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中矿大安全学院忆长安溯源团志愿者探访天井和绣楼古迹》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是新世纪中国学子秉持的信念。8月30日,为传承、发扬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院忆长安溯源团前往安徽西递,进行实地文化调研。
天井和绣楼西递古民居内大都设有“天井”,这是徽派建筑的一大特色。天井的设置,一般三间屋在厅前,四合屋在厅中,起到采光、通气诸功用。因过去徽商巨贾为了藏富防盗之需,其住宅大都建有高大封闭的屋墙,很少向外开窗。设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户,也可见天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商人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造就天井,可“四水归堂”,即四方之财如房顶上的雨水,汇集于天井内,不致于外流他家,俗称“肥水不外流”,绣楼是大夫第主人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楼额木刻分别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和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于“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楼下的小门户比正屋墙体缩进一大步,与主人自书石刻门额“作退一步想”相映照,耐人寻味,果真是“进也风流,退也潇洒”。下午暑期实践团成员分组在此进行问卷调查,并派发精美矿大纪念品。
一个国家、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文化的复兴,此次实地调研让暑期实践成员们接触到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谱写的优秀文化,各族人民劳动者的杰出成就,并且为后期工作展开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活动期间的文化宣传也让许多的人了解文化的魅力,共同加入宣传传统文化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