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智慧 创新不止
汇聚智慧 创新不止
让青春在瓦斯治理中精彩绽放
亭南煤业公司大学生千米钻机班
(2015年6月3日)
亭南煤业公司大学生千米钻机班成立于2012年3月,由15名平均年龄28岁的“80后”大中专毕业生组成,承担着公司澳大利亚产和国产两部千米钻机的施工、维护任务。三年来,我们坚守“没有抽不了的瓦斯,只有打不到的钻孔”的理念,积聚大学生的创新智慧,焕发年轻人的“折腾”精神,“玩转”了高科技、现代化的千米钻机,以青春之名,展现了“大学生千米钻机班”的锐意芳华,为矿井瓦斯灾害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目前,累计施工钻孔36.5万米,抽采瓦斯9557.7万立方米。班组先后荣获淄矿集团“十佳班组”、第二届“感动淄矿”人物、咸阳市“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一、提升综合素质,释放班组青春能量
亭南属于高瓦斯矿井,花巨资引进千米钻机就是为降服瓦斯“气老虎”。而千米钻机属于高科技、现代化的先进“武器”,必须要有一支懂原理、会操作、能维修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来应用。班组成立后,我们发挥大学生头脑灵活、易于塑造、掌握新知识能力强的特点,全力开辟素质提升新途径,使班组成员的青春能量充分激活。一是素质提升系统化。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在日常培训途径的基础上,开通“技术研讨QQ群”、“技术交流微信平台”,党支部每周组织一次业务知识集中学习、每月举办一次技术研讨“论坛”、半年开设一次主题交流“班会”,让大家碰撞智慧,交流思想,破解难题,形成共促共进共成才的长效机制。同时,采取“走出去轮训,请进来培训”的模式,安排班组成员分批到西安煤科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邀请澳钻技术人员到矿蹲点培训。通过不断线的培训提升,班组7名成员取得了国际通用的打钻操作证书。二是平台建设规范化。为保证班组成员创新有平台、创造有空间,组建“大学生千米钻机班工作室”,制定创新奖励办法,鼓励大家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创新、集中攻关、集中创造。三年来,完成创新成果22项,参与实施的“煤矿井下近水平千米瓦斯抽采孔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是岗位练兵实战化。致力于操作技能的持续攀升,让班组成员从现场中实践,在工作中练兵,围绕钻机维修、故障处理、数据监测等内容,定期在井下组织竞赛、现场比武,澳钻与国产钻操作员相互“较劲”、互相“叫板”,优胜者依据市场化考核的原则,适当给予奖励,调动起了大家学业务、练技能的积极性,一个个文弱书生成为了打钻的行家里手,创造出了单孔进尺1024米的国内最高纪录。三年来,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设备“零故障”、质量“零废孔”的“三零”目标。
二、提升创新能力,打造班组青春名片
我们认识到,虽然我们是“黑领”一族,但必须和“白领”一样,怀揣梦想、拥有追求,用创新不止、创造不停地自信和激情,在百米井下打造大学生青春人生的“名片”,使年轻的煤矿工人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为此,我们鼓励班组成员敢闯、敢干、敢尝试,从抽采工艺优化革新着手,突破一个个技术难题,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有效提高了瓦斯抽采率。一是优化施工工艺。坚定“以钻孔长度换取瓦斯浓度”的信心,结合矿井煤层构造特点,通过创新实践,总结出“一支多孔”钻进法,在一个主孔内施工多个平行分支孔,减少了移钻和下孔口管的次数,大大增加了瓦斯抽采半径。