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我与母亲见面常常只是匆匆而来、趋趋而走,没说过几句体己话,更多的是母亲对我的嘘寒问暖。只是经常在间隙的回忆中,想起自己也是个孩子,我母亲的孩子。
我母亲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农村女性,她生于上世纪40年代,那是个兵荒马乱、食不果腹的年代。小时候经常听她讲述那个年代的艰苦往事,她的少年时光大都撒在战火纷飞的黄土地上,在东躲西藏中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光明。
母亲小时候得幸上了两年私塾,她从小喜欢学习,喜欢写写画画,常常教我们写字。但由于家庭原因,被迫辍学。她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武装自己的重要性,因此经常督促我们读书,在学习的事情上投入多少她都心甘情愿。直到我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才懂得其中深刻的道理。
小时候感冒,不想吃药,怕苦;不想打针,怕疼,只有母亲的一碗鸡蛋拌汤才能解我的病。那时家里穷,能吃上白面的时候少,假如能在生病的时候借口吃上一碗拌汤,自让我美在口中、乐在心中。哪有喝拌汤治病的?但母亲就是不戳穿我的小心思。她对我的爱,助长了我的“气焰”,这种感觉让人无比怀念。
以前,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吃饱穿暖不生病;而现在,父母对孩子的爱还有更多的期望,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庆幸我生在80年代,少了很多竞争压力,更感谢母亲为我营造的良好环境,让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玩耍,心安理得地度过纯真快乐的童年。
母亲是无私的,奉献青春,任劳任怨。她很爱你,但总是默默地表达,她的目光会恒久停留在你的身上,无论你走向何方,无论你多么落魄与悲惨,她都会为你付出所有,倾力相助。
思绪飘散,回到现实,母亲就坐在我身前。打开吹风机,风簌簌作响,我将手放在母亲发间,细细抚摸,撩起、飞旋,银发根根闪烁,藏着母亲浓浓的爱。(惠晓建)