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常用术语汇编
一、矿山通风
有害气体—在一般或一定条件下有损人体健康,或危害作业安全的气体。包括有毒气体、可燃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
矿井通风—向矿井连续输送新鲜空气,供给人员呼吸,稀释并排出有害气体和浮尘,改善井下气候条件及救灾时控制风流的作业。
露天矿通风—利用自然风流或人工射流,将露天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浮尘排放至露天矿外,使露天矿大气的品质达到规定标准的作业。
矿井空气—来自地面的新鲜空气和井下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浮尘的混合体。
新鲜空气—成分与地面空气相同或近似的空气。
污浊空气—受到井下浮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的空气。
矿井气候条件—由温度、湿度、大气压力和风速等参数反映的矿井空气综合状态。
窒息性气体—使空气中氧的浓度下降,危害人体呼吸的气体。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能够燃烧或爆炸的气体。
矿井空气调节—调节矿井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的作业。
风量—单位时间内,流过井巷或风筒的空气体积或质量。
需风量—为供人员呼吸,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浮尘,以创造良好气候条件所需要的风量。
风量按需分配—将矿井总进风量,按各采掘工作面、硐室所需进行的风量分流。
风量自然分配—在通风网络中,由于各井巷风阻大小不同,自然产生的风量分流。
进风[风流]—进入井下各用风地点以前的风流。
回风[风流]—从井下用风地点流出的风流。
负压—风流的绝对压力(压强)小于井外或风筒外同标高的大气压力(压强),其相对压力(压强)为负值,称负压。
正压—风流的采取措施对压力(压强)大于井外或风筒外同标高的大气压力(压强),其相对压力(压强)为正值,称正压。
自然风压—在矿井通风系统中,由于空气柱的质量的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压强)差。
通风机全压—通风机出口侧和进口侧的总风压差。
通风机动压—通风机出口断面上风流的速度压。
通风机静压—通风机的全压和动压之差。
通风压力分布图—表示某一通风线路的压力(压强)、阻力变化的图形。
通风阻力—风流的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的总称。
摩擦阻力—由于风流与井巷壁间的摩擦所产生的阻力。
局部阻力—由于风流速度或方向的变化,导致风流剧烈冲击形成涡流而引起的阻力。
摩擦阻力系数—与巷道壁面的粗糙程度及空气密度有关的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与风流方向速度变化有关的系数。
等积孔—与矿井或井巷的风阻值相当的假想薄壁孔口面积值,用来衡量矿井或井巷通风难易的程度。
[井巷]风阻特性曲线—表示矿井或井巷的通风阻力和风量关系特征的曲线。
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矿井或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
自然通风—利用自然风压对矿井或井巷进行通风的方法。
局部通风—利用局部通风机或主要通风机产生的风压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法。
扩散通风—利用空气中分子的自然扩散运动,对局部地点进行通风的方式。
分区通风—又称“并联通风”。井下各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采区回风道或总回风道的通风方式。
串联通风—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它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
压入式通风—又称“正压通风”。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空气的通风方法。
抽出式通风—又称“负压通风”。通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浊空气的通风方法。
上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下向上流动的通风方式。
下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上向下流动的通风方式。
独立风流—从主要进风流分出的,经过爆炸材料库或充电室后再进入主要回风道的风流。
循环风—部分回风再进入同一进风中的风流。
中央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田中央或边界走向中部的通风方式。
