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望闻问切”出良方 责任担当把安全 ----记江苏徐矿集团张集矿山西森泰项目部总经理赵世伟

作者:黄卫东 2018-07-10 19:21 来源:本站原创

 

“望闻问切”出良方   责任担当把安全

----记江苏徐矿集团张集矿山西森泰项目部总经理赵世伟

 

人人都说煤矿苦,但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煤矿险,但他参加工作就一直奋战在井下第一线。寒来暑往,冬去春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徐矿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他就是江苏徐矿集团张集煤矿山西朔州森泰煤业总经理赵世伟。

现年37岁的他是一名普通的80后,可他脸上却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成熟与稳重。2001年,刚毕业的他怀揣着梦想,带着对矿山的好奇与憧憬,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当时,由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作业环境差,再加上劳动强度比较大,一个班下来,身子骨累得像散了架一样,和他同时毕业入矿的同学、年龄相仿的同事,很多受不了这个苦,纷纷选择了逃离煤矿、另谋出路,但他坚持了下来。用他的话来说,“既然来了这里, 就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要怕吃苦。不然你怎么对得起自己当初的选择?”就这样,凭着不服输的性格,工作中冲在最前头,脏活累活抢着干,没有一句怨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始终扎根采掘一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先后担任采煤工区技术主管、副区长、技术科副科长、项目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先后多次荣获集团公司、矿“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今年荣获集团公司“十佳共产党员”称号。2018年6月28日,赵世伟在山西煤监局主导的“矿长话安全”论坛朔州站活动现场作代表发言,交流森泰煤业安全工作经验。

2015年9月,赵世伟调任森泰煤业总经理。2016 年底,因为去产能政策实施,职工思想不稳,安全状况堪忧,工资收入偏低,导致原先有400 多名职工的队伍,走了一大半。面对这个现实,他勇挑重担,不回避矛盾,融多方力量,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把重组混编而成的近500名职工队伍打造成品牌团队,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产量屡创历史新高,所托管的矿井被评为山西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在森泰煤业工作期间,赵世伟始终坚持“安全--每天、每班必成的指标”这一工作理念,在煤矿的安全管理方面,他可谓是个“事多”的人。

依法办事,让敬畏安全成为习惯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赵世伟能够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学习领会《安全生产法》赋予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他认为,每一部法律法规的出台,都是在吸取众多安全生产事故的基础上编制的,对企业安全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他同时指出,在安全生产组织过程中,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无视法律法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每一位企业人、每一位生产者都要学法、知法、守法,自觉带头维护法律法规的尊严,时刻保持安全工作如履薄冰的心态,让敬畏之心成为常态。近年来,在组织正规循环生产的同时,他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党建链条式导入循环法”总体部署,扎实开展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安全第一意识教育,积极开展党员身边“无‘三违’、无隐患、无事故”活动、党员与职工安全结对子活动、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党管安全推进月活动,经常编发安全教育专题材料,大力灌输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态势持续稳定。

心里想事,让安全成为必成指标

赵世伟始终将安全作为最大的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来对待,始终牢记“安全是每天、每班必成的指标”这一理念。他认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就必须明白什么是第一位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就必须从睡醒睁眼那刻起,时时、处处心里都要想着安全。从他干现场多年的实践经验体会到,有两个薄弱时间、三个薄弱地点、七种不安全人员,最容易引发事故。两个薄弱时间是:逢年过节时、交接班时。节日期间,职工思想麻痹,精力分散,休息不好,上班后职工思想还没收回来,这个时间容易出事。交接班时,职工都想早点把活干完,赶快上井回家吃饭,而忽视了工程质量。三个薄弱地点是:工作面采煤悬顶处、断层处、上下头处。这三处地点条件都不太好,是事故多发点。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出问题。在工作中,对待这些问题,他都格外注意。以前轨道运输环节,道岔的扳道器为手动操作,道档阻车器等安装不规范;斜巷安全设施不完善,安全门安装不合格,达不到要求;井下轨道大巷采用多部调度绞车接力运输,运输环节复杂,且电绞不完好,保护不齐全,构成较大运输隐患。通过召开现场会和专题安全办公会进行研究,同时积极与甲方沟通协商解决,将井下所有道岔由原先的手动操作改为风动,保障人员操作安全;完善了斜巷运输安全设施,增加了道档、捕车器、联锁安全门以及集控信号装置等,将轨道大巷十部调度绞车改为一部无极绳绞车运输,既简化了运输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安全系数。七种不安全人员是:反应迟钝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人员、情绪不稳定人员、新工人和无经验人员、变换工种的改行人员、家庭变故的恍惚人员、工作凭经验的侥幸人员。这七种不安全人员,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可是造成的后果却能看得见,摸得着。职工带着思想情绪上班,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转化为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而这些不安全人员,必须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病必须要用心药治,要管安全就必须先管人,要想管人必须先管心,他一直是这样做的。

