源于采煤机身内的牵引方式。
外牵引—行走驱动力源于采煤机身外的牵引方式。
机械牵引—用机械调速的牵引传动型式。
液压牵引—用液压调速的牵引传动型式。
电[气]牵引—用电气调速的牵引传动型式。
链牵引—以悬置于工作面的圆环链实现采煤机行走的牵引方式。
无链牵引—不用悬置于工作面的圆环链实现采煤机行走的牵引方式,如“销轨式无链牵引”、“齿轨式无链牵引”和“链轨式无链牵引”等。
牵引链—实现采煤机行走的圆环链。
内喷雾—喷嘴设于工作机构内部的喷雾方式。
外喷雾—喷嘴设于工作机构外部的喷雾方式。
拖缆装置—曾称“电缆拖移装置”。采掘机械沿工作面(巷道)拖、放电缆和水管的装置。
安全绞车—曾称“防滑绞车”。防止采煤机械下滑的专用绞车。
上漂—采掘机械工作时,工作机构向上离开工作面底板或底面的倾向和现象。
下扎—采掘机械工作时,工作机构向下切入工作面底板或底面的倾向和现象。
进刀—采掘机械向垂直于煤壁或岩壁的方向推进,进入下一截深切割的作业,如“推入进刀”、“正切进刀”和“斜切进刀”等。
落道—又称“掉道”。采煤机械的导向靴脱离导靴的故障。
静力刨[煤机]—刨头单纯凭籍刨链拉力工作的刨煤机。
动力刨[煤机]—曾称“冲击式刨煤机”。刨头藉振动装置的冲击力和刨链的拉力工作的刨煤机。
拖钩刨[煤机]—刨头以输送机槽为导轨,刨链通过拖板拖动刨头工作的刨煤机。
滑行刨[煤机]—刨头以滑架为导轨,刨链在滑架内直接拖动刨头工作的刨煤机。
滑行拖钩刨[煤机]—刨头以滑架为层轨,刨链通过拖板拖动刨头的刨煤机。
刨头—由刨体、刀架、刨刀等组成的刨煤工作机构。
刨链—荦引刨头的圆环链。
刨刀—刨头上的刨煤刀具。包括底刀、顶刀和预割刀等。
拖板—曾称“座板”、“掌板”。位于输送机槽下,连接刨头和刨链的板状部件。
滑架—供刨头滑行的导向架。
调向油缸—调整滑架和刨头底刀相对于底板水平的倾角、控制刨煤机上飘和下扎的液压缸。
前牵引—刨链布置于输送机槽煤壁侧的牵引方式。
后牵引—刨链布置于输送机槽采空侧的牵引方式。
刨削深度—刨刀工作时切入煤壁内的深度。刨削速度—运动的线速度。
刨削阻力—刨刀工作时的煤体抗力。
低速假冒煤—刨削速度低于刮板链速度的刨煤方式。
高速刨煤—刨削速度高于刮板链速度的刨煤方式。
双速刨煤—刨头上行和下行采用不同刨削速度的刨煤方式。
定压控制—推移装置以恒定的压力将输送机槽和刨煤机滑架推向煤壁的控制方式。
定距控制—推移装置以恒定的步距将输送机槽和刨煤机滑架推向煤壁的控制方式。
二、掘进机械
掘进机械—用于掘进工作面,具有钻孔、破落煤岩及装载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机械。
[巷道]掘进机—在巷道掘进工作面,以木栅 械方式破落煤岩并将其装入运输设备的掘进机械。
井筒掘进机—又称“沉入式钻井机”。沿已凿井沉入地下钻凿井筒的机器。
钻井机—又称“立井钻机”。由地面用大直径钻头钻出立井井筒的机器。
钻巷机—又称“穿孔机”。用钻削方式钻进通道的大孔钻机。
反井钻机—又称“天井钻机”。先正向钻出导孔后,反向(一般自下而上)扩孔,钻凿暗井的钻机。
钻装机—能完成钻眼和装载作业的机械。
全断面掘进机—曾称“隧道掘进机”。工作机构通过旋转和连续推进,破落巷道整个断面岩石或煤的巷道掘进机。
部分断面掘进机—工作机构通过摆动,顺序破落巷道部分断面的煤,最终完成全断面切割的巷道掘进机。
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装在悬臂上的部分断面掘进机。
截割头—掘进机械上直接切割岩石的旋转部件。
悬臂—安装和驱动截割头并能摆动的臂状部件。
托辊—承托输送带或钢丝绳的长回转体组件。
刮板输送机—曾称“溜子”、“电溜子”、“链板运输机”。用刮板链牵引,在槽内运送散料的输送机。
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曾称“可弯曲链板运输机”。其相邻中部槽在水平、垂直面内可稍稍折曲的刮板输送机。
拐角刮板输送机—机身呈90度固定弯曲设置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
驱动装置—曾称“传动部”、“机头”、“驱动部”。输送机的电动机、耦合器或联轴器、减速器的总成。
机头部—输送机驱动装置、机头架、链轮或滚筒等的总成。刮板输送机按卸载方向分“端卸式机头部”和“侧卸式机头部”。
机尾部—输送机尾部使刮板链或输送带返向运行组件的总成。
[中部]槽—曾称“溜槽”、“链槽”。构成刮板输送机中部机身的盛载槽。分分“封底式槽”、“开底式槽”和“准槽”、“调节槽”。
刮板链—刮板和圆环链链段的组件。分“中单链刮板链”、“中双链刮板链”、“边双链刮板链”、“准边双链刮板链”和“三链刮板链”。
挡煤板—装在中部槽一侧主要防止煤炭外溢的构件。
铲煤板—装在中部槽一侧用以铲装浮煤的构件。
张紧装置—曾称“拉紧装置”。张紧输送带、钢丝绳或刮板链的装置。
推移装置—曾称“移溜装置”、“移溜千斤顶”、“移溜器”。在采煤工作面横向推移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或刨煤机机身的装置。
桥式转载机—曾称“顺槽转载机”。机身前半部与可伸缩带式输送机搭接,能纵向整体移动的刮板输送机。
钢丝绳[牵引]运输—用钢丝绳牵引容器、人车或坐具,运送货载或人员的运输方式。
无极绳[牵引]运输—用循环运行的钢丝绳牵引矿车的运输方式。
矿用绞车—曾称“小绞车”、“矿井绞车”。用于矿山,借助于钢丝绳牵引以实现其工作目的的设备。包括“摩擦轮运输绞车”,“调度绞车”、“回柱绞车”、“耙矿绞车”和“安全绞车”等。
主尾绳[牵引]运输—用主绳牵引重载矿车、尾绳牵引空矿车实现往复运输的运输方式。
单轨吊车—曾称“单轨吊”、“单轨运输吊车”。在悬吊的单轨上运行,由驱动车或牵引车(钢丝绳牵引用)、制动车、承载车等组成的运输设备。
卡轨车—装有卡轨轮,在轨道上行驶的车辆。
六、矿井提升
矿井提升机—曾称“矿井卷扬机”、“绞车”、“矿井绞车”。安装在地面,借助于钢丝绳带动提升容器沿井筒或斜坡道运行的提升机械。分“缠绕式提升机”和“摩擦式提升机”。
矿井提升绞车—又称“矿用提升绞车”。安装在井下,借助于钢丝绳带动提升容器运行的提升机械。分“缠绕式提升绞车”和“摩擦式提升绞车”。
卷筒—曾称“滚筒”、“绳筒”、“绞筒”。矿井提升机或矿井提升绞车上用以缠绕钢绳的部件。
缠绕式提升—曾称“卷筒提升”、“滚筒提升”。钢丝绳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提升机卷筒上,另一端悬挂提升容器,利用卷筒不同转向,实现容器升降的提升方式。包括“单卷筒缠绕式提升”、“双卷筒缠绕式提升”、“可分离单卷筒缠绕式提升”、“多绳缠绕式提升”和“绞轮式提升”等。
摩擦式提升—曾称“戈培轮提升”。钢丝绳绕过摩擦轮,两端悬挂容器(或一端悬挂平衡锤),利用摩擦轮的不同转向,通过其上衬垫与钢丝绳的摩擦力带动容器升降的提升方式。分为“单绳摩擦式提升”、“多绳摩擦式提升”;“井塔式摩擦式提升“、 “落地式摩擦式提升”。
多水平提升—一台矿井提升机或矿井提升绞车同时服务于一个以上开采水平的提升方式。
多段提升—曾称“多级提升”。多台矿井提升机或矿井提升绞车的多水平接力提升方式。
平衡提升—提升过程中作用在卷筒轴上的静力矩基本不变的提升方式。
不平衡提升—提升过程中作用在卷筒轴上的静力矩变化的提升方式。
摩擦轮—曾称“主导轮”。在提升和运输机械中,利用摩擦力带动钢丝绳运动的组件。
主绳—又称“提升钢丝绳”;曾称“首绳”、“提升绳”。在平衡提升中,牵引容器的钢丝绳。
尾绳—挂在两容器(或容器与平衡锤)的底部起平衡作用的钢丝绳。分“等重尾绳”、“重尾绳”、“轻尾绳”。
天轮—又称“绳轮”。设置在井架或暗井顶部,承托提升钢丝绳的导向轮。分“固定天轮”和“游动天轮”。
井架—安装天轮及其它设备的构筑物。包括“木井架”、“钢井架”、“混凝土井架”和“砖井架”等。
井塔—曾称“提升塔”、“井楼”。安装塔式摩擦式提升机的地面高构筑物。
上出绳—提升钢丝绳从卷筒轴线以上出绳的缠绕安装方式。
下出绳—提升钢丝绳从卷筒轴线以下出绳的缠绕安装方式。
偏角—曾称“走角”。钢丝绳绳弦与天轮绳槽中心平面之间的夹角。
出绳角—又称“仰角”;曾称“倾角”。钢丝绳绳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双钩提升中有上出绳角和下出绳角之分。
摩擦圈—为减小钢丝绳绳头在卷筒固定处的张力而保留在卷筒上的绳圈。
错绳圈—卷筒作多层缠绕时,留作定期错动钢丝绳相对接触位置而多缠绕的绳圈。
检验圈—定期截取一定长度钢丝绳供强度检验用的绳圈。
间隔圈—单卷筒矿井提升机或矿井提升绞车作双钩提升时,上、下出绳间相隔的空绳圈。
包角—又称“围包角”。钢丝绳和摩擦轮或传送带和驱动卷筒之间接触弧段所对应的中心角。
提升容器—箕斗、罐笼、吊桶等的统称。
箕斗—装运煤炭或矸石的提升容器。多为自动装卸。
罐笼—装运矿车、人员、物料等的提升容器。
防附器—曾称“断绳保险器”钢丝绳或连接装置断裂时,防止提升容器附落的保护装置。
过卷—提升容器向上运行超过其正常停车位置的事故现象。
过放—提升容器向下运行超过其正常停车位置的事故现象。
过放高度—又称“过放距离”。为避免过放时容器在井底可能造成的碰撞破坏,井底必须留有的同过卷高度相应的安全距离。
过速—又称“超速”。提升容器实际运行速度超过设计速度图规定值时的状态。
自然加速度—沿倾斜方向下行的提升容器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
