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芳华》观后感
电影《芳华》观后感 杨福建 《芳华》是根据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一群正值青春芳华的解放军文艺兵的故事:男主角刘峰乐于助人,是文工团公认的“活雷锋”,但常常被人利用,还因爱上一个女兵被赶到基层连队,并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女主角何小萍有个被劳改的父亲,心理负担沉重,又在文工团中屡遭战友歧视,后被下放到野战医院见证战争的残酷,一度精神失常。 有人说影片抹黑了战士的形象,宣扬好人未得好报的颓废思想,有人说这部片子否定那个时代,解构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丑化伟人,蔑视文革;等不一而论。,我认为这种思想是有偏颇的,他们没有把文学艺的真实性搞清楚,而是把文学艺术与政治关联起来,用文学艺术去解读政治,为政治贴标签,大有“文字獄”的感觉。文学艺术是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不是政治的全部和他的外衣,更不是政治的挡箭牌。 文学艺术是反映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真实面貌,通过作品揭示社会的现实,反映人们的精神面貌,起到警醒和教育功能。歌颂和批判是作品的两个方面,假若从一个镜头,一个侧面,妄加评判作品的好坏,是对作者功劳的否定,,也是对作品的不尊重。如果每一部作品出现,人们都是用这样观点看待,那么文学艺术要么走向灭亡,要么自我消失。艺术创作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正是这些甘于寂寞的作家们,潜心创作,搜索素材,通过加工、整理、提取,上升到精神高度,才有我们今天文学艺术成果的出现,才给人们提供了广泛的精神食粮,。当然文学艺术是为政治服务的,它也不能脱离政治生活,反映政治生活是创作者根椐作品的要求而定的,但决不是服从于政治,依赖于政治,为政治作,为政治而唱,这样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艺术作品,只能是政治的死灵魂,即没有生命力,更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广泛传播。从文学艺术作品直观现象来看,没有那一部作品为政治而大似吹棒,也没有那一部作品为政治摇旗呐喊,作品反映的是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下面人们生活现象和精神层面,这是对社会现实的剖析,居多的是同情、关心,关怀,当然这些作品中人物生活面貌背后与政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决不是对政治诬蔑和抹黑。是让人认知这个现实,从作品中体量到政治给人们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负面效应和痛苦。 今天在中国社会行进步的伐中,人们思想言论相当自由,极左和极或的思潮,还在影响着人们意识,对事物的看法观点不一致,也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声音,这些都不足为奇,因为社会是一个矛盾体,任何一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可能遭到人们指责和评说,这些都纯属于个人的一厢情愿,但决不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在青春火红的年代,一批热血青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在相处中产生一些不快,产生一些矛盾这都是正常的,决不能用政治的观点去看待文学艺术,因为文学艺术是我们生活的佐料,是我们精神生活的润滑剂。《芳华》的成功与否,不是票房所能决定的,也不是个别人声音所能决定,是不是能为经典和传世之作,有待于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