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书-许宏勋
在我的印记里,听说书成为我小时候的最爱,在听说书中我慢慢长大,逐渐成熟,以至于爱上了写作,这都是我听说书的延续与收获。
记得小时候不仅物资匮乏,而且文化方面更是贫乏,除了一年半载看一两场电影外,很少有剧团大戏到村演出,因此人们对听说书就显得格外喜欢与偏爱。每逢有说书艺人来村,乡民们便会奔走相告,家庭妇女们也会提前开灶做晚饭,孩子们更是不顾得吃饭就搬着椅子凳子给大人们抢占好的位置。天一落黑,人们便关门闭户,扶老携幼陆续向说书场地聚集。如果是白天听说书,一些姑娘小媳妇手中还带着针线活,吸烟的男人们则嘴里噙着烟袋,说说笑笑显得十分高兴。
那时候说书的人不是很多,有时一人,最多两三人,接待方面也好打发,由生产队派饭,安排谁家谁家管,不论好赖管饱就行。场地也好找,村中空场地、避风朝阳处,放张小桌两把凳子,桌子上放上烟茶。如果是晚上就会选择在当街的空地上,点盏马灯,说书人居中间坐,面向听众,有的自拉自唱,也有专人拉弦,一至二人演唱。那拉弦子的旁边还立一个脚踏式打梆子的道具,既拉弦又打梆子。开书前,先用弦子奏上一段的起板,很好听,随后说书人敲鼓击板连哼带嗨,演唱随即开始。此时,满场听书人都鸦雀无声,静等说书人道来。说书人手持一方惊木用力在桌上一击,便高声说道:“天也不早了,人也不少了,板子也响啦,各位老少爷们听众,且听我破喉咙,哑桑子,吐字不清道字不明,慢慢道来”。
说书者说得最多的就是三国、水浒、杨家将、岳飞等历史剧,明清民间故事等。说书人总是面带微笑,故作风雅,自然要卖些关子留足悬念勾起人们心中的欲望,经常说到关键处来句“且听下回分解”,喝口水、抽袋烟、清清嗓门,在听众的一片欢呼和催促声中才不紧不慢的重新开始。往往听众们随着故事的进展时喜时乐,可笑处让人忍俊不禁,悲痛处则撩衣擦泪,真正达到了“听说书掉泪,替古人担忧”的境界。
小时候听说书主要是看热闹,最多是听一些故事情节,许多地方都是模模糊糊的听不懂、道不清,但说书人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听书人津津有味、听书人喝彩起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书时,一般都是由徒弟先唱个小段,这大概是给徒弟一个上台锻炼的机会,让徒弟先唱着等等听众。
这说书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有技巧。比如要把书中的情节安排好,紧松要结合。尤其是每天收场时,要会留下悬念,如正要杀某一个人的当口,要突然收住。他们说书人往往会在这时卖关子,来一句:只听得喀碴一声,要问某某死了没有,且听下回分解!然后就收拾家伙,结束今天的说书。
我那时就往往被这说书人勾得一夜睡不好,有时还做梦,在梦中自己把故事给编下去了。所以第二天早早就赶去再听,生怕去晚了接不上昨天听的。除了卖关子,还要把书说得流畅。
那时的说书艺人,基本上采取两种形式来说书,一是到各村联系,那时还是生产队,说书艺人们就找到生产队长,联系好说几场,说什么戏。生产队长同意了,就安排他(她)吃住,一般是吃住在某一村民家里。有些爱听说书的,还会主动邀请艺人们在自己家住。说书艺人们也经常宣传一个理念,那就是:无君子不养艺人!言下之意,是君子就该养活艺人的。说书一般大都是安排在晚上,说书的报酬也来得直接,头天晚上唱完,第二天说书艺人挨家去要粮食和馍,多少不限,黄面、白面、黄馍、白馍啥都行。二是由说书艺人自己到集上去说。就是每逢赶集,说书艺人们就找一个场地,开始说书。说一段停下来,在听众中挨个收钱,给多少和给不给悉听观众尊便,说书艺人绝不勉强。我那时不管在村里说书还是在集上说书,只要能去,我都去,反正小孩也不要钱粮。那时我最喜欢跟大人们去赶集,但是什么东西也不要,只图去听说书。大人们也乐意带我去,因为我省心,不哭闹也不要什么东西,把我往说书场一放,他们尽管去办自己的事,绝对不会担心我会走丢,因为说书的不散场,我哪也不会去的。
那时听说书的以中老年男女居多,我作为小戏迷,应该是个个例。但我对听说书的喜欢是有历史的,大概从六七岁起就开始喜欢听说书。但我和大人戏迷们不同,我自己听书自己琢磨,没有人和我讨论。那些大人戏迷们,尤其是中年妇女,没有什么文化,就以能听懂说书为荣,所以她们晚上听,白天还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对于说书艺人,在她们心目中那就是文化人,是很值得追捧的,有的甚至还对说书艺人着迷到愿意投怀送抱,那情形就象现在所谓的追星族吧。
说书在那时候确实有轰动辉煌,但是后来村中电视渐渐普及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相对丰富了,生产队也名存实亡了,就没有人再去组织说书,乡村说书行当也就渐渐消失了。说书艺人们也都或专职务农,或改行了。
说真的,儿时听说书的情景直到现在还时时入我梦。如今看电视更勾起了我的这方面的记忆,所以把它记述在这里,也算我对儿时那些曾给了我欢乐、给了我知识、一直让我免费听书的说书艺人们表达一种迟到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