自然减速度—沿倾斜方向上行的提升容器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减速度。
防滑[安全]系数—摩擦式提升机钢丝绳和衬垫间的极限摩擦力与摩擦轮两侧钢丝绳实际拉力差的比值。分“静防滑安全系数”和“动防滑安全系数”两种。
工作制动—矿井提升机或矿井提升绞车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实现减速和停车的制动
安全制动—又称“紧急制动”;曾称“保险制动”。矿井提升机或矿井提升绞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非常情况时紧急停车的制动。
二级制动—分两级施加制动力矩的安全制动。
制动系统—由动力源、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构成的实现制动功能的系统。
制动空行程时间—安全制动时,由保护回路断电起到闸块或闸瓦与制动盘或制动轮接触止所经历的时间。
终端载荷—加在主绳末端的载荷。
变位质量—又称“当量质量”。将提升系统各运动部件的质量等效地换算到卷筒(或摩擦轮)名义直径上的质量。
提升不均衡系数—曾称“提升不均匀系数”。考虑矿山生产过程的不均匀性,提升设备能力增大的倍数。
提升富裕系数—提升设备能力与矿山设计能力的比值。
经济提升速度—又称“合理提升速度”。矿山提升设备初期投资的均摊值与运转费用之和为最小时的提升速度。
经济提升量—又称“一次合理提升量”。与经济提升速度相应的一次提升货载的质量。
提升容器自重减轻系数—又称“容器自重不平衡系数”。提升容器在卸载曲轨上的自重减少量与其自重的比值。
矿井提升阻力—提升系统运行时,摩擦阻力、空气阻力和钢丝绳弯曲阻力等的总和。
矿井提升阻力系数—容器荷载重力与矿井阻力之和对荷载重力的比值。
七、液压支架
[液压]支架—曾称“机械化支架”、“自移支架”。以液压为动力实现升降、前移等运动,进行顶板支护的设备。
支撑式支架—有顶梁,没有掩护梁的液压支架。
垛式支架—具有带立柱复位装置的箱式底座,作整体移动的支撑式支架。
节式支架—由两个以上机械连接的架节组成,各相邻架节互为支点,依次移动的支撑式支架。
架节—相对独立,且彼此结构相似的节式支架组成单元。
掩护式支架—有掩护梁的液压支架。
支撑掩护式支架—具有顶梁和掩护梁,有两排立柱的液压支架。
端头支架—用于采煤工作面端头处的液压支架。
锚固支架—超锚固作用的液压支架。
迈步式支架—又称“提腿式支架”。移架时,后、前立柱交互提、移、伸,类似人走的节式支架。
即时前移节架—曾称“立即支护支架”。采煤机采过后可以立即前移[一个截深]、支护的液压支架。
放顶煤支架—用于放顶煤采煤工艺的专用液压支架。
铺网支架—具有沿顶(底)板铺设垫网功能的液压支架。
最大[结构]高度—曾称“最大伸出高度”。立柱完全缩入、顶梁处于水平状态下的支架高度。
最大工作高度—曾称“最大支撑高度”。支架允许使用的最大高度。
最小工作高度—曾称“最小支撑高度”。支架允许使用的最小高度。
支架伸缩比—又称“伸缩系数”。支架最大结构高度与最小结构高度之比。
带压移架—又称“擦顶移架”。在立柱不完全卸载情况下移动支架。
本架控制—操作者在支架内操纵本支架的控制方式。
邻架控制—操作者在支架内操纵邻支架的控制方式。
顺序控制—沿工作面按一定顺序移设支架的半自动控制方法。
成组控制—沿工作面以若干架为一组顺序移设支架的半自动控制方法。
电液控制—用电子液压系统自动控制支架的方式和技术。
主[顶]梁立柱上方的顶梁。
前[探]梁—曾称“正悬梁”。铰接在主顶梁前方支护无立柱空间顶板的构件。
伸缩[前]梁—可以向前滑动伸出,临时支护工作面新暴露顶板的构件。
掩护梁—连接顶梁和底座,承受支架水平力和垮落顶板岩石压力,防止岩石进入支架内的构件。
护帮板—在支架前方顶住煤壁、防止片帮的板状构件。
底座—支架接触底板的承载构件。
双纽线机构—又称“支架四连杆机构”。在支架的机构原理图上,掩护梁与底座之间用前、后连杆连接形成的四连杆机构。支架升降时,顶梁前端可沿双纽线移动,使端面距变化较小。
乳化液泵站—向工作面设备提供压力乳化液的设备。
防倒装置—防止支架倾倒的装置的总称。
滑装置—防止支架移动时下滑的装置的总称。
八、排水机械
主排水设备—安装在主排水泵硐室内,排出全矿涌水的设备。主要包括主排水泵、管道、电动机和控制设备等。
离心[式水]泵—利用叶轮与水相互作用,使水获得能量,沿径向或斜向流出的排水机械。前者又称“径流式水泵”,后者又称“混流式水泵”;轴流[式水]泵利用叶轮与水相互作用,使水获得能量,沿轴向流出的排水机械。
螺杆[式水]泵—利用螺杆转子副旋转时与泵体内表面形成的移动接触面(密封面),沿轴向将螺杆副螺旋空间中的液体压出的机械。
往复[式水]泵—利用柱塞、活塞或隔膜在缸体内的往复运动,改变腔室容积,抽入和压出液体的机械。按结构不同分为“柱塞泵”、“活塞泵”和“隔膜泵”。
泥浆泵—专门排送泥浆的排水机械。
吊泵—用于井田疏干,沉入钻孔中排水的机械。包括“长轴深井泵”和“潜水深井泵”。
潜水泵—泵体和电动机可浸入水中工作的排水机械。
喷射泵—使高压水或压缩空气由喷嘴喷出,造成周围局部负压,实现吸水上扬的排水机械。
流量—又称“排水量”。单位时间内泵排出的液体体积或质量。
扬程—单位重量的液体在泵内获得的总能量,单位为米。
吸水高度—由最低吸水水位到水泵标准基面(卧式水泵为通过水泵轴线的水平面)的垂直高度。
泵有效功率—又称“泵输出功率”。单位时间内液体由泵获得的有用能量。
泵轴功率—原动机供给泵轴的功率,即泵的输入功率。
泵效率—泵有效功率与泵轴功率之比。
气穴现象—在水泵入口处,如果水的绝对压强低于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将形成汽泡,汽泡进入叶轮的高压区迅速破裂,产生高压水力冲击和振动的现象。
汽蚀—水泵叶轮表面受到气穴现象的冲击和侵蚀产生剥落和损坏的现象。
吸上真空度—大气压能与泵吸入口处压能之差。为确保不发生汽蚀,可由发生断流时的最大吸上真空度减去安全量?,作为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
汽蚀余量—在泵的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超过汽化压能的富余能量。
泵特性曲线—泵的扬程、功率、效率及允许吸上真空度(或汽蚀余量)与泵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它与同一座标上管道曲线的交点,称为“泵的工况点”。
水击—又称“水锤”。在排水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断电、逆止阀急速关闭或操作不当等)水流速度或流量突然变化,造成管道中压力(压强)瞬间急剧上升,产生巨大破坏力的现象。
九、压气机械
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生产高压空气的机械。按运动方式分为“回转式空压机”、“往复式空压机”;按压缩级数分为“单级空压机”、“两级空压机”和“多级空压机”;按气缸布置方式分为“立式空压机”、“卧式空压机”和“角式空压机”;按冷却方式分为“水冷空压机”和“风冷空压机”;按安装方式分为“固定式空压机”、“无基础式空压机”和“移动式空压机”。
往复式空压机—利用活塞或隔膜在缸体内的往复运动,改变腔室容积,抽入和压出空气的机械。包括“活塞式空压机”和“隔膜式空压机”两种。按活塞往复一次气缸吸气的次数分为“单作用式空压机”和“双作用式空压机”。
排气量—空压机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换算为吸气状态下的空气体积。
排气压力—空压机最末一级排出的空气压力(压强)。
余隙容积—活塞行至终端停止点时气缸剩余的容积。包括活塞端面与气缸流之间的间隙容积和气缸与气阀连接通道的容积。
压缩比—气缸出口压力(压强)与入口压力(压强)之比。在两级或多级空压机中每级气缸的压缩比称为“级压缩比”,而末级出口压力(压强)与初级入口压力(压强)之比称为“总压缩比”。
等温理论功率—空压机按等温理论循环工作时所需的功率。
绝热理论功率—空压机按绝热理论循环工作时所需的功率。
轴功率—原动机供给空压机轴的功率。
等温全效率—等温理论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绝热全效率—绝热理论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示功图—由示功器记录下来的,表示在压力(压强)容积座标上的循环线图。该线图所围成的面积即为空压机-循环的全功。
示功器—与活塞式空压机气缸中的压力(压强)及活塞行程相联系,可绘制出示功图的装置。
冷却器—降胝压缩空气温度的换热器。按设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
储气罐—俗称“风包”。储存一部分压缩空气,减缓空压机排出气流脉动的容器。兼有从压缩空气中分出油、水的作用。
油水分离器—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油滳和水分的装置。一般设置在井底,井下管路最低处以及上山入口等地点。
十、选煤机械
筛分机—又称“筛子”。使物料分成不同粒级的设备。
棒条筛—筛面由棒条组成的一种固定筛。筛孔(间隙)一般大于25mm.
