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了18年的爱——常村煤矿员工张杰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流淌了18年的爱
——常村煤矿员工张杰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通讯员 陈波
今年六月是全国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生命至上、安全发展”。近日从常村煤矿传来消息,该矿员工张杰刚刚领到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三部委联合颁发的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的证书。从此,一颗默默奉献了18年的爱心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拥有这颗爱心的员工也走进了大家的视线,一时被大家广为传颂,成为安全生产月“生命至上”主题的最生动诠释。
爱是一种朴实。
黑黑瘦瘦、身材不高、衣着朴素、言谈朴实,这是张杰给人的第一印象,他是那种放在人群中普普通通、很难被发现的人,更不会和坚持18年无偿献血的形象联系起来。
“张杰一向做事稳重、比较低调,所以我才敢把龙门吊驾驶员的岗位给他,因为这属于高空作业,不适合那些张张惶惶、做事草率的人干。”常村煤矿综采车间主任马振武说。
工作中,张杰踏实肯干、认真负责,属于领导放心、同事认可的良好员工,也正是因为这样,从2003年至今从事龙门吊驾驶员岗位已经十几年了,中间因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后恢复上班后,又被安排到岗位上,体现出了该车间领导对张杰极大的信任。
“我们也是通过这次群里说他领了铜奖,我们才知道,他已经坚持了这么多年”。张杰的同事苗飞说。张杰在工作中很少宣扬他怎么去献血,献了多少次,他到是经常给大家讲献血的好处,鼓励身边的人去献血。
“在众多的志愿者中,我是一名普通的无创献血的志愿者。人的生命离不开血液,在大量的危重病人的救治过程中,输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大家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才能保证临床救治用血的及时供应,多一个人献血,就可能多挽救一条垂危的生命。”
爱是一种自觉。
“记得那是在2001年4月份,我去长治商厦那玩,那时我25岁,比现在还瘦,当时有辆车周围有很多人,喇叭里播放着《爱的奉献》这首歌,我去凑热闹,才知道是血站的工作人员在宣传无偿献血,当时周围也都是年轻人,在听了献血的介绍后,大家都排队献血,我被现场的氛围所感染,也勇敢地加入了献血队伍”。
张杰回忆起当时第一次献血的经历,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他后来想起决定献血也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的冲动,而是因为儿时的一件事。
在张杰1岁多的时候,因换脑膜炎住院,在医院住了将近1年。长大后,母亲给他讲起来,加上他模糊的印象,潜意识里对救死扶伤有着一种莫名的英雄气概,总想着怎么能够帮助到他人。
爱是一种坚持。
得知通过献血能够帮助别人,挽救生命的时候,他就毅然加入了进来,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一献就是18年,献血本5本、献血次数14次,成功献血3800CC,100—120斤中的人体内,含有4000ml到5000ml之间,张杰相当于将自己身体的血换了一遍。在此期间,张杰还成功捐献400CC的成分血,相当于从4000CC的全血中进行提纯。
在2011年5月28日的献血中,张杰的献血时间经历了1个多小时,比以往多出好几倍时间,原来他又作出了一个决定,将血液中的HLA样本,就是人类白细胞抗原捐献出来,汇入中国造血的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张杰也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的一员。随时为需要移植的患者,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以此带给他人生的希望。
前些年,每次献完血,血站就会送张杰一个喝水杯,孩子拿出来玩不小心就打碎了。过了几天,爱人原树枝发现孩子又在玩张杰领回来的杯子。一问才知道,他瞒着自己又去献血去了。
“他身体不好的那几年,我怕他身体吃不消,坚决不让他去献血,他总是不听,有几次自己偷跑着从矿上去市里献血了。”刚开始,爱人还和他生了气,其实是出于关心,后来,看到张杰的坚持不懈,被深深感动了,也就不再劝阻,转而默默地支持。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张杰特别喜欢这首歌,他说,《爱的奉献》唱出了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就是要讲奉献,而他能做的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传递一份爱,贡献一份力,如果有人还因为他献的血重获生命,他将感到无比幸福。
爱是一种传递。
“爸爸,真牛!”
“我时常会给我的孩子讲我献血的经历,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的一句赞美,我是想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教育孩子从小要懂得奉献、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长大后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此同时,张杰还积极加入到矿各种志愿者队伍中,只要是能够为他人服务,帮助他人的,张杰就无怨无悔地去做。同时,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崇德向善、无私奉献。
“积善之人,必有余庆”,张杰说,他已经献了一个18年,还会再献第二个、第三个,只要他的血还有人需要,就会一直献下去,还要带动大家一起献下去,让爱的血液永远在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