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寨煤矿矿井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顶板事故的监测:根据顶板的破坏状况,在煤矿井下顶板凡出现顶板离层超标、顶板急剧下沉、顶板下沉量超标及顶板直接冒落等现象且危及人身安全、影响安全生产的均可划定为顶板事故。
二、顶板事故的评估:
煤矿顶板事故根据其发生的地点可分为爆破、普通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独头掘进巷道顶板事故;巷修工作面顶板事故;一般在用巷道、硐室顶板事故。根据顶板事故的危害及紧急程度可划分为:
三、顶板事故的监控措施:
顶板管理工作是矿井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必须长期与之抗争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能否将顶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关键就是抓好顶板管理,开展好顶板事故的监控工作。其要求如下:
1、每个工程项目在编制施工设计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好各级顶板管理责任制。
2、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度开采,积极主动对生产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合理改造,努力提高矿井综合能力,为采掘正规循环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件。
3、供应部门要把住支护材料、设备、器材的质量与数量关,按要求及时向采掘工作面供给合格的、足够数量的支护材料。
4、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及处理顶板事故方面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5、加强雨季、初采、收尾、开口、贯通、过断层构造带等特殊作业时空的技术管理及现场施工管理,提前制订针对性强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按措施要求落实兑现。
6、加强采掘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搞好地质预测预报,及时合理调整爆破参数和支护形式,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起顶板事故。
7、依靠科学技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改善顶板、底板状况。
8、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9、坚持顶板离层监测和矿山压力观测,合理选择支护,加强对系统巷道的巡视和插背工作,杜绝帮空顶空。
10、严格进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对顶板支护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仔细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11、各相关单位必须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顶板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四、顶板事故相关危险源应急预案:
顶板事故相关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顶板事故: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支护不及时、未使用好前探超前支护和防倒装置、爆破前未采取加固措施、未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和找掉工作、炮眼布置不合理易于引起顶板事故。
(2)工程质量不合格引起的顶板事故。
(3)支护强度满足不了要求引起的顶板事故。
(4)采动影响或地质构造应力引起的顶板事故。
五、矿井概况:(同上)
六、应急救援系统组成:
“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但事故总是难以杜绝的。顶板管理工作是矿井安全生产永恒的主题,顶板事故是矿井生产必须长期与之抗争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能否将顶板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甚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除抓好顶板管理,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外,还需要设立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应付紧急情况,以达到减少事故的损失之目的。
发生顶板事故时,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由应急救援系统来执行完成。
应急救援系统分为指挥部和矿山救护队及专业队三大部分。
指挥部的组成:
指挥部总指挥:矿长
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救护队队长;矿生产科长、机电科长、供应科长、安检科科长以及各采掘队长。
指挥部在矿安全生产调度设立24小时值班室。
1、矿山救护队:进行人员抢救,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工作,应有完善的意志力和严密的组织。要求队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健壮的体质、熟练的战斗技术、自我牺牲的精神。救护队要坚持“加强战备、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原则。
2、专业队组成:
专业队:一旦有事故发生,经组织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在现场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按其任务可划分为:
(1)通讯队:紧急情况下的通讯联络应能够沟通救援组织内部、救援组织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单位之间的信息联系。这种联系包括广播和通讯联系的通畅。通过广播指导人员的疏散。同时考虑当通讯系统被破坏时,利用其他方式进行联络的可能性。
(2)治安队:维护矿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的疏散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确保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畅通无阻。负责隔离灾区、保护现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等工作。
(3)医疗救护队:寻找、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4)运输队:负责急救行动中人员、器材的运输。
(5)物资供应站:为救援行动提供物质保证。包括应急抢救器材、救援防护器材等。在平时担任救援器材的选型、管理、储备和保养等工作。救灾物资的地点应有明显的标志。
七、重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报警和通讯:
发现或得知顶板事故现象应立即向指挥部值班室进行报告,报告时应详细说明以下几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2)关于事故有关的补充;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等。
指挥部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指挥部成员根据事故情况迅速上报公司主管部门、公安、劳动等部门。
2、现场抢险:(1)医疗队迅速进行紧急救护,并尽快转送受伤人员到相应医院。
(2)安全、技术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事故原因。
3、紧急救援预案:在现场受伤人员较多,受伤者病情不能完全确诊的情况下,应该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人员进入现场,同时在现场积极开展现场自救。当现场发现有死亡事故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死亡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向公司劳动、安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进行汇报。如有必要,建议治安队采取必要行动控制现场秩序。(2)当死亡人数不能确定时,由治安队在现场负责清点人数。没有到达集合区人员的名单应及时上报给急救援指挥部。(3)在知道有人失踪,其他人与他联系不到时应进行搜救。(4)一旦事故情况得到控制,应急救援指挥部可降低事故级别,指示重新进入和恢复行动。
八、条件保障:
1、器材:顶板事故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器材准备由供应科具体进行采购,应以满足救援中的现场实际需要为标准。救援器材平时的保管、存储和保养由供应科具体负责,救护队协助并做保养中的技术指导工作。
救援器材包括:(1)通讯器材。(2)救援防护器材,包括救援人员的头盔,救援人员专用服装、氧气呼吸器等。(3)救援器材,指救援现场应用到的必要一些器材和设备。
2、经费:
救援经费应由平时救援训练金费和救援行动经费组成。在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时必须确保应急救援经费的来源、额度。
3、人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救援队成员应按照专业分工本着专业对口、便于领导、便于集结和开展救援的原则进行组织。
领导机构人员应有一定权威并熟悉本企业系统情况,有一定灾害治理经验,以确保迅速、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应急救援指挥部值班人员负责救灾情况的联络及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机构同各小组之间,本企业与上级和兄弟单位之间信息的及时准确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求援工作。
专业救灾队伍是处理紧急事故的快速反应突击队,负责事故中心地带的抢救和灭灾工作,应有完善的装备和严密的组织。
根据紧急事故组成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特点,应急计划中应对其人选作出具体安排。
4、建立相关制度:
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实行24小时值班。
结合生产情况,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检查活动。定期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主题例会。由指挥部成员和救援队负责人参加,汇报上阶段的安全生产和救援工作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和救援工作。
总结评比制度,在每月、季度、年开展救援评比工作。在评比工作中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每次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经验总结。
九、培训和演练:
1、培训:
(1)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对操作人员应进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使工作掌握通畅呼吸道、人工呼吸、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搬运等急救技术,了解在各种条件下的救援方法。
(2)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急救援队员的培训应通晓常见外伤、休克的检查与诊断,熟练掌握外伤急救和抗休克等院前急救技术,还必须做到先抢救后转运的原则。
(3)对群众的培训,要让群众了解在施工现场具有哪些危险隐患;事故现场各种信号的含义;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的防护用具;紧急情况下如何行动等。
2、训练和演习: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训练成果汇报演习。平时注意严格组织管理、加强业务训练。深入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熟悉情况;在训练中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
十、预案的评估和修改: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应急救援预案必须不断进行修改,至少每三年重新编写一次。对新增机构、人员变化情况、设备更新情况进行重新编写。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指挥水平,使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十一、补充部分:
本顶板事故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制定时,作为企业应当做到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分工明确、相互协调。保证应急救援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