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搭起了“样板房”
井下搭起了“样板房”
“呦,老乔,这小房子可以啊,方方正正、精精致致的,就像售房处的‘样板房’呀!”司马煤业公司综掘一队皮带司机王强由衷的赞叹到。
“那是,集团一直在要求精益化管理,咱的‘片区’也不能落后,也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检修工乔先光一边说到,一边认真地调试小房子最后的稳固性。
……
长期以来,该队在搭建皮带机头密闭棚时多为就地取材。几人在工作面到处寻找废旧的锚杆、变形的钢管、破损的风筒布,拼拼凑凑、‘缝缝补补’,简易搭接出来。用职工自己的的话来说:扭七歪八,防尘效果差,只能说有那么个东西。
虽然充分利用了废旧材料,节约了成本,但耗时耗力,有时候需要4至5个人忙活半个班才能完成。
在综掘一队井下责任区一采区CT1101工作面,条带的开采施工需要不断“跳采”,存在频繁的搬家倒面。一个条带开采期间,40溜需安装、回撤4次,37皮带需安装、回撤1次。
检修工乔先光和工友薄海潮明显感觉到机头密闭棚的搭建慢慢从一个小事情变成了大任务,尤其在队组制定出CT1101工作面(北翼)条带开采流程精细化管理图后,两人愈发感觉到不改变就会落后,不突破就会拉低整体检修质效。
搭建、拆卸方便,规整、防尘性好,这是密闭棚当前急需改变的地方。两人在工作之余拓展思路,围绕着皮带机头兜兜转转,筹划着新的密闭棚的样子。看着打杂人员抬着脚手架从眼前路过,乔先光灵光一闪,是否可以借鉴脚手架的设计,将密闭棚结构制作成类似样子,在上面严密地覆盖上风筒布呢?
乔先光将这一想法告诉了“职工创新工作岗”负责人张留新,张留新认为该想法非常具有可行性。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乔先光负责在井下量尺寸,张留新负责在地面画设计图。几天后,成品图顺利“出炉”。两人欣喜的同时也意识到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那就是,皮带机头和40溜机头方位、角度不同,这需要做两个密闭棚。但实际生产中的设备使用只有一套,不是拆掉40溜安上37皮带,就是拆掉37皮带安上40溜。如果将两套设备的密闭棚合二为一,也就是使密闭棚可随设备方位、角度变化而灵活进行调整,那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
经过反复探讨、商量,张留新突然想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不就是可以随意变化嘛!张留新决定撤去棚腿中间的交叉连杆,在连接处加以改造,以此实现同时满足两套设备机头的安装。最终,机头密闭棚在制作过程中选用4根长2.2m的1寸管作为棚架的4条腿,棚腿下部设计成尖锥形状以便于固定,在管部上、中、下处分别焊制约100mm长的1寸2短管槽,再使用12根2.2m长的1寸管作为棚腿间拉杆,使用时将棚腿竖起后插入拉杆即可。因拉杆采用管槽与棚腿连接,在搭建棚架时,可根据设备搭接角度灵活进行调整。
目前,该密闭棚已在一采区CT1101工作面(北翼)进行了应用,搭建过程快捷、高效,搭建效果美观、大方,且能重复进行使用,应用效果良好。
李楠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