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于学步桥畔
漫步于学步桥畔
周末应约,我陪妻从自家丰逸小区驱车来到位于丛台区三里铺社区的她一位要好小妹家里走访。在她们几位女士兴高谈笑之际,我信步走出社区南门,看到了久负盛名的学步桥,顿时有种“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叹。
在绿柳成荫,花草莹然的学步桥北边矗立着一座汉白玉牌坊上书两幅对联向游人阐述了学步桥得名来的渊源联曰“庄周秋水得非闲话,太白高歌有古风”,庄子在其《秋水篇》“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讲的是:寿陵有一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便不远千里而来,跟在别人后面学步。结果不但没学会,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了的故事。留下“邯郸学步”的成语典故,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曾写下“寿陵失本步,笑煞邯郸人”的诗句。后来人们便将此桥取名为“学步桥”。
学步桥横跨在由西向东滚滚奔流而去的沁河之上,从立在桥边的石碑碑记上了解到,此桥是古邯郸城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当时沁河上唯一的一座桥,原为木架结构,因常遭水冲,于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为拱券型石桥。桥身长32米,面宽9米,高8米,,桥面两侧有石栏,各有19块拦板和18根望柱,拦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胡服骑射、毛遂自荐、邯郸学步等许多和邯郸有关的成语故事,每个望柱上都雕刻着一个约30厘米高,憨态可掬可爱的小狮子,小狮子满头卷发,眉毛像火炬一样,后腿蹲坐,一只前爪抓着球,另一只前爪扶地,形态表情各不相同,让人们忍不住伸手轻轻的抚摸其毛茸茸头部。桥下设有三个大桥孔,桥孔两侧附设四个小孔,三个大桥孔中心处雕有向下俯视的青石龙头,若苍龙饮水或青龙戏水之状,又好象认真俯视着滚滚流动的河水,谨防河水调皮作怪殃及世间百姓。
在学步桥南面,沿河而建有绿化带和休闲设施及雕塑,建有一座邯郸学步的雕像,前面一高发束冠气宇轩昂的赵国青年男子携一漂亮女子前行,身后一位年轻人正在模仿前面年轻人走路的姿势,女子回眸芊手掩口失笑,造型虽然有些夸张,但却惟妙惟肖,让人看一眼就能记住邯郸学步的成语典故。望着雕刻得栩栩如生刻苦学习的寿陵青年的雕塑,让我对学习的认知有了更深后思考,在人生中,我们每个人爱学上进是好的、是对的,但必须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博采众长,学为已用,提高自己的涵养和工作能力。
(李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