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静: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不误砍柴工
本网记者:郑静
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凡事要做好基础准备,不要急于求成,盲目上阵,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和目的。
比如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表面看,虽然耽误了时间,浪费了财力,但培训后的效果却是大相径庭,有个小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有两家小食店,左边的这家和右边的那家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的。然而晚上结帐的时候,右边这家总是比左边那家多出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区别呢?从这里可以看到一点端倪:在左边那家店里,服务员接待顾客时是这样询问的:“加不加鸡蛋?”,有些顾客会选择加蛋,但大部分的顾客选择不加蛋;而在右边那家店里,服务员参加过培训,在征求顾客意见时问:“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有些顾客会选择加两个蛋,也有些顾客选择加一个蛋。这样征求顾客意见的效果是,右边这家小食店的营业额大幅度提升,因而效益也就高于左边这家小店。培训正是“砍柴”前的“磨刀”准备,企业管理人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有一则小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一只野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这样用心地磨牙?”野猪答道:“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时间磨牙了。现在磨好了利牙,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这里讲的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企业与个人发展一样,如果平时不勤奋地“磨刀”,等机会来临,却发现自己能力不够、基础不实,亡羊补牢,那就为时已晚。
要养成“算了做”的习惯,就是一切事情都要事先预算好,凡事要有计划、有预案、有策划意识,才不至于临场“救火”,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也必须要有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精神,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只有在平时不断积累知识,把基础打实打牢,机会才不会溜走,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因为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还要温故而知新,不温习,时间长了读再多的书,也会忘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要有危机感,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能只知道“磨刀”耽误“砍柴”,更不能只“砍柴”不“磨刀”,只有先磨刀、勤磨刀者功夫自然不凡,厚积薄发,自然会收获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