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强化煤矿重大风险预控构建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16-09-20 21:30 来源:煤矿安全网

强化煤矿重大风险预控构建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神华集团防治工作经验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神华集团)是于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央直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煤为基础,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与煤化工为一体,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特大型能源企业。神华集团现有生产、建设煤矿75处。所属煤矿分布地域广,地质条件差异大,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矿井受到水、火、瓦斯、冲击地压及大面积悬顶等重大灾害的威胁,很多煤矿还存在多种灾害并存现象。21处矿井受瓦斯威胁,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5处,高瓦斯矿井8处;35处矿井开采容易自燃煤层,12处矿井受煤田火、小窑火威胁严重;25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底板奥陶纪灰岩水害、顶板离层水、采空区水、地表水等各种水害齐全;3处煤矿受冲击地压威胁。

神华集团高度重视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始终把重大灾害防治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健全责任机制、夯实工作基础为前提,以强化源头治理、实施超前预控为核心,以加大安全投入、确保重点工程落地为保障,以产学研结合、实施科研攻关为手段,有效推进了重大灾害的防治工作,连续6年杜绝了重大及以上灾害事故发生,2005年至今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0.02。

一、健全责任机制,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管控责任。建立了集团公司、煤炭公司、煤矿“三级”重大灾害防治机构,分级成立了重大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了重大灾害各级管控责任,实施了三条线责任管理,即灾害煤矿负责主体防治、业务部门负责技术等支撑、安监部门负责监督监察,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技术管控体系。先后分级建立完善了38项煤矿重大灾害防治相关技术及管理规定,规范了灾害防治管理工作。坚持“评估→预警→治理→评价”的防治技术路线,建立了重大灾害防治技术管控体系,实现了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重大灾害防治规划与年度计划制定、预控方案及措施组织实施、防治效果评价与监督预警等四个过程的PDCA闭环管理。

三是健全防治队伍,加强技术培训。按照灾害防治工作需要,建立完善了瓦斯防治、火灾防治、水害防治、冲击地压防治等专业化队伍。先后邀请瓦斯、水害、防冲等专家院士,进行技术交流及培训86次,其它有关重大灾害防治培训350次。为认真落实好新版《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集团公司集中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训各级管理、技术人员3000多人。

四是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能力。根据灾害严重程度和情况变化,每年有针对性地编制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修编应急预案,并针对性地开展突出实战演练。近5年,先后开展各级模拟演练430多次,有效提高了广大职工防范煤矿重大灾害意识,提升了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

二、强化源头治理,实施超前预控

一是强化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为实施超前预控提供科学依据。明确各级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是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责任主体,矿月、公司每季度至少由分管领导组织开展一次系统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保证生产采掘活动延伸到哪里,系统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必须跟进到哪里。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重大风险管理手册》。经评估,“十三五”期间,受瓦斯灾害影响工作面99个,受水害影响工作面186个,火灾影响工作面175个,冲击地压和大面积悬顶威胁工作面33个。

二是超前制定重大灾害防治规划与年度实施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灾害危险严重程度等,制定了《神华集团公司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及2016年实施计划,明确了重大灾害防治的指导思想、防治原则、治理目标、主要任务、防治资金和保障措施,确定了149项重点管控的重大灾害防治工程,计划安排资金27.6亿元。针对部分煤矿灾害严重等实际,果断关闭或停产、停建了12处煤矿。

三是借助“外脑”,加大会诊评估。组织开展了“百名专家进企业”的安全会诊评估活动,集团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在国内聘请各行业专家170余名,先后成立24个专家组,对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企业制度规定等,对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水、火、瓦斯、冲击地压、顶板等重大灾害防治情况进行系统会诊评估,不仅查找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且深入分析了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重大安全风险,研究制定了超前性和前瞻性的防治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如:通过“防治水专家会诊评估”,对神华受奥灰水威胁的煤矿进行了水文地质安全开采评价,将神华主要煤炭资源开采划分出非带压安全开采区、带压防护可采区和高压突水危险区,排除了贺兰山北段煤田等区域不受奥灰水威胁,解放煤炭资源约10亿吨,减少安全投入5亿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是完善查治机制,实施闭环管理。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7,总局令第16号)、《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15,总局令第85号),结合神华自身实际,研究制定了《神华集团公司煤炭板块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与挂牌督办管理暂行规定》,确定了100项更加严格的煤矿重大隐患认定标准。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对查出的隐患实行分级挂牌督办治理。按照“隐患就是事故”的原则,凡是由于人为管理等原因造成的重大安全隐患,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深入分析原因、严格落实整改措施、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努力减少重大隐患的重复出现。研发了隐患管理信息系统,从隐患确认、整改方案制定、治理跟踪到验收销号,全过程实现信息化闭环管理。

