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彦平:长征——一部意义深远的教科书
长征是一本教科书,它的扉页被赋予醒目的红色和黄色,昭示着那是一段血与火的岁月。
它的第一章节,就写进了艰辛与坎坷。那是1934年的初冬,红军迈出了长征的步履。在连绵阴雨中,瑞金苏区的父老乡亲夹道送别我们的队伍,执手挥泪,身穿蓑衣的红军战士在依依不舍的目光中踏上漫漫征途。他们是中国的希望,怀着“让人民当家作主”的崇高理想,这支队伍在苏区一路发展壮大。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使它遭受了重创,无奈的转移成为不可回避的选择。刚出发不久的第一仗,它就面临着生死考验,在抢渡湘江的战役中,红军又一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负责掩护的红军战士和敌人殊死搏杀,鲜血染红了湘江两岸,群山垂首,江河喑咽,默默地悼念着红军的英勇无畏。
它的第二章节,写入了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在革命的危机关头,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等领导同志挺身而出,与博古、李德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果断地提出了红军向敌人统治薄弱的贵州进发的战略,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看,遵义的那幢小洋楼上,灯火依然辉煌,争论依然不休,这是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它引导我们的红军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它的第三章节,写入了红军神奇的战略战术。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中央前委临危受命,首先打了一个漂亮的战役——突破乌江天险,红军直指贵阳,逼进昆明,让准备与红军主力决战的国民党军“空忙一场”;随后的四渡赤水、奇袭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战役更是让国民党军晕头转向,它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红军中的主导地位,也成就了红军“威武之师”的美名。
它的第四章节,写入了艰难困苦。夹金山、梦笔山等高耸入云连绵不断的雪山,飞鸟绕行,高不可攀。在通往雪峰的蜿蜒雪道上,鲜艳的红旗在寒风中猎猎飘扬,它指引我们的红军战士迎风冒雪,奋勇前进。若尔盖大草地广阔无边,片片水洼寒光闪闪,逦迤而行的一支支红军队伍,在凄风苦雨中踟蹰前行,以野菜、树根、皮带充饥,红军战士们经受着考验,抱团取暖,相依御寒,让熊熊篝火驱散夜的阴霾,迎来晨的曙光。
它的第五章节,写入了对革命胜利的憧憬。红军历经艰险,于1936年10月实现了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的大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红军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种种企图,保留了有生力量,在新的革命根据地——延安,它将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埋藏蒋家王朝的中坚力量。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部教科书的字里行间中处处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老一辈革命家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有他们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有他们吃苦耐劳的高贵品格,有他们忘我牺牲革命精神,这些将汇聚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鞭策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我爱读这部意义深远的教科书——《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