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建:张良故里行
张良故里行
杨福建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为汉初城父(今河南宝丰)人。是汉高祖刘帮的谋臣,为秦末汉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汉王朝的开国元勋,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之一。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过辅助韩国国君。先祖原为韩国颍川郡贵族其祖三代为韩丞相,本姓韩秦灭韩后,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便结交刺客,他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东南位于黄河滩区))扯旗造反,狙击秦始皇军队,结查失败。后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由于他善于学习钻研,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秦末乱起,张良也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反抗暴秦,在留县遇到刘帮,两人很谈的来,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这才有了“约法三章”灭亡秦朝;在“鸿门宴”帮助刘帮脱险,在被封汉王;火烧栈道,使项羽放松了警惕,受封为“成信侯”,做为实际上的军师,开始与刘邦真正合作,帮助刘邦灭项羽,平定天下。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谢绝,只要了“留”这个地方。功成名就的张良此时已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出了点主意外,就是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在刘邦的三杰中,张良精通黄老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使得刘邦一直尊重张良,被后人尊为“谋圣。
2014年刚过春节,天气稍冷 初四那天冒着菲菲细雨,我们乘车来到张良故里,刚进入该村,只见一座高大巍峨的牌坊呈现在眼前,牌坊上由中国古建筑学会会长罗哲文亲笔提写的“西汉留侯,张良故里”八个大字熠熠生辉,遒劲有力,与张良行街上那些古老的建遥相呼应。
张良故里位于河南省郏县李口镇张店村,郏县县城东南25公里处,在平顶山市区北7.5公里的马鞍山下,该村南依马鞍山(又称张寨山),北临汝河,左凤岗,右紫云,山拱水抱,当地人称之为龙凤之地也是风水宝地的意思。被住建部、文化部等部门评选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村落,张店村至今建有张良庙,又称留侯祠。至今村里仍保存有提督府、西官宅等明清时期的大片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建筑由于年久失年修,有己经破烂不堪,有是保存尚好,住宅的主人大多是张良后代的。
张良辅佐刘邦,为建立西汉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一代名相,汉代曾在其故里张店村建“留侯祠”。此地处于漯落(漯河,落阳)要冲,过往旅客、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前来拜谒者络绎不绝,留下不少翰墨碑刻,其中宋代的包拯、王安石、苏东坡曾在张良故里留下诗文佳作。
1 张良故里考证
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在韩国城父(今宝丰县李庄乡)。秦灭韩置颍川郡,汉继秦改城父为父城关置县。张良为颍川郡父城县人。东汉袁宏《后汉纪》中载,朱宠初任颍川太守,大宴群吏,问功曹史郑凯曰:“闻贵郡山川多产奇士,前贤往哲,可得闻乎?”凯对曰:“留侯张良也,奇谋辅世,玄算入微,济生民之命,恢帝王之略,功成而不居,爵厚而不受,出于父城。”
据有关专家考证,汉代之父城县辖今宝丰东部(现我市宝丰县李庄乡有一个父城社区)、郏县东南部和平顶山市区,即宝丰县城以东,紫云山以西,汝水以南,沙河以北广大地区。县治在今宝丰县李庄乡古城。县治东南十里马鞍山北麓今称张店者即为张良故里。唐《括地志》载:张良,汝州郏县三十里人。椐当地《县志》载:张良,今河南郏县东人,即指此地。椐村民介绍在2006年2月13日,张店的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众多学者关注。一村民3年前从自家房基中挖出来的石牌一块,石面上是诸葛亮拜谒留侯庙瞻仰张良像后所写的一篇短文。时间是建安六年(210年),书体为汉隶,被称作“汉代石刻”或张店“汉石刻”。石刻共6行,刻有57个字,内容为:“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效之,敬之!”经考古专家在鉴定过该石刻为拓片后,是“年轻的诸葛亮乘兴所致为张良书写的数十字,其文之畅、其书之精、其情之诚。”