三、加大安全投入,确保重点工程落地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加大安全投入,系统治理煤矿重大灾害,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十二五”期间,神华集团累计投入35亿元用于重大灾害治理,完成重大灾害防治工程372项,其中瓦斯防治工程39项,火灾防治工程185项,水害防治工程117项,冲击地压防治工程19项,大面积悬顶防治工程12项。

一是在瓦斯防治上。牢固树立“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瓦斯不超限,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方针,坚持“区域治理为主、局部治理为辅,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原则,积极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大力实施“瓦斯抽采三同时”治理工程,努力将突出煤层降为不突出煤层、高瓦斯区域降为低瓦斯区域,实现了“抽、掘、采”平衡,基本做到了生产过程中瓦斯不超限。“十二五”期间,共开采保护层面积75万m2,瓦斯抽采量5.2万m3。

二是在水害防治上。认真贯彻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坚持“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工作方法,完善“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同一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区域治理的思路,落实防治水综合管控体系,有效控制了水害事故的发生。“十二五”期间,共完成水文地质调查33.02×104水Km4;地球物理勘探12590物理点;水文地质钻探35228.9 m;水化学采样与分析2564组;同位素采样与分析949组;有机物采样与分析36组;地下水动态监测24点;单孔抽水试验58次;工程测量1489点。

三是在火灾防治上。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预测预报、防灭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快掘、快安、快采、快撤、快闭”的“五快”原则,建立落实“系统可靠、预报准确、治理超前、管理到位”的防灭火工作体系,杜绝了火灾伤亡事故的发生。“十二五”期间,共治理煤田火区19个,小煤窑火区28个。

四是在冲击地压防治上。坚持“区域防范先行、局部解危补充”的综合防冲原则,完善落实“六位一体”(基础评价、监测预警、解危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防冲管理)的管理体系和“一面一评价、一设计、一措施、一论证”的技术体系,优化开拓部署,避免应力集中,限制采掘强度,较好解决了冲击地压威胁问题。

四、注重产学研结合,实施科研攻关

为了推进集团公司煤矿水、火、瓦斯等重大灾害的有效防治及系统性重大风险的有效管控,自2009年开始,集团公司先后分别与重庆研究院、西安研究院、沈阳研究院合作,成立了西北安全生产科学院、西北矿井水文地质研究院、西北煤矿防灭火研究院(以下简称“三院”),分别就煤矿瓦斯、水、火等重大灾害防治开展深度技术研究与专业化服务。双方合作以来,“三院”为神华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服务,确保所服务的矿井杜绝了水、火、瓦斯伤人事故,为神华重大灾害有效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发挥了“督查专员”的作用。“三院”通过集中组织专家会诊、不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定期进行灾害治理效果与系统评估,不仅帮助企业摸清了水、火、瓦斯等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而且先后共排查出各类隐患和问题2300多项。担当了“安全督查专员”的角色,起到了及时发现问题的作用。

二是发挥了“专家能手”的作用。“三院”每年派出上百名专家常驻现场,针对所服务矿井在水、火、瓦斯等重大灾害防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并现场指导跟踪落实,先后研究解决或协助解决水、火、瓦斯等重大隐患问题550多项。担当了“专家能手”的角色,起到了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作用。

三是提升了科技兴安水平。“三院”通过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与推广,强化技术成果总结提炼与集成创新,先后形成了研究成果25项(其中:5项获得省部奖、2项获得市级奖、3项获企业内部科技奖),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水、火、瓦斯防治综合技术体系。

四是夯实了技术管理基础。“三院”通过广泛地开展日常服务、深度参加隐患排查整治、技术方案论证、基础数据测定分析、专项会议研讨、灾害防治规划制定等,帮助或指导所服务矿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台账、基础资料,制定或完善了一系列加强技术管理的标准、规范与规章制度,形成企业标准规范10项,使得所服务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为重大灾害防治能力、技术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三院”通过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与攻关,共同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先后培训3500多名技术人员,使所服务矿井专业技术能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这种“产学研”深度结合、技术研究与安全管理深度融合的专业化服务模式,为集团公司乃至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走技术专业化发展道路,推出了一个新机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开辟了一个新途径,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获得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神华集团近年来虽然在煤矿重大灾害防治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与其他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坚定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深入推进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为实现煤矿“零死亡”的目标不懈奋斗。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