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旗迎风飘扬---记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生产一线技术创新标兵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通风科副科长董旗
“董旗干工作勤勤恳恳,在技术上爱琢磨,肯钻研,是我们通风战线上创新尖兵。”中煤大屯公司姚桥媒矿通风科长姚宏章夸奖说,“他获得‘中煤公司生产一线技术创新标兵’称号,那可是实至名归啊!”
董旗在1999年走进矿山,把心底对矿山的热爱转化为浓浓的工作热情,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从一名普通的采煤支架工成长为机电技术能手、通风科技术员、通风科副科长、通风工程师。
“干煤矿是个细心活,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不规范的动作都有可能导致巨大的安全隐患。”他这样说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严谨负责,将安全落实到细微之处,无论是在采煤工作中的推前溜、拉后溜、升支架……每一个动作既娴熟又规范,总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份工作,甚至在别人都在休息的时候,他还在认认真真钻研自己的业务。在维修好开关的时候,别人都收工了,他还要对照图纸,再重新过一遍手,做到融会贯通,熟练掌握。
“机电维修工作中的‘电流’、‘电压’、‘电阻’和通风工作中的‘风流’‘风压’‘风阻’的原理是一样的。想加大风的流量,就要减少风阻。”他刚到“一通三防”的岗位时,就认真研究,找出了通风工作和机电维修工作的相通之处,又把他任干、肯干、肯钻的劲头用在新的工作中。在该矿西风井改造新风机联网工作中,他多次深入现场,实地勘测,查阅资料,大胆创新,经过不断地尝试,创造出一套贴合实际的新理论算法,得出的数据,了解了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分布,获得了矿井主要井巷的风阻值,为通风系统改造、巷道修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经过模拟,找到了西风井风机更换后制约通风系统的难题,制定出几了最佳通风方案,保证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
他为了解决小井漏风难题,带领技术人员深入井下现场,面对制约生产和安装位置是局限性等困难,经过反复的设计、试验、改造,最终加工了一种小井自动控风装置。他在运输科找来了废旧气缸,经过修复又重新利用,在用槽铁加工调节框架,利用气缸作动力装置,通过气缸的伸缩来开启和关闭调节板,以达到自动控风的目的。当小井放空时点击气缸推动调节插板将调节窗封死,防止风流短路;不影响工作面的正常出煤。这种小井自动控风装置的使用,杜绝了工作面因小井放空而导致的风量浪费和风流短路现象,确保了通风系统的稳定,而且提高了自动化,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他的这项创新在该矿已经推广使用。
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仅从事“一通三防”工作以来就累计完成科技创新项目11项,小改小革80多项,提出合理化建议100多条。还先后在《公司科技》、《中州煤炭》、《华北科技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姚桥煤矿7541综放面防灭火技术应用》、《井下防尘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深部跨大巷回采期间的防灭火和高倍惰性阻化泡沫的应用》、《综掘工作面通风除尘系统湿式降尘装置的实践与应用》、《液态CO2惰性灭火装置的研制与应用》、《开放式压注CO2惰性气体技术的应用》等相关专业论文多篇,在2010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学术成果颁奖会中荣获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他参与的“防尘帘的设计与应用”获得公司自主创新三等奖,并在全公司推广使用;“隔爆自动加水装置的设计”获得公司五小科技二等奖。(刘利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