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明:五尺道上的古镇
清晨,薄薄的雾气还没散尽,这川滇交界处的王家古镇就在晨雾中苏醒了,逐渐地还原了一个古镇原本生机盎然的面容……
王家镇位于川滇交界的大雪山麓,四面群山起伏,自然风光优美,山青水秀,清尘脱俗,源自大雪山的两条清澈小溪环抱交汇,赋予了古镇的灵性和神韵。
王家镇的气候受乌蒙山和大雪山森林气候影响,总体气温偏低,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温度也保持在25~33℃之间。夏季丹霞破雾,冬日银妆素裹,蔚为壮观。
大雪山麓的四里坡,平均海拔高度在1300~1450米,主峰海拔最高处1642米,奇峰险峻,怪石磷峋,细流涓涓,清澈透明,珍稀动植物繁多。保留有近万亩以丝栗、山板栗、罗汉竹为主的原始森林。珍稀树种、名贵药材、山珍花卉等构成了丰富的天然植被和罕有的川南阔叶林景观,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名扬川滇两省。
更为可贵的是在这片原始森林中,还有近两万株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树种——珙桐。珙桐是植物的“活化石”,珙桐花色洁白,形若鸽子,神态端庄,是王家古镇人执著、坚守精神和生命力的象征。因此,王家古镇又被称为“中国珙桐之乡”。
山巅群峰起伏,云遮雾绕,山下青山坝区良田连绵数千亩。古老的竹木水车旋转着一股股清冽的生命之泉。春来禾苗摇弋,生机蓬勃,秋阳下金涛翻滚,稻谷飘香。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构成了这古镇山水田园中永恒的风景。山同水朗,水与情长,这山水之间就是仁者与智者放纵灵魂的天堂。
“五尺道”是与长城、灵渠等并称的秦朝七大工程之一。早在先秦时期,四川及各地商人就从成都出发,经过宜宾,沿南广河而上从宝山入境,经孝儿、罗渡等地进入王家镇,再翻山越岭,进入云南省。因此,四川宜宾至云南昭通的这段道路,是古时川滇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亦称“南夷道”。
王家镇是珙县的南大门,最早称为王场,是秦时七大工程之一“五尺道”的重要口岸、驿站和物资集散地,商贸十分繁荣。四川的盐巴、丝绸经这里转运到滇东北和黔西北,再把滇、黔境内的山货、药材、茶叶以及鸦片经这里转销四川各地。那时,在寂寞而悠远的山道上,那撕碎夜幕唤醒鸟语,那最先迎接黎明,最后被山风四处传扬的,是山林间此起彼伏的铃铛,是赶马人同样悠远苍凉的山歌调子和马匹探路时打出的一个又一个响鼻……
现存王家镇地域的“五尺道”,北起与洛表镇接壤的瓦店子,南至川滇交界的四里坡原始森林,全长约25公里,道路平均宽度约1.2米,坡度大约在30~50℃,最高处海拔1373米,路面由大小不等的石板铺成,约300余个圆形的拐锥孔和椭圆形的马蹄完好地印刻在石板上。青青的山,清清的水,那一队队跟着山转,绕着水走的马帮,是四川人渴望交流的梦想和“不怕走”的精神的历史写照。似乎,一切都发生在不久以前,在群鹰斜飞的川滇古道上,马蹄声和着山歌调,从遥远遥远的地方缓缓传来,在那些九弯十八拐的山道上凝成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一军团所属红二师进入王家场,打土豪,分财物,救苦济贫,宣传革命,播下火种。然后翻越四里坡进入云南威信扎西。后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以此为根据地,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浩然精神永垂于瑰丽山水间。走进古镇,抚捧乡土读历史,见证往昔风云,平添几多悲壮,越千年仍壮美。
王家镇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人才济济,犹如星汉,璀璨耀眼。文庙、“青山书院”,均是珙县最早的教育场所之一;英烈李世书、邓孝建等为保家卫国而牺牲,陈其贵、王仕洪等为建设新中国而捐躯,书写了王家镇血染的风采。更有民国艺术奇人李如心,性情豪爽,技艺精湛。雕刻不分贵贱,既给蒋介石和达官贵人、名人名流雕刻印章、戒指,也为父老乡亲表演技艺,雕刻小贝壳、南瓜米壳而流传许多故事于重庆、上海等城市间,堪称神雕。