条缝筛—筛面由楔形筛条组成的一种固定筛。筛孔[缝宽]一般不超过1mm。
弧形筛—筛面沿纵向(物料运动方向)呈弧形,筛条横向排列的一种条缝筛。
旋流筛—用楔形筛条构成圆筒形和倒置的截头圆锥形筛面的一种条缝筛。
振动筛—用机械或电磁的方法使筛箱振动的筛分机。
共振筛—振动频率接近或等于弹性机架固有频率的振动筛。
[振动]概率筛—实现概率筛分的振动筛。
琴弦筛—利用筛面上钢丝的颤动,以提高筛分效率的振动筛。
驰张筛—曾称“筛面曲张筛”、“弹性变形筛”。通过倾斜筛箱上安装的弹性筛面的驰、张运动抛掷物料的筛分机。
等厚筛—在单机上实现等厚筛分的振动筛。
齿辊破碎机—圆辊上带齿的辊式破碎机。
滚筒碎选机—又称“选择性破碎机”;曾称“滚筒破碎机”、“碎选机”。通过旋转的带孔的滚筒,利用其内侧的提升板将物料提起、翻落,实现选择性破碎的筛分的机械。
跳汰机—利用脉冲运动使物料在分选介质中分层,并将分层后的产品分别排出的机械。
空气脉动跳汰机—曾称“无活塞跳汰机”。用间断导入的压缩空气驱动分选介质,产生脉冲运动的跳汰机。
筛侧空气室跳汰机—又称“鲍姆跳汰机”;曾称“侧鼓式跳汰机”、“侧鼓风跳汰机”。空气室在跳汰室一侧的空气脉动跳汰机。
筛下空气室跳汰机—曾称“筛下气室式跳汰机”。空气室在跳汰机筛板下面的空气脉动跳汰机。
跳汰室—曾称“分选室”。跳汰机中物料分层和产品分离的工作室。
空气室—曾称“风室”。跳汰机中与跳汰室直接连通的压缩空气工作室。
重介质分选机—利用密度大于水的介质选煤的机械。
斜轮[重介质]分选机—曾称“斜提升轮分选机”。用斜提升轮提升并排除沉物的重介质分选机。
立轮[重介质]分选机—用垂直提升轮提升并排除沉物的重介质分选机。
磁选机—根据物质磁性的差别实现分选的机械。
斜槽分选机—实现斜槽选煤的机械。
螺旋分选机—物料在绕垂直轴线弯曲成螺旋状的溜槽中,利用离心力和重力进行分选的机械。
摇床—曾称“淘汰盘”。物料在作纵向往复差动运动并装有床条的床面上,主要按密度分选的机械。
浮选机—煤浆在其中进行泡沫浮选的机械。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依靠旋转的叶轮吸入空气(或同时从外部压入空气)并进行搅拌,使气泡分散在煤浆中的浮选机。
喷射式浮选机—曾称“喷射旋流式浮选机”。利用高速煤浆流通过喷射器所产生的负压使煤浆充气的浮选机。
煤浆准备器—又称“煤浆预处理器”。借高速旋转的圆盘或叶轮的离心作用,使浮选剂雾化,形成气溶胶,以强化浮选过程的设备。
离心[脱水]机—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和固体的机械。
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到圆筒(圆锥)形转筒中的煤泥水中的煤泥沉降到转筒壁上,水则溢流到转筒外面,从而实现煤泥水脱水的机械。
沉降过滤式离心[脱水]机—又称“筛网沉降式离心[脱水]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到圆筒形转筒中的细煤泥先在沉降段中沉淀,然后在过滤段中进一步排水,从而实现煤泥水脱水的机械。
过滤机—利用多孔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分离物料中固体和水的机械。
真空过滤机—在过滤介质一侧利用负压实现过滤的机械。
圆盘式真空过滤机—过滤面为圆盘形的真空过滤机。
压滤机—在过滤介质一侧施加机械力实现过滤的机械。常用的有“箱式压滤机”和“带式压滤机”网秆。
干燥机—借热力使湿物料干燥的机械。按结构分有“管式干燥机”、“滚筒式干燥机”、“井筒式干燥机”、“沸腾层式干燥机”和“螺旋式干燥机”。
耙式浓缩机—由缓倾斜底的圆筒形池子和绕中心轴回转的耙子所组成的澄清、浓缩设备。
深锥浓缩机—高度大于直径、上部为圆筒、下部为锥角较小的倒圆锥形的澄清、浓缩设备。
[粉煤]成型机—利用机械力把配合料压成型煤的机械。
冲压式成型机—曾称“冲压机”。冲压塞在成型沟槽中产生间歇冲压作用的成型机。
环式成型机—又称“环压机”。由成型环和在环内偏心安装、并带凸峰的压盘共同产生挤压作用的成型机。
对辊成型机—又称“辊式成型机”。用带有对应模两个压辊相向转动产生挤压作用的成型机。
挤压成型机—利用锥形模具和在筒中旋转的螺旋杆产生挤压、剪切作用的成型机。
7、矿山电气工程
一、矿山供电
矿区供电系统—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矿区的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矿井供电系统—由各种电压的电力线路将矿井的变电所和电力用户联系起来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矿区变电所—向几个矿井、露天矿及其他用电单位供电的变电所。
矿井地面[主]变电所—设在地面、向全矿供电的变、配电中心。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又称“大接地电流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一低值阻抗接地的系统。通常其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的比值不大于6,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的比值不大于7。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又称“小接地电流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值阻抗接地或谐振接地的系统。通常其系统的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的比值大于6,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的比值大于7。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在故障条件下,为了使变压器中性点尽可能不偏移以及满足其它要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
中性点经电抗接地的配电系统—为减少电网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稳态值),在变压器中性点与地间连接电抗线圈的配电系统。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配电系统—为了提高漏电保护装置选择性以及降低电弧接地过电压值等目的,变压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配电系统。
中性点绝缘的配电系统—变压器中性点与地绝缘的配电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故障点的电流,主要是电容性电流。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在变压器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电网各相对地电容的存在,流入故障点的电容性电流。
井下供电系统—进入井下的供电电缆、供电设备及其所组成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井下主变电所—又称“井下中央变电所”。设置在井底车场或主要生产水平的变、配电中心。
采区变电所—采区的变、配电中心。
工作面配电点—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的配电中心。
矿用隔爆型移动变电站—由变压器及高、低压开关等组成的,可随工作面移动的隔爆型电气设备整体。
矿用隔爆型干式变压器—不用油绝缘和冷却的隔爆型变压器。
矿用橡套软电缆—用橡胶作绝缘和护套的各种用途的电缆。其护套具有阻燃性。
隔爆型电缆连接器—具有隔爆型结构的电缆连接装置,包括电缆接线傻事国、电缆插销等。
吨煤电耗—采一吨煤所消耗的电量。为直接用于原煤生产的总耗电量除以原煤总产量。
排水电耗—垂直高度100m,每排出1t水所消耗的电能。可以此评估排水系统的效率。
通风电耗—通风机全压1Pa,每排出1Mm3风量所消耗的电能。可以此评估通风机的效率。
压风北功?率—空压机在公称条件下的排气量为1m3时所需要的功率。可以此评估压风机的效率。
矿灯—又称“头灯”、“帽灯”。矿工头戴式照明灯,由灯头、电缆和蓄电池构成。当灯泡(主光源)被击碎时能立即断电。
矿用防爆灯具—由馈电网络供电的,适用于有瓦斯或(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照明用的防爆灯具。
二、矿山电气安全
防爆电气设备—又称“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按规定标准设计制造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隔爆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代表符号“d”。
隔爆外壳—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内部向外壳各个部件相对表面配合在一起的接合面。
隔爆接合面—为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传播,隔爆外壳各个部件相对表面配合在一起的接合面。
隔爆接合面长度—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隔爆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最短通路长度。
隔爆结合面粗糙度—隔爆外壳接合面加工时,要求加工表面的粗糙程度。
隔爆接合面间隙—隔爆接合面相对表面间的距离。对于圆筒隔爆接合面,则为径向间隙(直径差)。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在标准规定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接合面的最大间隙。
最大许可间隙—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类别、级别、隔爆外壳的容积和隔爆接合面的长度而规定的间隙最大值。
平滑压力—由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爆炸试验时记录的压力(压强)曲线削去寄生波纹后所画出的曲线图形而得到的压力(压强)。
参考压力—隔爆型电气设备型式试验中得到的几个最大平滑压力(压强)中的最高值。
强度试验—检验隔爆型电气设备所需承受的内部爆炸压力(压强)的试验。
静态[强度]试验—通过爆炸进行的强度试验。
隔爆性能试验—检验隔爆型电气设备内部规定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时能否点燃设备周围同一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试验。
增安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或可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高温的设备结构上采取措施提高安全程度,以避免在正常和认可的过载条件下出现这些现象的电气设备。代表符号“e”。
