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远安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思考
关于远安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思考
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档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行政村建档工作是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基础,行政村是党在农村最基层一级村民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村会产生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科学有序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础,在提高农村基层政权和村民自治组织管理水平,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扎实做好村级档案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远安县档案部门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提前介入,跟进服务,档案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较好效果,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远安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全县7个乡镇和112个村(居)普遍开展规范化档案室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目前,全县有7个乡镇机关创建为省二级以上规范化档案室,规范化覆盖率占全县乡镇机关总数的100%。其中,创建为“省一级”规范化档案室5个,创建为“省二级”规范化档案室2个,全县共112个村(居)全部达到规范化认定标准,其中72行政村和15个居民委员会创建为省级规范化档案室。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开展了一些有益尝试,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工作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主要做法
1、探索并指导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经过几年来全县共同努力,全县100%的乡镇建立并基本稳定了乡镇机关、村(居)档案工作管理网络,基本形成了乡镇机关、村(居)档案工作议事决策有领导组,工作有具体人员,基本形成了一支兼职档案工作队伍。档案工作基础设施得到基本解决,乡镇机关普遍开辟了专门的档案室,村(居)档案室普遍在村(居)活动室建设中得到规划和落实。档案柜、档案整理装具用品等经费支出得到保证。
2、依法开展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指导监督工作,切实加强全县新农村建设档案指导监督:一是深入乡镇、村(居)调研,了解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支柱骨干产业的特点,分析和掌握各类归档文件材料的差异,指导各乡镇、村(居)制定出比较符合本乡镇、村(居)实际的各类归档文件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并适时予以审批实施,为乡镇、村(居)档案材料收集整理提供直接、可行的操作指南。二是关口前移,改革培训指导方式,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时间、集中乡镇机关、村(居)档案人员、集中新农村建设归档文件材料,开展新农村建设档案业务培训和档案整理工作。使档案基础理论、整理方法和整理工作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克服了学、用分离,不能即时对接,两张皮的缺陷,同时,乡镇机关、村(居)全体档案人员集中在一起开展档案整理工作,便于相互观摩、学习、提高,使档案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能得到较快提高。三是按照《湖北省村民委员会档案工作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和《宜昌市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化认定标准》,集中指导新农村档案日常管理利用、安全维护等工作,使示范村建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构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效机制上,努力避免一阵风,可持续性差的现象。
三、存在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
1、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展的社会环境总体上还远未完全成熟。远安县是山区县,相对于宜昌市不少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滞后,且区域之间、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这是制约远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加快发展、协调发展最根本的不利因素。传统农业在我县农村经济中仍占绝对地位,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工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份额十分有限,商品经济总体不活跃,与之相伴的是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法制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形成的档案材料类别、数量还不具规模,另一方面,农村人文环境较差,村民民主法制意识、村务公开、民主自治总体上层次不高,民主管理乡村事务、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形成的档案材料也十分有限。最重要的是主观方面,认识比较表面化、片面化,是导致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推进速度较慢、发展水平不高的直接原因。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新楼房、修水泥路、上经济项目,农村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没有提高到物质文明的高度,没有真正树立全面发展、整合、协调、互动推进的多维度认识。具体到档案事务中,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认识也还比较模糊,认为档案工作是负担、是形式的思想意识还很普遍。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各类新农村建设档案材料形成不够规范、收集困难,档案整理、保管、利用整体水平不高。
2、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发展的人才支持和物质技术保障还十分脆弱。一是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稳固。在当前新农村建设比较密集的各种迎检、达标、短期目标实现后,一旦恢复常态化工作状态,就极有可能陷于停顿、乃至涣散、不可持续的状态。二是部分档案人员队伍稳定性较差、业务素质总体比较低,与我县广大农村开发建设的客观需要有很大距离。当前,远安县迎来了一些政策发展机遇,可以预期,不少项目、资金将加快投放到县内各乡镇,农业产业化、广大农民民生改善、扶贫攻坚的力度将显著增强,必将广泛、深刻改变远安农村社会面貌。未来十年,档案部门培训指导任务还相当繁重。三是村级集体经济财力十分薄弱,对村级档案整理、保管等后续经费投入普遍没有投入能力,档案工作缺乏制度性物质保障。
3、远安县新农村建设重大发展机遇是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严峻考验。目前,远安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广大农村正迎来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发展期。交通、能源、化工、矿产、农产品深加工、小城镇建设、生态保护等若干项目、资金正陆续投放到,各乡镇、村(居)抢抓机遇,申报一系列上级投资项目、发展项目,正加速形成种类繁多、数量倍增的新农村建设档案材料。顺应这种形势,农业产业化、农村社会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将显著加快,正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管理文件材料。远安县新农村建设档案资源将出现逐年翻番的发展态势。档案工作跟进服务的任务日趋繁重。在这轮重大发展机遇期,如果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不能乘势而上,服务发展,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独特服务功能,就完全会滞延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步伐,影响远安“建设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和在宜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四、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农业和农村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党和国家制定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广大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凭据,它不仅记载了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历史面貌,而且还是农村广大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和原始记录。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保持农村稳定与发展的需要,是帮助农民奔小康的需要。做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对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促进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都具
