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飞出”国门的奉献——记攀煤总医院一名援外医生

作者:曹丽 张雪梅 2012-12-11 20:24 来源:煤矿安全网

  “飞出”国门的奉献——记攀煤总医院一名援外医生

  730天,这是一名中国医生在一个陌生又贫困的国家(东帝汶)渡过的日子,但这样的日子却在他的人生里程上刻写出了最有意义的一笔。他是攀煤总医院的一名外科副主任医师,同事们亲切的称他“韩援外”。

  告别家人 “飞出”国门

  2010年,当援外医生的报名通知下发到了攀煤总医院,37岁的外科医生韩东江和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商量后,如愿地报了名,并顺利地通过了先期的考试和之后的培训。他就这样告别了妻儿,成为四川省卫生厅承派的第四批援东帝汶医疗队进行援外医疗救助的援外医生,登上了“飞出”国门的飞机。

  克服困难 专心工作

  当踏上这片国土时,他感觉自己就像“外星来客”,先不说东帝汶气候、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艰苦,语言的障碍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他根本不知道别人都在说些什么。这个国家的语言是德顿语,整个国家共有三十余种不同的语言,十个医生只配了一个翻译,而且翻译也只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对于医学术语更是一窍不通,这就造成了医患沟通的困难,不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语言的不通将意味着他没法在此生活和工作,面对这样的困难该怎么办?

  “困难算什么?我不怕它,它自然就会怕我了!”他轻松而又不失幽默的说到。为了方便交流,他不断学习,利用休息时间向当地医务人员、华人、翻译、保安请教学习、记笔记,一有空就拿起来反复读、反复记,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单独与他们进行交流,面对不同的病人,他能使用德顿语、葡萄牙语、英语、西班牙语、手语等不同的语言与病人很好的沟通,让疑难杂症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

  从不放弃 成功救治

  他是一个不言弃、不放弃的人,只要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也因这样的性格,让他在一次抢救病人中,树立了一名中国人、中国医生的良好形象,奠定了第四批医疗队在东帝汶的地位,更赢得了东帝汶人民及其他国家医疗队的赞誉。

  一个普通的上午,外科一个病史10天的危重病人,左腹股沟斜疝(绞窄性疝),被送到手术室,准备急诊手术。然而,还没有实行麻醉,病人突然心脏停止跳动,血压、呼吸为零。在这紧急的时刻,他当机立断,和另一名医生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颈静脉穿刺、抗休克、推注药物等抢救措施。5分钟过去了,患者无任何反映,8分钟过去,患者仍无反映。澳大利亚的麻醉医生EIREK,进到手术室,看了看病人,对他们说:病人no good,不用continue(继续),但他没有放弃,继续抢救病人。2分钟后,患者心脏开始跳动,血压出现了,屋里的医护人员欢呼起来,心跳、血压继续升高,坚持补充血容量,继续应用抢救药物,观察生命体征,终于达到正常范围,将患者从死神手里抢了过来。这时后,手术室响起了掌声,当地医护人员喊道:中国医生,muito bom(葡语:非常好)。澳大利亚的麻醉医生EIREK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了一声:good。他们走出了手术室,互相看着满身大汗的对方,欣慰的笑了。

  创造条件 开展技术

  “这里的医疗环境差,缺乏胃镜、肠镜、CT、病理检查等常规检查手段,工作模式与国内也不同,几乎靠自己的临床经验诊治疾病。”他告诉我们,由于医疗硬件设施缺乏,手术中要克服很多困难,如:血、气胸病人,需要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由于没有引流管及水封瓶,他就自己用输液器及盐水瓶做引流管及水封瓶来代替,顺利进行了手术。就是凭着自己的这些想法和经验,短短2年,在人口稀少的岛国,共诊治患者2110人次,抢救37人次,进行大、中型的手术271次。

  他援外期间工作在东帝汶的首都医院,在这里有很多手术从未开展过。如: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肛门畸形等手术。因为医疗技术的缺乏,导致很多患儿无法医治而失去生命。他来到这里后,运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开展起了这些手术,并成功的挽救了多名患儿的生命,受到了医院及患者家属的好评。

  任劳任怨 不计得失

  身在异国他乡,想念亲人、想念不满三岁女儿、想念家乡的眷土,那种思乡之情难以避免。为了化解这种思念,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自己不再有多的时间去想。

  一次,医院收治了一名刀砍伤重伤的中国工人,全身三处骨折,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危在旦夕,当时已是凌晨1点,接到通知后,他放弃了休息,马上赶赴医院,对患者进行抢救,给予抗感染、止血、清创、缝合、石膏固定等治疗。经过2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已经趋于平稳,已是凌晨4点,他才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寝室。早上8点,他又继续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样的事情常有发生,而他却从无怨言,每次都以饱满的精神、充沛的精力来面对每一台手术,成功抢救每一位患者,得到中资机构领导、工人的感激和赞誉。

  2012年,圆满完成援外医疗任务的他回到中国,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大使馆的表扬信。

  “这封表扬信不会成为我人生舞台上的最高荣誉,我也不会居功自傲,它将会是我的一个新起点。在这2年的援外工作生活中,让我受益匪浅。在造福受援国人民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独立能力,开阔了眼界。这是我一生的宝贵经历,终生受用。”他就是这样一位淡泊名利、不辱使命的医生,用自己的行动、用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东帝汶人民的赞扬,展现了中国“白衣天使”爱岗敬业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援东医疗工作和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攀煤总医院:曹丽 张雪梅)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