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队长,石门回撤施工,要严格执行‘先支后回’方案,交叉、固定打设密集型木垛,不能有丝毫大意。”“你放心,俺一定保质保量按措施施工。”
这是12月16日龙门煤矿开一队夜班班前会上,值班技术员闫红卫在贯彻《2002工作面下三石门回撤安全技术措施》时特意交代跟班副队长王志军工作注意事项的一幕。
制定方案明方向
“回撤要稳扎稳打,不可图快省事,确保有质量保安全。”该队队长张豫龙几乎班班反复强调。
为保证2002综采工作面正常接替回采,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安排,由开一队对2002工作面下三石门进行回撤、打设木垛施工。接到这项任务后,该队支部书记王斌马上下井了解现场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调配人员组织石门回撤作业。
运筹帷幄,成竹在胸。他们立即召开班组长以上人员会议,研究施工方案,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并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按照矿上下达的任务计划和时间节点完成。
思路清则方向明。经过研究优化回撤方案,他们一致形成了成熟的回撤施工方案:采用单体柱先对回撤的U型棚打设点柱进行加固,再采用原木配合单体柱对U型棚与棚之间进行套棚支护,待回撤够一架木垛的打设位置再打设木垛支护原巷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后巷回撤风水管路、轨道施工同时进行平行作业,保质保量完成该项回撤任务。
安全回撤重质量
“俺是第一班,万事开头难。”事后副队长王志军谈起回撤的事情这样说。
初战告捷。回撤施工的第一班,副队长王志军带领职工进行作业,他把职工分成几个小组,排兵布阵,经过现场观察、排查整改隐患后,按照“先支后回”的施工方案开始回撤。不料在回撤U型棚后,受巷道长期受压力的影响,局部出现烂网、漏煤情况,王志军发现顶板有一处烂网漏煤较严重。情况紧急,如不果断采取措施,将对后期施工造成巨大隐患。经验丰富的王志军二话没说,冲在最前面,及时用塑编网对顶板重新连网并进行了闭护,排除现场作业的险情。
现场迎风作业,巷道风流很大,顶板不时掉落煤矸,煤矸粉顺风流迷住眼睛,王志军顾不得这些,一直坚守在第一线。工友想替换他,他说:“俺有经验,关键时刻俺不在一线,放心不下!”他一直冲在最前面,一班下来两眼被煤尘迷得几乎睁不开了。在他的感召下,当班回撤U型棚6棚、打设2架木垛,超额完成任务,为下一班开了一个好头。
“施工不能图快,要保证安全质量。”副队长钟红伟一到现场就大声吆喝道。
副队长钟红伟是一位做事情比较细心的人,他对待工作任务能够不折不扣地完成。第二班他带领一班人马,按照措施要求,拆风水管路的拆风水管路、拆轨道的拆轨道,与前面回撤U型棚、搭设木垛的同时交叉作业,现场作业有条不紊。他们敢打硬仗、挥汗如雨,当班回撤U型棚4架、搭设木垛2架,拆除6节风水管路、2节轨道,超额完成了任务。
上下努力搭木垛
“打设木垛要接顶、接帮并固定牢靠,保证采面跨石门回采时石门巷道的支撑能力。”支部书记王斌紧盯在现场并强调。
过石门搭木垛是回撤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工作面在后期回采的过程中要在石门上方跨过回采,为保证后期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搭木垛至关重要。
质量至上,安全第一。木垛采用原木沿“井”字形式搭设,跟班副队长王志军经过现场查看,认为简单的“井”字搭设形式不能够确保后期的支护强度,如不采用补救措施,将会埋下安全隐患。事不宜迟,他当即与区队沟通,调整搭设方案,采取每层增加原木4~5根,并交叉搭接布置,垛与垛之间同样采用交叉搭接布置的方式,确保了木垛的打设质量。
当时井下现场有原木200余根,仍缺300多根,缺口比较大,运输补给任务相当艰巨。党员陶亚男主动请缨,担负起保原木供应的重任。经过井下与地面紧张而有序工作,前前后后地面装车、运送原木材料500多根,确保了原木充足的供应。
功到自然成。经过区队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协调,在区队全员共同不懈努力下,整个回撤施工,共计撤出U型棚10架、风水管路120米、轨道80米、设备配件5车,搭设木垛原木700多根。原计划的4天回撤任务,最终该队只用了1天半的时间,于12月17日提前2天半顺利安全完成了这项回撤任务,为矿井的整体安全生产规划提供了时间保障,有力地支援了后续的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