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二矿区十工区潘某跨帮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6-03-16 10:50 来源:煤矿安全网

二矿区十工区潘某跨帮死亡事故案例分析

2001年8月26日15:30分许,二矿区十工区铲运机司机潘某(男,32岁)驾驶铲运机在1198分段6#道1分层1#川脉道清底作业过程中,被跨帮的矿石砸在驾驶室上,在驾驶室与方向盘的挤压中死亡。

一、事故经过

8月26日白班,二矿区十工区排班安排铲运机司机郭某、潘某、刘某等人在1198分段1#川脉道和沿脉道进行出矿作业。

8点多钟,作业人员先后来到1198分段作业现场,刘某等人在1#川脉道进行捡撬,潘某和修理工对LF123铲运机进行维护保养,更换油管。10—11点半左右,捡撬完浮石,换完车辆油管,并对车辆加过油后开始出矿。郭某、刘某等三人吃过饭去1#沿脉道打眼装药。到下午14时左右,1#川脉道矿石出完。这时,在1#沿脉道打完眼装好药,连接完导爆管的人员来到1#川脉道准备打眼,但看到1#川脉道底板未清理干净,不能打眼,便到食堂告诉工区副主任曹某,曹某带人来到1#川脉道画了中心线和帮线,让刘某再次进行了捡撬。经曹某复查确认后,由潘某驾驶铲运机进行清底。15时30分左右,站在1#川脉道通风井处观望清底情况的郭某突然听到川脉道掌子头一声响,急忙跑过去看,发现从左手帮垮下来约10立方米的矿石埋住了LF12.3铲运机驾驶室,潘某被埋压在驾驶室里,便喊人抢救。等曹某、刘某、陈某等人赶到现场,搬开驾驶室上面的大块一看,驾驶室已被大块砸跨凹进去了,并把潘某的头部挤压在驾驶室与方向盘之间,到现场人员将潘某抢救送到医院时,确诊潘某已经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片冒处岩体结构节理发育,岩石破碎,正处在贫富交接处,矿体稳定性差,滑面隐藏,不易发现,突然跨帮,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工区重生产、抢进度,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支护,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工区私自改装铲运机驾驶室,焊接质量不好、强度不够,没有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井下地压大,巷道变形严重,局部地段车辆无法通行是造成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防范措施

1、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全体职工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对隐患辨识能力的宣传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绝不放过事故隐患的蛛丝马迹,真正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2、加强对顶帮及掌子面的管理,对破碎带做到边采边护。严格按照《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顶帮三检三撬实施办法》认真检撬和安全确认,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3、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和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让三检三撬制度落到实处,促使检撬、复检和值班人员真正负起责任。

4、对所有无轨设备的驾驶室,安全棚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凡强度不够,安全防护能力不达标的一律重新进行改装,提高无轨设备安全防护效果。

5、教育全矿驾驶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达到“三不伤害”的目的。

6、做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告知作业人员所在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救逃生能力。

四、事故教训

驾驶室的安全棚是保护司机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如果要改装,必须按设计规范进行改装,同时,改装前,必须履行有关手续、得到设计部门的认可,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制作的安全防护设施起不到应有的安全防护效果,很容易麻痹驾驶人员的警惕意识,所带来的危害可能比个体的违章违纪还要严重,发生意外时必然会对职工造成伤害,教训深刻。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