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记忆里那难忘的家书

作者:运行队张新义 2022-04-18 11:25 来源:煤矿安全网 记忆 家书

  记忆里那难忘的家书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响遍大江南北,让人陶醉,让人眷恋远方的游子对家乡父母的思念之情,也勾起我对“家书”的美好回忆。

  1990年,我离开家乡来到千里以外的董家河煤矿当了一名煤矿工人,以前从未出过远门的我离开家人到井下工作,环境变化大、加上人生地不熟思乡之情不言而喻,那个时候还没有哪个工人有手机,和家里人联系自然都是书信联系,一封书信寄到家里快则5天,慢则7—10天都有可能,等再收到从家里来的回信,那就又要等到7到10天的时间,在那个信息匮乏的时代,家书自然就抵万金,外地的职工天天盼着能收到家里的来信。

  想想那时候给父母写家书,情真意切,一点不用字斟句酌,情到深处洋洋洒洒写上一两千字一气呵成“我在这里一切都很好,自己身体很棒,工作也很顺心,请父母亲不必挂念......通俗的说就是让父母知道自己有一颗思念家乡想念父母的心,自己身处煤矿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又不能让他们过多的担心和牵担。父母回信的内容大多是家乡有了什么新的变化,今年的雨水庄稼长势、收成,他们身体健康家里今年多少收入,让我安心工作注意安全,不要想家之类的话语,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工资收入不高,差不多一年回家探一次亲,一般在春节前拍个照片装在信封里,在信封的背面一定写着“内有照片请勿折”的字样。

  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到农历十五、十六,看到天上的圆月,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家乡的二老双亲,家乡的一草一木,父母的一颦一笑,都会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边。每当这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准备自己的纸和笔让思念之情融入笔墨,诉诸笔端情真意切万语千言在笔下流淌。

  俗话说:“儿是娘的心头肉,儿行千里母担忧”自己的孩子走到哪里,父母的心会牵挂到哪里,父母收到信后,特别是看到孩子的“靓照”,那自然而然像亲眼见到他们的宝贝儿子一样。父母回信常常会写“见信如面”,然后千叮咛万嘱咐:天冷要加衣服,下井千万注意安全,在单位一定要听领导的话,违法的咱不做,多向老师傅学习,家里一切都好,安心工作......一晃30多年过去了,我早已不用给他们写信,而是经常打电话问候,常回家看看,家书的往事成为我不灭的记忆,那份亲情常常在我的脑海里索绕。

  运行队:张新义

  2022年4月13日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