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档案部门要全面深入了解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活动对档案信息的需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并围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活动的开展,帮助指导建立完善档案工作,完整齐全的维护历史活动原貌,为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服务,是档案工作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
2、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实践。帮助农民建立档案工作,为农民保存档案,是共产党执政为民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是档案工作为亿万农民群众利益服务的创新实践。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让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及自治管理中建立和利用自己的档案,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和提升农民的素质,是构建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
3、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档案工作领域拓展的新途径。在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农村文化事业等各项建设活动中,深入宣传档案工作法律法规,不断普及档案基础知识,帮助树立起档案意识,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是档案工作领域不断拓展,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的途径。新农村发展内涵,农村的农业科技水平提升,新农民的基本素质提高等都应有档案工作的支撑和保证,由此来不断改进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
4、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档案工作的长期任务。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社会转型实践,农业农村档案工作又是档案工作难度最大的领域,业务工作涉及面广,做好这一工作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应有长期努力,艰苦奋斗的打算和准备。要树立情为农所系,利为农所谋,档为农所用的服务理念,坚持不懈地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活动提供优质服务。
(二)研究探索,正确把握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基本范围和内容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是政府。档案工作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首先是要为政府服务,其次是要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提供帮助。这些是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开展具体工作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构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基本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的基本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乡镇。乡镇是一级基层政权,《档案法》第六条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人员负责保管本机关的档案,并对所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乡镇档案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它是新农村档案工作体制中的最高层,同时具有监督指导和保管利用两大职能。二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既包括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由农民转变为居民的城镇管理基层组织,也包括被撤销镇以区域为管理范围的镇政府派出机构。社区不管采取哪种档案管理模式,其自身的档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明确社区档案工作部门,积极有效地开展社区档案工作。三是行政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委会应设立档案室,对本村各类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四是涉农单位。要形成以区农业、林业、水利、气象、土地等涉农主管单位档案部门为中心,以乡镇涉农科技单位为纽带,以及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等特色户为基础的三级网络。五是农村新组织及农户档案。近年来远安农村出现了经济联社、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以及规模种养殖户等新经济组织,我们要加强对各类组织的建档指导,同时要提倡建立农村农户档案,帮助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文化中心户建立档案,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对于加强农村管理,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都具有长远意义。建立起一个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层层落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管理体系。
2、全面规范实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具体内容
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主要应做好帮助建立完善档案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工作:一是帮助建立完善档案。①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围绕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建立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农村电网、人畜饮水、民居改建、移民开发、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小城镇建设、村容村貌改造、公益事业建设等工程的档案工作。②建立农业产业化建设档案。围绕产业化建设,在重点帮助花卉、茶叶加工、水产养殖、粮油加工等农产品加工档案和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档案,为产业发展服务。③建立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档案。围绕社会事业建设,帮助建立完善农村教育事业、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广播电视事业、通讯事业、农村信息化、农村社保(低保、养老保险、五保)、农村文化事业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档案,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服务。④建立农村文明建设档案。围绕农村文明建设,帮助建立农村党组织和各种群团组织、农村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新型农民的素质培养提高、党务村务公开、村容村貌整治、创建诚信和谐社会、安全生产生活、治安管理、禁毒防艾工作、纠纷调处、婚姻登记等方面档案和逐步推广建立家庭档案,为文明村建设服务。⑤建立农业科技档案。围绕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应用,帮助建立农业生产资料调供和使用,病虫草害防治、优良(优质)品种的产供销、科学种植管理和科学养殖发展、农产品市场开发、降低农业成本、劳动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务输出等方面的档案,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⑥建立农村有关改革档案。