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十年同工不同酬告单位 获补发工资38万余元
【案情概要】
1994年12月,朱先生参军入伍。2000年7月,朱先生退伍后被分到鹤壁山城区某公司上班。单位并未给朱先生签订相关劳务合同。
“干同样的活,别人一月能拿几千元工资,自己仅能拿到几百元钱。”这让朱先生很苦恼。2007年至2009年,朱先生的工资单显示:他的月平均实发工资分别是434元、545元、541元;2010年1月至9月,朱先生平均实发工资544元。而同期,朱先生同单位正式工的工资则在2900元至3400元之间。
面对高昂的物价,朱先生的工资几乎无法养家糊口。朱先生认为,工作期间,单位不按同工同酬规定给其合理工资待遇,支付的工资也未达到最低工资标准。向单位多次协商未果后,2012年10月,他将自己的遭遇反映给劳动仲裁部门,要求单位支付其同工同酬等诉求。
【裁审结果】
2012年10月,劳动仲裁部门作出裁决,要求单位支付朱先生2000年8月至2010年8月同工同酬工资差额279411元;支付朱先生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双倍工资差额111441元;为朱先生补缴养老保险金59812.12元。
朱先生所在单位接到裁决后,遂将朱先生及其下属第三方公司起诉到法院。单位认为,2000年7月,被告朱先生与被告下属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2004年10月,朱由下属第三方公司内部派遣到原告公司工作。2010年10月,原告与被告朱先生解除劳动合同。故朱先生与原告没有建立劳动关系。请求法院判令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裁决的请求。
鹤壁市山城法院最终判决,朱先生的单位为朱先生补发2000年7月22日至2010年10月同工同酬工资差额270551元;并为朱先生补发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二倍工资差额111441元。驳回原被告双方的其他诉讼请求。
【蓝白分析】
这样的案例在这个时间点出现,显然意义不在于案例本身,而是在“吓唬”用人单位。所以,通过不完全的信息披露,并不能客观地评论这个案件的判决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具有参考性。但是,从中我们需要意识到“同工同酬”在《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立法者以及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企业需要了解法律对“同工同酬”的相关规定,并在管理中成为一项非歧视性的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明确: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第六十三条同样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虽然法律已经有了明文规定,但司法实务中往往对于如何界定存在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以及具体的劳动报酬较难做出客观判断和裁决。同工同酬往往作为一个原则被广泛使用。
对于“劳动报酬分配办法”的解读,一般认为是在同类岗位间施行相同的收入分配方式,比如都是“按劳分配”或施行相同的“工资结构”,而不是指单纯的收入绝对值的一致。毕竟每位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可能还会受到其实际出勤天数个、加班时间或个人工作技能、学历、经验的影响。新的法律规定更具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