热极限电流—在最高环境温度下,4秒钟内使导体从额定运行时的稳定温度上升到级限温度的电流有效值。代表符号“1◆th”。
动态极限电流—电气设备能承受其电动力作用而不损坏的峰值电流。代表符号“1◆dyn”。
极限堵转时间—在最高环境温度下,达到额定运行最终稳定温度后的交流电动机绕组,从开始通过启动电流(堵转电流)时算起直至上升到极限温度的时间。代表符号“1◆E”。
本质安全电路—简称“本安电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正常工作或在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电路。代表符号“i”。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简称“本安型设备”。全部电路为本质安全电路的设备。代表符号“i”。
关联电气设备—设备内部电路能影响与之联接的本安型设备的安全性能的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或关联电气设备的等级—简称“本安型或关联电气设备的等级”。由故障点个数或相关的安全因素确定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或关联电气设备的安全水平。
本质安全连接装置—又称“本安连接电路”、“本安连接设备”。接在非本安电路与本安电路之间,用来限制能量,以保证本安电路本安性能的接口。
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简称“隔爆兼本安型电源”。具有隔爆外壳面部分电路为本质安全型的矿用电源。
本质安全型电池组—简称“本安型电池组”。由电池及限流元件组成并浇封为一体,能将输出最大短路电流限制在本质安全范围内的电池组。
隔离电容器—从直流回路上把本质安全电路与非本质安全电路隔离并具有规定性能的电容器。
分流安全元件—与电感元件并联,用来限制电感能量释放到本质安全电路断开处的元件。
安全栅—接在本质安全电路和非本质安全电路之间。将供给本质安全电路的电压或电流限制在一定安全范围内的装置。
火花试验装置—用来检验电路接通或断开产生的电火花能量能否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的装置。
正压型电气设备—外壳内充有保护性气体并保持其压力(压强)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压强),以阻止外部爆炸性混合物进入的防爆电气设备。代表符号“p”。
充油型电气设备—全部或部分部件浸在油内,使设备不能点燃油面以上的或外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代表符号“o”。
充砂型电气设备—外壳内充填砂粒材料,使之在规定的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传播的火焰、外壳壁或砂粒材料表面的过热均不能点燃周围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代表符号“q”。
无火花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且一般不会发生有点燃作用的故障的防爆电气设备。代表符号“n”。
浇封型电气设备—将电气设备或其部件浇封在浇封剂中,使它在正常运行和认可的过载或认可的故障下不能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的防爆电气设备。代表符号“m”。
气密型电气设备—具有气密外壳的防爆电气设备。代表符号“h”。
特殊型电气设备—异于现有防爆型式,由主管部门制订暂行规定,经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检验证明,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该型防爆电气设备须报国家技术监督局备案。代表符号“s”。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仅用于煤矿井下无瓦斯和(或)煤尘爆炸性危险场所,具有一定安全要求的电气设备。代表符号“KY”。
爬电距离—在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空气间隙—两裸露导电部分间的最短距离。
非危险火花金属—在规定条件下,由机械冲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不能点燃爆炸性混合物的金属。
电缆引入装置—将电缆引入电气设备而不改变该设备防爆型式的装置。
导管引入装置—将导管接到电气设备上使导线引入电气设备而不改变该设备防爆型式的装置。
直接引入—采用主体外壳内的或与主体外壳互通的端子箱内的连接装置将电气设备与外电路连接的方式。
间接引入—采用主体外壳外面的接线盒或插头和插座将电气设备与外电路连接,且不改变主体外壳的防爆型式和防护等级的连接方式。
防爆电气设备类别—根据电气设备使用环境而划分的类别。煤矿用设备为Ⅰ类,其它为Ⅱ类。Ⅱ类还可分为A、B、C三级。
防爆型式—为防止点燃周围爆炸性混合物而对电气设备采取各种特定措施的型式。
引燃温度—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试验时,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最小点燃电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
甲烷爆炸界限—能够使甲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的甲烷浓度范围。
甲烷最小引燃能量—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够引燃甲烷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最小能量。
压力重叠—点燃外壳内某一空腔或间隔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而引起与之相通的其它空腔或间隔内的被预压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点燃时所呈现的压力(压强)升高现象。
爆炸危险场所—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场所。
爆炸性混合物—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快速传播形成爆炸的混合物。
爆炸性环境—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
防爆合格证—由国家认可的检验机构颁发的用以证明样机或试样及其技术文件符合有关标准中的一种或几种防爆型式要求的证件。
最高表面温度—电气设备在容许的最不利条件下运行时,暴露于爆炸性混合物的任何表面的任何部分,不可能引起电气设备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最高温度。
净容积—外壳内部总容积除去电气设备所必须的内容物所剩的容积。
总接地网—用导体将所有应连接的接地装置连成的一个接地系统。
井下主接地极—埋设在井底主、副水仓或集水井内的金属板接地极。
局部接地极—在集中或单个装有电气设备(包括连接动力铠装电缆的接线盒)的地点单独埋设的接地极。
接地母线—与主接地极连接,供井下主变电所、主水泵房等所用电气设备外壳连接的母线。
辅助接地母线—井下区域、采区变电所,机电硐室和配电点内的电气设备外壳与局部接地极、电缆的接地部分连接的母线。
井下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用导体与总接地网或与接地装置连接起来的技术措施。
总接地网接地电阻—总接地网上任意点的对地电阻。
接触电压—绝缘损坏时,同时可触及部分之间出现的电压。
间接接触—人或动物与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跨步电压—人站立在有电流流过的大地上,存在于两足之间的电压。
安全【特低】电压—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在任何情况下,在两导体之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均不得超过有效值50v(交流50-500Hz)。
触电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体并可能引起病理、生理效应特征的电流。
安全电流—流经人体致命器官而又不至致人死命的最大电流值。它的大小与作用时间有关,作用时间长,其值下降。
漏电保护—电网漏电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能自动切断电路或发出信号的功能。
选择性漏电保护—电网馈出线上发生漏电故障时,能正确选出并切断发生故障馈出线的保护功能。
漏电闭锁—检测分断状态的馈电开关或电磁起动器负荷侧绝缘电阻,如低于设定值时使其不能合闸送电的功能。
安全阻抗—带电部分和可触及的导电部分之间的阻抗。可在设备正常使用和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把电流限制在安全值以内,并在设备的整个寿命期间保持其可靠性。
泄漏电流—在没有故障的情况,流入大地或电路中外部导电部分的电流。
安全距离—为了防止人体、车辆或其它物体触及、碰撞或接近带电体等造成危险,在两者之间所需保持的一定空间距离。
静电导体—体电阻率在1×108☆.cm以下,当其接地时,不能积聚静电电荷的材料。
静电非导体—体电率在1×108☆.cm以上,能在其上积聚足够大的静电电荷并引起各种静电现象的材料。
静电事故—因静电放电或静电力作用,导致发生危险或损害的现象。
静电灾害—因静电放电而导致的比较大或人力无法抵御的事故。如火灾、爆炸、人体静电电击和二次事故等。
杂散电流—任何不按预定通路而流动的电流。
三、煤矿监测与控制
煤矿[集中]监测—为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而进行的对各有关参数或状态的集中监视与检测。
矿井环境监测—对矿井环境条件的各种参数进行的监测。
矿井火区环境监测—对矿井自燃火区中的环境条件参数进行的监测。
设备健康监测—对设备运行状况与潜在故障有关的因素进行的监测。其监测数据用于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修管理,需要时也可被主生产监控系统调用。
煤矿[集中]监控—为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而进行的对各有关参数或状态的集中监测,并对有关环节加以控制。
煤矿轨道运输监控—又称“信集闭系统”。对煤矿轨道运输进行的集中监控。在对机车位置、信号机、转辙机等状态监测的基础上,实现进路、信号、道岔等的集中联锁和闭锁。
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输监控—对煤矿生产中带式输送机系统的集中监控。包括对输送带打滑、断带、跑偏、堆煤等故障的监控。
采煤工作面监控—对采煤工作面上的采煤机、输送机和液压支架等机械进行的集中监控。
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又称“中心站”。煤矿监控系统的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它接收系统中各种监测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存储、打印、显示等处理,可对局部生产环节发出控制指令和指导。
