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曲终人散”
颜 华
最近时常看到工作群的图片,黄龙场中心站全体员工簇拥着手捧鲜花即将退休的老工人,难舍难分的场景让我心久久不能平静。
“曲终人散”本就是人生常态,谁也无法阻挡,谁也无法避免,只能用一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来安慰自己。
“曲终人散”在古典诗词里有着不同演绎:它可以闲适如白居易,“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也可以忧愁如刘禹锡,“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还可以惆怅如李远,“曲终人散一惆怅,回首江山非故乡。”但不管是哪一种,指向的都是对别离的不舍。
据说“曲终人散”这个成语的喻意,是由唐代诗人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演绎而来。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正是萍水相逢又曲终人散的最佳代表,言有尽,而意无穷。
晏几道笔下的“曲终人散”,是相爱之人的朝思暮想。当春梦成空、暮雨花落的时候,晏几道也只能将所有的相思与惆怅,寄寓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里。这样的曲终人散,是相爱之人的肝肠寸断和刻骨铭心的写照。
与晏几道追忆往昔不同,欧阳修则着重刻画当下正在发生的离别场面的“曲终人散”。在成为北宋名臣之前,欧阳修大多作的是一些婉约之词。但随着人生阅历和文学功底日益丰富雄厚,尤其经历了官场的三次贬谪,欧阳修终成一代文宗。他的《玉楼春》看似婉约,却以独特的笔触,写出了人生别离苦恨的深刻哲理:人生自是有情真,此恨不关风与月。但越是这样,反而越能显示出欧阳修的深情,与风月无关,只关乎本心。不是因为月色温柔、清风正好而爱,也不是因为风月无边不忍别离,而是我心如此。
就像李商隐所言“深知身在情长在”,此生不止,深爱无尽。故而在这样的离别时刻,欧阳修不忍佳人像李商隐的妻子“君问归期未有期”那样,一直无望地等待,而是在离别的酒席上就将归期拟定。正是,人未散,先盼归。而当离歌响起的时候,已经足够让人肝肠寸断,再添离愁。这样的画面已经让人难以承受,不如共春风,尽享春光方可踏月而去。。。。。。。
这种“曲终人散”,是情到深处的豪宕之语,看似潇洒,实则深沉。
一场梅雨过后,楝花飘落,一地落英,满阶清香。微风乍起,青萍荡漾。。。。。,
四川才子谢逸,在一个消暑夏夜,天边新月如钩,照耀着茫茫大地,月光如水水如天。作者在修竹疏帘里,且歌且舞,罗扇轻摇,衣袂飘飘好不洒脱地写出了别有韵味的“曲终人散”。
不管是哪一种“曲终人散”,总会有一种与我们人生的经历暗自契合,戳中人心的感觉。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达州抢维修大队 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