眼睛看事,让安全成为常态模式

赵世伟常说:总经理虽然不是什么官,但肩负的使命是神圣的,责任是重大的。如果干不好,就对不起组织,更对不起职工对自己信任。每当他入井的时候,只要他经过的地方,他都注意观察是否有什么不安全隐患。他还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安全工作法:“望”,即通过察言观色,细心打量现场职工的表情、神态、举止,从总体上把握职工的安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闻”,即仔细听取职工的谈话和讨论,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俗话说“言为心声”,无论是班前班后还是班中,对职工说的话要时刻留心,有时他们说两句唠骚话,都不能简单地指责和批评,而是要想到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发唠骚,即听“话中话”,又要分析“话外话”,这样做起安全工作来就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问”,即变被动为主动,发现职工情绪异常或有不安全行为,要主动上前耐心询问,掌握主动权。实践告诉他,有时对职工多说一句话,多一份理解和安慰就可能会减少一起事故发生。“切”,就是注重在动态中把握职工的安全状况,在现场中通过走、查、看,及时发现动态过程中的安全薄弱人物,制定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矿井存在的水害威胁,严格执行探放水管理制度,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所有采掘工作面都编制探放水专项设计,并严格按探放水设计施工。对探明附近有积水的先进行疏放,疏放结束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采掘作业。在911工作面回采前,探明邻近909采空区有积水,912工作面邻近的910采空区也存在大量积水,立即组织探放水孔施工,对采空区积水进行了疏放,确认积水疏放到警戒水位以下消除对回采的威胁后才组织回采。

嘴里管事,让安全赢得职工理解

赵世伟从主管技术员到现在,工资没挣到多少,外号却不少。有叫他“总嘟”的,但不是总督的督,是嘟囔的嘟。还有叫他“好事”的,意思就是多管闲事。也有叫他“乱管”的。不管别人怎样叫他,但他总认为,确保安全的事就应该怎么做也不过分,安全的话怎么说也不过分。所以,在工作中,不管别人怎么说,他该怎么管还怎么管。“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他常对工友们常说的一句话。每月亲自带队至少组织一次全矿安全大检查,所查隐患及时通报并考核,同时要求责任单位按“五落实”要求整改。对威胁安全生产的立即停止生产,制定方案整改。在掘进415工作面回风顺槽时,迎头顶板出现裂缝等异常现象,立即停止掘进,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在本部门技术力量受限情况下,邀请中国矿大专家来帮忙指导,通过分析论证,确认了前方存在老空区,并决定回撤到安全距离后进行封闭转线施工切眼。他平时总这样想:“在安全上多说几句话,多管几件事,也许就能把人从伤亡的边缘拉回来。否则,就等于见死不救”、“我们一车欢欢喜喜来,一车平平安安回去,绝不让一个人掉队”。就是他这种不厌其烦的管事和执着的安全信念,为职工避免了很多起事故,也为全矿的安全工作做出了贡献。自他到任至今,企业安全稳定,煤炭生产顺利,经营效益良好,职工收入渐增,看得见的安全成果摆在眼前,干部职工从刚开始的反感性的外号变成了亲切的尊敬称呼,理解了也就心气顺了,心气顺了凝聚力战斗力自然增长。

俗话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当矿井的管理者也是如此,负一次责任容易,天天负责任,年年负责任就难了。从赵世伟决定承担责任的那天起,他就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纪守法,坚持跟班下井,工作有安排有落实,踏踏实实的一步一个脚印,从不把问题推到身后,绝不把隐患留给下个班。(黄卫东)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