对角式通风—进风井位于井田中央,出风井在两翼,或者出风井位于井田中央,进风井在两翼的通风方式。
混合式通风—井田中央和两翼边界均有井、出风井的通风方式。
串联网络—多条风路依次连接起来的网络。
并联网络—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风路,从某一点分开又在另一点汇合的网络。
角联网络—有一条或多条风路把两条并联风路连通的网络。
通风网络图—用通风路线表示矿井或采区内各巷道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通风系统图—表示矿井通风网络,通风设备、设施,风流方向和风量等参数等图件。
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地面的,向全矿井、一翼或一个分区供风的通风机。
局部通风机—向井下局部地点供风的通风机。
辅助通风机—某分区通风阻力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足够风量时,为了增加风量而在该分区使用的通风机。
水力引射器—用压力水射流为动力,把风送到用风地点的装置。
通风机效率—通风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通风机特性曲线—通风机风压、功率、效率与风量关系的曲线。
通风机工况点—通风机个体特性曲线与矿井或管道的风阻特性曲线在同一坐标图上的交点。
通风机全压输出功率—用通风机的全压与风量计算的功率。
通风机静压输出功率—用通风机的静压与风量计算的功率。
通风机全压效率—通风机全压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通风机静压效率—通风机静压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通风机附属装置—通风机配套使用的扩散器、防爆门、反风装置和风硐等装置的总称。
风硐—主要通风机和风井之间的专用风道。
扩散器—与通风机出口相连的、断面逐渐扩大的风道。
防爆门—安装在出风井口、以防甲烷、煤尘爆炸毁坏通风机的安全设施。
反风道—连接通风机与风硐的专用风道,用于实现风流倒转。
风量调节—为了满足采掘工作面和硐室所需风量,对矿井总风量或局部风量进行的调配。
矿井有效风量—送到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的风量总和。
漏风—从与生产无关的通路中漏失的风流。
矿井外部漏风—从装有主要通风机的井口及其附属装置处漏失的风流。
矿井内部漏风—未经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其它用风地点,直接漏入回风的无效风流。
矿井内部漏风率—矿井内部漏风量占矿井总进风量的百分率。
矿井外部漏风率—矿井外部漏风量占通风机风量的百分率。
矿井有效风量率—矿井有效风量占矿井总进风量的百分率。
风桥—设在进、回风交叉处而又使进、回风互不混合的设施。
风门—在需要通过人员和车辆的巷道中设置的隔断风流的门。
反风—为防止灾害扩大和抢救人员的需要而采取的迅速倒转风流方向的措施。
反风风门—与正常风门开启方向相反的风门。
风窗—又称“调节风门”。安装在风门或其它通风设施上可调节风量的窗口。
风墙—又称“密闭”。为截断风流而在巷道中设置的隔墙。
风障—在矿井巷道或工作面内引导风流的设施。
风筒—引导风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管道。
测风站—用以测量通过风量的、表面光滑、断面规整的一段平直巷道。
风表校正曲线—表示风表的读数与真实风速关系的曲线。
检定管—装有指示剂的细玻璃管,被测气体通过后,根据指示剂变色程度或长度,确定其浓度。
粉尘采样器—在含尘空气中采取粉尘试样的便携式器具。
甲烷报警器—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能发出声、光信号的仪器。
瓦斯测定器—利用光干涉、热催化、热导等原理在煤矿中测定瓦斯浓度的便携式仪器。
甲烷遥测仪—远距离集中测定井下各测点风流中甲烷浓度的仪器。
甲烷断电仪—井下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受控设备电源的仪器。
风电闭锁装置—当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能立即自动切断该供风巷道中一切电源的安全装置。
风电甲烷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巷道内甲烷浓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该供风巷道中一切电源的安全装置。
电化学式瓦斯测定器—用电化学原理制作的瓦斯浓度测定仪器。
二、瓦斯
瓦斯—在煤炭界,习惯上指煤层气或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煤层瓦斯含量—在自然条件下,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煤体中所含的瓦斯量。
