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落大学问
小村落大学问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赵正永书记关于“全省上下要把学习好贯彻好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的要求,近期,我公司各党支部掀起了一股学习《梁家河》精神的热潮。
1968年,青年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识青年相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开始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七年艰苦奋斗和真抓实干的精神,使陕北高原上这个曾经普通的小村庄,在改革和社会不断发展的春风下,不断发生着不平凡的巨大变化。
认真阅读《梁家河》,对比梁家河今昔变化,我深刻体会到领导者心系群众、埋头苦干、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精神的可贵。作为综采队书记,我深受教育和洗礼,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带好队伍、立足本职,撸起袖子加油干,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做干部要贴近群众,多为民干实事。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任党支部书记时,为解决村里良田稀少,地越种越薄的困境,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其他知青和梁家河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带头赤脚站在冰中清理坝基,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为改变梁家河面貌,推动梁家河发展,他一直苦苦思索,亲自去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学习沼气技术,因为气候差异大,难题一个接一个,面对不同的声音,习近平坚守信念、艰苦努力。事实是最好的辩手,他最终建成了延川县第一口试验成功的沼气池,也是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从此,沼气技术在延川县乃至陕西省大力推广和学习,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习近平这种心向群众、攻坚克难、知行合一的精神,使我进一步坚定了党员干部立足基层,发扬敢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精神的决心。
做干部要坚持原则,一碗水端平。对群众有情有义,时刻念着群众冷暖疾苦,公私分明,耿直做事。在采煤队工作,经常会遇到工人诉求不一、意见分歧、利益分配、决策决断等需要我们去裁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讲原则,那么什么都会变成一锅粥。当然,坚持原则,必定会伤及部分人的利益,会得罪人。但是,只要我们行的端、做得正,不能办的事情坚决不办,始终坚持原则,该坚持的坚持,该关爱的关爱,我们还是能取得工人的信任和拥护。
做干部要不忘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读《梁家河》,让我感触颇深的还有习近平爱学习,爱读书的上进精神。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白天劳动,天黑后就常常看书至深夜。看书用的等是自制的煤油灯,灯身是用废弃的墨水瓶做的。那些“砖头一样厚的书”,在微弱的灯光下,给青年习近平带来了无限的光明。作为年轻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学习习总书记这种爱学习、爱读书的精神,不管是修身、养性,还是专业技术的钻研,都要与时俱进,积淀深厚的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厚积薄发,不断成长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那里的村民从当初的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到现在的共赴小康、共同富裕之路,也体现着我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时所呈现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是鼓励和影响无数党员干部牢记使命、甘于奉献的正能量。作为公司综采队书记,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学习领会这种精神,使综采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