[监控]主站—煤矿生产过程或局部生产环节监测、监控系统的中心数据处理装置。可接收分站或局部设备传来的各种监测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亦可对分站及有关设备发出控制指令和信号。
[监控]分站—煤矿监测、监控系统中,设置在被监控对象相对集中地点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装置。又是中心站或主站与被监控对象间进行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
传输接口—由公共实体互连特性、信号特性和互换电路功能特性所规定的共同界面。在监测监控系统中,它可将中心站(主站)到分站以及分站到中心站的信息转换成彼此能够接受的信息。
星状[监控]传输网—又称“放射状传输网”。监控系统中每一个分站各通过一根传输电缆与主站、传输接口或中心站相连,而构成的一种放射状结构的传输网络。
树状[监控]传输网—监控系统中主站、传输接口或中心站与各个分站通过一根电缆串接起来而构成的一种环状结构的传输网络。
敏感器—又称“敏感元件”。直接响应被测变量,并将它转换成适于测量的信号的元件或器件。敏感器输出信号和输入变量间的关系是固有的,不因外来手段而改变。
传感器—接受物理或化学变量(输入变量)形式的信息,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别种性质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变送器—输出为标准信号的传感器。
检测仪表—能确定所感受的被测变量大小的仪表,可以是传感器、变送器或自身兼有敏感器和显示装置的仪表。
甲烷传感器—将空气中的甲烷浓度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烟雾传感器—将空气中的烟雾浓度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一氧化碳传感器—将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负压传感器—将低于参考点气压的压力(压强)差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风速传感器—将空气的流动速度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煤位计—测量煤仓煤位高度的装置。
采煤机位置传感器—将采煤机在工作面的运行位置变量转换成有一定对应关系的输出信号的装置。
机车位置传感器—反映机车位置,输出约定信号的装置。
煤岩界面传感器—在采掘机械上检测煤岩界面位置,并输出约定信号的装置。
设备开停传感器—检测设备开停状态,并转换成约定输出信号的装置。
胶带打滑传感器—检测胶带运行时的打滑状态,并转换成约定输出信号的装置。
胶带撕裂传感器—反映胶带撕裂故障,并输出约定信号的装置。
胶带跑偏传感器—能按预设位置测出胶带跑偏极限状态,并将其转换成开关量信号输出的装置。
输送机堆煤传感器—在输送机上能按预设位置测出煤炭堆积极限状态,并将其转换成约定信号输出的装置。
矿用胶带秤—又称“矿用皮带秤”。对带式输送机上运送的散料的重量进行自动连续称量的装置。
胶带载人保护器—当带式输送机胶带上载的人越过预定下车线时,可立即切断电源,使其停车的装置。
提升信号装置—用作提升机房、井口、井下各水平之间信号络并具有必要闭锁的装置。
斜井人车信号装置—供斜井人车与提升机房间进行信号联络的装置。
四、煤矿通信
矿区以外通信—通过煤炭工业专用网或公用网实现的矿区对外的通信。包括通过市话、载波、微波卫星等的通信。
矿区通信—以矿务局为中心,矿区内各单位之间的各类地面通信。
矿井通信—以矿为中心,矿内各部门、环节之间的各类井上下通信。
井下通信—以矿调度室为中心,调度室与井下各生产环节和有关辅助环节之间、井下各环节相互之间、或各环节内部的通信。
矿井调度通信—专供调度指挥用的、调度室与井上下各生产环节和有关辅助环节之间的通信。
矿井调度通信主系统—与矿调度室直接联系的通信系统。由调度电话总机、与之直接联系的各调度电话分机或局部通信系统(子系统)的调度通信汇接装置以及它们之间的传输通道等构成。
矿井局部通信系统—井上下生产环节、辅助环节局部范围内联络、指挥用的通信系统。
调度特权—调度员为实现其指挥调度而行使的通信优先权,包括监听、强拆和强插入其被调度对象的通信业务。
紧呼—全称“紧急呼叫”。在紧急情况下调度对被调度,或反之被调度对调度的呼叫。
选呼—通过对呼叫信号的编码(频率码或脉冲数字码),主叫用户可以有选择地呼叫被叫用户的呼叫方式。
组呼—调度对被调度对象以成组方式的呼叫。
全呼—调度对全体被调度对象的呼叫。
扩音传呼—通过被叫用户话机上的扩音设备,实现主叫对被叫用户呼叫的方式。
通播—在紧急情况下,调度对被调度对象的部分或全体,实现语言扩音广播的通信方式。
工作面通信—工作面上的人员之间、工作面与采区巷道之间的通信。
井筒通信—井筒内人员与提升机房、井口、以及井下各水平有关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
架线电机车载波通信—调度与电机车之间,或电机车相互间利用架空馈线和铁轨作为载波传输线的通信。
输送机线通信—输送机线沿线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通信中的一方或双方处于运动中的通信。
矿山救护通信—矿山救护工作中使用的通信。
同线电话通信—几部电话机共用一对传输线的通信方式。
井下无线通信—借助矿井特殊信道实现的无线通信。包括甚低频、特低频透地通信,电磁波沿低导层(煤层)传播的中频通信,以巷道作波导的甚高频、特高频通信,以及有线-无线相结合的中频感应通信和高频、甚高频漏泄通信。
透地通信—借助于感应体(沿井筒或巷道敷设的导线、金属管道或其它导体)对电磁波传播的导行作用实现的通信。
长感应环线—两边分别悬挂在巷道两侧、用作感应通信传输线的长环。其长宽比远大于1,其周长一般大于一个波长。
漏泄通信—借助于漏泄馈线导行电磁波的通信。
漏泄馈线—具有开放或半开放式结构的射频传输线。电磁波在沿该线纵向传播的同时,还通过其结构上的开放处向其周围空间辐射。
漏泄[同轴]电缆—一种同轴电缆式的漏泄馈线,其外导体具有疏编、开槽或孔等开放结构,电磁波可在缆中纵向传播,同时可横向辐射。射频能量可由电缆发到外界,或从外部传入电缆。
漏泄电缆的传输损耗—电磁波在漏泄电缆中纵向传播过程中单位长度上的功率损耗。
漏泄电缆的耦合损耗—漏泄电缆和附近天线之间耦合的功率损耗。一般指离漏泄电缆一定垂直距离处的半波偶极子天线所接收的功率与该处电缆内部传输功率之比的分贝数。
矿用通信电缆—具有适用于矿井环境的机械强度、耐潮、防静电和阻燃等性能的矿井专用通信电缆。
矿用光缆—具有适用于矿井环境的机械强度、耐潮、防静电和阻燃等性能的矿井专用电光缆。
低导层固有传播—在井下不存在金属导体的场所,电磁波沿低电导率媒质传播的方式。夹在具有相对较高电导率的顶、底板间的煤层或空气可视为低导层。
巷道固有传播—在不存在任何金属导体的空巷道中,巷道作为有损介质波导的电磁波传播方式。
巷道的截止频率—对应于巷道固有传播方式,巷道作为波导的截止频率。
单线模[式]—借助于沿巷道敷设的一根导线和巷道壁对电磁波导行的传播模式。
双线模[式]—借助于沿巷道敷设的两根导线对电磁波导行的传播模式。
模[式]转换器—插在两段同轴电缆或双线传输线之间,用来将其中所传输的同轴模或双线模电磁波的一小部分能量转换成单线模的器件。
[调度通信]汇接装置—调度通信主系统和子系统间的接口。用来实现主系统和子系统通信设备之间呼叫信号、摘挂机信号和话音信号等的转换和传递,同时不影响各系统的独立性和本安特性。
矿用电话机—具有防爆、防尘、防潮等性能,适合矿井特殊要求的电话机。
声力电话机—不需通话电源,直接以声-电换能进行通话的电话机。
五、煤炭工业信息管理
煤炭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存储及分析数据,以供煤矿各级企、事业的管理人员使用的数据处理系统。
煤炭信息处理系统—在煤矿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内、外具有接收、传送、模型识别、过程控制和处理信息功能的系统。
煤炭辅助决策系统—又称“决策支持系统”。根据事先建立的判定原则或模拟模型,为煤矿各级企业、事业的各种请示去寻找最佳答案的联机实时系统。
煤炭信息检索系统—采用数据处理技术和方法、致力于煤炭信息的产生、收集、评价、存储、检索和分发的有机整体。由硬件、软件、库系统、管理者和用户五要素组成。
8.煤矿安全
一、矿山通风
有害气体—在一般或一定条件下有损人体健康,或危害作业安全的气体。包括有毒气体、可燃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
矿井通风—向矿井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和浮尘,改善井下气候条件及救灾时控制风流的作业。
露天矿通风—利用自然风流或人工射流,将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浮尘排放至露天矿外,使露天矿大气的品质达到规定标准的作业。
矿井空气—来自地面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浮尘的混合体。
新鲜空气—成分与地面空气相同或近似的空气。
污浊空气—受到井下浮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的空气。
矿井气候条件—由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风速等参数反映的矿井空气综合状态。
窒息性气体—使空气中氧的浓度下降,危害人体呼吸的气体。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能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矿井空气调节—调节矿井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的作业。
风量—单位时间内,流过井巷或风筒的空气体积或质量。
需风量—为供人员呼吸,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浮尘,以创造良好气候条件所需要的风量。
风量按需分配—将矿井总进风量,按各采掘工作面、硐室所需进行的风量分流。
风量自然分配—在通风网络中,由于各井巷风阻大小不同,自然产生的风量分流。
进风[风流]—进入井下各用风地点以前的风流。
回风[风流]—从井下用风地点流出的风流。
负压—风流的绝对压力(压强)小于井外或风筒外同标高的大气压力(压强),其相对压力(压强)为负值,称负压。
正压—风流的采取措施对压力(压强)大于井外或风筒外同标高的大气压力(压强),其相对压力(压强)为正值,称正压。
自然风压—在矿井通风系统中,由于空气柱的质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压强)差。
通风机全压—通风机出口侧和进口侧的总风压差。
通风机动压—通风机出口断面上风流的速度压。
通风机静压—通风机的全压和动压之差。
通风压力分布图—表示某一通风线路的压力(压强)、阻力变化的图形。
通风阻力—风流的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的总称。
摩擦阻力—由于风流与井巷壁间的摩擦所产生的阻力。
