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三伏”
人们常用“热在三伏”这句话来形容盛夏的气候特点。这种说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时候,我国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来计算日子的,叫做“干支纪日法”,也称做“甲子纪日法”。所谓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所谓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各字按顺序组合起来,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这样就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一直到癸亥,共有60个组合。这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六十甲子。过去人们就用天干与地支60组不同名称来记年、记日,把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并且规定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有10天,有的年有20天);第六个庚日起为“末伏”(有10天)。
今年的入伏时间为2020年7月16日,星期四,农历庚子年五月廿六。三伏天是:初伏——7月16日到7月25日;中伏——7月26日到8月14日;末伏——8月15日到8月24日;一共40天。在这40天中,由于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空气湿度大,人们会感到闷热难耐,这就是高温、高热、高湿的“三高天”,要注意防暑降温防晒,增加饮水,适量补充盐分,注意饮食,预防各种疾病发生。
大家都知道,地球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我国处于北半球,春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慢慢移到北半球,我国各地日照时间逐日增加。到了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我国大部分地区白昼最长,日照时间最多,按理说,夏至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然而三伏天却从夏至以后的第3个庚日算起,这是与地球的热量收支有关系的。地球白天吸收太阳辐射来的热量,夜间又把部分热量放射到空中。进入春季,特别是进入夏季,地球白天吸收的热量越来越超过夜间散失的热量,这样,地面上积累的热量逐渐增多,气温也随之逐渐升高。而夏至这一天,虽说地球吸收的热量最多,却不是地面积蓄热量最多的一天。夏至以后,地面每天仍在继续储蓄热量。到了三伏天,正是一年中地面积蓄热量最多的时候。显然,这与一天中最高气温不是出现在正午而是在午后2时左右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盛夏三伏天,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我国江淮流域多晴空少雨,容易出现干旱(称为“伏旱”),在这闷热难耐、庄稼“渴”得难受之时,偶尔袭来的台风送来了及时雨,会解除或缓和这些地区的“伏旱” 。而随着雨带北抬,会在黄淮、华北、东北等地造成一次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称为“伏汛”)。副热带高压南侧常常有台风活动,会给我国南方带来大量降水。因此,在伏天里,既要注意抗旱,又要注意防涝。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