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和现在不一样的“年味”
过年之所以是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我觉得主要是因为这个节日与团圆有关。“一年不赶,赶三十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些话,很深刻地表达了春节所负载的厚重历史积淀,以及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从漫漫羁旅风雪夜归,到春运期间人潮滚滚,构成从古到今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永恒的景观。
“回家过年”不仅仅是亲人的聚会,也是亲友关系的更新。除夕之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和家人一起聊一聊这一年的收获与感悟,聊一聊这一年的快乐往事,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像农耕社会,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到了冬天,人们没有额外的农活忙,于是可以全身心地张罗着过年的事宜。现在许多人忙于工作和生活,无法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庆祝传统节日;年轻一代人由于没有经历过传统的年味,对春节的兴趣不如前几代人。他们对物质的追求可能超过了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重视,从而导致年味的淡化。
小时候,过新年、穿新衣,以前生活不富裕,孩子们盼望着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平时吃不到的美食,放鞭炮、看花灯,对过年的种种渴望都可以在过年期间得到体验和实现。成年后,人们随时可以买新衣服穿、想吃的东西也不必等到过年才可以享用,而且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丰富,传统的过年节目也不再新鲜;还有一些地方限制放烟花炮竹,冷冷清清一片,年味就显得淡了。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春节的期待感也会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