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国杰:历史的遗迹
上完一轮六个班,休班三天,想去佳县的白云山赶庙会,却无人陪同前往,只得就此作罢。刚来矿上班的时候,对这里的山势地貌,总是充满好奇,闲暇时曾多次爬上山顶,尽情领略异地风光。走出山谷,登上山顶,远远望去,遥远处突起一座座小山,方方正正的,犹如一个个“火柴盒”,看上去像是人工所为,却不知是何物,修建有何用。总想走近探知究竟,苦于距离遥远,终未能如愿。这日,艳阳高照,天空白云漂浮,伴着阵阵清风,不闷不热,正适合外出走动。中午用过饭,我一人走出矿区,向山的深处走去。放眼望去,山间草木丰茂,点缀期间的花朵,正在枝头盛放。
踩着绵软草地,披着柔和日光,穿行在山梁间,目见野兔奔逃,耳听锦鸡鸣叫,离方形土山渐行渐近。行走半日,费时数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但见方圆土地平坦,居中方山高直挺立,足有两层楼房高,先前所见的形似“火柴盒”的小土山,成了眼前的庞然大物,小土山由下到上略微变小,雄伟中带着壮观,远望犹如一座座金字塔。小土山周围一侧土地播种不久,破土的黄豆苗稀稀疏疏,另一侧绿草铺成碧绿地毯,苜蓿苗茁壮可爱。方山一边中间凹陷,形成一道陡峭山坡,坡上长满野草。土壁中裸露出一层木炭灰,另有一根森森白骨。我猜想大约是哪位边防战士,或是当时修筑工事的工人,倒下后长眠于此。小土山的顶端约三米见方,站着向四周远望,一切尽收眼底,居高临下俯视,陡觉山势险要,不敢长久站立。
早在初次来这里时,就见到临近县城的高速路旁有一段仿长城模样的建筑,标明是秦长城遗址,却看不到任何遗留痕迹,可能是因年代久远,或是多年战争的破坏,加上风吹雨打的侵蚀,模样已是荡然无存,有些地方只有坍塌痕迹。像眼前的遗留土山,大多是当时的敌楼或烽火台,在靖边、横山、神木、府谷一带,倒是较为多见,多为明代长城遗迹。临近县城的公路边,部分遗迹经后人修葺,重现昔日光辉色彩,成为后人追溯历史的见证。只有榆林的镇北台,在这一带的明代长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其规模宏大,气势宏伟、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成了人们争相去往的旅游之地。
乘着时间尚早,我继续翻山越岭,走向更远的地方。此处的山地较为平缓,无多大起伏,可两山间的沟谷,却是深不可测,直立的悬崖绝壁上,往往会有翠柏突兀生长。除了首次看到的没有墩台外,后面见到的每座土山不仅有墩台,还有条石和青砖,只是墩台都已坍塌,成了颓废破旧的土墙。墩台中间的烽火台,底部用标准的大块条石垒砌,其上再用白灰泥勾缝,块块青砖叠层垒筑。有的四面青砖依在,有的青砖具已脱落,但土墙四边棱角齐整,高直矗立。
其中有一座烽火台,条石垒就的底部,开有一个窑洞形洞孔,探头向内张望,里面另有洞孔,内中砖石已然全无,仅有裂隙开缝的夯土,直接通向顶部。欲入洞攀援而上,恐土质松散塌陷,不过还是经不住好奇,探身钻入其内,叉开双腿伸展双臂,手脚并用吃力攀上,山风不时吹进洞孔,掉落的灰土随风飞扬,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这座烽火台的顶部生长着一株灌木,长势异常旺盛,这株灌木的一部分枝叶布满整个顶端,另一些枝叶垂吊悬挂,掩盖半壁土墙。这株植物可能是飞鸟吞食种子后,在此停留遗落,方得以生长。
望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烽火台遗址,我想,古代没有先进的大型施工器械,仅靠人力修筑这样的防御工事,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呀!遥想历史,不知多少边防将士在此日夜驻守,守卫着国家的安全,当发现有外族入侵时,便白日放烟,夜间点火,传递军情,与敌拼死厮杀。
这里,在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些设施也曾扮演重要的防御角色,如今却都失去了其军事用途。这里,历经沧桑岁月,如下的古迹却已寥落不堪,不禁让人深怀感慨。
为探知心中的未知,我辗转几十里路程,最终登临烽火台,了却了心中遗愿。不知下一次的远行又是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