在施工205灌浆巷7号钻孔时,我们打出了7个平行分支孔,使主孔的瓦斯浓度达到了80%,每分钟瓦斯流量达到2.2立方米。澳大利亚厂家技术人员惊叹道:“你们打出了不可能打成的钻孔!”二是优化封孔工艺。实现瓦斯发电,瓦斯浓度必须保证在8%、流量在每分钟25立方米以上,封孔质量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进行大量的摸索实验,成功将孔口套管内径由100毫米扩大到150毫米,并运用PVC管代替铜管作为套管,使单孔流量提高了33%,又降低了封孔成本。同时,为保证钻孔密封性,针对煤壁破碎的实际,对孔口周围的裂隙,采取注浆堵漏,增强了煤壁的整体性。三是优化管路设计。为解决千米钻孔涌水量大、阻力大的难题,创新设计制作了汽水渣分离器,配合孔口边打边抽装置,杜绝了瓦斯喷孔现象发生,使煤渣和孔内涌水实现了有序分离。为随时掌握抽采系统流量,安排专人负责钻场管路的参数测定、分析和统计,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抽采系统瓦斯浓度稳定。
三、提升攻关能力,砥砺班组青春实力
因瓦斯治理应运而生的大学生千米钻机班,优势在能打钻、潜力在能攻关。我们把现场攻关作为砥砺青春、增强实力的“练兵场”,活用创新利器,加大重点技术难题攻关研究,使棘手问题迎刃而解。一是攻破腐蚀性水质影响DGS监测系统数据采集技术。DGS测斜系统是VLD-1000千米钻机测斜装置的“大脑”,由于排渣使用的矿井水腐蚀性强,杂质多,影响DGS监测系统数据的采集。对此,我们利用下班时间查资料、做实验,为钻机水箱增加了磁化净水装置和酸碱检测装置,极大地降低了水质问题对钻机DGS监测系统的影响。二是攻破利用坐标轨迹图分析处理埋钻事故技术。钻机在钻进的过程中由于速度过快或水压过低、水量过小极易造成孔内煤屑不能及时冲出而出现埋钻的风险。我们创新运用坐标轨迹图分析钻孔轨迹,进行埋钻事故处理。一次,在井下施工泄水孔时,出现了埋钻事故,我们通过分析监测装置测量出钻孔坐标轨迹图,在事故孔周边施工平行卸压钻孔,成功捞出被埋螺杆马达、随钻测量装置等,挽回损失170万元。三是攻破高位瓦斯钻孔抽放采空区瓦斯技术。树立“向瓦斯要效益”的理念,着力研究采空区内高浓度瓦斯利用技术,充分发挥千米钻机作用,向采空区施工高位瓦斯抽放钻孔,加大采空区瓦斯利用。同时,对205采空区顶板冒裂带瓦斯聚集区施工高位钻孔,接入抽放系统,提高了抽采管网的瓦斯浓度。仅此一项,今年来就抽采瓦斯21.45万立方米,增加发电量180万度,取得经济效益60余万元。
四、提升降本能力,焕发班组青春活力
度危求进,大学生要有大学生的担当,年轻人更要有年轻人的作为。我们牢固树立成本制胜的理念,积极焕发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从“微”入手,从寻找不一样做起,走在了公司降本节支的最前列。一是“微替代”降投入。针对矿井水腐蚀性强,易使澳钻钻杆丝扣处的密封接头和支撑环损坏,致使价值1.1万元的钻杆报废的实际,大胆提出国产钻杆代替进口钻杆的设想。在实际改造中,成功攻克国产钻杆比进口钻杆直径大,使钻杆与DGS探管无法匹配连接的难题,经过现场使用与进口钻杆无异,每根钻杆节省7300元左右,年节约费用180万元。二是“微创新”节费用。千米钻机在施工中,由于受地质、水质、人员操作等影响,易导致孔底马达内的万向轴和驱动总成等部件损坏,而澳钻厂家出于技术封锁,维修时必须孔底马达整体采购。为降低维修费用,我们创新制作孔底马达液压维修平台,实现自主拆卸、维修,年节约维修费144万元。三是“微改造”省支出。针对矿井煤岩硬度大、钻头磨损较快的实际,我们对报废钻头进行改造,将废钻头底部和上部进行截割,重新焊接,组成新的钻头投入使用。目前,钻头消耗量同比减少50%,年节省支出约5万元。同时,结合现场钻机回转器卡瓦和夹持器卡瓦磨损较快的实际,在卡瓦上用焊条创新“补缝”,增强夹持器和回转器与卡瓦之间的夹持力,年节省支出约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