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锁:扬眉吐气龙抬头
扬眉吐气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
当朝大臣把种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
五谷丰登太平秋。
这是故宫收藏的年画《皇帝耕田图》上题的一首打油诗。在节后忙忙碌碌的复工复产过程中,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龙头节”来到了。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龙头节”,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据易经说法,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龙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雨水会逐渐增多,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因此,这天也叫“春龙节”。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皇帝都要率百官出宫,到皇家的“一亩三分地”耕地松土,敬天敬地。对于这个节日,在我内心还是有一点敬畏的。由于我是属龙的,每年从秋分后直到来年的春分(二月二前后)这段时间,始终是诸事不利,基本上处于“蛰伏”期,所以,向来不相信鬼神的我,却对命运之说有几分赞同,对每年的二月二也就有了几分期待。
关于“二月二,龙抬头”,民间还有一个的动人传说。相传,当年女皇武则天自立周朝,面南称帝。玉帝遂降旨龙王三年不许周界有雨。龙王心慈,不忍见生灵受苦,甘犯天威,降了一场大雨,玉皇大怒,将其拿下治罪,压于山下。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二月二,龙抬头”,其实说的是一种古老的天文现象。古人以为地球是不动的,是太阳在运动。早在春秋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把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周年运动轨迹视为一个圆,称为黄道。再利用某些恒星把这个圆分为二十八个等分,形成28个区间,称为二十八宿。“宿”表示居住。如果观察月亮的运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二十八宿轮流住完,大约一个月,所以称“宿”。把这28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分,每个方位便有七个宿。对这二十八宿,都给它们起了名字。在东方的7个宿分别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们构成一组,称之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象征龙的头角,亢宿是龙的颈,氐宿是龙的胸,房宿是龙的腹,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在冬季,这苍龙七宿都隐没在地平线下,黄昏以后也看不见它们。至二月初,黄昏来临时,角宿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说文解字》在解释“龙”字时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都是指这苍龙7宿在天空的隐现变化,并非是真有一条动物之龙在变换。“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时期,角宿开始出现在天空,东方苍龙初露头角。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已进入仲春季节,正值“惊蛰”前后,这时阳气上升,天气转暖,大地复苏,草木萌动,蛰伏一冬的各种动物又恢复了活力,龙也要履行它降雨的职责了。农民们春耕、播种,也非常需要土壤湿润、保有水分。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春雨贵如油”,这时候,人们多么希望通过对龙的祈求行为来实现降雨的目的。同时,二月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蠢动,疫病易生,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人们也祈望龙抬头出来镇住毒虫。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因此,盛行于我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
“龙抬头”这一节日,据说起源于唐代。唐德宗在位之时,李泌上书,要求废除正月晦,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向天下人表示务本之意。德宗皇帝采纳了李泌的意见。汪启淑在《水曹清暇录》一书中说:“二月初一,俗称中和节,起于唐李泌,市中货太阳糕,以祀太阳星君。”后来人们又将土地神的生日(社日)与这一节日合并,日子又改在二月二日。同时,从唐德宗时起,中和节又吸收了春分的活动内容,因此,这一节日活动内容也就丰富了。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作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
过去二月二这一天,民间普遍流传着一些不成文的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男人们剃头刮脸,预示从即日起将抬头见喜,出人头地;女人们要梳头画眉,希望苦日子到头,今后扬眉吐气。“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儿”。娘家人要把新嫁的女儿接回来住几日。人们早上起床时忌说“起”字,恐怕一切毒虫也应声而起。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用豆、麦面搓成灯捻形式,埋在土中,称之为“薰蚰蜒”。用石灰在厕所及门前围上一条线,称作除瘟。还有家家拍簸箕的习惯,童谣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忌去河边、井上担水,以免带回龙卵。在河边、井旁走动与劳作时,很注意安静,尽可能不弄出声响,以免惊动了青龙,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破坏了。
老话说:“二月二,剃个头,一年都有精神头。”记得小时候,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不管我的头发有没有长长,百忙中的父亲都要赶回来为我理一次发。据他说,在这一天理发叫“剃龙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如今,父亲已过世十几年了,而我也顺理成章跻身于姥爷辈行列。但作为古代民俗的一种节日,除了还有一部分人习惯性去理发店理理发、剃剃头之外,“龙头节”如今已经基本上从现代家乡人的生活中淡化了。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文化内涵,例如古人对龙的崇拜、“龙抬头”在古天文学上的唯物解释以及某些民间节日习俗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比如旧时河底民间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春节前剃头理发到了二月二,已经一个多月,正是需要剃头理发的时候。“二月二,龙抬头”,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二月二剃头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也是这一原因,为取吉利在剃头中间加“龙”字,叫剃“龙”头,以区别其它时间的剃头,还有些女孩选此日穿耳孔。旧时,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正月不空房。一个多月的时间,闺女想娘,娘想闺女,所以到了二月二,不仅已经出了正月,而且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就有了“二月二,家家人家接女儿”的习俗。
今天是星期一,要赶回煤矿上班,自然这个“龙头节”要虚度了。走在回矿的公路上,我心驰神飞,百感丛生。朦胧中,我的眼前仿佛有一条金光灿灿的五爪金龙腾空而起,在万丈霞光中若隐若现,吞云吐雾。那是一条苏醒了的巨龙,是中华民族的巨龙,它承载着十三亿中华儿女的美好梦想,承载着伟大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热切希望,向着幸福的明天,向着崭新的太阳飞去!(晋能集团四通煤业 马关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