局部阻力—由于风流速度或方向的变化,导致风流剧烈冲击形成涡流而引起的阻力。
摩擦阻力系数—与巷道壁面的粗糙程度及空气密度有关的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与风流方向速度变化有关的系数。
等积孔—与矿井或井巷的风阻值相当的假想薄壁孔口面积值,用来衡量矿井或井巷通风难易的程度。
[井巷]风阻特性曲线—表示矿井或井巷的通风阻力和风量关系特征的曲线。
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矿井或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风压对矿井或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
局部通风—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
扩散通风—利用空气中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
分区通风—又称“并联通风”。井下各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采区回风道或总回风道的通风方式。
串联通风—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它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压入式通风—又称“正压通风”。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空气的通风方法。
抽出式通风—又称“负压通风”。通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法。
上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下向上流动的通风方式。
下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上向下流动的通风方式。
独立风流—从主要进风流分出的,经过爆炸材料库或充电室后再进入主要回风道的风流。
循环风—部分回风再进入同一进风中的风流。
中央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田中央或边界走向中部的通风方式。
对角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在两翼,或者出风井位于井田中央,进风井在两翼的通风方式。
混合式通风—井田中央和两翼边界均有井、出风井的通风方式。
串联网络—多条风路依次连接起来的网络。
并联网络—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风路,从某一点分开又在另一点汇合的网络。
角联网络—有一条或多条风路把两条并联风路连通的网络。
通风网络图—用通风路线表示矿井或采区内各巷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通风系统图—表示矿井通风网络,通风设备、设施,风流方向和风量等参数等图件。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一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向井下局部地点供风的通风机。
辅助通风机—某分区通风阻力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足够风量时,为了增加风量而在该分区使用的通风机。
水力引射器—用压力水射流为动力,把风送到用风地点的装置。
通风机效率—通风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通风机特性曲线—通风机风压、功率、效率与风量关系的曲线。
通风机工况点—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与矿井或管道的风阻特性曲线在同一坐标图上的交点。
通风机全压输出功率—用通风机的全压与风量计算的功率。
通风机静压输出功率—用通风机的静压与风量计算的功率。
通风机全压效率—通风机全压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通风机静压效率—通风机静压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通风机附属装置—通风机配套使用的扩散器、防爆门、反风装置和风硐等装置的总称。
风硐—主要通风机和风井之间的专用风道。
扩散器—与通风机出口相连的、断面逐渐扩大的风道。
防爆门—安装在出风井口、以防甲烷、煤尘爆炸毁坏通风机的安全设施。
反风道—连接通风机与风硐的专用风道,用于实现风流倒转。
风量调节—为了满足采掘工作面和硐室所需风量,对矿井总风量或局部风量进行的调配。
矿井有效风量—送到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总和。
漏风—从与生产无关的通路中漏失的风流。
矿井外部漏风—从装有主要通风机的井口及其附属装置处漏失的风流。
矿井内部漏风—未经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直接漏入回风的无效风流。
矿井内部漏风率—矿井内部漏风量占矿井总进风量的百分率。
矿井外部漏风率—矿井外部漏风量占通风机风量的百分率。
矿井有效风量率—矿井有效风量占矿井总进风量的百分率。
风桥—设在进、回风交叉处而又使进、回风互不混合的设施。
风门—在需要通过人员和车辆的巷道中设置的隔断风流的门。
反风—为防止灾害扩大和抢救人员的需要而采取的迅速倒转风流方向的措施。
反风风门—与正常风门开启方向相反的风门。
风窗—又称“调节风门”。安装在风门或其它通风设施上可调节风量的窗口。
风墙—又称“密闭”。为截断风流而在巷道中设置的隔墙。
风障—在矿井巷道或工作面内引导风流的设施。
风筒—引导风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管道。
测风站—用以测量通过风量的、表面光滑、断面规整的一段平直巷道。
风表校正曲线—表示风表的读数与真实风速关系的曲线。
检定管—装有指示剂的细玻璃管,被测气体通过后,根据指示剂变色程度或长度,确定其浓度。
粉尘采样器—在含尘空气中采取粉尘试样的便携式器具。
甲烷报警器—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能发出声、光信号的仪器。
瓦斯测定器—利用光干涉、热催化、热导等原理在煤矿中测定瓦斯浓度的便携式仪器。
甲烷遥测仪—远距离集中测定井下各测点风流中甲烷浓度的仪器。
甲烷断电仪—井下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受控设备电源的仪器。
风电闭锁装置—当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能立即自动切断该供风巷道中一切电源的安全装置。
风电甲烷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巷道内甲烷浓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该供风巷道中一切电源的安全装置。
电化学式瓦斯测定器—用电化学原理制作的瓦斯浓度测定仪器。
二、瓦斯
瓦斯—在煤炭界,习惯上指煤层气或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煤层瓦斯含量—在自然条件下,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煤体中所含的瓦斯量。
瓦斯容量—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煤样中能容纳的最大瓦斯量。
瓦斯储量—在矿井井田范围内煤层和岩层中含有的瓦斯总量。
残存瓦斯—经过一段时间的瓦斯释放后,煤块或煤体中残留的瓦斯。
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在煤层中所呈现的压力(压强)。
吸附等温线—在恒温条件下,单位质量煤样的瓦斯吸附量随瓦斯压力(压强)变化的曲线。
吸附等压线—在恒压条件下,单位质量煤样的瓦斯吸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瓦斯涌出—由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间均匀地放出瓦斯的现象。
矿井瓦斯涌出量—涌入矿井风流中的瓦斯总量。
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量。
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产一吨煤所涌出的瓦斯量。
瓦斯矿井等级—根据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划分的矿井等级。
瓦斯等量线—在矿图上,瓦斯含量或瓦斯涌出量相等点的连线。
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立方米/吨的矿井。
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立方米/吨的矿井。
[煤(岩)与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经鉴定,在采掘过程中发生过煤(岩)与瓦斯突出的矿井。
瓦斯爆炸—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热—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压强)上升的现象。
瓦斯爆炸界限—瓦斯和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瓦斯层—瓦斯在工作面和巷道顶部形成的层状聚积。
瓦斯风化带—由于风化作用,煤层相对甲烷涌出量小于2m3/t,或煤层瓦斯组分中,甲烷体积小于80%的地带。
瓦斯梯度—在瓦斯风化带以下,深度每增加一单位时,相对甲烷涌量增加的量。
瓦斯预测图—按瓦斯涌出量或含量随深度变化规律编制的矿井深部未开采地区的瓦斯等量线图。
瓦斯喷出—简称“喷出”。从煤体或岩体裂隙中大量瓦斯异常涌出的现象。
突出强度—一次突出抛出的煤岩量或(和)喷出的瓦斯量。用以衡量突出规模的大小。
震动爆破—又称“震动放炮”;在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或在突出危险煤层中采掘时,用增加炮眼数量,加大装药量等措施诱导煤和瓦斯突出的特殊爆破作业。
水力冲孔—在具有自喷能力的煤层中打钻孔,利用钻头切割和压力水冲刷煤体,激发喷孔,排出碎煤和瓦斯,释放突出潜能以减少和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
保护层—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或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采的煤层或矿层。
被保护层—开采保护层后,受到采动影响而消除或削弱了突出或冲击地压危险的相邻煤层。
瓦斯抽放—采用专用设施,把煤层、岩层及采空区中瓦斯抽出的技术措施。
瓦斯抽放率—抽出瓦斯量占矿井排出瓦斯总量(包括抽出量和通风排出量)的百分率。
