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感动淮北矿区的十大矿工——勤俭节约典范李传代

作者:郑红光 王桂林 2015-10-26 19:58 来源:煤矿安全网

  “传代”,就是把好传统代代相传。特别是在眼下经济形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难时期,在企业想法设法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甚至减薪以维持运转的时候,破旧工具包日复一日、斤斤计较的节俭,这种事迹无疑是严冬里的一阵暖风。30多年、半个“甲子”的执守,捡拾、回收近3千公斤的生产零件,“中国好人”、杨庄矿保运二区退休职工李传代及其工友用行动传承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践行着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老”是我工作上的“启明星”
    去年才退休的李传代身板笔挺、眼神坚毅。“虽然我在工作期间和工友捡拾、回收零件给企业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但不代表是我们开的头,我也是受到了其他人、特别是全国劳模‘马老’的影响。”李传代谦虚地说。
    1981年,原淮北矿务局技校毕业的李传代进入杨庄矿综采二区工作。当时,和许多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一样,他在工作上也不太注意细节。“不能说是刻意浪费,但大伙有时会将拆下来的旧零件随手丢弃,没有注意是否可以回收利用。”李传代说。当时,担任该区党支部书记的是全国劳动模范马典周,也是全区有名的“婆婆嘴”,一有时间就会反复教育工友学会勤俭节约,不能有丝毫的浪费。
    在刚参加工作没多久的一次井下拆除综采转载机时,李传代将一颗有问题的螺丝随手扔掉,碰巧被马典周发现了。马典周捡起被李传代扔掉的螺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李,矿上的大型机组主要靠外国进口,每个零部件都十分昂贵,要知道,这一个不起眼的零件,几乎就是你一个月的工资啊!”
    听到马典周的话,看着手中小小的螺丝,李传代内心受到巨大的震撼。“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是50块钱,那颗螺丝大概是30多块钱,对比之下,我切实感受到了浪费的可怕。”李传代说。在对李传代进行教育之后,马典周将螺丝交给李传代,让他带到井上交给供应科保管。这件事情给李传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改掉以往大手大脚的习惯,学习马典周勤俭节约的精神,主动捡拾、回收遗漏零件、旧零件。
    从那以后,李传代用来装饭盒、水杯的背包成了名副其实的“零件包”。每次下井工作时,李传代总会留意一路上有没有散落的零件。在安装和维修设备时,他也总是将能够继续使用的旧零件带回井上上交,或留着备用。渐渐的,李传代的行为被工友们发现了,一些人对他的行为表示赞同,甚至开始学习他的做法,自发捡拾、回收零件的工友也越来越多了。
言传身教来“传代”
    1983年,李传代被调入机电科担任团支部书记,与他一同调去的还有勤俭、爱岗的工作作风。刚到机电科,李传代就召集工人开会,向他们强调节约的重要性,希望他们可以加入到回收零件的队伍中来。在李传代的影响下,勤俭节约的风气在机电科逐渐扩散开来。为了提高工友们捡拾、回收零件的积极性,李传代通过向领导反映,从矿上争取了一定奖励作为团支部的活动经费。“我将这笔经费用于奖励回收零件数量较多的工友,或者用来开展团支部活动,丰富工人们的生活,大家伙很支持,干劲也更大了。”李传代说。据李传代介绍,在机电科工作期间,整个科室每年都能向矿上上交约50吨废旧材料,为矿上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1984年,李传代又被调到保运区掘进机械化队担任副队长,良好习惯的传承还在继续。掘进机械化队负责全矿的掘进机械皮带机、刮板运输机、各类开关等设备的维护、安装、拆除工作。当时,该队部分职工节约意识淡薄,有时干完活就急于收工,井下遗留的螺丝、弹簧垫圈、胶皮圈、卡爪等零件随处可见。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传代抓住一切时机教育工友要减少浪费、注意回收,但效果并不明显。一些工友认为,零件旧了就没必要再回收,一是麻烦,二是量也不大,没什么意义。“我并没有因此而恼火,因为我知道,大伙都和当年的我一样,对浪费没有切身的感受,我决定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们、引导他们。”李传代说。
    那段时间,李传代和队里的其他几位队员每班总是走在最后,捡拾着职工丢弃的小零件,带到井上集中存放起来。一段时间后,在一次班前会上,李传代使出了“杀手锏”。
    那天,李传代将前段时间收集到的零件一下子倒在了桌子上,堆起了高高的一堆。经过材料员现场估计,这些零件价值约200元左右。而在当时,200元相当于4名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此时无声胜有声,在事实面前,那些反对李传代观点的工友切实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均表示愿意改正浪费零件的不良习惯。
