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真情
品味真情
你只要稍微留心,便随时会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真情在温暖着你的心,早晨就餐时,你会发现母亲在饭里垫了一个煎的香喷喷的鸡蛋;你下班归来,会发现老父迎着寒风在家开门守候;当你伏案笔耕时,妻子会递上一杯香茗;......至于游子归来、夫妻久别、朋友重逢,期间涌出的那份真情,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出自唐朝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两句极为平常的古人诗句,正是从中能折透出人们共有的那份真情,使人体察到真情是一种美的意境,这样的佳句自然能动人心弦。
当我们有心细细品味真情时,方能感受到那是投向心灵深处的阳光,是洒向心田的丝丝春雨,是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此时,真情便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渗透力,会强化你生活的信念,会使你感到生活无限的甘甜。
人之所以可贵,在于重情。一旦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情,他纵然拥有无限的权力和财富,生命也会变得黯淡无光。
人生在世,都渴求蒙受更多真情的滋润。但有人会不珍惜那份获得的真情,更舍不得以真情去回报真情,往往还有人把真情看作是可以交换的商品,一份情感的付出,就想得到两份情感的回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指望取得若干“利息”。还有人把真情转化为一种“人情债”,相互请客送礼,酒来肉往,彼此吹捧,两厢互为利用,一旦利益相犯,便会六亲不认,反目成仇。试看一些地方泛滥成灾的“人情债”,已使人忘情生畏,躲之不及,也导致民俗风情的败坏。
“情重如山”、“情同纸薄”,这也是人们对不同情感价值的评估。“人非草木,焉能无情”?可是人生在世总不能拘守于妻儿老小、姑嫂婆媳间那一点真情,而要将个人那份真情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去,你可以不优秀,但必须有人品。少些“巴结”,多些“互助”和“提携”。投资和我们层次相仿的人,大家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助”关系;提携比自己层次低的人,就好比低价买入潜力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脉是互相的,你不优秀,认识谁都没有用。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聪明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再优秀的人,如果人格出现了问题,都会失去信任和支持。立足职场、立足社会要凭本事和真心,输什么也别输人品。做人,堂堂正正方可安心,踏踏实实才叫安稳!再难,也别撒谎,再穷,也别骗人。人生,没有下辈子,把这辈子活好,也不枉走一遭!其实真情,就在当下,在眼前,在身边!
“留得真情在人间”也不难,只要我们活着就尽力去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能为他人着想的人,如此而已。(黄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