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琼:热爱谱就兖矿“乌力格尔”
从中国北部的辽宁省到相隔千里的齐鲁之地,一个八零后的蒙古汉子怀抱着对乌金黑土的热爱,从山阜日新的玉龙故乡一路走到孔孟之乡的乌金煤田,在这里奉献了滚烫的青春年华,用硬骨柔情吟唱出一首爱的“乌力格尔”。
2004年,吴琼自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毕业,来到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综采一区,此后的十几年里,吴琼犹如蒙古马一般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成熟的区队管理一把手。
蒙古族的男人有股子“拼劲儿”。吴琼担任区长以来,全力抓班子建设。每周末坚持班子成员集体学习,政治理论、专业技术,单采煤工艺、顶板管理等各类规程手册就学了20余本。他还对管理干部的分管工作进行重新调整,提出“严管干部,善待职工”,要求所有的党员干部树立服务意识,重抓责任落实。有些人不理解:“一天到晚下井那么累了,还搞这些。”可吴琼认为,安全生产中,职工们都看着党员干部怎么做,只有班子成员素质过硬、模范带头,敢拼敢干,才能更好的带领区队完成各项安全工作任务。
2017年,面对3304工作面条件差、生产任务重、人员少、设备老化严重等困境,吴琼在工作面连拼几个班次,吃住在区队,摸排情况、理顺矛盾,寻求兄弟单位以往的经验教训加以分析,制定应对措施,经常研究图纸直到深夜,有了新进展立马换上衣服一头扎进工作面,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盯在现场,重抓断层处顶板管理、沿空侧鼓帮治理、工作面片帮防治、支架初撑力考核等,以加大支架检修力度为突破口,最终圆满完成了3304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停面任务。
蒙古族的男人还有股子“狠劲儿”。吴琼的“狠劲儿”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安全是一线工作的头等大事,对涉及到安全生产的问题一定要狠抓、狠管。”在工作中,他始终对工作面三直两平、支架状态、初撑力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保证设备良好运转,有效得杜绝了重大顶板事故和机械事故;狠抓落实行为隐患排查治理,开展了“三级隐患排查”活动,即区队、班组、岗位联合排查现场隐患,将隐患汇总分类,限人限期整改,及时复查,形成闭环,并健全岗位管理制度,补充完善了《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重点重申了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吴琼要求跟班干部“带着责任下井,带着感情下井”,认真排查、解决现场隐患。在他任职期间,工作面完全杜绝了人身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职工违章也明显减少。
近期,由于综采一区10304工作面顶板破碎,两巷压力增大,工作面整体推进进度缓慢,矿井整体生产接序工作受到较大影响。吴琼一周下六个井,盯紧现场,上井后召集区队管理人员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超前组织,超前预判。常年胃病的他,常常忍着强烈的胃痛,在现场组织生产,饿了就随便凑合一口吃的。职工们劝他休息一下,好好吃个饭睡个觉,他却说:“只有多盯现场,才能多发现问题,找出症结,解决问题。关键时期咬紧了牙关也得顶上!”
蒙古族的男人也有着别样的细腻。近年来,面对经济大环境的低迷和煤炭行业转型的特殊境地,吴琼认真探索支架在大角度仰采低位放煤的新工艺,严格原煤回收率的控制,坚持精采细采,在投入同等人力和物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回收每一吨资源。他要求干部职工在安全允许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回收支护材料,提倡职工上井不空手、人人能节约,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树立全员节约意识。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控制,以良好的施工质量来保证工作面顶板管理和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支护材料投入和设备配件投入。开展 “百万元”节约区队、“十万元”节约班组、“一万元”节约个人竞赛活动和放煤技术比武活动,推进内部市场化运作,实现材料、工作量全额计资管理,按照市场经济管理模式修订管理制度,将水电、材料、配件、工具等各项消耗及工作量按市场价格直接考核到各生产班组,努力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井下的每一个不必要的损耗都是矿井的浪费,都是咱煤矿人的损失。从细节入手,用最少的投入博得最大的产出,才是一线要做的事情。”
辛勤的汗水终会浇灌出美丽的花朵。2016年吴琼发表的《煤炭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综放工作面工程质量控制改进技术》分获中国煤炭协会QC成果奖第四名、山东省质量评价协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8年他被评为兖矿集团公司十佳区队长,2019年获得兖州区先进民兵哨哨长和兴隆庄矿劳动模范称号,多次被评为兴隆庄矿先进个人、优秀区队长,带领区队荣获兴隆庄矿矿十佳金鼎单位、兖矿集团公司十佳安全区队等荣誉称号。这个离家千里的蒙古男人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扎根在黑土地一般富饶的乌金煤海之中,用热爱谱就兖矿的“乌力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