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陕北矿业龙华公司:红色延安印象

作者:刘李晨 2020-12-08 10:24 来源:煤矿安全网

红色延安印象

没去过延安之前,想象中的延安模样就是光秃秃的山坡上,身穿羊皮袄、头裹羊肚子手巾、满脸写满岁月沧桑的陕北汉子挥动着羊鞭放开嗓子吼着原生态曲调的《信天游》,释怀着生活的无奈。那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回荡在空旷的山涧里,流淌在荒芜的山峁上。

脑海中呈现出半山上孤独的几户人家稀稀拉拉地分布在阳坡、沟边,缕缕炊烟袅袅升起,寂静中有了几分生息。硷畔上身穿红棉袄、留着长辫子的婆姨们翘首遥望,等待着走西口的哥哥归来。会情不自禁地唱一曲《赶牲灵》,抒发着内心深处那纯朴的思念和无限的牵挂……

再后来走进学堂,才了解了中国革命历史和延安发展经历后才知道,延安最珍贵的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革命队伍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顺利落脚延安,保存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壮大了革命力量。又从延安出发,开始了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在这块庄严的土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历经艰苦的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拉开了解放全中国、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序幕。在延安的山峁沟壑间,留下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足迹,处处闪耀着不朽的延安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延安面貌已大变样。从南川进入市区,远远就看见宝塔山屹立在前方,那是革命圣地的标志,那是来延安的必去之地。站在宝塔山凝视前方,在现代城市里寻找昔日延安的旧居,饱览延安飞速发展的光辉业绩,赞叹新时代延安的大气新景。贺敬之那首《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道出了作者深爱延安的浓厚情怀和真情抒发。我也禁不住低声吟唱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走下宝塔山,穿梭在新延安闹市里寻觅红色脚印。步入枣园、杨家岭、凤凰山革命旧址,那一孔孔土窑洞和简陋的石窑,还有那窑洞里一盘盘简陋的土炕,一盏盏简单的煤油灯,还有那粗制的桌椅等生活用品,一件件保留下来的被褥实物,无不显示出先辈们当时生活条件的艰苦程度,展现着一代伟人淳朴的生活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王家坪革命纪念馆里,那一张张延安时期的纪实照片和伟人指挥各个战役以及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的形象,把我们的思路带到了硝烟弥漫的年代。那些陈列的各类实物,仿佛看到了南泥湾军民大生产的热情干劲。纺车嗡嗡旋转的放线声,还有那老式织布机的哐当声。似乎又闻到了延安人民给军队熬制的小米粥、米酒、油糕的香味……

走出革命纪念馆,又沿着杨家岭隧道登上延安新城。那是削山填沟建成的充满时代风貌的新城。这里高楼林立,分布有序,整体布局精致,建设风格新颖。街道笔直宽阔,纵横交织成网,每一条路都由城市、县名、名人的名字命名,北京路、上海路、子长路、志丹路、肤施路等路牌醒目,园林绿化规范有致,把一个崭新的延安新貌展示给世人,把延安快速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五洲四海。

日斜西山晚霞红,山绿水清万象新。就要离开这片红色的革命圣地,心里有着依依的不舍。再见了,延安。待到山花烂漫时,我还来延安,咏诵着贺敬之《回延安》的诗句,继续追逐革命圣地的红色历史和发展新景,再塑红色延安新印象。(刘李晨)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