    从那以后,整个掘进机械化队的思想统一了,养成了收工后捡拾小零件的良好习惯。那时,矿上还没给工人配备专用的工具包,李传代就和工友们用废旧皮带的中间层加工成工具包,将干完活没用完以及上下班途中捡拾的小零件,装进包里带上井,交给库管员归类复用。
    后来,李传代的工作岗位又有所变动,但不变的是他提倡勤俭节约的意识。每到一个岗位,李传代总是能带领工友们养成捡拾、回收零件的习惯,即使在他调走之后,这种习惯仍旧被保留下来、传承下去,逐渐成为传统。胡争虎是李传代的徒弟,受到师傅影响,不管在哪个采区干活,完工后他总要巡视工作区域,进行零件的回收。
    “当年跟师傅学习的时候,有一次维修设备缺少零件,大家都没带,师傅从工具包里拿出一个旧零件,正好能用,后来才知道那个零件是师傅从地上捡到的。从那以后,我除了跟师傅学习技术外,更学习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企业负责的态度。”胡争虎说。
职工们心目中的“楷模”
    李传代的一丝不苟不仅体现在回收零件方面,在业务方面,他也是一把好手。
    李传代在班队长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他始终认为要想更好地服务一线,让职工信服,没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不行。对于一个技校综采专业毕业的李传代来说,电气设备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的并不多,为在短时间内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他坚持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摸索,对照开关原理图与实物反复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李传代已能够全面掌握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做到了判断故障准确、处理问题迅速。他用自己精湛的技术,修复了一台又一台电气设备,既减少了购买新设备的投入,又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为采掘一线提高生产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多年来,李传代还坚持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摸索,处理过无数起电气故障和排除多起电缆线路故障,并用回收的开关零部件,在井下修复开关,减少了新设备的投入。同时,组织职工回收旧皮带并加工成电缆吊钩,不仅降低了成本,对保护电缆护套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矿上节约材料费多达20余万元。李传代还将自己掌握的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并结合实践认真细致地讲解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让更多的职工学习到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批批青年职工在他的指导下,逐渐成长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能手。
    如今,已然退休在家的李传代仍然牵挂着矿区的发展,他时常到以前工作过的地方去走走、转转,和同事、徒弟们交流谈心。他说虽然自己退休了,但是相信良好的风气不会随着自己的退休而消失。眼下煤炭行业比较困难,只要大家浪费少一点,矿上的效益就会好一点,职工收入就会高一点,职工与企业一定可以共渡难关……
    李传代千万次俯身,捡拾起的零件数以万千;30年示范,改变了身边一群人的习惯。于无用处发现有用,积聚起他人生的财富;在平凡岗位上超越平凡,成就了他道德的厚重;斗转星移日月换,节俭美德代代传。李传代作为一名普通矿工,多年来,虽然岗位有变动,但是勤俭节约的习惯他却始终保持。30多年如一日,他坚持在井下随手捡拾废弃的小零件。他组织职工回收加工旧材料,每年节约费用2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节能降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2014年9月,李传代荣登“中国好人榜”,当选为敬业奉献好人,今年2月,他还荣获2014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称号。中宣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近日通报表扬100个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先进单位和100个先进个人,李传代亦是榜上有名。 (郑红光 王桂林)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