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母亲
一张极标志的鹅蛋脸,一头干枯的缺少光泽的齐肩发向后束成一个马尾,大大的眼睛释放着温暖而坚毅的光。岁月的风霜,在她的额头上刻上了不少皱纹,严厉起来,皱纹会拧到一块儿,一言不发也会让人不自在。她中等个头,身材瘦削。这便是我的母亲。
大概是小时候家里穷,没读够书的缘故,母亲对读书这件事格外重视。我念小学的时候,父亲常常出门在外,务农劳作、照顾我们姐弟仨的重任就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那个时候,为了方便教导我们读书,在太阳最毒的时候,母亲赶去地里劳作,太阳快落山,天气微凉正舒爽的时候,她从地里回来。别人对母亲的做法很不理解,而她压根不理会,依然我行我素,觉得照料我们读书是最重要的事。
母亲只念了小学,教育子女总是用最笨的办法。可偏偏是笨办法,让我受益颇多。我常常记得,坐在桌前写字,母亲就一言不发站在我的身后,看见我要弯腰低头的时候,戒尺就重重地打过来了。就这样,我至今写字的姿势都分外标准,同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闲的时候,母亲就为我们缝衣服做鞋子,村里谁的手艺都不如她好。我们姐弟三人的穿戴虽然不是村里最显眼的,却是最得体的。有缝补的地方,经过母亲的一番神仙操作,绝对看不出缝补的痕迹。美观大方,干净整洁。我常常为母亲的手艺暗自高兴,隔壁小燕的旧衣上有大块颜色不一的补丁,总引得路人多看两眼。而我却没有过这种担心。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从来没叫过爷爷奶奶“爸妈”,却对他们十分孝顺。每次家里做好吃的,她总是先舀出一份儿,趁热着让我们端给爷爷奶奶。平日里,教导我们,一定要孝敬长辈,端正做人。她说,学习是重要的事,可做人比学习还要重要十分。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极为节俭,但在我们的读书上面,总是“奢侈”的厉害。什么资料书时兴,实用,就为我们买什么。家里面米缺,肉缺,书却从来不缺。母亲爱书惜书,看到我们损坏书本,额头上的皱纹就拧成一疙瘩,说教半天。
那时候,大部分农村的孩子读到六年级就纷纷辍学,为家里分担家务。母亲却早早地告诫我们,“不要有不念书的想法,家里再穷,砸锅卖风箱也要供你们读书。”我深深地记着母亲的话,读书不敢有半点马虎。好在我们姐弟三人学习成绩不错,让母亲有了稍许安慰。
念中学的时候,我们姐弟三上学费用变多了,尤其,转学到县城,还要出一部分借读费。为了让家里宽松一些,母亲背井离乡,跟随着我们姐弟三人来到了米脂县城,一边照顾我们,一边打工挣钱。
有一天下课早,我去母亲工作的地方看了她。那是一个盖楼房的工地,母亲在那里当泥水小工。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吃饭。远远的我就认出了母亲。杂乱的落满尘土的头发耷拉在憔悴的脸庞上,粗糙的手指上裹着被尘土染的看不出来颜色的医用布胶带,两个沾满黄土的袖管高高挽着,显得更加瘦弱,她正端着一碗酸汤饸饹诧异地看着我。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样子的母亲,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后来竟泣不成声。母亲一个劲儿的安慰我,说我憨,当小工比起当农民,还是轻松的多。可看到那副模样的母亲,我怎么能相信她说的话。那以后,我感到自己真正成长了,更加专心学习回报母亲。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很少拉起我的手,也很少说一些母女之间亲密的话。可是她却默默给了我无边的爱,成了我最坚强的后盾,是我一生的人生导师。如果说,我的为人处世方面的好教养、我学习工作方面的奋进不息是闪光点的话,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母亲,她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