这里的土木房很低矮,街道也窄窄的,竟不能容车辆通过,青石板铺起的路面嵌满岁月的沧桑。但是,这个美好的家园里一切秩序井然。老人们在屋檐下家门口下棋,小孩子在院子里玩着玻璃弹子,时不时有风轻轻吹过,树上花朵自开自落。在那些古老的庭院和街道间,你能触摸到一个古镇的灵魂以及山里人深沉、含蓄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在这里藏着大都市久违了的蓝天和碧水,它们的清澈可以洗净迷失在都市中的心灵上厚厚的尘埃。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守住了清贫,也守住了纯朴,待人热情真诚,老少无欺,使这座古老的小镇洋溢着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和温和的人文气息。看看那些傲立百年的杉柏、皂角、梧桐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再看看那些镌刻在石板路上的马蹄印,你会感到时光在山野间缓慢的流淌程度,仿佛千年之前的历史也就在昨天,似乎是刚刚发生。
王家古镇是盐茶古道、南丝绸之路上矗立的历史与鲜活的标本,也是我们党领导的军队亲民爱民的历史见证。走进它,仿佛梦回从前,在珙桐、流水和老酒中品出秦风唐韵,也牢记住那一段不能忘记的艰难岁月,在雨打屋瓦的滴答声中踱着一个时代优雅的步子。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商业贸易、物资流转的需要,王家古镇创办了珙县最早的旧时金融机构——“利市钱庄”,兴办金融产业,发行布币兼营铜元、银元兑换业务。
造纸、酿造白酒和种植烤烟同是王家镇的传统产业。王家古镇的造纸业起始于清代中叶,高峰时有造纸厂300余家500多架槽,最高产量达到年产6000多担,所产水竹白纸工艺优良,远销川、滇、黔三省。白酒酿造起源于清代中期,系土法酿酒,俗称王家老白干,是体现王家特色的一面文化招牌。王家白酒甘甜香醇、纯和爽口,富含天然微量元素。酒质独具特色,显示了王家镇人朴实、厚道、耿直、豪爽的性格。
烤烟种植是王家镇的传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镇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全镇烤烟生产区的水利、运输道路进行了综合改造,创造了良好的烤烟生产环境。以全国人大代表王明容为代表的一批种烟专业户和技术能手队伍不断壮大,烟叶质量不断提高,市场竟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烟农增收、企业增效,也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和飞跃。
罗汉竹是王家镇四里坡原始森林特有的野生竹类。竹秆畸形多姿,可作手杖、伞柄、钓鱼竿、盆景等工艺品,为优良园林观赏竹种。形态刚劲挺拔,俊俏幽雅,凌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长茂,雅俗共赏,自然入画。其幼笋可食,无论炖炒,味独特鲜美,是王家特有的山珍佳肴。
一叹数千年,今天王家镇的历史正在被王家人改写。今天的王家古镇在县和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川滇结合部次区域中心场镇、特色生态农业大镇、文明和谐新镇”为发展目标,立足镇情,着眼长远,创新举措,力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更快、动力更足、态势更强、惠民更好、环境更优。勤劳、朴实的王家镇人民也将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实干的精神,奋发图强,为全面小康建设而奋斗。
王家古镇,这个与天地血肉相连的古老而鲜活的生命载体,大雪山与大雪山的水给了它骨骼、血液,也给了它梦想和灵性,它必定在新的时代里踏歌而舞,其价值也将重新被世人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