瓦斯容量—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煤样中能容纳的最大瓦斯量。
瓦斯储量—在矿井井田范围内煤层和岩层中含有的瓦斯总量。
残存瓦斯—经过一段时间的瓦斯释放后,煤块或煤体中残留的瓦斯。
煤层瓦斯压力—瓦斯在煤层中所呈现的压力(压强)。
吸附等温线—在恒温条件下,单位质量煤样的瓦斯吸附量随瓦斯压力(压强)变化的曲线。
吸附等压线—在恒压条件下,单位质量煤样的瓦斯吸附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瓦斯涌出—由受采动影响的煤层、岩层,以及由采落的煤、矸石向井下空间均匀地放出瓦斯的现象。
矿井瓦斯涌出量—涌入矿井风流中的瓦斯总量。
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量。
相对瓦斯涌出量—平均每产一吨煤所涌出的瓦斯量。
瓦斯矿井等级—根据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划分的矿井等级。
瓦斯等量线—在矿图上,瓦斯含量或瓦斯涌出量相等点的连线。
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立方米/吨的矿井。
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立方米/吨的矿井。
[煤(岩)与瓦斯]突出—在地应力和瓦斯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体或岩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抛出的异常的动力现象。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经鉴定,在采掘过程中发生过煤(岩)与瓦斯突出的矿井。
瓦斯爆炸—瓦斯和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热—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压强)上升的现象。
瓦斯爆炸界限—瓦斯和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瓦斯层—瓦斯在工作面和巷道顶部形成的层状聚积。
瓦斯风化带—由于风化作用,煤层相对甲烷涌出量小于2m3/t,或煤层瓦斯组分中,甲烷体积小于80%的地带。
瓦斯梯度—在瓦斯风化带以下,深度每增加一单位时,相对甲烷涌量增加的量。
瓦斯预测图—按瓦斯涌出量或含量随深度变化规律编制的矿井深部未开采地区的瓦斯等量线图。
瓦斯喷出—简称“喷出”。从煤体或岩体裂隙中大量瓦斯异常涌出的现象。
突出强度—一次突出抛出的煤岩量或(和)喷出的瓦斯量。用以衡量突出规模的大小。
震动爆破—又称“震动放炮”;在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或在突出危险煤层中采掘时,用增加炮眼数量,加大装药量等措施诱导煤和瓦斯突出的特殊爆破作业。
水力冲孔—在具有自喷能力的煤层中打钻孔,利用钻头切割和压力水冲刷煤体,激发喷孔,排出碎煤和瓦斯,释放突出潜能以减少和消除突出危险性的措施。
保护层—为消除或削弱相邻煤层的突出或冲击地压危险而先开采的煤层或矿层。
被保护层—开采保护层后,受到采动影响而消除或削弱了突出或冲击地压危险的相邻煤层。
瓦斯抽放—采用专用设施,把煤层、岩层及采空区中瓦斯抽出的技术措施。
瓦斯抽放率—抽出瓦斯量占矿井排出瓦斯总量(包括抽出量和通风排出量)的百分率。
煤层透气性—在一定条件下,瓦斯在煤层中流动的难易程度。可由“透气性系数”衡量。透气性系数与渗透率成正比。
渗透率—在规定的条件下,流体穿过孔隙介质的流速。
达西定律—流体流过孔隙介质时,其流速与流动方向上的压力梯度成正比。
达西—孔隙介质渗透率的非法定计量单位。原定义为:具有1厘泊粘度的流体在每厘米1个大气压的压力梯度下,流经每平方厘米孔隙介质断面的流量为1立方厘米每秒时,则该介质的渗透率为一个达西(D)。千分之一达西称为毫达(mD)。与法定计量单位(m)的换算关系为:1mD=0.9869×10-9m2。
三、粉尘
粉尘—固体物质细微颗料的总称。
矿尘—矿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煤尘—细微颗粒的煤炭粉尘。
岩尘—细微颗粒的岩石粉尘。
浮尘—悬浮在矿井空气中的粉尘。
落尘—矿井内,因自重而降落、沉积在巷道顶、帮、底板和物体上的粉尘。
呼吸性粉尘—能被吸入人体肺泡区的浮尘。
粉尘粒度分布—又称“粉尘分散度”。在含尘空气中,各种不同粒径粉尘的质量或颗粒数占粉尘总质量或总颗粒数的百分数。
游离二氧化碳—岩石或矿物中没有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结合的二氧化碳。
隔爆—阻止爆炸传播的技术。
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粉尘的质量或颗粒数。
煤尘爆炸—悬浮在空气中的煤尘,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而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和压力上升的现象。
