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矿山建功勋
扎根矿山建功勋——同煤集团同忻矿电气队党支部书记李建功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七峰山脚时,在同煤集团同忻矿的电气车间、变电所总能看到这么一个个子不高、却步伐矫健的身影。这是该矿电气队党支部书记李建功又在巡查供电情况,开启新的一天的工作。
20年前的李建功不过是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一名不起眼的技术员,或许他当初也不曾想到,20年后,他能在这百里煤海的现代化千万吨级矿山上建立自己的功业,成为大家公认的技术和管理能人。
困难面前不“退缩”
2009年,时任同忻矿集运站技术主管的李建功,虽然已有在马脊梁矿运销站多年的工作经验,但他也深知同忻矿万吨级列车装车与以往装车不仅仅是量的区别,其中的技术难题还在等着他们去攻克。09年装车站试装期间,他吃住在工作现场,白天对照图纸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晚上研究装车各个环节的操作细则,一连二十多天不休息,定措施、定方案,组织员工反复演练装车技术,为该矿首列万吨列车一次装运成功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取得了集团公司万吨列车首装车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李建功养成了能吃苦、善学习、会总结的好习惯,使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机电业务技术本领,在搞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多次组织处理井上下的机电事故,不管巷道多远,工作难度多大,技术含量多高,他都能深入现场,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及时排除机电挡手问题。多年来,他亲自处理井上、下各种电气故障200多起,完成机电设备改造30多项。其中他设计研制的矿用刮板输送机新型保护电路,解决了传统SCD断链保护器无法在刮板输送机出现的漂链、掉链、跳齿等故障时起到保护作用的问题,全面提高了刮板输送机安全运行系数,获得了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技术创新不“死板”
2010年5月3日,国内2万吨列车首次在同忻矿试装,当时在国内无任何经验可供参考。矿领导将这一重任交给他,他不负重望,和其他同志一起,创新装车方式,制定了“中部机车降弓装车法”,大大提高了装车效率和安全系数,并创造了6小时首装2万吨列车的记录。在此基础上,优化装车方式,简化装车动作,提出了“三步装车法”,使装出的车皮又快又标准。
针对精煤仓测量误差大的情况,他反复试验,采用“硬件校准、软件修正”的测量方式,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他发明的重锤式自动电缆卷筒装置,用简单的机械装置代替了复杂的电控系统,构思精巧,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井上、井下可移动机电设备上,此装置被集团公司在全局煤矿推广使用,获得了使用单位的一致好评,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严格管理不“马虎”
2014年因工作需要,李建功被调往电气队担任支部书记。面对新成立的支部和新的岗位,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在摸清支部情况之后,他积极向其他支部学习,结合本支部自身特点,健全了支部制度,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经过不到一年的“苦心经营”,当年便被矿党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支部工作走上正轨之后,李建功又着手在电气队的日常管理工作上下功夫。面对日异严峻的煤炭形势,他组织全队开展了“修旧利废”专项活动,深挖内部潜力,强抓修旧利废和废旧回收工作,努力打造节约型队组。活动以来,全队共修复高、低压开关216台,各类馈电开关138台,电话等小型电气设备100余台,回收复用各类电缆价值达2百万元。同时他还带领党员干部深入车间的各生产班组,面对面对员工进行生产成本教育,和员工交家底、算细账,把修旧利废落实到岗位、班组、个人,极大的调动了员工厉行节约的积极性。
他还组织编写出台了《电气设备回收复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并成立了电器维修攻关组,拓宽了自修范围,大幅减少了外委修理,使电气设备的回收、复用率由过去的80%、提高到了98%。仅此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约维修费用80余万元。
培养人才不“含糊”
作为技术员出身的李建功,始终对单位的年轻技术员们寄予厚望,常对技术员们言传身教、悉心指导。带领电气队技术员完成了35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安装改造工程和全矿KED屏幕、地面照明设施的电子时控装置安装改造工程。不仅夯实了技术员的专业技术知识,还提升了他们的技术革新能力,而且为企业节支降耗工作做出了贡献。无功补偿装置的加装,把过去功率因数由86-92%提高到现在的97-99%,使同忻矿的功率因数保持在集团公司前列的水平,供电公司每月奖励5万元左右。
在李建功的办公室,除了各种归纳整齐的党务资料外,便是随处可见的专业技术书籍资料。只有在床下的一个不起眼的箱子里堆满了各种证书奖状。科技革新项目26项,其中有16项获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拥有3项国家及集团公司机电技术发明专利,有2篇论文在省部级期刊登载,他连续两年被评为矿科技标兵,获得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被评为集团公司第七届优秀人才。
(薛瑞新、赵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