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培:《一九四二》随感
《一九四二》正如火如荼的上映着,耐不住电影主创狂轰乱炸似的宣传、观后同志们的一致推荐和自己的强烈好奇心,带着一份随时准备接受洗礼的心情和一颗时刻准备被“虐”的心,我买票走进了电影院。 一进大厅,放眼望去,满场老人过半,估摸着都是在儿女的陪同下来重温历史、缅怀历史的,除此之外,小孩子也占了不少席位,中国的父母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影片全场两个半小时,浓重的河南方言、老照片似的沉重色调、沉闷凝重的场面、纪实逼真的故事情节,一个时代下的民生百态被剖析的淋漓尽致,血淋淋得展现在观众面前,令人震撼。这种震撼不是“明快”的,而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状态,震撼于难民们逃荒的凄惨遭遇,更有拨开历史尘埃看清真相的悲哀。虽然已经做好了接受“虐心”的准备,但是亲临现场、亲眼目睹后还是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两个半小时,心似被油煎着、被石头压着,有苦说不出、有难喊不出,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苦难的煎熬,甚至连掉几滴眼泪都觉得假惺惺,尽管偶有冯氏一如既往的幽默风趣来调侃,但出现在这里的几声笑声却实在不合时宜、听来分外刺耳。两个半小时的煎熬、一段段有悖常理的情节、一次次的视觉心理冲击,我居然没有勇气去指责任何一个人,人性中的道德、礼仪、全部糅杂在人心里,在这场灾难中等待凌迟。 1942年的河南,天灾、人祸齐上阵,轮番对黎民百姓狂轰乱炸,将他们炸的支离破碎、粉身碎骨。蝗虫和旱灾笼罩了豫北大地,数百万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中。天灾猛于虎,在这场巨大灾难面前,百姓们束手无措,不得不背井离乡、逃离这片爱恨交织的土地。如果说面临旱灾,百姓还可以逃离的话,那么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百姓就真正无处可逃了。然而,面对岌岌可危状态的河南、面对处于生死边缘的黎民百姓,蒋介石政府视若罔闻无所作为,妄想将河南当做“包袱”甩给日军;国军军队继续向难民征集军粮,“百姓没了,国家还在;军人没了,国家就没了”,这是国军将领蒋鼎文在面对河南主席李培基的请愿时的答复!这话乍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联系下当时国军战士的士气、国军军队的战绩,当真是滑稽至极、可笑至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东家和佃户两家也加入了逃荒的行列,在天灾人祸面前,人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像一只蝼蚁、似一粒尘埃,随时有可能葬身于万丈深渊。逃荒路上虽荆棘密布,但逃出去,却是唯一的出路。这一路,为了粮食,老婆、孩子被任意买卖,还要感恩戴德;为了粮食,人类的尊严遭受百般践踏,却无力回击;还是为了粮食,三人费尽心思,偷取记者的驴,不料却被别人捷足先登,因此丢失了性命,直接死在了别人煮驴的大锅里……如此有悖常理、不可思议的情节一再发生,一次次冲击着人类的道德底线,令人震惊、绝望。好在影片还给观众留下了一丝希望,大东家家的马夫拴柱,为了寻回花枝用自己换回的孩子,放弃千辛万苦扒上火车、逃亡陕西的唯一机会,跳下火车;为了从日本军官手里要回对孩子的唯一念想——核桃风车,面对日军军官的威逼利诱,坚持自己的原则,最后惨死在了敌人的刀下,不禁令人动容;影片最后,家破人亡的老东家在路边偶遇失去双亲的小女孩,认作孙女,两人相互搀扶,慢慢前进,观众终于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光明,这是绝望中最美好的时刻,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轮回,充满了对希望的承诺,此刻,一种超越血缘的新型纽带将民族认同感重新建起来,此刻,他们守望相助、惺惺相惜,他们得到了新生。 这样的遭遇是我们这些日日衣食无忧、边看电影边吃零食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虽然也曾从爷爷奶奶的口中听说过,并在脑海中不停想象过,但没吃过葡萄的人怎能明白葡萄的酸味呢?电影是一个用声音、画面、音乐共同编织的诗意光影,它将人们脑海里的幻想直接物化为银幕上直观的影像,形象生动。它将这段历史活生生、赤裸裸地推到人们面前,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它、感受它。导演冯小刚在电影拍摄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他拍摄此影片的最大的目的在于,将一段不为人知的阴暗的历史呈现在人们面前,告诫我们切勿忘记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的心愿完成了,我不仅记住了这段历史,还会以行动去追忆那段历史,心怀感恩,珍惜当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