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眼睛”闪闪亮——记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康新亮
地质测量工作被喻为煤矿工作的“眼睛”。西山煤电集团地质处地质灾害防治科副科长康新亮潜心研究西山煤田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他撰写的《厚松散层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研究》获得2016年第十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技术创新优秀论文;此外,他还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据了解,今年全省获此殊荣的只有两人。
2009年, 康新亮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先后在地质处物探院和官地矿从事矿区地面、井下物探以及地质和测量工作,2015年起到地质处工作。由于煤矿所处地质环境不同,上覆地层的岩性、厚度因地而异,造成矿山开采煤层、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各不相同,目前集团公司煤炭开采已处于下组煤,要对下组煤地表移动变形进行长期观测研究,为煤炭开采提供数据依据,预防地质灾害发生。地质处副处长郝存孝告诉记者,地质测量工作一半以上时间在野外采集数据,另一半时间是数据的分析、计算、绘图、总结,所以一个测量工作者需要三方面素质,一要技术高超,二要心细,三要吃苦。
常听人说地质工作者“远看像逃荒要饭的,近看是地质勘探的”,记者跟随康新亮在山里采集数据时,看到他和同事在大山里扛着观测设备爬上爬下,才真正感受到了地质勘探工作的辛苦和不易。为了摸清煤矿重复踩动对地表造成的影响和破坏规律,他们建立了岩移观测站,每一个观测点的坐标和井下工作面的坐标是固定对应的,布置观测线时为了达到一定的精准度,不管测点是在山坡上,还是山沟里,都必须到相应测点去测量。
康新亮告诉记者,分组采集观测数据时间很紧张,必须要把54个对应点的数据在一天内全部采集完整。他们要通过对测点固定的间距和密度的观测,测出整个观测线并算出它上面的坐标,来拟合整个线的下沉或者是变形的曲线,然后再通过这两个有代表性的曲线,拟合整个工作面地表下沉的盆地。当记者对测点的准确性表示疑问时,康新亮说:“对应测点通过GPS可以测到测点的空间三维坐标,井下三违空间坐标也是根据地面控制点送下去的,也非常准确,两个点的误差一般在厘米级。”
在记者看来,采集数据是一件枯燥、辛苦、危险的事情,工作一天下来,记者跟着康新亮他们一起钻沟爬坡,穿林涉水,身上满是尘土,鞋上净是泥泞,体力早已跟不上,康新亮和同事也早已是灰头土脸,但他们扛着沉重的设备,依然身手矫健向山上的观测点走,不一会就把记者甩在了后面,可见这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采集完观测数据,还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康新亮说:“结算的时候数据量就比较大了,结算相对的倾斜值、曲力变化值、水平位移、水平移动值,每次结算上千组数据,分析起来相当复杂。”
几个点,几条线,一张看似简单的煤层开采地表沉陷图,凝聚了多少心血,但想到它对煤矿安全开采和地质灾害预防发挥的重大作用,也让人感到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