煤层透气性—在一定条件下,瓦斯在煤层中流动的难易程度。可由“透气性系数”衡量。透气性系数与渗透率成正比。
渗透率—在规定的条件下,流体穿过孔隙介质的流速。
达西定律—流体流过孔隙介质时,其流速与流动方向上的压力梯度成正比。
达西—孔隙介质渗透率的非法定计量单位。原定义为:具有1厘泊粘度的流体在每厘米1个大气压的压力梯度下,流经每平方厘米孔隙介质断面的流量为1立方厘米每秒时,则该介质的渗透率为一个达西(D)。千分之一达西称为毫达(mD)。与法定计量单位(m)的换算关系为:1mD=0.9869×10-9m2。
三、粉尘
粉尘—固体物质细微颗料的总称。
矿尘—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煤尘—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
岩尘—细微颗粒的岩石粉尘。
浮尘—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
落尘—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上的粉尘。
呼吸性粉尘—能被吸入人体肺泡区的浮尘。
粉尘粒度分布—又称“粉尘分散度”。在含尘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粉尘的质量或颗粒数占粉尘总质量或总颗粒数的百分数。
游离二氧化碳—岩石或矿物中没有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结合的二氧化碳。
隔爆—阻止爆炸传播的技术。
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粉尘的质量或颗粒数。
煤尘爆炸—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而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和压力上升的现象。
尘肺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细微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
硅肺病—曾称“矽肺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碳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肺病—由于长期吸入煤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硅肺病—曾称“煤矽肺病”。由于长期吸入煤尘及含游离二氧化碳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矿防尘—降低煤矿内粉尘浓度及防止煤尘爆炸的技术。
煤层注水—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或水溶液注入煤层,用以改变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减少粉尘产生,防治冲击地压,突出及自燃的技术。
水幕—为净化空气在巷道中用喷嘴喷出的水雾构成的屏障,用以降尘或隔爆的措施。
水棚—为隔爆在巷道中安装的水槽或水袋。
岩粉—专门生产的、用于防止爆炸及其传播的惰性粉末。
岩粉棚—为隔爆在巷道中安设的装载岩粉的设施。
自动隔爆装置—探测到爆炸信号后,能自动地、及时地喷出消焰物质、抑制爆炸或阻止其传播的装置。
防尘口罩—防止或减少空气中粉尘进入人体呼吸器官的个人保护器具。
四、矿山灾害
矿井火灾—发生在矿井内的,或虽发生在井口附近、煤层露头上但有可能威胁井下安全的火灾。
外因火灾—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自燃火灾”。由于煤炭或其它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
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在常温下具有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自然发火煤层—矿井中曾发生过自燃火灾或有可能自燃的煤层。
自然发火期—在一定条件下,煤炭从接触空气到自燃所需时间。
火灾气体—发生火灾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
火区—井下发生火灾后被封闭的区域。
火风压—井下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流流经有标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
均压防灭火—降低采空区和已采区两侧的风压差,减少漏风,以达到预防和消灭火灾的措施。
防火门—井下防止火灾蔓延和控制风流的安全措施。
防火墙—为封闭火区而砌筑的隔墙。
阻化剂—阻止煤炭氧化自燃的化学药剂。
阻燃—可燃材料被外加火源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自行熄灭的现象。
阻燃剂—使可燃材料具有阻燃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灌浆—用输浆设备将泥浆送到防火或灭火地点的作业。
洒浆—通过管道向采空区喷洒泥浆的作业。
调压室—在防火墙外再作一防火墙,调节两道防火墙间的空气压力(压强),以平衡火区内外的气压差,减少漏风的设施。
溃浆—井下灌浆地点存留的泥浆突然泄出的事故。
惰性气体防灭火—使用低氧、不燃烧、不助燃的混合气体防止或扑灭井下火灾的作业。
矿山救护队—矿山发生灾害时,能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人员处理灾害的救护组织。
呼吸器—救护人员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时佩戴的供氧呼吸保护器。
苏生器—对中毒或窒息的伤员自动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的急救器具。
自救器—发生灾害时,为防止有毒气体对人身的侵害,供个人佩戴逃生用的呼吸保护器。
避难硐室—当灾害发生,人员无法撤出时,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而设立的避难场所。
自然发火预测—利用煤炭自燃的预兆(温度,一氧化碳等)预测预报自燃的发生地点和发展趋势的措施。
淹井—由于矿井突水或其它原因,涌水量大于排水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把坑道或整个矿井淹没的现象。
矿井突水—大量地下水突然集中涌入井巷的现象。
突水系数—开采中的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承受的最大静水压力(压强)与其厚度的比值。
矿井防治水—为防止和治理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入矿井、巷道、采区危害采矿工作所采取的措施。
防水闸门—在井下可能受水害威胁地段,为预防地下水突然涌入其它巷道而专门设置的截水闸门。
防水墙—在井下受水害威胁的巷道内,为防止地下水突然涌入其它巷道而设置的截流墙。
矿井堵水—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堵塞井下突水点或充水通道的作业。
注浆堵水—把浆液压入井下突水或可能突水的地点,以拦截水源、减少或消除矿井涌水量的措施。
9.煤炭加工利用
一、选煤
毛煤—煤矿生产出来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
原煤—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铜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原料煤—供给选煤厂或选煤设备以便加工处理的煤。
夹矸煤—煤和矸石的连生体。一般可用破碎的方法使之分离。
选煤厂—曾称“洗煤厂”。对煤进行分选,生产不同质量、规格产品的加工厂。
筛选厂—对毛煤进行拣矸[及其它杂物]、筛分,生产不同粒级煤的加工厂。
[选煤]工艺原则流程图—按原料煤加工顺序,表明工艺过程中各作业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
[选煤]工艺流程图—曾称“工艺系统图”。表明原料煤、产品、中间产物以及辅助物料(水、药剂、加重质等)的数量、产率和质量指标的工艺原则流程图。
[选煤]设备流程图—曾称“机械联系图”。用图示符号表明工艺过程所使用的设备和设施及其相互联系的系统图。
粒度—颗粒的大小。
入料上限—最大的给料粒度。
入料下限—最小的给料粒度。
分选粒级—进入分选作业的原料煤的最大到最小粒度范围。
可选性—曾称“可洗性”。通过分选改善煤炭质量的难易程度。
浮沉试验—将煤样用不同密度的重液分成不同的密度级,并测定各级产物的产率和质量的试验。
浮物—曾称“浮煤”。浮沉试验中,在某一密度的重液或重量中上浮的产物。
沉物—浮沉试验中,在某一密度的重液或重悬浮液中下沉的产物。
密度级—曾称“比重级”。为表征物料的密度组成,人为划定的密度范围。
密度组成—曾称“浮沉组成”、“比重组成”。各密度级产物的质量分布。
可选性曲线—又称“H-R曲线”;曾称“可选性曲线”。根据浮沉试验结果绘制的,用以表示煤的可选性的一组曲线。包括灰分特性曲线(λ),浮物曲线(β),沉物曲线(θ),密度曲线(δ),分选密度±0. 1(ε)曲线。
灰分特性曲线—曾称“观察曲线”、“基元灰分曲线”。表示煤中浮物(或沉物)产率与其分界灰分关系的曲线。代表符号λ。
浮物[累计]曲线—曾称“沉煤曲线”。表示煤中沉物累计产率与其平均灰分关系的曲线。代表符号β。
沉物[累计]曲线—曾称“沉煤曲线”。表示煤中浮物累计产率与其平均灰分关系的曲线。代表符号θ。
密度曲线—曾称“比重曲线”。表示煤中浮物(或沉物)累计产率与相应密度关系的曲线。代表符号δ。
分选密度±0. 1曲线—又称“邻近密度曲线”;曾称“比重±0. 1曲线”。表示不同分选密度时,邻近密度物含量与该密度的关系曲线。代表符号ε±0. 1。
邻近密度物—位于分选密度两侧范围(通常是0.1g/cm3)内的物料。
迈尔曲线—又称“A曲线”;曾称“迈耶尔曲线”、“矢量可选性曲线”。用矢量图解法绘制的、表示煤炭可选性的一种曲线,矢量的投影代表产品的产率,矢量的方向代表某一成分的含量。
可选等级—为评定煤炭可选性而人为划分的等级。
分级—(1)泛指:将物料分成若干粒级的作业。(2)专指:在介质(水或空气)中,依物料沉降速度的差别分成若干粒级的作业。按所用介质分,有“水力分级”和“风力分级”两种。
等沉粒—又称“等降粒”。沉降末速相同的的颗粒。
等沉比—又称“等降比”。等沉粒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粒度之比值。
自由沉降—曾称“自由下沉”。单个颗粒在无限9空间介质中的沉降。
沉降末速—在自由沉降中的颗粒,当重力或离心力与介质运动阻力相等时,与介质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
干扰沉降—又称“干涉沉降”。颗粒在有限空间介质中的沉降。
筛分—根据物料通过和不通过筛孔,将物料按粒度分成不同粒级的作业。按是否借助水的冲洗作用分,有“湿法筛分”和“干法筛分”两种。
准备筛分—又称“预先筛分”;曾称“分级筛分”、“选前筛分”。按下一工序要求将原料煤分成不同粒级的筛分作业。