元代统治时期,这个北方的少数民族最忌讳张良的才气和为人,为了消除张良对中原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故把“留侯祠”毁掉,以断其灵根,绝其人迹。明末,张良的后裔张保重返张良故里寻根问祖,在留侯祠的遗址上重建了张氏祠堂,该祠堂前殿五间为主体建筑,琉瓦飞檐,红石青砖垒成,素雅古朴,内塑张良塑像,张良胸怀大义,料事如神,可见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风采。解放后不久张店村留侯祠还有。椐人们回忆“当年祠堂内的两棵古柏有两三丈高,真径粗壮要三四人才能合抱过来,平时祠堂内人来人往,也张家后代聚众议事,休闲的场所。伴随着大跃进和破“四旧”之风,这两棵古柏被砍掉送进炼钢炉内烧掉,祠堂也随之被折除毁掉,这一古迹毁坏,给人们认识和考证留下很大的遣憾。”
2, 张良文化传说
张店村里至今还流传这样的民谣:说张良道张良,张良真是不寻常,身体瘦小力不强,长得像个大姑娘……形象描述了张良为人和长相,张良生来命太强,克死爹克死娘,克得家破人又亡,弟死不埋怨秦王,一心要杀秦始皇……,得道成仙保故乡,子孙万代学张良”说明张良具有宏大志向”这民谣和典故把人们心目中的张良形象表达出来,也说明当地百姓千年来对张良遵敬和爱戴。
在张良故里张店村及周边一些村落,流传一种相棋玩法叫摆山.它的画法是由外、中、内三个方框,再用八条直线串连接方框的角,就构成了完整的棋盘,这个图形的含意是外环为天,内环为地,中环为人,内环中心为太极图案。在玩的过程中太极舍弃不用,所以画摆山棋盘时,太极常不画出来。摆山的图形象征,先有天,后有地,再有人,有了人之后,便产生了八卦,就是八条线对准的八个方位,也就是四面八方,这几条线连接方框所构成的二十四个交接点,象征我们所说的“二十四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点就是玩游戏过程中放棋子的位置,以及走棋子的落脚点。
张店的摆山象棋,相传是根据张良的排兵布阵图演变而来,因为张良担任谋士,常为刘帮出谋划策,特别是在刘帮建立政权时期,为了消灭对手,常常是攻打对方,张良经常为他在军事上进谋略和献计献策,刘帮利用他的计谋打了不少胜仗,所以的他的排兵布阵法,便成为人们一种消闲娱乐的文化。摆山这种文化游戏在当地非常流行,不论是田间地头、坑前桌面,树荫下,都可以战上一盘,而且大人小孩,甚至妇孺皆会。据了解,每年农历四月初十,是古时传下来的留侯祠庙会,又称小麦会,这天据说是张良的生日,家家户户吃面条等习俗。
3, 张良故里的古建筑
张店村现有1000多户村民,约3800口人,其中张姓人家占80%以上,这些张姓村民都是张良的后代。目前,张店村仍保存着多处明清时期张良后代的住宅。
西官宅建于清咸丰年间,是道光年间进士、刑部主事张崇的官宅,是一座五进四合院,配东西跨院布局,整个建筑严谨,面积为2300平方米,现存房屋约80间。西官宅坐北朝南,门临大街。
西官宅的第四进主楼为三层堂楼,建于2.5米高的红石台基之上,门前设有一个半圆形的阅台。只见它的外墙由红石、青砖砌成,楼顶覆盖蓝瓦,整个建筑高大挺拔,保存完好,见证了张店村的悠久历史。
该堂楼一楼有透雕石窗,选材可谓独具匠心,是用当地所产的整块红石精雕细刻而成,由七八个竖形石条和两条横形石条组成,竖石条之间相距三四厘米。张绍阳说,堂楼的建筑特点除了石窗外,就是“里生外熟”(外砖内土)结构的厚墙了,其厚度有70-80厘米,楼层之间的木制地板是用皂角木做成的,踩上去噪声小。
如今西官宅临街墙壁上镶嵌的一溜儿栓马石,似乎可以佐证西官宅当年的门庭若市的热闹情景,说明主人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
提督府是明代隆庆年间建造,是张店村又一座大宅院。提督府宅区内曾是一个四进四合院布局,现仅存二进院和三进院,一个穿堂式大客厅和一个过厅各五间保存较完整,总面积960平方米。二进院内的穿堂式大客厅建于一米高的红石台基之上,青砖砌墙,灰瓦覆顶,雕砖起脊,五脊六兽。前檐下有四根木柱,柱下是鼓形红石柱基础,上有刻有莲花、石榴等寓意丰富的吉祥浮雕图案。大客厅几块青色方砖上有“金星泛出”,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砖铺地”。椐村民介绍,所谓的“金砖铺地”实际是这样制作的:在青色方砖的烧制过程中,掺入一些英石砂之类的物质,这些遇热变成金黄色,这样看起来如同在砖块表面洒上了几颗金星,这样的方砖在当时不是一般人家所能使用的。
大客厅内宽敞明亮,高大的木质屏风完好无损,其顶部刻有“裕恒堂”三个楷书大字。
史书记载,张良出身于战国时期韩国贵族之家。后来,韩国为秦所灭,张良因不愿做亡国奴,而伺机刺杀秦始皇。秦始皇下令捉拿张良,并诛灭其九族,族人害怕,分别逃往全国各地。明朝时,张良后代中的一支即现在张店村张家的始祖张保,从山西迁回故里。张保回归张店后,认祖归宗,生下8个儿子,即现在张店附近4个村张姓的8个次祖。长门有一后代,叫张乐舜,明隆庆年间任提督,现张店村的提督府就是张乐舜的官宅。
清道光年间,六门后代张崇曾官居四品,任刑部主事,其子孙中有7人官居七品以上,曾在张店村建有东官宅、西官宅、西酉盛、北义和、花门楼等住宅。据统计,该村保存比较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仍有116间,都集中在张店村。张店村的明清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官宅,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各种雕刻比比皆是。据该村村民统计,有木雕近30处,1000多块,各种砖雕、石雕近百处,三四百块。张良自古人称“谋圣”有关人士认为,张良故里文化底蕴深厚,明清古建筑、汉古墓群、出土文物等有着特殊的价值,保护和开发张良故里,不仅可以对张店村风貌的保护、也是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传承,而且对改善张店村整体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