围绕农村有关改革,帮助建立家庭承包经营、土地延包、土地流转、土地征用、农税改革、农村林权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农村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各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及各站所等方面的档案,为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服务。二是提供档案信息服务。①积极主动提供档案信息。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对档案信息资源需要,充分利用档案馆(室)内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做到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到那里,档案信息服务就延伸到那里,需要什么样的档案信息,就积极提供利用。②汇编档案资料提供服务。围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活动,开发档案馆(室)信息资源,汇编农村有关政策法规、以及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发展、农村实用技术等资(史)料,提供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参考和依据作用,为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活动服务。三是重点突出抓好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生档案。民生档案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加强民生档案工作,是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①做好民生档案的收集归档。民生档案包括各类与民生有关的专门档案,各相关行业和部门要摸清情况,研究掌握其形成规律和自身特点,明确涉及民生的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要切实做好与民生有关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所形成的民生档案齐全完整。②规范民生档案的开放利用。各档案馆(室)要从实际出发,对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划控和数字化工作,确保民生档案及时服务社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民生档案鉴定开放和利用工作。除国家有明确规定以及涉及个人隐私不能公开的外,其它民生档案均应列入主动公开的范围。公民持有合法证明,可随时查阅涉及自身权益的民生档案。③加强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档案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改善民生的工作重点,指导有关行业和部门建立民生档案,加强民生档案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要突出抓好教育、劳动、社会保障、卫生医疗、民政、城建、环保、公共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通过实施民生档案登记制度、年检制度,组织开展专项档案执法检查和目标管理认定活动等措施,不断提高民生档案工作整体水平。④推进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档案部门要加强与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明确民生档案的归属与流向,确立具有历史查考价值的民生档案定期向档案馆移交进馆制度。要深化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民生需求导向机制,合理优化现行文件报送范围,严格执行政府公开信息报送规定,不断拓展民生信息来源渠道,丰富民生档案内容。同时要积极探索和深化档案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力度,通过试点建立“大档案”管理体制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民生档案向区综合档案馆集聚。⑤强化城乡基层组织民生档案。各镇(乡)、街道要加强对村级和农村社区等基层组织民生档案的监督指导,特别是将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档案,如土地(山林)承包(延包)合同档案、土地流转合同档案、农村宅基地档案、农村养老保险档案、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档案、失地农民档案和农村换届选举档案等列入管理重点。要加强民主建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推进村务政务公开,为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依据;同时指导好新型城市社区将反映社区低保及困难家庭、再就业职工、居民健康保健、特殊群体、社会救助以及相关政策等情况的档案收集全、管理好,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
(三)加强领导,多方协作,积极营造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良好环境
1、加强领导。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既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各党委、政府要把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列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档案工作纳入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内容,按照《档案法》的要求,确定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进一步理顺档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解决好档案经费、库房、设备等实际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加强协作。档案部门和各涉农部门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抓实抓好“三农”档案工作,确保新农村档案工作健康发展。档案部门要积极发挥熟悉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作用,分析研究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现状,统筹规划,积极引导,做好分类指导,为农村档案规范整理、农村档案人员的培训工作提供技术服务。农村工作部门要发挥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情况的优势,实现档案工作从事后介入向提前主动参与的转变,使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融为一体。档案、农办和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村委会建档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村级建档工作步伐,抓出实效。农林、经管部门要加强对依法完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集体土地二轮承包、土地流转和集体所有的资源、机动地、零星地、林地、水塘等对外发包档案的规范管理,要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帐务的规范管理,做到统一规范、统一要求,运用已有的配套软件进行现代化管理,建立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严格把关,凡是没有通过档案验收的水利工程项目一律不得通过竣工验收等等。形成各涉农部门负责行政推动,档案部门负责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县、乡镇、村负责具体实施的分工责任制,构建区、镇乡、村逐级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共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和谐氛围。
3、加强宣传。对于档案工作内容的认识,历来囿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具体的业务范畴,其落脚点是紧紧站在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之上。为此,各档案、宣传、新闻媒体等单位要加大力度积极认真地围绕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本地区的重要事业做好宣传服务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及已经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我们要抓住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亮点,充分发挥声像、照片档案直观的特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展开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的宣传。
湖北省远安县人社局 熊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