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脸,寡言少语,声音洪亮,步伐缓慢笨拙,好像每迈出一步都要经过思考。他脾气不是很好,一言不合就横眉直竖,吓得人头皮发麻。这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掌控家中大局,忙里忙外,默默守护着一家人。他粗活干得好,细活也干得极好,似乎无所不能。父亲种的庄稼好,栽的树好,做木工活也得了“老木匠”爷爷的真传。父亲写的字行云流水,所遇之人无不称赞,父亲画的山水画生动自然,惹人陶醉。我觉得父亲怪酷的。在村里巴掌大的地方,父亲着实是一个明星。人家有写字画画的活儿,无不想起父亲。小时候,我常常引以为傲,见同学就夸,认为父亲有才华,有本事,是我心中的偶像。
时光静静溜走,父亲渐渐变老,先是白发静静显露,皱纹慢慢生出,再就是牙齿逐渐松落,脸颊变得松弛。他不再那么硬朗,说话也不再大声,背也不像从前直了。可他越来越乐观,越来越从容。字写得越来越劲,画画得越来越好。待人也柔和,也轻易不发脾气了。我常常以父亲为榜样,闲来就写写字,看看书,修炼自己的“内功”。
这年春天,父亲在老家,给奶奶修房子。有天早上,平时能吃两大碗饭的父亲只吃了三个水饺。奶奶觉察到事情不对,还 在问询中,父亲已经目光呆滞,无法说话了。病来如山倒,父亲的状态越来越不好,好心的村里人打急救电话把他送往就近的医院。后经医院诊断是急性脑梗塞。好在医治及时,父亲在医院住了两三天,脱离了危险。
我赶到医院的时候,父亲蜷缩在病床上,几次想要起来,可还是尝试失败。我看到父亲用力起来又起不来的样子,眼泪一下子滚满脸颊。好几次,我背过身去,忍不住抽搐。父亲显得很脆弱,脸色蜡黄,一双横眉耷拉着,他的声音不再洪亮,发音也很不清晰,边听边猜才能大抵明白话的内容。他盯着我勉强笑着,示意我不用担心。
父亲一向倔强,但医生的话他一句不落着。该吃药的吃药,该插氧的插氧。病情好点的时候,试图站起来。能站起来的时候,就尝试着自己走路。慢慢的,在母亲的搀扶下,可以在楼道上来回走动了。虽然很艰难,但他始终不气馁。果真,一次比一次做得好,虽然父亲还不适应自己得病,但我知道父亲一定早已适应了努力和自强。
过去的那些年,家里光景不大好,父亲习惯了辛劳,奔波,照顾家人,总是第一时间把“热腾腾”学费送到我的手上。然后,很少停留,挎着他的黑布包,缓慢有力地走出学校的校门。高大的背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一个礼拜后,父亲终于出院了。他拒绝人搀扶,摇摆着自己走出医院。回去的那天晚上,父亲小心地握住毛笔,可没开始写字,父亲的表情已经不好了。一个字写下来,父亲看着不胜往日的毛笔字,不由得流出了眼泪。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疼痛,父亲第一次没有忍住。
往后的日子,父亲每天早上起得很早,每一天都刻苦锻炼。他的书桌上依然摆着纸墨笔砚,也偶尔握一握毛笔,只是不急着去写罢了。我知道迟早会有一天,父亲又会写出流畅有力的毛笔字。
有些苦难是不可避免的,能正视苦难,然后积极应对,一点一点去克服,就是最好的状态。父亲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父亲老了,也是我的偶像,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刘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