尘肺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细微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职业病。
硅肺病—曾称“矽肺病”。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碳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肺病—由于长期吸入煤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硅肺病—曾称“煤矽肺病”。由于长期吸入煤尘及含游离二氧化碳的岩尘所引起的尘肺病。
煤层注水—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或水溶液注入煤层,用以改变煤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减少粉尘产生,防治冲击地压,突出及自燃的技术。
水幕—为净化空气在巷道中用喷嘴喷出的水雾构成的屏障,用以降尘或隔爆的措施。
水棚—为隔爆在巷道中安装的水槽或水袋。
岩粉—专门生产的、用于防止爆炸及其传播的惰性粉末。
岩粉棚—为隔爆在巷道中安设的装载岩粉的设施。
自动隔爆装置—探测到爆炸信号后,能自动地、及时地喷出消焰物质、抑制爆炸或阻止其传播的装置。
防尘口罩—防止或减少空气中粉尘进入人体呼吸器官的个人保护器具。
四、矿山灾害
矿井火灾—发生在矿井内的,或虽发生在井口附近、煤层露头上但有可能威胁井下安全的火灾。
外因火灾—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
内因火灾—又称“自燃火灾”。由于煤炭或其它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
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在常温下具有氧化能力的内在属性。
自然发火煤层—矿井中曾发生过自燃火灾或有可能自燃的煤层。
自然发火期—在一定条件下,煤炭从接触空气到自燃所需时间。
火灾气体—发生火灾时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
火区—井下发生火灾后被封闭的区域。
火风压—井下发生火灾时,高温烟流流经有标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
均压防灭火—降低采空区和已采区两侧的风压差,减少漏风,以达到预防和消灭火灾的措施。
防火门—井下防止火灾蔓延和控制风流的安全措施。
防火墙—为封闭火区而砌筑的隔墙。
阻化剂—阻止煤炭氧化自燃的化学药剂。
阻燃—可燃材料被外加火源点燃时燃烧速度很慢,离开火源后即自行熄灭的现象。
阻燃剂—使可燃材料具有阻燃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灌浆—用输浆设备将泥浆送到防火或灭火地点的作业。
洒浆—通过管道向采空区喷洒泥浆的作业。
调压室—在防火墙外再作一防火墙,调节两道防火墙间的空气压力(压强),以平衡火区内外的气压差,减少漏风的设施。
溃浆—井下灌浆地点存留的泥浆突然泄出的事故。
惰性气体防灭火—使用低氧、不燃烧、不助燃的混合气体防止或扑灭井下火灾的作业。
矿山救护队—矿山发生灾害时,能迅速赶赴现场抢救人员处理灾害的救护组织。
呼吸器—救护人员在有害气体环境中工作时佩戴的供氧呼吸保护器。
苏生器—对中毒或窒息的伤员自动进行输氧或人工呼吸的急救器具。
自救器—发生灾害时,为防止有毒气体对人身的侵害,供个人佩戴逃生用的呼吸保护器。
避难硐室—当灾害发生,人员无法撤出时,为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侵袭而设立的避难场所。
自然发火预测—利用煤炭自燃的预兆(温度,一氧化碳等)预测预报自燃的发生地点和发展趋势的措施。
淹井—由于矿井突水或其它原因,涌水量大于排水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把坑道或整个矿井淹没的现象。
矿井突水—大量地下水突然集中涌入井巷的现象。
突水系数—开采中的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承受的最大静水压力(压强)与其厚度的比值。
矿井防治水—为防止和治理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入矿井、巷道、采区危害采矿工作所采取的措施。
防水闸门—在井下可能受水害威胁地段,为预防地下水突然涌入其它巷道而专门设置的截水闸门。
防水墙—在井下受水害威胁的巷道内,为防止地下水突然涌入其它巷道而设置的截流墙。
矿井堵水—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堵塞井下突水点或充水通道的作业。
注浆堵水—把浆液压入井下突水或可能突水的地点,以拦截水源、减少或消除矿井涌水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