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李晓波:煤矿人的文化自信

作者:李晓波 2014-12-30 09:35 来源:华蓥山广能公司

当前,煤矿话语权的丢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因此就说煤矿文化缺失未免失之偏颇。经过数十代人文化耕耘,经过近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积淀,煤矿文化早已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煤矿人的文化自信源自深厚的文化积淀。可以说自人类开始对煤炭开发利用就开始了煤矿文化的传承。从一千四百多年前南朝诗人徐孝穆写的世界最早的煤炭诗“奇香分细雾,石炭捣轻纨”到清初,诗人历鹗的《炭墼二十二韵》,古代诗人创作了浩如烟海的煤炭和煤炭人文学艺术作品,为近现代煤矿文化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代作家朱自清的《煤》和郭沫若的《炉中煤》更是让煤以一个象征的形象表达了作家内心炽烈的情怀;当代自1984年设立煤矿文学最高奖乌金奖30年以来已颁奖6届,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文学人才英才辈出,一大批作家崭露头角,刘庆邦、荆永鸣、徐迅、周梅森、孙少山、孙友田、梁东、叶臻等一大批作家、诗人傲立文坛,其影响早已不局限于煤矿文学领域。

煤矿人的文化自信源自广泛的群众基础。 进入当代,因为人类社会向着文明进步发展,昌明盛世给煤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温床。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在“文化强国”、“文化兴企”的旗帜指引下,煤炭企业纷纷立足矿山、立足企业大打文化牌,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神华的安全神话等等文化品牌成为全国竞相学习的典范,全国有中国煤炭报、阳光杂志、中国煤矿文化网等阵地,各集团也相继办了自己的刊物,建立了自己的文化宣传窗口。煤矿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面貌信心满满走向中国和世界文坛,走向未来。

煤矿人的文化自信需要增强文化自觉。当前的煤矿文学创作,因为某些作家离开了煤炭企业,甚至煤炭行业,缺少最直接最原生态的生活体验,所以“许多煤矿写作靠的是回忆,而回忆的多是煤炭人的吃苦耐劳、讲奉献,矿工的形象是傻大黑粗。”而导致某些人片面唱衰煤矿文化。现在随着生产一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矿工素质水平早已脱离了“傻大黑粗”,“大学生采煤班”、“硕士班组长”的屡屡出现就是最无可争辩的例据,矿工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越来越热切,而我们肩上的担子也就随之越来越重,仅仅凭回忆和想象,概念化、模式化的创作显然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新一代煤矿文化人,我们在正视存在的问题躬身自省的同时,更应该自觉担负起发展煤矿文化的历史责任,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先进文化落实构建煤矿文化的部署,贯彻宣传企业文化的精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煤矿文学艺术创作,构筑煤矿文化精神高地。着眼于人,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和感官需求的满足踏踏实实扑下身子开展文学创作和文化实践。

“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散发着无尽魅力,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中国文化本身的自信、耐力和定力。中国梦的盛放,让人类多样文明汇聚的大舞台呈现更加绚丽的光彩”,煤矿人有足够的自信传播煤矿文学艺术的正能量,润物无声的浸润、引领广大煤矿人大踏步走向实现中国梦的更大舞台,全方位多视角多维度展现煤矿人无私无畏无我的精神风貌。

下一篇:魏东:冬 绪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