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大走进重庆寻艰苦奋斗的“根”和“魂”
“在中国矿业大学明年迎来建校110周年之际,汲取历史的力量,鞭策后人,凝心聚力,强本拓新。”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在“重走办学路 凝聚矿大魂”主题教育活动中说到。
8月22日,在巴蜀大地,合川区三汇镇华蓥山脉腹地重庆能源集团巨能公司基地,聚集着中国矿业大学师生40余人,为刻有“四川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学院旧址”纪念碑揭牌,在旧址采集土样,将于明年制作办学旧址土样景观。他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寻找自己艰苦奋斗的“根”和“魂”,探访学校上个世纪70年代的办学历史,追忆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寻找岁月沉积的宝藏。
寻一张图纸如获珍宝
原四川矿业学院办公楼,又名红旗楼,现千牛公司后勤综合管理部办公场所,在参观到校史教育基地展览室的时候,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感慨地说,“经历四十载的风雨洗礼,这块热土更加沧桑,更凸显出历史的文化意味。就是这里见证了矿大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浴火重生;生成了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文化宝库。与这里遥相呼应的是,在徐州的矿大校园里,有条路命名为四川路,有条小溪命名为三汇溪,这既是对这段办学历史的纪念,也是矿大文脉的传承。”
走进二楼,巨能千牛公司后勤综合管理部党支部书记任光芬的办公室时,任光芬给矿大师生介绍了重庆能源文化,但是更让矿大师生激动和惊喜的是,她竟然从柜子里将收藏已久的两张矿院旧址平面图拿了出来,刘波接过平面图,细细地端详着,任光芬赶紧一一为参观者介绍道:“这里是食堂,这里是教学楼,这里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这里是……”
捧着干净平整的图纸,像一件圣器,像一件传世的珍宝。刘波赶紧拿到光线明亮走廊上仔细翻看,边看边高兴地说着:“看到这里仍然保存完整的建筑,心里十分震撼,感谢巨能集团一直以来对旧址的保护。”
寻艰苦奋斗的初心
回溯历史,中国矿业大学成立于1909年,1970至1982年在合川区三汇镇办学,这期间,中国矿业大学培养了学生3400余人,其中1978级走出了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几十位美国、加拿大、德国的大学教授或高级专家。109年来,经历了14次搬迁、12次易名,办学地点与名称在变,但学校内在精神和气质始终一脉相承。
三汇校区建校初期,全校教职工一起行动,披荆斩棘,在一片荒山上,依山就势设计房屋,就地取材制造建筑材料,动手砌墙盖房,拉电引水,用“干打垒”在山包上建起了一座石头城,基本满足了教学科研需求,成为了当时四川乃至全国艰苦奋斗的典型。
“说起干打垒,当年的建设者最有资格,建校时,我在干打垒中上过课,当时,全校师生轮流动手,经常忘记时间和饥饿,一干就干到凌晨,第二天还是照常教学和上课。”“当时第一栋教学楼垒好的时候,我们机电班就去里面上课了,其他班还为此闹过情绪呢。”走过一阶阶石梯,穿过一栋栋老楼,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曹德欣边走边讲述着。突然,走到一栋破旧的学生宿舍时,他突然驻足指着二楼一个房间说:“这里就是我当时住的宿舍,回忆居住的生活历历在目,在这里打拼了11年,挥洒了11年的青春,也留下了最美好的情怀。”
“我住了4年的宿舍就在下面一点……”虽然已经多次回到旧校址,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已过七旬的刘开善依然感怀。他是中国矿业大学77级采煤专业的毕业生,当年已经31岁的他,离开綦江老家,背负着对妻儿的责任,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大学校门,用4年的时间努力接近理想。如今,他已经是一家设计公司的老总。“这个地方是我人生转折的起点,4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今,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依然要不忘艰苦奋斗的初心、热情、干劲和事业心,把矿大人用坚强的意志凝聚出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优良作风仍需不断发扬。
寻勤奋学习、建功立业的斗志
1978年,四川矿业学院恢复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称号,并成立北京研究生部,开始招收研究生。恢复高考后,77、78、79级的学生在这里入学,艰苦条件不但没能吓到他们,反而锤炼他们的意志,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中走出一批我国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逆境中方显英雄本色。“当时学生刻苦,老师要求也很严格,在我教书的时候,每天早上7点就拉着班级的学生围山跑两圈,为煤炭行业健康工作50年就是我们的口号。”“当时学生勤奋,比学赶超氛围浓厚,学生在洗衣台洗衣服时,看见其他学生在看书,他们会立马加快洗衣速度,速战速决,然后赶紧跑到教室去看书,生怕落后。”“当时学生敢学肯学好学,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除了睡觉时间外都虚无坐席。” 46年时光荏苒老校友故地重游,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总有讲不完的故事,选矿专业73级校友、矿大退休老师曹廷智娓娓道来。
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硕果累累,1976年,15项为国家及煤炭部的重点项目。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10项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中国矿大重庆校友会秘书长蔡长成介绍了校友会的发展情况,并希望母校学加强与重庆的合作,与重庆企业的合作,为重庆能源建设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更优质的技术和科技支持,将矿大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内在高尚的“干打垒”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刘波表示,将为旧址每一处建筑挂牌保护,今后也可以让学子们来旧址参观学习,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