检查筛分—曾称“控制筛分”。从产物(例如破碎产物)中分出粒度不合格产物的筛分。
最终筛分—曾称“独立筛分”。生产出粒级商品煤的筛分。
等厚筛分—筛面上的物料层厚度,从入料端到排料端近似不变的筛分。
概率筛分—应用颗粒通过筛孔手概率原理的一种筛分方法,此法允许用较大的筛孔筛分较小颗料。
筛面—实现筛分作业、具有筛孔的工作表面。
筛孔—筛面上具有一定规格的孔。按孔形可分为圆孔、方孔、长孔和条缝孔等几种。
筛序—依次减小的筛孔大小序列。
筛比—在给定筛序中,两个相邻筛面的筛孔尺寸之比。
筛子额定面积—承受物料流的筛面总面积。
筛分效率—筛下物中筛下粒的回收率与筛上粒的混杂率之差。
开孔率—曾称“筛网有效面积”、“活面积”。筛孔总面积与筛面面积之比(%)。
网目—以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包含的筛孔数表示筛孔大小的一种计量标准。
标准筛—曾称“套筛”。筛面按标准网目制作、用于粒度小于0.5mm物料筛分的套筛。
筛分试验—为了解煤的粒度组成和各粒级产物的特性而进行的筛分和测定。
粒度组成—曾称“筛分组成”、“筛分特性”、“粒度特性”。各粒级物料的质量分布。
粒度特性贡线—曾称“筛分曲线”、“筛分特性曲线”。表示各粒级物料产率与各粒级关系的曲线。
难筛粒—曾称“难粒”。粒度接近筛孔尺寸的颗粒,通常指在筛孔尺寸的±25%范围内的颗粒。
易筛粒—物料粒度小于筛孔75%颗粒。
粒级—曾称“级别”。一定粒度的范围。
粒级上限—给定粒级中最大的粒度。
粒级下限—给定粒级中最小的粒度。
筛上粒—物料中大于额定筛孔尺寸的颗粒。
筛下粒—物料中小于额定筛孔尺寸的颗粒。
筛上物—又称“筛上产品”。未透过筛孔的物料。
筛下物—又称“筛下产品”。透过筛孔的物料。
自然级—未经破碎的原料煤的筛分粒级。
破碎级—块煤经破碎后的筛分粒级。
破碎—借外力作用,使物料碎裂的作业。
准备破碎—曾称“预先破碎”、“选前破碎”。按下一作业要求,将煤破碎到要求粒度的作业。
最终破碎—将选后产物破碎到商品煤要求粒度的作业。
破碎比—破碎机入料粒度上限与出料上限之比。
破碎效率—破碎产品中已破碎的(扣除入料中原有的小于要求破碎粒度的)物料与入料中待破碎的(大于要求破碎粒度的)物料的质量率。代表符号η。
超粒—又称“过大粒”。破碎产物中大于要求粒度的颗粒。
过粉碎—破碎过程中产生大量小于要求粒度的颗粒的现象。
磨碎—以研磨作用为主,使物料粒度减小的作业。
解离—借破碎或磨碎作用,使共生的成分单体分离的现象。
可碎性—在标准条件下使试样粉碎的相对难易程度。
可磨性—在标准条件下使试样磨碎的相对难易程度。
选择性破碎—利用煤与矸石(或其它成分)的可碎性的差异,使它们受到不同程度破碎的破碎方式。
重力选煤—简称“重选”。在重力场中,以矿物密度差别为主要依据的选煤方法。
跳汰选煤—曾称“淘汰选煤”。在垂直脉动为主的介质中实现分选的重力选煤方法。按分选介质分为“风力跳汰选煤”和“水力跳汰选煤”。
重介质选煤—简称“重介选”。在密度大于水的介质中实现分选的重力选煤方法。
流槽选煤—简称“槽选”;曾称“溜洗槽选煤”。在流槽中,借水流的冲力和流槽的摩擦力,利用密度、粒度和形状的差异实现分选的重力选煤方法。
斜槽选煤—在封闭的倾斜槽体内,利用逆向上冲水流实现分选的重力选煤方法。
摇床选煤—曾称“淘汰盘选煤”。利用机械往复差动运动和水流冲洗等的联合作用,实现分选的重力选煤方法。
风力选煤—简称“风选”。利用空气作分选介质的重力选煤方法。
离心选煤—利用密度差别,在离心力场中实现分选的选煤方法。
磁选—利用矿物磁性的差别来实现矿物分选的方法。
摩擦选煤—利用煤和杂质沿倾斜面运动时摩擦系数的差别,实现分选的选煤方法。
手选—利用煤和杂质在颜色、光泽、外形及密度上的差别,用人工对大块矸石进行分选的选煤方法。
主选—曾称“主洗”。对入选原煤进行分选的作业。
再选—曾称“再洗”。(1)泛指:对不合要求的产物再次进行分选的作业。(2)特指:对主选的中间产品进行分选的作业。
回选—曾称“回洗”。回到本设备或本系统继续分选的作业。
浮游选煤—简称“浮选”。利用煤和矿物表面润湿性的差别,在浮选剂的作用下,煤粉0.5mm以下)附着于煤浆中的气泡上形成矿化泡沫上浮,矸石粒下沉从而实现分选的方法。
配煤入选—又称“均[质]化入选”。将不同特性的原料煤按比例混匀进行分选的方法。
分组入选—按原料煤的牌号或可选性分组进行分选的方式。
不分级入选—又称“混合入选”。原料煤不经分级直接进行分选的方式。
脱泥入选—原料煤经脱泥后进行分选的方式。
分选介质—在分选过程中,借以实现分选的流体物质。
冲水—与原料煤一同给入分选设备中,主要起输送和润湿作用的水,或用来帮助物料在溜槽内流动所加的水。
顶水—从跳汰机筛板下或槽选机排料箱给入,主要的作业。
接触角—曾称“润湿接触角”。在固、液、气三相接触达到平衡时,三相接触周边的任一点上,液气界面切线与固体表面间形成的并包含液体的夹角。
疏水性矿物—曾称“憎水性矿物”。表面不容易被水润湿的矿物,即接触角大的矿物。
亲水性矿物—表面容易被水润湿的矿物,即接触角小的矿物。
矿化泡沫—表面附着煤粉的气泡聚合体。
可浮性—通过浮选提高煤泥质量的难易程度。
浮选剂—为实现或促进浮选过程所使用的药剂。
捕收剂—曾称“捕集剂”。提高煤粒表面疏水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的浮选剂。
起泡剂—促进产生气泡,维持泡沫稳定性的浮选剂。
调整剂—曾称“调节剂”、“调和剂”。调整煤浆及煤粒表面的性质,提高某种浮选剂的效能或消除杂质有害作用的浮选剂。
抑制剂—曾称“压制剂”。降低某种矿粒表面的疏水性,使它们不容易浮起的浮选剂。
活化剂—曾称“活性剂”。改变被抑制矿粒表面疏水性的浮选剂。
药剂制度—曾称“药方”。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浮选剂种类、用量、加药地点和加药方式等的总称。
直接浮选—煤泥水不经浓缩直接进行浮选的一种方式。
浓缩浮选—曾称“间接浮选”。煤泥水先经浓缩再进行浮选的方式。
浮选试验—为确定煤泥的可浮性及浮选的最佳条件而进行的试验。
单元浮选试验—在试验室中用单槽浮选机进行的浮选试验。
浮选煤浆—曾称“矿浆”。具有一定浓度和粒度作为浮选原料的煤泥水。
脱水—依靠重力或机械力降低物料水分的作业。
过滤—利用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压强)差,使水与固体颗粒分离的作业。
压滤—在过滤介质一侧施加正压力(压强)来实现过滤的作业。
过滤介质—过滤时用来阻留固体颗粒、渗透液体的的多孔隙固体物质。
离心强度—曾称“离心系数”、“离心因素”、“分离因素”。在离心力场中,物料所受离心力与重力的比值。
干燥—利用热力蒸发作用降低物料水分的作业。
蒸发强度—曾称“干燥强度”。干燥设备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量。
煤泥—(1)泛指:湿的煤粉。(2)特指:湿法选煤产生的粒度在0.5mm以下的副产品。
原生煤泥—由原料煤中所含煤粉形成的煤泥。
次生煤泥—在选煤过程中,煤炭因粉碎和泥化所产生的煤泥。
泥化—矸石或煤浸水后碎散成细泥的现象。
煤泥水—煤泥与水混合而成的流体。
脱泥—用湿法从煤中除去煤泥的作业。
浓缩—借重力或离心力作用提高煤泥水浓度的作业。
澄清—从煤泥水中排除固体,以获得固体含量很少的水的作业。
洗水闭路循环—曾称“煤泥水闭路循环”。煤泥水经过充分浓缩、澄清后,煤泥在厂内回收,澄清水全部循环使用的煤泥水流程。
底流—经分级、浓缩或分选等作业获得的粗颗粒、高浓度或高密度的产物。
溢流—经分级、浓缩或分选等作业获得的细颗粒、低浓度或低密度的产物,以及由各种液体容器中溢出的流体。
凝聚剂—可使液体中分散的细粒固体形成凝聚体的无机盐类。
絮凝剂—可使液体中分散的细粒固体形成絮凝物的高分子聚合物。
角锥[沉淀]池—曾称“角锥浓缩池”。上部为方形,下部为倒角锥形的浓缩、分级设备。
[斗子]捞坑—由脱水斗式提升机和倒锥台形池子组成的脱水、分级设备。
沉淀塔—直径较大(通常在78左右)的倒圆锥形的浓缩、澄清设备。
煤泥沉淀池—曾称“厂外沉淀池”。通过重力沉淀作用从煤泥水中回收固体并获得澄清水的设施。
精煤—曾称“洗精煤”、“洗精粉”。泛指经过分选获得的高质量产品。
中煤—经过分选获得的灰分介于精煤与矸石之间的产品。
尾煤—煤泥经分选后排出的高灰分产品。
产率—曾称“回收率”、“出率”、“出量”。(4)产品量占原料量的百分率;(5)某一成分的量占总量的百分率。
分配率—曾称“分配指标”。产品或产物中某一成分(密度级或粒度级)的量占原料中该成分量的百分率。
正配物—分选或分级时,进入各产品或产物中规定成分的物料。
错配物—曾称“误入物”。分选或分级时,混入各产品或产物中非规定成分的物料。
回收率—曾称“实收率”、“抽出率”、“采收率”。产品中正配物的分配率。
混杂率—曾称“混入率”。产品中错配物的分配率。
分配曲线—不同成分(密度级或粒度级)在某一产品或产物中的分配率的图示,是表示分离效果的特性曲线。
当量直径—与颗粒体积相等的圆球直径。
理论分级粒度—曾称“截留粒度”。按理论计算在分级设备中沉降的最小固体颗粒的当量直径。
规定粒度—在筛分作业中所要求的原料分离粒度。
分离粒度—又称“分配粒度”。粒度分配曲线上相当于分配率为?的粒度。
等误粒度—分级作业中两种产品或产物中错配物相等时的分级粒度。
通过粒度—以溢流中?的颗粒能通过的标准筛筛孔尺寸表示的粒度。
限下率—筛上物中小于规定粒度部分的质量百分率。
限上率—筛下物中大于规定粒度部分的质量百分率。
[水力]分级效率—溢流产品中细粒(小于规定粒度的物料)的回收率与粗料(大于规定粒度的物料)的混杂率之差。
理论产量—按给定的产品灰分,从浮物或沉物曲线上查得的该产品的产率。
理论灰分—按给定的产品产率,从浮物或沉物曲线上查得的该产品的产率。
基元灰分—煤在某一密度或产率点的灰分。
分界灰分—又称“边界灰分”。两种产品分界线上的基元灰分,即浮物的最高灰分和沉物的最低灰分。
理论分选密度—曾称“理论分选比重”。按某一产品的给定灰分(或给定产率)从密度曲线上查得的相应分选密度。
等灰密度—曾称“等灰比重”。按分选过程获得的实际产物灰分,从密度曲线上查得的相应分选密度。
当量密度—曾称“等灰比重”。按分选过程获得的实际产物灰分,从密度曲线上查得的相应分选密度。
分离密度—又称“分配密度”;曾称“分配比重”。密度分配曲线上相当于分配率的为50%的密度。
等误密度—曾称“分配密度”、“比较比重”、“等误比重”。在分选作业中,两种产品中错配物相等时的分选密度。
可能偏差—曾称“分离精确度”。分配曲线上相应分配率为234和534的密度(或粒度)值之差的一半。
不完善度—曾称“机械误差”、“不完整度”。可能偏差除以分配密度与分选介质密度的差值所得之商。
数量效率—曾称“选煤效率”、“洗选效率”。精煤实际产率与相应于精煤实际灰分的精煤理论产率的百分比。
污染指标—曾称“污染系数”。在选后产品中,错配物与正配物的质量分布。
分选下限—曾称“洗选下限”、“选别深度”、“有效分选下限”。选煤机械有效分选作用所能达到的最小粒度。
二、水煤浆
水煤浆—用一定粒度的煤与水混合成的稳定的高浓度浆状燃料。可泵送、雾化。
油煤浆—用一定粒度的煤与油混合成的稳定的高浓度浆状燃料。可泵送、雾化。
超净化水煤浆—用微细的超低灰分的煤调制成可作为内燃机燃料用的水煤浆。
煤炭成浆性—煤炭加工成水煤浆或油煤浆的难易程度。
水煤浆稳定剂—防止水煤浆中煤粒沉淀的药剂。
10.煤矿环境监测与评价
煤矿环境监测—对矿区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源进行的监视性测定。
煤矿环境影响评价—在煤矿开发、建设前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和分析。
矿区环境规划—对一定时期内矿区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规定,是矿区经济和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