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运华:忆儿时游戏
前几日,十二岁的儿子从韩城姥姥家来单位看我,说实话,他的到来让我尝到了丝丝愉悦,然而,单位毕竟是工作的地方,用儿子的话说这里全是“大人”真不好玩,不到半天他就发起牢骚来,幸好同层办公的同事十三岁的孩子也在这儿。两个男孩子玩到了一起,下象棋、玩三国杀,不亦乐乎。忙中偷闲的我,悄悄聆听着他们的对话,游戏术语让我似懂非懂,却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年少时诸多游戏的回忆,而最难忘的就是跳皮筋。
记得那年我九岁,凭着父亲对我的娇惯“磨”到了一条近三米长的“皮筋”。说是皮筋,其实就是从煤矿井下废旧输送皮带上剪裁下来的,宽约半厘米,略带弹性的黑色胶带。如果家人没有在矿上上班的话,也可以把旧自行车胎剪成小套,一个个再套在一起,要多长就有多长,在现代孩子眼里这也许不是什么玩具,在当时却是抢手货呢!
放学后,慌里慌张写完作业,拿出藏在保密处的那一团皮筋,跑到约好的地点,楼前后、操场上,甚至马路边都成了赛场。五六个女孩子在“手心、手背”的吆喝声中分成了两组,又用“包子、剪子、锤头”决定那组先玩儿。输家出两个人,俩人将皮筋撑起,先跳的几个女孩子兴高采烈地站在撑好的皮筋前,口中起喊“一——二——三——跳!”同起腿脚,用编排好的动作在皮筋上演出各种花样。皮筋从踝关节跳到头顶,伴着如舞般的点、钩、绊、绕、踩、掏、转等动作,一段段朗朗上口的歌谣随之而出:“学习李向阳,从来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大墙。大墙有地洞,我就钻地洞。”“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也不知是谁编的,就是这样顺口,在那个年代流传不断。
这时,站在两边撑皮筋的女孩睁大了眼,盯着场上的对手,哪怕一点点跟不上节拍或钩不上筋,就大喊“你坏了,下来。”被叫到名字的女孩极不情愿退下场来。同组的人就要重跳一遍救她,如果失误,就换撑筋的那组跳了。
游戏就在你来我往中进行,直至一方达到最高峰——大举。只见,撑筋人尽可能将皮筋举得更高些,小脚努力地向上翘,使对方钩不到皮筋才是目的,这时个子高、弹跳好的孩子就成了全场的“核心人物”,也是每次争抢的对象。跳过所有高度的那一方在欢快的笑声中要结束比赛,而输的那方则互相埋怨“都赖你,要不坏,咱们就赢了。”
那个时代的我们将皮筋跳得热火朝天,争得高下不分,玩的痛快淋漓,将快乐在简陋中延续……
(作者单位:陕西彬长小庄矿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