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雁崖煤业公司加强机电管理力度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为提高机电设备的完好率,确保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后勤保障。日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雁崖煤业公司加大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和巡查力度。
该公司首先是加大职工的培训力度,利用班前会、安全培训中心等方式方法,强化职工的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积极贯彻“手指口述”工作法,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达到规程教学口语化、现场操作程序化、工序更替确认化,并配合职工的肢体语言强化职工对规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避免“三违”、消除隐患、杜绝事故。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各种检修工作都严格按照检修标准执行,完善设备检修台帐,落实检修记录,明确检修责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检修质量。进一步严格规范机修、电工工作考核办法,要求机修、电工人员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心,履行岗位职责,及时处理井下出现的各种设备故障,为一线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井下各分片责任区的技术员、电工,除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工作外,包片技术员要定期对各自包保范围的设备进行一次巡查,对巡查不到位而发生故障影响生产的包片技术员,根据影响时间长短,在当月的技术员考核中给予处罚,对当月工作效果好,没有影响生产的,给予相应奖励。
三是加强周检和月检制度,细化巡检内容。对井下机电设备做到勤检、细检,最大限度的排除机电设备的事故隐患,降低机电设备的事故率。对新安装以及机电事故发生多的工作面,实行跟班制度,以确保这些工作面尽快实现正常生产,减少机电事故对安全生产的影响。规定了巡查和检修时间,明确记录下检查检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并精确到分钟,对施工人员、监督人员、验收人员均要填写记录签字备查。对于因检修不到位或漏检的情况、造成设备损坏、影响正常施工、未建立检修档案、记录不全的、班前会通报不清的、未汇总检修情况、验收人员不负责任发生设备故障,取消、挪移或压缩检修时间等行为,予以责任追究,并纳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考核。
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电器完好率大大提高,各类电器事故逐渐减少,实现安全运转,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该公司以“田瑞工作室”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员工的聪明才智,切实解决生产现场遇到的挡手问题。建立技术革新长效机制,对操作性强、实用性好的机电“小改小革”项目给予重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技术骨干和特殊岗位员工深入兄弟单位、厂家学习取经。邀请专业院校及生产厂家的机电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增强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对皮带卸煤滚筒上安装的马丁清带器进行了改造,一年可节约成本9万多元;修复成功3台闲置无用的矿用移动变电站;对机组全断面喷雾进行改进,自行设计了自动喷雾装置,配备了加压泵,降低了粉尘……”这些成果都出自同煤集团雁崖煤业公司田瑞工作室。
雁崖煤业公司田瑞工作室是以曾荣获集团公司特等劳模、电气区区长田瑞命名的工作室,由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大拿和员工自发组成,围绕矿井技术难题,开展业务学习、交流、培训、科研和矿井服务的技术团队。有着多年井下高低压电气维修经验的田瑞,成为有志青年的偶像,时不时地向这个“土专家”请教问题。随着“田大拿”名气大增,工作室人员也由创建之初的9名员工发展到27名员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田瑞工作室在机电设备故障处理上发挥了主导作用。先后排除移动变电站故障9次;井下PBG高压开关故障7次;综采艾克夫机组故障4次;低压馈电开关故障7次;QJZ磁力启动器故障5次;ZBZ5-10KVA照明综保故障7次;掘进EBZ260H机组故障2次;综采组合开关故障5次;皮带堆煤保护器故障1次;皮带贝克集控2次;处理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故障2次。
为了培养后备人才,保证技术人员的正常接替,田瑞工作室还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规定每位师傅带1--2名徒弟,并按照个人自愿、师徒互选等程序严格选拔徒弟,签定师徒全同书,定期进行技能评定,如师傅每带出一名合格的徒弟,师傅和徒弟均给予重奖,确保技术人才不断档,“绝技”不失传。
同时,田瑞工作室还在技能培训中念活“全、实、活”三字经,使员工从“书本”走到“现实”,为企业建起了人才“蓄水池”。 “全”,即培训全员化。公司根据革新组月度培训计划,安排、抽调、组织全公司各区队相关技术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实”,即培训实用性。让每位学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全煤行业机电设备的最新装备动态和知识。“活”,即培训灵活性。经常深入车间、深入井下,做到培训在一线、实践在一线、成长在一线。在实际工作中,
田瑞工作室先后对移动变电站高压开关操作机构、低压开关接线端子、采煤机端头控制装置等难题都进行了改进。针对采煤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故停车的现象,田瑞工作室通过现场分析研究、监测数据,决定对采煤机的牵引速度和截割深度进行技术改造,安装了自动刹车系统与回馈电流阻抗,有效地控制了采煤机的速度和深度,解决了这一难题,保证了生产。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共培养优秀技术人才38人,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技术维修50多项,处理各类机电故障110余次,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