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潇: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
近日,我跟随威远煤矿采煤二队党支部书记李贵虎到井下北五扩大区采煤二队工作面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去体验生活。虽然也下过井,真正进入采煤工作面我还是第一次。
中午1点,我换好入井工作服,提前来到井口。之前我就听说采煤队的职工个个动作“麻利”,我想为了坐上人车(乘人机车)进工作面不掉趟还得先走。检身站登记后,我提前了10分钟入井。刚到310大巷,就被后入井的李书记撵上了,我暗自庆幸自己提前出发的“英明”。
上了人车,我们经过40来分钟的车程,进入扩大区人车场。下车后,我们一路经过800米左右的吊轮道,再东拐西转逐渐进入采煤区,此时巷道也开始变的狭窄。在离采煤工作面大概只有100米左右的巷道,李书记停了下来,拿出背包里面的衣服换上。我感到纳闷,入井前不是换好了工作服吗?他告诉我:你看我们队,每个人上班都背有一个用旧编织袋做成的自制简易背包,里面就是装的备用工作服。我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等一会你就知道了。我说:我只穿了身上这一套衣服下来。他说:你就不需要了。
换好衣服,他又带着我在小巷里过了四道运煤输送皮带,还不断提醒我注意安全。下面的运煤输送皮带在运行,在穿越运煤输送皮带时还真的要当心,巷道大概有1.8米高,输送皮带架约1.3米高,上面用铁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狭小的跨桥,要翻过去必须蹲下腰。翻过几道运煤皮带后,前面有很多长短不一的木桩支撑着巷道的顶板,就像武侠电影里面的梅花桩。左下前方,有一1米多宽,形状不很规则,最高处有40厘米左右,矮处只有25厘米左右的岩缝。李书记告诉我:到了,你在这里等我,我进去查看安全情况。我还在想,这么矮小的狭缝,你1.72左右的大个子怎么钻的进去呀。没想到,他动作相当麻利,嗖的一下就爬进去了。我蹲下来,看着他那匍匐前进的熟练动作,真像电影战争片里面解放军过铁丝网的画面。很快,他那敏捷的匍匐前进身影就消失在深邃的煤巷中。
我个子瘦小,心想钻进去该不难吧。看到李书记如此轻松,我也想试试。我趴下身体,向岩缝里面爬去。没爬几米,头上的安全帽就被碰掉了,头也抬不起来,要想规规矩矩的戴上安全帽还真难。我左弄右弄,爬在狭小的缝隙中很吃力的把安全帽戴好,感觉呼吸困难,行动非常吃力,进、退不是。好不容易把头抬起来,眼睛可以前视前方,发现在我前方3米的距离,隐约看见有个人躺在那里。我用头上的矿灯晃了晃,问他在干什么。他对我说:你不要进来了,里面全是泥煤浆,我在这里衣服都全湿了的。我问他:你在那泥煤浆里躺着干什么?他说:我是在检查瓦斯,采煤队工友刚放完炮,瓦斯要实时检测,安全马虎不得呀,我们在这里还好的多,他们在里面还要干活呢。我借助头顶上矿灯的灯光,仔细观察着夹缝里的环境,里面用木支柱支撑着岩石,天棚上滴着岩石水,天篷和底板也不平整。右边安装有溜槽,溜槽离顶板距离大概有15厘米,工人干活就是把30厘米左右厚薄的煤层用煤炮放下,然后睡在堂子里面用铲子把煤炭铲入溜槽运出工作面。
我爬在地上觉得很难受,慢慢的一点一点往外挪,终于狼狈不堪地爬了出来,累出了一身汗。坐在堂子外面歇气等进去检查工作面的李书记。几声炮响后几分钟,他出来了,看他身上的衣服,背上是湿透的水渍,前面附着块状的泥煤浆。我问他里面情况如何,他说:里面的安全我检查过了,现在弟兄们还在里面干活,他们一般要在里面工作8小时左右。
出了工作面,我跟李书记原路返回。一路上我几乎开着小跑,也难以跟上他的速度。到了机车停车场,本以为可以坐在人车上歇气了,没想到本身趟数不多的机车刚开走一分钟。我问他咋办,他说:我们下班很难碰上机车出去的时间,经常是走路出去,我问他要走多少时间,他说:我们一般要走1小时50分钟,今天可能要2小时多一点时间。天啊,还要走2个多小时,我差点瘫在地上。没办法,我只得跟他一起,沿着大巷的运煤轨道往外走。没走多远,后面有矿灯闪烁,原来是早班的工人下班,赶上我们后,李书记边走边询问了当班安全生产情况,不一会儿,后面追上我们的两位矿工甩开了我们的距离,渐渐消失在前面深邃的巷道中。
从中午1点半到出井已是晚上7点多钟了。李书记告诉我,我们的工人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近3个小时,所以工作完成后,一般要10多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用起早贪黑来形容。在这么一种艰苦的环境中,吃苦耐劳,威煤人能坚持下来,这种精神真的是难能可贵的。这是威煤70多年历史文化的传承,是老一代矿工黄牛精神的传递。
我突然联想到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战争年代,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他们为了保家卫国,守卫阵地出生入死,置生命于不顾。但在和平年代里,我们的煤矿工人,特别是在极薄煤层下的威远煤矿的煤矿工人,难道不是最可爱的人吗?他们在用智慧和汗水与大自然恶劣的环境抗争,为企业的发展默默奉献,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作者:肖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